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認完親之後,李氏私下裏還跟周氏嘀咕:“沒想到寬哥兒的丈母娘平時看著不顯山露水的,手裏那麽有錢,給小桃陪送了那麽多的嫁妝。”

乍看好像隻有六十八抬,可其中有六百畝地和四間府城的鋪子,光這個就驚掉了一群人的下巴。

周氏也道:“我看這侄媳婦性子也是好的,寬哥兒這孩子有福。”

李氏歎道:“要說有福,誰能比得上老三家的。當初咱家日子再艱難的時候她都沒下過地,後來老三有了出息後也是對她一心一意的。如今一雙大兒女都有了極好的姻緣,她三嬸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可不是嘛。”說到這個,周氏也是極為羨慕。

扭頭看到她頭上嶄新的赤金挑心,李氏又打趣她:“你跟著歎什麽氣,小雲姐倆嫁的都極好。尤其是小雲,如今可是官家媳婦,我瞧著賀女婿對她也很體貼,日後你就等著享福吧。不像我,攤上那麽個不著調的親家。”

當初她是瞎了眼才覺得鄭家不錯!

周氏知道大嫂是被鄭家的做派給氣著了,趕緊安慰她:“誰能想到鄭家老兩口越發不著調呢,這又不是你的錯,大嫂你可千萬別往心裏去。”

“怎麽能不往心裏去?”李氏恨恨的罵道:“之前打著親戚的旗號動不動就來家裏哭窮打秋風就罷了。小雲出閣、玉寬娶媳婦那是多好的喜事,他們就算是空著手來吃喜酒,隻要旁人看不到那也就算了。偏偏穿著破破爛爛的成心來膈應人!”

一想到這事,李氏還氣的心肝發顫:“不說她來我們家順走的那些東西,就是臘梅嘴上不管,一年四季衣裳、十兩銀子的孝敬錢也從沒少過!嫌給的少,也不看看要是沒我們家,他兒子能掙到幾個銅錢?”

為了這事,李氏在鄉下跟周氏訴不平。

而臘梅也正在縣城跟鄭長林鬧架。

小雲是出閣,以鄭家這樣的關係,隻需臘梅兩口子到場就行,可當天鄭父鄭母還是不請自來了,之前連聲招呼也不打。老兩口當然是為了跟知縣家攀交情,穿戴的都是最體麵的衣裳,雖然空著手,反正臘梅是給了禮的,倒也說的過去。

可到了昨天玉寬的婚禮上,這公婆倆竟然穿著打補丁的破衣裳來了。明擺著就是說兒媳虐待他們,自個捯飭的溜光水滑的,卻讓公婆穿破衣爛衫。

臘梅為此很傷顏麵,強撐著等酒席散了就回鄭家村跟公婆大吵一架。之前還說自個是出了嫁的女兒不好住娘家,結果昨天下午就帶著行李回陳家村了。

鄭長林花了大力氣把爹娘弄回家,又跑回來哄了半天才把媳婦勉強哄好。晚上越想越氣,爹娘下的不隻是嶽家麵子,還有自己的麵子。所以今天一大早他回了鄭家莊。

結果鄭家兩老一見麵就數算他一通,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陳家二房還沒有大房有錢呢,結果給大閨女那麽多的嫁妝,光田地就有一百畝,聽說還有個小鋪子。反觀臘梅這邊除了縣城那個小宅子旁的什麽都沒有,陳家如發達了應該給女兒補嫁妝雲雲。

直把鄭長林臊的滿臉通紅:“爹娘,‘好女不穿嫁時衣’,咱家什麽情形你們不清楚。要不是靠著陳家幾個親戚幫襯,我一年去哪掙這幾十兩銀子?反正我就是個吃軟飯的,你們要是真把我丈人家惹急了把我差事給端了,一年別說給十兩銀子了,就是一兩銀子我也拿不出來。”

“你!”鄭母指著他的鼻子罵不出來,用手捅了捅男人。

鄭父“啪”的一拍桌子:“你個不孝子……”

“爹,您也甭用那套嚇唬我。橫豎我又不用考科舉,不在意什麽孝順名頭。”說著他冷冷的掃了眼大房和三房,看來他的好大哥和三弟已經忘了之前的教訓了,竟然又想興風作浪。

鄭長林冷笑著接口:“可您的大孫子和小兒子不是還想著考科舉嗎?把我惹急了,我可不定做出什麽事來。”

見他這樣子是真的生氣了,鄭母趕緊給男人使了個眼色,又換了臉色哭起窮來:“兒呀,不是爹娘非要為難你。你也是為娘身上掉下來的肉,我怎麽能不疼你。可你現在日子過的好了,住的是城裏宅子吃的是山珍海味,我和你爹天天吃糠咽菜……”

這話剛開始說的時候還有些效果,聽了這些年,鄭長林覺得自己的耳朵都要起繭子了,他冷笑:“別瞎掰了,當我不知道物價?就算是在縣城,天天吃肉一年也花不了十兩銀子。更何況逢年過節我可沒少往回拿東西。”

鄭母指了指大兒子和小兒子:“這不是還有你大哥和你三弟家……”

鄭長林掃了一眼又把頭轉回來:“他們又不是我兒子,自己有手有腳不會去掙嗎?”

“都是親兄弟,你怎麽能這麽狠心呢?”鄭母見他油鹽不進,忍不住抬高了話音。

看,跟自己預想的一樣。鄭長林早就預料到了鄭母的反應,這會竟然難得的不生氣了。氣有什麽用?能當飯吃嗎?

“反正每年就是十兩銀子,要是嫌少就讓你們大兒子和小兒子添上,我沒那麽好心去養別人家的兒子。日後要是再發生昨天那種事,連這點銀子我都不會出了。大不了我去陳家入贅去,這姓我也不要了!”鄭長林不想再跟爹娘磨洋工了。

鄭父急了:“你敢?”兒子要是真去給別人當上門女婿,他這輩子的老臉都要丟幹淨了。

鄭長林冷笑:“我有什麽不敢的?我嶽父整天念叨著兒子少,我要改姓他巴不得呢,起碼多賺是三個大孫子。說不定還能分我一處家業呢!”

“你個逆子!”鄭父氣的拿起桌上的茶壺就要往他頭上扔,被其他倆兒子給攔下了……

“沒想到大姐夫看著好脾氣,竟然也能想出這樣的招數來!”綿綿此時正磕著瓜子,興致勃勃的聽臘梅講鄭姐夫大站爹娘三百回合的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