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鸚鵡螺號從太平洋出發,如今已達大西洋,如果就此返程回太平洋,就是完成了環球旅行。但是,尼莫船長卻不滿足於此,他還想去哪裏探險呢?
閱讀批注
直到3月12日,在不知不覺中,鸚鵡螺號迎來了新的挑戰。
這一天,尼莫船長告訴我,他想用實驗的方式探究一下,大海究竟有多深?我們從太平洋出發到大西洋,到現在已經走了一萬三千裏,如今我們來到的一片海域,是先驅者號當年探測過的海域,在當時,由於技術上還沒有成熟,先驅者號的探測器並未深入到海底,而是隻探到了海平麵下一萬四千米。前人沒有做到的,尼莫船長想要努力做到。所以,他想對大海的深度做一個全麵的探測。[1]
對於鸚鵡螺號來說,它不需要專門的探測器,因為這個潛艇本身就是一個探測器。尼莫船長決定讓這個“探測器”進入到最深的地方探測數據。水手們都對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了應急準備,我也準備好了紙筆記錄測試的所有結果,期待著見證這曆史性的時刻。
在煎熬的等待中,鸚鵡螺號下潛了兩個小時,我們到達了海底一萬三千米,船上的人都能夠感覺到,鸚鵡螺號已經被壓力強大的海水包圍,海底生物在潛艇外遊**,不過,隨著下潛的深度越來越大,海底生物的數量也越來越少。可是,這時候,我們仍然感覺不到已經到了海底。到達了海平麵下一萬四千米,我發現海水中出現了一座座黑色的山峰。
雖然鸚鵡螺號承受著來自水流的巨大壓力,卻仍然在堅持下沉,尼莫船長沒有叫停,他下定決心要去最深的海底一探究竟。隨著潛艇的下沉,我感覺到潛艇的鋼板在不斷地顫動。這時,代表生命跡象的海底生物也越來越少了。[2]
我們達到了一萬六千米的深度。
“這是人類從未到達過的深度啊!船長,我們每下降一米都是在創造新的世界紀錄。”一邊說著,我指向窗外,“您看,船長,多麽美妙的岩石,這是地球的產物,我們人類卻沒有辦法在這裏繁衍生息,這是地球最隱秘的角落!”
“沒錯,不過我們可以記錄它們,拍一張海底照片再簡單不過了!這也是我們人類偉大的創造。”說著,尼莫船長拿來了一台照相機,拍下了一張照片。
潛艇外,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原始的岩石,岩石中有掏空的深洞,它們藏在深海之中,從來沒有接受過陽光的照射,所以表麵看起來顯得黑暗陰冷。光滑、亮潔的岩石,沒有一點兒苔蘚,也沒有一塊斑點,看起來光滑如被水洗過一樣。遠處,在天際線那邊,有一道美麗的線條,如同畫家用手裏的畫筆畫出來的那樣,那是延綿起伏的山脈。[3]
正在我準備欣賞更深層的風景時,尼莫船長突然說道:“咱們上去吧,教授先生。我擔心鸚鵡螺號的零件承受不住更強的壓力了。”
潛艇開始上升,船頭有力地分開了海水,如釋重負般的發出了“嘩嘩”的聲音,窗外的風景瞬間消逝,快得如同閃電一般。僅僅用了四分鍾,鸚鵡螺號就回到了海麵,因為衝擊的慣性,鸚鵡螺號像條飛魚似的衝出海平麵後又落下水來,濺起了一大朵浪花。[4]
海底的實驗結束,尼莫船長的瘋狂之旅卻在繼續。到了3月13日夜裏,我以為,尼莫船長會指揮鸚鵡螺號從大西洋返回太平洋,完成他的環球之旅。沒想到的是,船長卻命令鸚鵡螺號的船員往南駛去。他究竟想去哪裏?難道真的要去南極嗎?一直到第二天,我看見海平麵上出現了浮冰。
我明白了,船正在開往南極的方向!在此之前,就連最大膽的冒險家都沒有來過南極!我想起尼德的擔憂,果然,人們隻能用“瘋狂”兩字來形容尼莫船長。
越是往南航行,那些漂浮著的島——實際是浮冰就越多越大。終於,鸚鵡螺號進入了南極圈。
在陽光的照射和雲霧的遮擋下,冰塊變換著不同的顏色,有些冰塊表麵出現了綠色的條紋,就像用硫酸銅畫在上麵的一樣;有些冰塊則像是巨大的紫水晶,光線穿透表麵,冰塊中出現了閃閃光亮。[5]
然而,五顏六色的冰塊下,卻處處是危險——鸚鵡螺號四麵八方都是浮冰坍塌的轟鳴聲。我們都擔心會不會就此埋葬在冰山下邊。[6]
