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話,馮氏抱著安哥兒就往外走:“大晚上的不能光吃肉,我去割塊豆腐回來。”

看老娘這副心虛的樣子,綿綿哪裏還不明白,那隻母兔生的小兔肯定是被她拿去賣掉了。

算了,一窩兔子也賣不了幾個錢,最近這個月她也確實沒管過它們,就當是給馮氏的辛苦費了。

雖然又接了一本書的活計,但綿綿這次打算放慢一下速度,不能再像上次那麽急了。

看看這院子裏的菜蔬,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變的鬱鬱蔥蔥了,而自己光知道埋頭抄書,竟然好久都沒打理過菜園子了。

也幸虧之前基礎打的好,即使一個月沒澆灌空間水,這些瓜果也都長的十分喜人。

絲瓜、黃瓜、冬瓜、南瓜……她都不知道當時自己種了這麽多種類的瓜,全都結滿了小小的果實,再過一兩個月就可以大豐收了。

正當吃的有韭菜、菠菜、卷心菜和水蘿卜。

空間種子和水土的雙重功效下,這些蔬菜都長的分外旺盛,而且幾乎沒有病蟲害。每每有街坊走到她家門口,都要誇一句她家的瓜果長的好。

就算分散給街坊不少,家裏的菜也還是多的吃不完。

要不馮氏也不會想要出去買豆腐吃,實在是天天吃這幾樣菜有些吃膩了。

看到筐子裏今早摘的水蘿卜和幾顆個頭很大的卷心菜,綿綿突然想到了一個處理這些蔬菜的好方法,那就是把它們醃成泡菜。

不過,眼下家裏要壇子沒壇子,要調料沒調料的,還要好好準備一番才好。

晚上趁著吃飯的空檔,綿綿央求老爹明天去給自己買些壇子和調料回來。

陳三垮著臉道:“閨女,你這手藝成嗎?醃鹹菜可是一項技術活,可別到時候白費一番功夫還搭上這麽多菜……”

“她不行不是還有我嗎?難得閨女勤快一回,你這當爹的也不多多支持一些。”馮氏這回倒是幫閨女說起話來,她最近吃家裏的菜已經吃膩了,若能盡快把這些菜蔬給處理了,就是浪費些錢她也認了。

夫人都發話了,陳三自然不會有異議。

吃完飯,馮氏看著剩下的一塊豆腐道:“今天買的豆腐太多了,還剩這麽大一塊,這樣天氣明天怕是要壞了。”

看著那塊潔白的豆腐,玉寬突然舔了舔舌頭道:“我記著之前我們書院食堂做過一次鹵水豆腐幹,是用豆腐炸了又鹵的,可香了,跟牛肉一個味。要不娘你做成那個吧?”

馮氏翻個白眼:“費那麽多油和調料,可比這豆腐貴多了。”

聽老哥這麽一說,綿綿竟然也有些饞了,前世她住的小區附近有一家板麵店,做的鹵水豆腐幹就特別地道。她每次去吃的時候都要加一塊巴掌大的鹵水豆腐幹。

即使剛吃完了噴香的燒雞,想起那個味道,綿綿也不自覺的咽了下口水。

想吃就吃,不能委屈自己的嘴巴和肚子。

老娘不給做,那就自己動手。

前世她雖然沒做過,但那麽多的美食節目也不是白刷的,理論知識還是比較豐富的。

綿綿也顧不上外頭天已經黑了,拿著豆腐就到了廚房,順手點亮灶台上的油燈。

看著閨女的背影,馮氏悠悠歎道:“這閨女也不知道像了誰,在吃上頭可真是講究。”

“我瞧著咱閨女在這上頭還真有些天賦,甭管什麽常見菜色,到了她手裏總能變出些新花樣來。將來憑著這手藝,去了婆家也不會招人嫌。”陳三還是很向著自家閨女的。

馮氏則緩緩的搖了搖頭:“你也不看看這丫頭平日費了多少油鹽和香料,咱家要不是發了那筆橫財,還真供不起她。日後到了婆家還這樣的話,指不定怎麽被嫌棄呢。”

綿綿這會顧不上爹娘怎麽吐槽自己了,她正忙活著呢。

先刷幹淨鍋倒上熱油,幸好她爹娘也是比較愛吃的,家裏還有一小罐花生油。這豆腐幹要是換了別的油來炸,口感還真要遜色不少。

趁著油溫還沒升起來,綿綿先把豆腐切成半公分厚的豆腐片。前世飯店賣的豆腐幹個頭都很大,這會為了自己吃著方便,她特意切的小了一些。

也不知道老娘今晚怎麽回事竟然買了這麽大一塊豆腐,剩的這塊也有兩斤多。但豆腐片切起來很簡單,綿綿很快就切好了。

正好這時,鍋裏的油也燒熱了。

綿綿拿著一雙長長的竹筷,小心翼翼的把切好的豆腐片一片片的放到油鍋裏。

這時候的食物做的真的是沒的挑,綿綿這樣折騰半天,豆腐竟然都能保持住形態的完整,案板上連點豆腐渣都沒有。可見這豆腐做的多麽的緊實和富有韌性。

在熱油的浸潤下,白花花的豆腐很快就披上了金黃色的新衣。

等看到表皮發脆的時候,綿綿便拿笊籬把豆腐幹撈了起來,放到一邊晾涼。

炸好豆腐幹,還要熬鹵水,最後的成品好不好吃,關鍵就在這鹵水上頭。

其實說起來也不複雜,就是用花椒八角香葉等大料炒一下然後加水煮一煮。

家裏沒有那麽多的香料,綿綿隻找到了八角和花椒,還有一點點的茴香和幹辣椒,也隻能將就著用了。

綿綿把鍋裏的油倒出來,隻留一點底油在裏頭,然後把找到的香料扔進去翻炒。

其實這一步另換一口鍋,然後重新倒油比較好,而且香料最好事先洗一下控幹水份再炒。

但眼下條件有限,能將就的就將就一下吧。

等香料炒出香味之後,綿綿又舀了一勺醬油和一勺豆瓣醬進去,頓時整個廚房便充滿了一股子醬香味。

然後綿綿便往裏倒了一壺開水,還悄悄從空間找出一些冰糖扔了進去。

凡是做醬香味的食物,綿綿都喜歡加些冰糖進去,既能提鮮還能提升色澤,一舉兩得。

等水燒開以後,綿綿便不再往爐灶裏添柴火,灶裏的餘溫會讓這鍋底湯的味道繼續升華。

綿綿忘了,這可是燉隻雞味道能飄出去二裏路的時代。她大晚上的熬了這麽一鍋醬香濃鬱的底湯,可是把許多人的饞蟲給勾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