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以來,人類成功探索了許多自然現象和宇宙奧秘,並獲得了重大成果,科學技術和自然科學隨之得到人們空前的重視。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以儒勒·凡爾納作品為代表的科幻小說大量湧現,以至今日成為非常重要的文學樣式。
儒勒·凡爾納於1828年2月8日生於法國南特一個律師家庭,從小就被寄予繼承家業的厚望,但他真正熱衷的是航海旅行,並暗自做了不少嚐試。他的父親發現後極力反對,並且斷絕了對凡爾納的經濟援助,自此他開始靠寫作維生。凡爾納自行鑽研了數學、地理、物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並始終站在科學最前沿不斷完善和更新知識,因此他的作品多是以科學依據為基礎,經過藝術加工的科學幻想。他的科幻小說對後世科幻文學流派影響頗深,他本人也成為現代科幻小說的重要奠基人,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神秘島》發表於1874年,是凡爾納科幻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小說講述了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五名被困在南軍中的北方俘虜乘氣球逃離,途中遭遇海上風暴,被吹落到太平洋中的一個荒島上。作者通過塑造五個身份迥異的人物——工程師、記者、仆人、水手和孤兒,謳歌了他們勇於冒險、堅韌不拔、團結互助和熱愛生活的精神,正是這種樂觀主義精神,鼓舞著赤手空拳的五個人克服重重困難,在荒島上創造新生活,通過智慧和勞動建立起一個令人驚歎的富庶的樂園。
19世紀的歐洲,科學技術得到長足發展,人們深信科學的力量與人類的創造力是無窮且巨大的,小說中人物挑戰命運、投身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強烈意誌,無數創造性的勞動以及各種技術的創新,正是“人定勝天”這種思想傾向和精神追求的反映。從造磚、燒陶,到種麥子、養家畜;從製火藥、建橋、造船、製玻璃,到發明升降機、電報機……與其說這是五個人荒島求生的故事,不如說是大家群策群力“重啟人類文明”的過程。
《神秘島》向讀者展現了一幅壯闊奇異的大自然畫卷,山河湖海、森林、火山、丘陵、溶洞……多樣化的自然條件為小說人物提供了生存的基礎,也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和敬畏之情;而本書最大的藝術魅力在於作家大膽新奇而又不流於荒誕的想象力。有人評價儒爾·凡爾納:“他從心裏看到種種場景,然後以令人吃驚的準確性將這些場景描繪出來……儒爾·凡爾納取得成功的最大秘訣,在於他善於讓千百萬讀者領略到他自己從內心見到過的東西。”凡爾納創造的是一個與讀者的日常經驗世界千差萬別的幻想世界,這個離奇跌宕、神秘豐富的幻想世界卻自有強大的邏輯力量驅動,讓人非但沒有跳脫之感反而恍然如曆經人生,意猶未盡;作者還將科學與幻想完美結合,在驚心動魄的故事中巧妙地融會豐富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動植物學,甚至工程、冶金、爆破等科學知識,極富教育意義,誠如人言,凡爾納“既是科學家中的文學家,又是文學家中的科學家”。
此外,凡爾納科幻三部曲的前兩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和《海底兩萬裏》也為《神秘島》提供了情節線索:在荒島上,他們遇到了一個獨居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野人”,這個人竟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那個背叛格蘭特船長做了海盜的人,他們挽救了他,使他成為忠誠的夥伴;而他們每次遇到死亡威脅時總能奇跡般地化險為夷,這是因為有一個神秘人一直在暗中相助,原來是《海底兩萬裏》中的傳奇人物尼莫船長;最後在一次火山爆發中,他們險些喪命,幸虧遇到了格蘭特船長之子指揮的“鄧肯號”……至此,三線收束,形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