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廣袤的太平洋正在遭受狂風暴雨的肆虐,驚濤駭浪的上空,一隻氫氣球在氣流旋渦之中搖搖欲墜,氣球裏傳出絕望的呼喊聲……
閱讀批注
“我們又回升了嗎?”
“沒有!正好相反!我們在下降!”
“不是在下降,史密斯先生,比這更糟!我們是在往下墜落!”
“天呐,快把重的東西都扔掉!讓氫氣球回升!”
“瞧,我們已經把最後一個沙袋都扔掉了。”
“氣球還沒有回升?”
“沒有!它在繼續墜落!”
“我好像聽到了波浪翻滾的聲音!”
“對,你沒聽錯,吊籃下麵就是大海!”
“能聽到波浪的聲音,說明我們距離大海一百五十米的距離!”[1]
這時,一聲嘶吼在天空中響起:“把所有的重東西全部扔下去……全扔掉!接下來我們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這是在1865年3月23日下午四點,從廣袤的太平洋上空傳出的零星對話。[2]
春分時節,風暴肆虐,城市被翻了個底朝天,海上也受到了強大的東北風的影響。在氣流翻滾的天空,也上演了一場令人恐懼的悲劇——一隻在天空中飛翔的氫氣球遇到了這場強大的暴風雨,不可遏止地被卷進氣流旋渦中,它在空中飛轉起來,左右顛簸,仿佛是被氣流這隻大手隨意撥動的木偶人。[3]氫氣球下麵掛著一隻吊籃,吊籃裏站著五個人。
海麵上空濃霧密布,霧氣繚繞,人們很難看清五個人的麵目。而懸掛在氫氣球下麵的吊籃也已經成了狂風的玩物,它已經在天空中飛行了很遠——吊籃中的五個人也不知道自己飛了多久,他們隨著氫氣球和吊籃在天空中轉了很久,忙作一團。雖然被裹在迷霧之中什麽也看不清,但他們知道自己已經處在危險的境地。[4]
吊籃一直在下降。他們已經扔掉了吊籃裏的槍支彈藥,扔掉了沉重的食品,可是氫氣球仍在下墜。現在,五個人被困在暴風編織的網中,像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昆蟲。[5]
這時,在他們的下麵是一片汪洋大海,茫茫的海麵上波濤洶湧,惡浪滾滾,海浪在咆哮著,一旦掉下去,肯定會成為鯊魚的盤中餐。而從吊籃中放眼望去,周圍既沒有陸地,也沒有漁船,他們肯定不會被人救起。[6]
到了3月24日下午兩點,下墜的氫氣球離海麵隻有一百二十多米了。
這時,吊籃裏響起了一個洪亮的聲音,這是一位聽起來內心毫無恐懼的男人發出的聲音:“所有的東西都扔掉了嗎?”
“沒有!還有一萬金法郎!”回答的人聲音有些顫抖,但仍然能聽出他聲音中的堅強。
緊接著,一個沉甸甸的袋子被扔出吊籃,在大海中激起一個不大的浪花。[7]
“扔了這一袋錢幣,我們的氫氣球回升了嗎?”
“回升了點兒,但馬上就會再次下降的!”
“還有什麽可以扔的東西?”
“沒有了。”回答的聲音很堅定,讓人聽不出有什麽猶豫。
“有……我們還可以把吊籃扔掉!”這是一個堅定果斷的聲音。[8]
的確,要減輕氫氣球的負擔,隻有這最後一種辦法了。將吊籃和氫氣球相連的繩索割斷,雖然危險,但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大家抓緊氫氣球上的網,我們把吊籃扔掉!”
