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賞析

看過了模範夫妻和模範父親,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昆蟲界的偉大母親。在本篇中,你將詳細了解到滿蟹蛛母親是如何為幼蟲付出一生的,相信你一定會被它的無私所感動。

閱讀批注

蜘蛛界有一個神奇的存在,它雖然是蜘蛛,但是它不會織網,而且它的前腿比後腿更強壯,能像螃蟹一樣橫著走,它就是滿蟹蛛。

滿蟹蛛不會織網也不用織網,它可以憑借自己的力氣,輕鬆擰斷獵物的脖子,所以它隻要悄悄地潛伏在花叢裏等獵物自己上鉤就行了。

我想親眼看看滿蟹蛛是如何捕食的,我等了會兒,正好看到一隻蜜蜂飛過來了。勤勞的蜜蜂隻顧著采蜜,完全不知道它的天敵正向它靠近。

小蜜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不一會兒落在一朵滿是花粉的花朵上。滿蟹蛛在小蜜蜂全身心工作的時候已經悄悄地來到了它身後。小蜜蜂太認真了,近乎忘我地工作,而此時,滿蟹蛛已經做好了準備,它一下子抓住了小蜜蜂的脖子。[1]

雖然小蜜蜂試圖反抗,用蜂針刺它,但是這簡直就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隻一眨眼的工夫,可憐的小蜜蜂就放棄掙紮,一命嗚呼了。

滿蟹蛛的進食方式和蚊子差不多,我看它吸幹小蜜蜂身上的血,滿意地晃著身子再次躲進花叢裏。[2]

我觀察了它一天,親眼看到了它是如何捕食的。一天下來,滿蟹蛛收獲頗豐,把自己喂得飽飽的。我還想知道它接下來會做些什麽,於是偷偷地跟著它一起回了家。

滿蟹蛛十分聰明,它知道怎麽能讓自己捕捉到更多的食物。岩薔薇花朵大、花期短,小蜜蜂們很喜歡在它身上采集花蜜。[3]滿蟹蛛便投其所好,把自己的家安在了岩薔薇的高枝處,這樣它就可以隨時隨地在家門口等著獵物送上門了。

我很好奇它們是怎麽在高高的岩薔薇樹枝上產卵的,我觀察了幾天,終於等到一隻滿蟹蛛要生寶寶了。

岩薔薇高高的樹枝上有一些卷起來的枯葉,滿蟹蛛打算把剛生下來的小寶寶放在那裏。滿蟹蛛媽媽輕輕擺動身體,鼓鼓的肚子產出了許多絲。它用這些絲織出一個白色不透明的圓錐形小袋子,一部分露在外麵,剩下的部分用樹葉遮住。

滿蟹蛛媽媽把剛生下來的卵裝進這個袋子裏。接著它又用絲織出一個蓋子把袋子封起來,然後在它的旁邊織出一個頂棚,蓋住彎曲的葉尖。這是它的房間,它要住在這裏守護它的孩子們。

生產之後滿蟹蛛媽媽非常疲憊,不過此時若是有危險分子靠近它的孩子們,它會瞬間爆發出巨大的力量,迅速爬出房間,對付敵人。

我想印證一下這是不是真的,因此做了個實驗。我用一根稻草去騷擾它的巢,滿蟹蛛媽媽馬上給予回擊。我試圖把它誘騙到別的地方去,它始終不上當,一直守在孩子們身邊。盡管非常疲憊了,但現在的它就像打了雞血似的,始終保持一級戰鬥狀態。[4]

我無意中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雖然出於天性它們會拚命保護自己的幼崽,但它們分不清哪些是親生的,哪些不是。為了印證這個有趣的現象,我故意弄了一個假的巢出來,然後悄悄把它轉移過來,它果然沒有一點兒反應,從頭到尾都不知道自己的家被調包了。

五月底,滿蟹蛛媽媽的產卵期結束,它們就不會再出門了。我看它那麽瘦,用瓶子給它裝了幾隻蜜蜂,但是,它好像一點兒興趣都沒有。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滿蟹蛛媽媽越來越瘦,皺紋也越來越多。[5]我不明白它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我真怕它就這麽死了。直到幾天後,我才弄明白它為什麽這麽做,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它一直都在等自己的孩子出生。

