“嗝……”又吃了滿滿一碗涼皮之後,福金童鞋終於舍得把手裏的碗放下了。
因為吃的太飽,她不得不把兩條腿伸長,然後把脖子往後仰一些,這樣坐在椅子上才會覺得稍微舒服一點。
看到她這沒出息的樣子,綿綿忍不住翻了個白眼:“一份涼皮就吃成這樣,要是姐把壓箱底的吃食都做出來。你還不把肚皮給撐破了。”
“好綿綿,你還會做什麽好吃的啊?快跟我說說。”
“姐會做的多著呢,隻要給我食材,就沒有我不會的。”綿綿豪氣萬丈的回道。
福金眨著星星眼說:“綿綿,我要是個男孩子,一定要娶你做媳婦兒。你手這麽巧,以後你的相公可不得幸福死了,天天都吃好吃的。”
馮氏插嘴道:“得了吧,你別小看這些東西。今兒這些涼皮做出來,至少耗掉兩斤精麵,加上油鹽醬醋什麽的,總得有三五百錢。幸虧她隻折騰這些小東西,要是換成雞鴨魚肉,我也不能由著她任性的。也就我跟她爹開明些,肯讓她折騰。換了別家試試?別說是兒媳婦了,怕是親兒子都不成。”
福金以為她這是生氣了,連忙去看綿綿。
綿綿回她一個不用在意的眼神,還衝老娘翻了個白眼:“我什麽時候瞎折騰了,這鋪子裏一半的醬菜不是我折騰出來的?要是隻賣大路貨,客人去哪家鋪子買醬菜不成,還非得跑幾裏甚至幾十裏地來咱們家?”
“行了行了,就你道理多。”馮氏說不過閨女,甩著扇子走了。
見狀,福金敬佩的看著綿綿:“我真是要對你五體投地了,你那麽跟你娘說話她竟然不惱?別看我娘疼我,可我要是敢說這種話,她早讓我閉門思過去了。”
“沒辦法,實力決定地位嘛!姐的實力你學不來。”綿綿給了福金一個自行體會的眼神。
福金無奈的嘟嘟嘴:“好吧,好在我娘也沒那麽難纏。”
她才落寞了一秒鍾,接著又精神了起來:“對了,你們家的醋怎麽也那麽好吃。剛才我加了半碗也沒覺得味道衝,反而有一股淡淡的甜味。跟平時吃的味道一點都不一樣呢。”
綿綿笑笑:“那當然了,我們家的醋可是用粳米做的米醋,是從南邊傳過來的法子。跟咱們這用高粱做的醋差別大著呢。”
大米本身有著豐富的氨基酸和糖類物質,做出來的米醋天然帶著一股清甜口感,是女孩子比較喜歡的味道。
“你竟然用粳米做醋用?我敢說咱們這好些人都沒吃過粳米,嘖嘖嘖,怪不得伯母說你折騰呢……我收回剛才的話,我覺得你這樣的媳婦娶之前一定要好好掂量掂量,這家底薄的還真不敢娶你!”
眼看著綿綿的眼神越來越凶狠,福金連忙賠笑道:“我的意思是家底一般的養不起你,嘿嘿……”
“哼,沒用的人才會指望別人養呢。姑奶奶我打九歲起就能掙錢養活自己了,我才不指望別人呢!”綿綿傲嬌的白她一眼。
一直到鋪子關門的時候,這些人還在議論下午吃到的涼皮有多麽好吃。
綿綿聽了,心裏得意的很,小腦袋一直高高的抬著。
那嘚瑟的模樣,讓馮氏看了都覺得辣眼睛。
娘倆在鋪子裏忙活了一天,晚上回家誰也不想做飯,就從鋪子裏拿了些豆腐幹和花生米之類的吃。
反正現在天熱,吃涼菜還更爽口些。
當然,不能把今天新做的涼皮給落下。
下午在鋪子那會,幸虧她眼睛好使,要不然福金那丫頭要把剩下的涼皮都打包了。
今天是她第一天試驗,涼皮的樣子不是很合心意,她本來沒打算送人的。
結果福金那小妮子毫不客氣:“我不嫌棄這些樣子難堪,反正切了以後也看不出原來是什麽樣子,厚薄不勻也沒啥。好綿綿,你就送我幾張吧,大不了我不給別人吃,我放自己屋裏當夜宵……”
“千萬別,這麽熱的天,這東西放到半夜就壞了。得,真拿你沒辦法,我幹脆給你弄好吧,你光帶皮子回去也做不好。”
綿綿拗不過她,隻得切好幾張涼皮,又做了些料水送她,才把她給打發走。
“喲,今天這是做了什麽新鮮玩意兒啊,看著挺不錯的。”陳三看到桌上的涼皮笑著問。
馮氏笑道:“咱閨女的能耐你還不知道,甭管是什麽,味道總不會差了。”
陳三已經嚐了一口,聞言忙不迭的點頭:“嗯,還真是不錯。跟前幾天的涼粉有些像,不過這個更勁道一些,也更爽滑。跟吃粉條似的。咦,這些跟蜂窩似的東西是什麽?”
“爹,這叫麵筋,是用麵粉洗出來的。”綿綿給他爹科普道。
“麵粉還能洗嗎?”就連一向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寬哥也忍不住發出了疑問。
陳三替閨女解答道:“你啊,算是生在了福堆裏。前些年家裏窮,過年連點肉沫都吃不上。大正月裏來親戚總不能隻端兩盤鹹菜吧?那時候你奶就會把麵洗一洗,洗出麵筋來再團成丸子炸一下。用來燉白菜,好歹算是一道葷菜了。”
“這也行啊……”玉寬砸麽一下嘴。
看來不管是哪個朝代哪個時空,父輩們都喜歡憶苦思甜那。
綿綿下午吃的多,這會也不餓,心裏琢磨著明天放了學多做些涼皮,給小桃和於先生送一些,給二伯家送點,還有周家那邊……
看來,明天又得早起。
她捏了捏自己的胳膊,這小胳膊天天做吃的都有肌肉了。
尤其是做涼皮,光洗麵這活計就不輕鬆啊。
看來是時候找個外援了。
不過爹娘是不好支使的,看到正在埋頭吃飯的老哥,綿綿默默的笑了笑,這樣的好事怎麽能把親哥給落下呢?
涼皮的問世再次引來周圍人的稱讚,商業嗅覺十分靈敏的馮氏趁機在醬菜鋪子開賣。
反正這個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她找了兩個手腳麻利的婆子,讓綿綿教了一天就學會了。
黃瓜、豆芽之類的都是現成的,就是辣椒油還要娘倆親自來做。畢竟這屬於核心技術,馮氏也不放心教給別人。
一張涼皮做成兩份,裏麵多加些豆芽和黃瓜絲,每份三文錢,量大實惠。就算不富裕的人家也能偶爾買一回打打牙祭。
加上爽口筋道的口感,短短幾天的功夫,涼皮甚至已經超過了醬菜鋪子的主打菜品——脆口小黃瓜,一躍成為鋪子新的c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