果然,擔心並不是多餘的,駛入南極圈沒多久,冰原徹底擋住了我們的道路。尼莫船長嚐試用鸚鵡螺號衝破冰原,他命令船員們開足馬力,向大冰塊衝去。
巨大的潛艇像飛出去的子彈衝入冰原,一陣巨大的轟隆聲響起,隨之而來的是冰塊破碎的聲音,冰的碎片衝出海麵,飛向高空,在我們的四周落下。冰塊碎裂了,我們終於衝出了冰原。
然而,接下來又出現了一座冰山。
“大浮冰!”尼德對我說,“對於航海家而言,浮冰是不可逾越的障礙。”
果然,此時的尼莫船長沉默了,鸚鵡螺號也不得不在這片冰山前停住。
此時,在我們眼前看不到流動的海水,一大片浮冰橫亙在鸚鵡螺號麵前,上麵是參差不齊的冰塊,像是冰河解凍或淩汛到來時的情景,隻不過,這裏的場麵更加宏大,冰塊犬牙交錯,混亂不堪。[7]
我輕聲問尼德:“大浮冰後麵有什麽?”
“是冰,都是冰!一片冰連著一片冰!”
接下來,尼莫船長用了很多方法,可是始終沒有衝破冰山,探出一條前行之路。
尼莫船長問我:“教授先生,很顯然,我們已經動彈不得了,對於這樣的困境,您有什麽想法?”
“我想,我們被困住了,至少我看不出有什麽脫離險境的辦法,船長。”
“啊!教授先生,”盡管已經失敗了很多次,可是尼莫船長的語調中卻依然滿含自信,他回答道,“您還是老樣子,隻會看到眼前的障礙!我可以向您保證,鸚鵡螺號不僅能從浮冰中脫身,而且能走得更遠!”
“走得更遠?往南走嗎?”我眼睛直愣愣地問道。
“是的,先生,去南極。”[8]
“去南極!”我不禁提高了嗓門,忍不住把難以置信的神情掛到了臉上。看來,他真的想要走到南極點了。我知道尼莫船長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是到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沒有人類到達過南極。大概隻有瘋子才會有這樣的想法![9]
“我相信您,船長。”不知不覺間,我的語調中也帶有了諷刺,“毫無疑問我們會繼續往南,可是現在我們既不能前進,也不能後退,您打算讓它從上麵飛過去嗎?”
“從上麵?教授先生,”尼莫船長搖了搖頭,淡定地回答,“當然不是從上麵飛過去,而是從下麵走。”
“從下麵走!”沒錯,海平麵上的冰山遮蔽了我的雙眼,更阻塞了我的思維,我忘記了鸚鵡螺號是可以下沉的。“沒錯!我們可以沉到水下再駛過去,冰在水下的密度,要比水上小得多!”
“不過,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困難,下潛到下麵,我們要行駛好幾天,在這段日子裏,我們不能潛出水麵更換氧氣。”[10]
雖然這確實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但相比於被浮冰圍困在這裏,冒著風險闖一闖還是有必要的。有了新的辦法,尼莫船長一刻也沒有耽擱。在他的號令下,十來個船員登上鸚鵡螺號兩側,握緊手中的鎬,鑿開船身周圍的冰,好在新結的冰一點兒都不厚,沒花多長時間,鸚鵡螺號兩邊的冰都清理完成,船的下部終於能活動了。鸚鵡螺號開始慢慢下潛。
透過玻璃,我們可以看到南極海深處的海水。慢慢地,鸚鵡螺號下沉到了海平麵以下八百米的地方。可以看到,這裏的海底非常荒涼,幾乎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不過,在水下,潛艇也行駛得更加順暢。
到了3月18日早晨五點的時候,我早早地醒來,回了客廳。這時,鸚鵡螺號已經放慢了速度,它正在慢慢排出蓄水池裏的水,謹慎地浮向水麵。
可是,重回水麵的過程卻並不簡單。每次上浮到離海平麵不遠的位置,鸚鵡螺號總是會撞到海平麵上的浮冰,這些大約有四百米厚的浮冰,壓在鸚鵡螺號的頭上,阻擋它繼續上升的道路。我們很擔心,因為如果鸚鵡螺號回不到海平麵,我們就無法從海麵上獲得氧氣。[11]
無數的嚐試,終於得到了回報。3月19日淩晨,當我還睡眼惺忪的時候,尼莫船長敲開了我的艙門,高興地對我說:“先生,我們回到海麵了!”