滿蟹蛛的小袋子外麵裹了一層樹葉,袋子不會自己裂開。而剛剛出生不久的小滿蟹蛛身體瘦弱沒有力量從裏麵鑽出來。所以,滿蟹蛛媽媽要負責把它的孩子們從這個小袋子裏救出來。滿蟹蛛媽媽不會讓自己輕易死去,它會拚盡最後一絲力氣等它的孩子們,直到確定它們安全了,才會安心地閉上眼睛。[6]

七月,小家夥們出生了。

我把它們放在一張桌子上,桌子上擺滿了樹枝。不一會兒,小家夥們爬到樹枝上開始不停地向外吐絲,做成了一條長長的纜繩。接著,我看到它們抓著纜繩往上爬。它們爬得正起勁,忽然來了一陣風,把它們全都吹了起來。它們隨風飄**,像一個個光點般被吹到附近的一片墨綠色的柏樹林裏。[7]

有的小蜘蛛抓不住被吹了下去,剩下的一些還在拚命地堅持。我看著它們一個個消失,頗有感慨,哎,如果想要再見到它們,大概要等明年春天了。到時,它們已經長大,可以自己捉蜜蜂了。

閱讀賞析

昆蟲界並不缺少偉大的角色。從前麵幾篇文章裏,我們認識了齊心協力的夫妻、勤勞的父親,本篇文章中,用畢生精力撫育幼蟲的滿蟹蛛母親則讓我們再次被感動。

不同於人類,動植物和昆蟲並不具有複雜的思想,也很難用個性劃分,它們的很多行為往往出於生存繁衍的本能,並不具有複雜的動機。因此,在描寫它們的行為時,往往需要作者進行解讀,在符合它們本性的同時,賦予它們人類的思想、語言和情感。擬人的修辭手法在寫物(包括物體、動植物等)時十分常用,這也是讓文章更加生動和具有感染力的訣竅。需要注意的是,擬人不能脫離和違反所擬物原本的特點,也不能違反事物原本的規律。在《昆蟲記》中,你還會看到更多擬人手法的成功運用,讓我們繼續閱讀,逐漸體會擬人寫法的妙處吧!

閱讀延伸

1.作者從哪些角度證明了滿蟹蛛是“偉大的母親”?

2.文中有多處對滿蟹蛛建造巢穴的細節描寫,試分析這些寫法的作用。

3.本文是按照什麽順序記敘的?分析這種寫作方式的好處。

[1] 動作描寫 滿蟹蛛的逼近讓整段敘述充滿了緊張感,對滿蟹蛛潛伏和捕獵的動作描寫將它塑造成一名優秀的獵手,它熟練的捕獵動作也解釋了“滿蟹蛛不用織網”的原因。

[2]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滿意”和“晃”生動地展現了滿蟹蛛飽餐後得意的樣子,也進一步印證了滿蟹蛛作為捕食者的威力。

[3] 環境描寫 岩薔薇是蜜蜂的食物來源,也是滿蟹蛛的獵場。這一段環境描寫交代滿蟹蛛捕獵的環境,也引出下文對滿蟹蛛如何產卵的描寫。

[4] 動作描寫、神態描寫 作者寫滿蟹蛛媽媽在麵對威脅時始終保持警覺的樣子,生動刻畫了它盡職盡責的形象,緊扣標題“偉大的母親”,讓讀者對滿蟹蛛媽媽的“偉大”產生更具體的認知。

[5] 擬人 “皺紋”本是人類老化的特征,此處用來形容昆蟲,其實是作者用寫人的手法寫昆蟲,極盡生動地呈現出滿蟹蛛媽媽生產後日漸蒼老的頹態。

[6] 擬人 滿蟹蛛媽媽在生命的最後依然要確保孩子的安全,雖然滿蟹蛛可能不會有人類的思想,但作者卻讓我們相信了它出於本能的偉大母愛。擬人手法的運用,成功地賦予了滿蟹蛛人類的感情,也讓讀者深深地被它感動。

[7] 比喻 作者將新生的小滿蟹蛛比作光點,體現了它們又輕又小的特征,這些尚且弱小的新生命就這樣跟著風離開家,想必作者也在為它們擔心吧!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仿佛將它們隨風而去的場景再現在我們眼前,看到小滿蟹蛛即將開始未知的一生,讀者也真切地體會到一種悵然若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