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賞析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認識了昆蟲界的榜樣夫妻,本篇中,我們將繼續了解另一種值得敬佩的昆蟲——月形蜣螂。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月形蜣螂父親的模範表現吧!
閱讀批注
月形蜣螂身材嬌小,和其他糞蜣螂一樣,前額長著角,肩部有齒狀的角突和一個新月形的深槽口。[1]它們喜歡生活在濕潤的環境裏,牧場附近是它們的最愛,因為那裏有牛羊的排泄物,能給它們提供充足的食物。
我的女兒阿格拉艾和我一樣,也是一名昆蟲愛好者。一天,她從外麵帶回來六對昆蟲,都是罕見的月形蜣螂,我把它們放在籠子裏細心照顧。鄰居家正好有一頭母牛,它的糞便能為這些小家夥們提供充足的食物。
六月份的時候,我第一次近距離觀察它們。我用小刀一點兒一點兒把泥土切成垂直的薄片,裏麵露出來的東西讓我興奮不已。每一對月形蜣螂夫婦都有一個華麗的房間,房間長十五厘米,天花板有點兒低,高度大概隻有五到六厘米左右。
這些房間看上去就像一個手掌大小的麵包店,月形蜣螂在裏麵生產著“糞球麵包”。籠子裏麵現在一共有六家麵包店,分別由六對蜣螂夫婦經營著。每家店裏麵蜣螂夫婦都在守護一個麵團。這個麵團已經被它們揉搓軟了,現在正在等待發酵。[2]
一個月以後,我又來看它們了。我發現這裏又有變化了,麵積雖然還和以前一樣大,但是天花板和牆壁上都新鋪了一層牛糞。
月形蜣螂夫婦待在房間裏時時刻刻等待著它們的寶寶出生。不過蜣螂爸爸的膽子似乎要小一些,它一看見牆壁上透進來的光,就嚇得溜到陰暗的走廊裏去了。[3]
我很好奇月形蜣螂夫婦在養育孩子方麵誰做得更好一點兒。為了找到答案,我做了一個實驗。
我把一對月形蜣螂夫婦放進一個短頸廣口瓶裏,由於我的動作幅度比較大,把它們兩個都嚇了一跳。但是,它們兩個誰都沒有離開寶寶。蜣螂媽媽小心翼翼地守護在自己的孩子身邊,並仔細聽卵內部的聲音。蜣螂爸爸用一種極不舒服的姿勢守護著幼蟲,和蜣螂媽媽一樣認真負責。[4]
由此可見,蜣螂爸爸是一名好父親。所以月形蜣螂的產卵量比隻由母親撫育兒女的西班牙蜣螂多一倍。這個例子再次很好地證明了一個勤勞的父親對一個家庭的影響有多大。
閱讀賞析
閱讀過《昆蟲記》的讀者,往往會被書中昆蟲的小世界感動,在法布爾的筆下,昆蟲擁有了更為複雜的人性,也展現出更多讓人驚歎、讚美、尊重的動人瞬間。
以本篇為例,作者使用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刻畫月形蜣螂,用觀察人的方式觀察昆蟲,從而賦予了昆蟲人的形象、心理和性格。肖像描寫、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都屬於細節描寫,相較於心理描寫,這三種描寫手段更加直觀,也更容易被讀者理解和體會,進而形成對角色的第一印象。在使用這三種描寫方法時,應始終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尋找人物的典型特征,避免與主題無關或缺乏獨特性的特征,才能塑造出深入人心的精彩人物形象。
閱讀延伸
1.歸納總結作者是如何證明“蜣螂爸爸是一名好父親”這一結論的?
2.閱讀《昆蟲記》中的其他篇目,再找出一處能表明法布爾“以人性寫蟲性”的段落。
3.試著體會作者在本篇中對月形蜣螂有怎樣的感情,通過本篇文章作者傳達了何種思想態度?
[1] 外貌描寫 將月形蜣螂和其他糞蜣螂對照來寫,直觀表現出月形蜣螂與其他糞蜣螂外貌上的異同。外貌描寫是從人物的體貌特征進行描寫,範圍包括容貌、衣著、體形、姿態等。外貌描寫通常能最為直觀地呈現角色形象,也有助於讀者形成對目標的第一印象,但在寫作中需要注意選擇外貌的最富特征的部分來寫,才能做到典型、真實、傳神。
[2] 比喻 對於人類而言是排泄物的糞便,卻是月形蜣螂賴以生存的食物。作者以此為出發點巧妙地將“糞球”和“麵包”聯係起來,把月形蜣螂生產糞球的過程比作製作“糞球麵包”,將它們的房間比作麵包店,消解了讀者對於以糞便為生的蜣螂的厭惡感,也自然而然憐愛起這些勤勞的小生命。
[3] 動作描寫 膽小的蜣螂爸爸甚至會因為亮光而逃走,對它溜到角落的動作描寫則具體證明了這一點。
[4]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作者用細膩的筆觸還原了一對盡職盡責的父母形象。從作者的描述中,我們仿佛看到蜣螂媽媽臉上緊張的神情和蜣螂爸爸專注的姿態。神態描寫通常指臉上的表情,顯然昆蟲並不具有表情,但作者對神態描寫的運用恰恰體現了他“以人性描寫蟲性”的寫作特征,字裏行間流露出他對生命的尊重與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