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賞析

說到螳螂,想必你一定對它那一對鐮刀一樣的前腿印象深刻,擁有這樣一對致命武器的螳螂毫不意外地成了昆蟲界的常勝將軍,那麽它們又是怎樣居住、生活和繁衍的呢?讓我們通過這一篇文章來了解一下。

閱讀批注

我住的地方每年冬季都可以看到一種昆蟲窠巢。這些窠巢到處都是,村民們認為它們有一個神奇的作用——可以治療凍瘡。但是村民們不知道的是,這個窠巢裏正孵化著一名鬥士——螳螂。[1]

一個秋高氣爽的早晨,昆蟲界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格鬥比賽。參賽隊員有蟋蟀、瓢蟲、蝗蟲、蜜蜂……當然還有上一屆的格鬥冠軍螳螂。

蝗蟲一直想挑戰螳螂的格鬥術,一隻體格龐大的蝗蟲勇敢地站了出來,氣勢洶洶地飛到螳螂麵前,擺出了PK姿勢。[2]

螳螂淡定地站在原地,隻見它上半身直立,前腿朝前伸了出去,動作看上去像是在禱告。

螳螂可不是真的在禱告。它高高舉起的手臂是它的武器。它的大腿上長了兩排尖利的鋸齒,如果不需要它們,把腿折起來放進兩排鋸齒之間就行;如果需要它們,迅速展開身體,用兩排鋒利的鋸齒立馬出擊。[3]無論是蝗蟲還是蚱蜢,都不能從它鋒利的鋸齒下脫身。

當比賽的哨聲吹響,螳螂憑借它豐富的比賽經驗和出色的格鬥技巧迅速伸出前腿,狠狠鉤住蝗蟲的身體,瞬間取得勝利。我第一次這麽近距離觀看螳螂,瞬間被螳螂的魅力折服了。想要研究野外螳螂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隻好抓幾隻回來放在家裏養。我準備了十來隻鍾形金屬紗網罩,把它們分別關了起來。每天給它們投喂不同的食物,副其實的“常勝將軍”。我們在進行創作時,也要明確寫作目的,不能泛泛地進行描寫。

它們的心情看起來不錯。我把一些活蹦亂跳的蝗蟲、蚱蜢也一起裝進了罩子裏。果然,這些蟲子都不是螳螂的對手,三兩下就被消滅了。

一隻灰色的蝗蟲特別勇敢,它鼓起勇氣衝螳螂跳過去。螳螂沒想到這個小家夥居然敢跟自己叫板,馬上張開翅膀迎敵。要說螳螂是王者,看它的裝備就能看出來了。它的一雙翅膀像船帆一樣直立起來,彎起身體,嘴裏發出奇怪的聲音,死死盯著蝗蟲不放。[5]

蝗蟲想要動一下身體,螳螂就會跟著動,蝗蟲一動不動的話,螳螂也跟著一動不動。兩隻小家夥完全由身體戰轉成了心理戰,別說螳螂還挺有一手,它從頭到尾都是一副凶狠的樣子,嚇得對方一動不敢動。

膽大的灰色蝗蟲,原本挺活潑、挺勇敢,然而慢慢地它就被螳螂的氣勢嚇著了。可能是真的太害怕了,蝗蟲選錯了方向,它離螳螂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這可倒好,嚇壞了的蝗蟲直接把自己打包送進螳螂嘴裏去了。對於這種自己送上門的美食螳螂當然不會客氣,毫不留情地解決了蝗蟲。

我發現螳螂的消化能力真不錯,轉眼間蝗蟲就被它消化完了。我開始好奇它的消化能力到底有多強,我又開始了我的實驗。[6]

我把所有螳螂都放到了一個金屬罩下麵,最多一個罩子裏麵放了十二隻。接著,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如果我投放的食物不夠,它們就會攻擊同類。有兩隻螳螂,不停地轉頭,眼睛裏充滿了挑釁。一隻螳螂突然將自己的彎鉤鬆開,抓住對方,然後又迅速撤退,擺出防守的架勢。另一隻螳螂則立刻進行了還擊,兩隻螳螂你來我往,像擊劍比賽似的。[7]

八月底,雄螳螂開始到了求偶的季節。如果有了心愛的女伴,雄螳螂會不斷向它表明自己的愛意。但同時可怕的事情也發生了,新婚之夜,雌性螳螂通常會吃掉自己的丈夫。這個我們在前麵也說過,在昆蟲界倒是也挺常見。

我們不要隻覺得螳螂殘忍好鬥,其實它們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螳螂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師。螳螂特別會建房子。它們對住在哪兒也不是很挑剔,石頭堆、磚頭下、樹枝上……都行。

一般情況下,螳螂的房子有四厘米長,兩厘米寬,呈麥粒一樣的金黃色。[8]不過,房子的形狀並不是固定的,這要看它們把房子建在哪兒了。

假如是在樹枝上,螳螂會把房子的底部裹在旁邊的小樹枝上;如果是在平麵上,巢的底部就是平的……

總之,房子的形狀會根據支撐物的變化而變化。不過,有一點倒是一模一樣的,那就是房子的表麵都是凸起的。

螳螂的房子一般分成三個部分,中間部分最窄,由成對的小鱗片排列組成,和人類屋頂上的瓦片一樣。小鱗片的邊緣懸空,微微張開的縫隙是螳螂寶寶孵化出來時的出口。這裏一共有兩個出口,螳螂寶寶們會有一半選擇從右邊的出口出來,還有一半從左邊的出口出來。[9]