我衝向平台。是的!我們回到了海麵!抬眼望去,隻能看到海麵上零星的冰塊和一些浮動的冰山。這是一片白色的世界![12]
“我們已經到南極了嗎?”我激動地問船長,心髒怦怦直跳。我們會是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嗎?
“我不知道。”他回答我,“中午的時候,我們會用羅盤測量一下。”
在鸚鵡螺號南方的位置,距離它二海裏的地方,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島。我們小心翼翼地朝小島駛去,因為害怕撞上潛藏在海底的冰山,我們航行得非常慢。一小時以後,我們才到達小島。
為了行路更方便,在距離小島不遠的地方,鸚鵡螺號的小艇被放到了海裏。船長、他的兩個船員、康賽爾和我一起上了小艇,尼德並沒有露麵,他想看船長的笑話,因為他一直不願意承認鸚鵡螺號到了南極。[13]這時是上午十點。
小艇來到了小島的沙灘。正當康賽爾要跳下地去的時候,我攔住了他。
轉過頭,我對尼莫船長說:“如果這真的是南極,第一個踏上南極這片土地的榮譽應該屬於您,所以應該您先走下船。”
“是的,先生,”船長回答,“直到今天,還沒有人在這裏留下過足跡,我想您和我一起在這裏見證了曆史。”
尼莫船長輕輕一跳,從船上落到了這片沙灘上,邁入了這片神秘的土地。不難看出,尼莫船長已經激動萬分了。他用盡全身力氣,爬上了一塊傾斜的岩石,站立住後,他抱緊雙臂,用炙熱的、炯炯有神的目光掃視著這片土地。 [14]我覺得,在他平靜的外表下,內心一定是心潮澎湃的,仿佛他已經成為南極的主人。
這之後,我們隨著尼莫船長一起巡視起了這片土地。
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寸草不生,而地上則布滿了很多洞,後來我們知道,那是企鵝窩,為了下蛋所用。從裏麵鑽出來很多鳥,它們跟鴿子差不多大,全身都是白色的,長著一隻尖尖的小嘴,眼睛周圍是紅色的圈。偶爾,天空中會有幾隻信天遊飛過,它們的翅膀有四米多寬。
美中不足的是,直到中午,霧氣一直很大,太陽躲在霧氣後麵,始終沒有露麵,沒有太陽就無法測定方位,也就無法知道我們是不是真正到了南極。
我看到尼莫船長倚在一塊岩石上,焦急地看著天空,眼神裏滿是煩躁。可是,著急又有什麽用呢?這個無所不能的人,麵對始終不露麵太陽,也沒有任何辦法。最後,船長終於無奈地說:“明天我們再來測吧。”於是我們回到了鸚鵡螺號。
第二天,也就是3月20日,暴風雪終於停歇了,濃霧也慢慢散去,隻是外邊的溫度還很低,冷得刺骨。這時是早上八點,離觀察太陽的時間還有四個小時。然而,如前一天一樣,直到正午時分,太陽還是不肯出來。[15]
隻能又等了一天,3月21日,這天正好是春分,南極圈的長夜期就要開始了,也就是說,今天就是太陽在這裏灑下光輝的最後一天。這光輝屬不屬於尼莫船長,今天是最關鍵的。
早晨五點我就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了,早早地起了床,走上平台,我看見尼莫船長也已經站在那裏了。我能猜到,任誰都不會對這偉大的發現無動於衷。
“天氣晴朗了一點兒,”他對我說,不過聲音裏卻有一絲謹慎,“今天很有希望出太陽。我們去陸地上,選一個觀測點。”
尼莫船長選了一座山峰作為觀測點,熹微的晨光中,我們開始攀登,空氣中充滿了火山所獨有的硫黃味,踩在滿是冰的山體上,我們攀爬得異常艱難。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才登上了這座山峰。
極目遠眺,仍然是一片白色的世界。
終於等到了臨近十二點的光景,久違的太陽像紅色的氣球一樣慢慢升上天空,太陽的光線灑在這荒蕪的大地,也灑向這片人類還未馳騁過的地方。[16]
船長舉起一個觀測太陽用的望遠鏡,我拿著精密時計,心跳劇烈,我們的雙手也在輕微顫抖著——如果天空中那半個太陽消失的時間正好與精密時計上的正午時間相吻合,那就說明我們是站在南極點上了。
“十二點整!”我大聲喊道。
“南極!”尼莫船長回答,聲音莊重卻具有穿透力,我感覺到了他的激動之情衝出心髒,滲透到聲音之中。他把望遠鏡遞到了我的手中,我用望遠鏡一看,太陽正好被地平線一分為二。
這時,山峰頂端的太陽已經開始沉默,夜色從山峰的南邊升起。尼莫船長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親密動作,他用手扶住我的肩膀,對我說:“先生,我正式宣布,這塊以前從未有人涉足的大陸,現在正式屬於我了。”
“船長,您想用誰的名字來命名這塊土地?”