一般雌螳螂建房子的時候正好也是它產卵的季節。這時,雌螳螂的身體裏會排泄出一種黏性物質,像毛毛蟲吐出的絲一樣。這些物質一遇到空氣就會變成泡沫,幾分鍾之後,泡沫會變凝固。雌螳螂就是在這些泡沫中產卵的。它產一層卵,就蓋上一層泡沫。這樣的房子能裝下幾百個螳螂寶寶,而且十分結實。野外的螳螂巢穴基本上沒有遮蔽物,這些泡沫還能起到被子的作用,保證不讓寒風透進去。

雌螳螂要花費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造房子,而且它們在造房子的時候從來不休息。當房子建好以後,螳螂媽媽們會頭也不回地離開,就算螳螂寶寶們被其他昆蟲吃掉,它們也一點兒都不在乎。從這一點看,它們還真是狠心呢。

六月中旬左右,天氣漸漸暖和了,小螳螂們陸陸續續被孵出來。螳螂幼蟲的身體是黃色的,長著一個又大又肥的腦袋,還有一對大的像燈泡似的眼睛。[10]小螳螂們一個個努力掙紮出包裹著它們的外殼,迎接生命的開始。

不過它們沒有母親的保護,根本不知道這世界的凶險。螞蟻們早就發現它們了,因此一直在旁邊等著它們。這裏有幾百隻小螳螂,但是大部分的小螳螂剛剛破殼出來都會被螞蟻和其他昆蟲吃掉。隻有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小螳螂才會繼續它們的人生,慢慢變得強壯,能保護自己。同時,也慢慢變成媽媽的樣子,成為冷靜的鬥士。

閱讀賞析

螳螂好戰的脾氣、勇猛的性格和強大的武器讓他們成為名副其實的“常勝將軍”,為了表現他們在戰爭中的威風一麵,作者在本篇中使用了大量的動作和神態描寫,重現“將軍”們的高光時刻。

我們知道,人物的行動是其感情的外化,是受他的性格和思想製約的,對人物動作的呈現也是對其心理活動的呈現。成功的動作描寫,需要生動展現角色行動過程的同時,映照他的身份、地位,體現他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有時還能起到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神態描寫則相對集中在角色的麵部,主要指角色的臉部表情,它既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表情的變化。在描寫人物時,我們可以將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結合使用,從而達到以動襯靜、以靜寫動的效果。

閱讀延伸

1.從文中找出一處寫螳螂戰鬥過程的段落,分析其使用了哪些寫法,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作者從哪幾個方麵寫螳螂的房子?嚐試總結並列舉出來。

3.分析文章的最後一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 側麵描寫 作者借助村民的視角觀察螳螂巢穴。側麵描寫往往作為正麵描寫的補充存在,能夠提供正麵描寫涉及不到的信息,通過正麵、側麵描寫相結合的方式,有助於更加立體和完整地表現目標角色。

[2] 擬人 蝗蟲的出場氣勢洶洶,頗有些驕傲的神態,“格鬥術”“PK”都是將蝗蟲擬人化。

[3] 對比、細節描寫 螳螂的淡定和蝗蟲的躁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顯出螳螂作為常勝將軍信心滿滿的狀態。通過介紹螳螂的武器以及如何使用它們,作者讓讀者也理解並相信了螳螂確實可以成為昆蟲界的“常勝將軍”。

[4]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通過寫螳螂的眼睛,表現其在戰鬥中勇武的狀態,兩隻高舉的前腳也表明它已經為戰鬥做好了準備。細節描寫通常是為了刻畫角色服務的,作者對螳螂戰鬥中諸多細節的展示,都是為了證明它是名格鬥賽開始了,兩個對手站在擂台中央,螳螂的眼睛閃閃發光,充滿殺機,兩隻前腳高高地舉在胸前,隨時準備比賽。

[5] 比喻、神態描寫 麵對勁敵的螳螂顯然受到刺激,變得更加勇敢和專注起來。將螳螂的翅膀比作船帆,生動呈現了螳螂在此情景下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更凶狠的預備狀態則顯示出螳螂遇強更強的勇猛。

[6] 承上啟下 結束了對螳螂捕獵的觀察,作者將繼續研究螳螂的消化能力。這一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得文章邏輯清晰,結構完整。

[7] 神態描寫、動作描寫 當兩隻“常勝將軍”見麵,勢均力敵的戰鬥就開始了。作者通過對兩隻螳螂戰鬥過程展開詳細的記述,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8] 細節描寫 螳螂的房子雖然因位置的變化有不同的形狀,卻有相對一致的規格和顏色,此處作者僅用幾筆便交代了螳螂房子的普遍特征。

[9] 細節描寫 作者結合細致入微的觀察向讀者還原出螳螂房子的本來麵貌,細節描寫的選擇要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鱗片狀的構造體現了螳螂房子的精巧,也印證了前文“螳螂是一位優秀的建築師”的說法。

[10] 外貌描寫、誇張 螳螂幼蟲的眼睛巨大,以至於作者用燈泡來形容它們。這種誇張的修辭手法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特征,進而增強了表達效果,也使得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