“以我自己的名字,先生!”
說完,尼莫船長在這片島嶼上插了一麵寫有“N”字的旗幟。轉過身,他大聲喊道:“再見了,太陽!沉下去吧!讓六個月的長夜遮擋住我的新領地!”[17]
閱讀賞析
鸚鵡螺號的主人尼莫船長有一顆堅定的征服大自然的心,他居然帶著教授等人第一次踏足了南極。去往南極的過程可謂艱險,哪怕是強大的鸚鵡螺號也無法與南極厚厚的冰層正麵衝擊,轉而從海下挺近南極。終於到達南極這片象征自由和榮譽的土地後,尼莫船長的自豪和驕傲之情滿溢,他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南極大陸,把寫有“N”字的旗幟插在南極的島嶼上。作家凡爾納為我們譜寫了一曲冒險者的讚歌。
閱讀延伸
1.鸚鵡螺號是如何破冰的?
2.教授為什麽阻止康賽爾,而讓尼莫船長成為第一個踏足南極的人?
[1] 鋪墊 從這裏可以看出尼莫船長對大海的探索從未停止。此外,有關大海深度測試的情節其實是為後麵的冰原探險做鋪墊。
[2] 細節描寫 不斷顫動的鋼板和越來越少的海底生物,兩處小細節共同將緊張的氣氛鋪展開來。
[3] 景物描寫 由近及遠的景物描寫讓我們一覽深海風光,空靈而壯美。
[4] 比喻句 好的比喻句通常會選擇讀者熟知且恰當的喻體,讓讀者閱讀時更容易產生畫麵感。
[5] 景物描寫 1911年人類才第一次踏足南極,而作者凡爾納在1870出版的《海底兩萬裏》中卻細致地描繪了南極風光,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
[6] 伏筆 無往不利的鸚鵡螺號會被冰山阻隔嗎?此為伏筆。
[7] 景物描寫、前後照應 鸚鵡螺號果然被冰山擋住了前進的腳步,這與前文照應。對冰塊的景物描寫渲染了鸚鵡螺號被困住的尷尬氣氛。
[8] 對話 對話最能展現人物性格:阿洛納克斯教授喜愛冒險,但總是被各種實際的困難阻礙住腳步,缺乏想象力;尼莫船長不僅熱愛冒險,他還擁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執著精神。
[9] 前後照應 既照應了前文中尼德將尼莫船長視作瘋子的情節,也是為了再次強調尼莫船長勇往直前的精神。
[10] 伏筆 強大的鸚鵡螺號也需要定期升到海平麵換氣,教授的擔憂也成功引發了讀者的好奇心。
[11] 懸念 教授的擔憂還是發生了,鸚鵡螺號如何才能破冰而出呢?
[12] 景物描寫 簡短的景物描寫卻飽含激動的心情。
[13] 人物塑造 相較於教授和仆人康賽爾對科研探索和海洋探險的好奇心,尼德更向往自由,因此他對尼莫船長探索南極的行為並不好奇,也樂得看尼莫船長的笑話。
[14]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終於實現目標的尼莫船長抑製不住興奮之情。《海裏兩萬裏》流露了很多人類征服大自然、做大自然主人的思想,這種思想在尼莫船長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15] 景物描寫、敘述 無所不能的船長也無法讓太陽升起。作者將確認是否是南極的小情節寫得一波三折,懸念迭出,節奏把控得很好。
[16] 寓情於景 想必尼莫船長等人從未像此刻這樣期待太陽升起。作者寓情於景,渲染了大家即將確認已踏足南極的喜悅氣氛。
[17] 語言、動作描寫 尼莫船長的語言和動作都透露著他征服南極的自豪和喜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