五個人緊緊抓住了氫氣球上的網,緊接著,係著吊籃的繩索被割斷了,“嘩”的一聲,吊籃掉了下去。我們都知道,飄浮在天空中的氣球就像一台精密的儀器,對地心引力非常敏感。所以,當吊籃繩索被割斷的那一刻,氫氣球微微向上飄了一會兒。
可是,五個人並沒有高興太久,沒一會兒工夫,氫氣球就又開始往下墜去。從對吊籃裏重物的關注改為關注氣球本身,這時他們才發現,氫氣球破了一個洞,氣體從氣球外漏,原來,這才是氫氣球一直下降的根本原因。現在,五個人是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隻能看著它,聽天由命。[9]
絕望的氣氛環繞著氫氣球,讓人感覺它墜落得更快了。
到了四點鍾時,他們突然聽到了狗的叫聲。那是他們帶著的一條狗,名叫托普,它也學著人的樣子,用爪子緊緊抓住氫氣球上的網子。
“托普叫了,他應該是看到了什麽東西。”
一個聲音大聲回應道:“是陸地!是陸地!”[10]
被風吹著的氫氣球已經飛躍了漫長的距離,當陸地出現在他們麵前時,五個人自然舍不得移開眼睛。他們不僅是看到了陸地,更是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但是,這片陸地還在很遠的地方,至少有一個小時才能飄到那裏。那可是一個小時呀!氫氣球裏僅存的那點兒氣體會不會在他們著陸前就漏得一幹二淨?
在這樣的擔心中,他們細數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氫氣球明顯地支撐不下去了。可是,麵對生存的希望,沒有人會輕易放棄!既然看到了陸地,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到達那裏。即使他們不知道前方是什麽島嶼或大陸,陸地上是否有人居住,他們仍然不放棄活下去的希望。[11]
然而,氫氣球卻聽不到他們內心的呼喚,它漸漸貼近海麵,幾乎是擦著海浪的邊緣在飛,甚至多次與巨浪浪尖接觸。此時,這五個人覺得自己的命運即將到達終點,很快,氣球將像扔出的石頭一樣,猛地紮入海中,狂怒的海浪將撲到他們的頭上。[12]
在距離海岸隻有四百米的時候,隻聽見四個不同的聲音發出了相同的驚叫,原來,看起來不可能再回升的氣球,在受到海浪的擊打後突然升了起來,瞬間身輕如燕,向前飄**。最後,它搖搖晃晃地落在了一片沙灘上。[13]
這是大家都沒想到的結果,他們竟然從死神的手中脫險,死裏逃生!大家連忙從氫氣球中掙脫出來,相互攙扶著站立起來。卸掉重負的氣球仿佛一隻傷病痊愈的鳥兒,重新又飛了起來,隨著狂風又消失在了空中。[14]
吊籃中原來有五個人和一條狗,可是落在沙灘上的,卻隻有四個人。可以想見,失蹤的那個人肯定是被突然襲來的海浪卷走了,或許這就是氣球突然變輕的原因。[15]如今,那個可憐的人或許正在冰冷的海水中掙紮。
一在沙灘上站穩,這四個幸存的人便想起了那個失蹤的夥伴。還沒適應死裏逃生的僥幸感覺,他們就想到了自己的同伴正在經曆死亡的恐怖,大家一起大聲地喊叫:“他可能正在往岸邊遊,我們快去救他吧!”
需要跟大家說明的是,剛剛被風暴拋落在海灘上的這幾個人,既不是職業氣球飛行員,也不是業餘的空中探險者,而是從美國南北戰爭中逃跑的戰俘。3月20日這天,他們從裏士滿的監獄中逃了出來。[16]他們有著如此大的勇氣逃出了戰爭的牢籠,卻在大海上陷入這樣的險境。他們是幸運的——不管是在殘酷的戰場,還是在險象環生的氫氣球旅途中,他們好幾次麵對死亡,但最後都活了下來。
說起他們的故事,那就要講到1865年2月,南北戰爭中,傳奇的尤裏西斯·格蘭特將軍想要突襲裏士滿,打敗敵人,但好幾次進攻都無功而返。反而尤裏西斯·格蘭特將軍的幾位手下落入了敵軍的手中,他們成了俘虜,被囚禁在城中。[17]
在這幾個來自天南地北的戰俘中,最出名的是一個叫作史密斯的工程師。他是馬薩諸塞州人,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是一流的學者,一位出色的工程師。他曾受美國政府委托,擔任鐵路部門的領導職務。這一年,史密斯大約四十五歲,他留著一頭短發,胡子已經變得灰白,骨瘦如柴,雙眼卻炯炯有神。史密斯不僅心靈手巧,還充滿智慧。最難能可貴的是,史密斯是一個堅強、樂觀的人。他把一句名言當作自己的座右銘:“即使沒有希望,也要毫不氣餒;即使難以成功,也要永不言棄。”[18]
就在史密斯落入戰俘營的同一天,另一位重要人物也被敵軍俘虜,他叫斯皮萊,是一名優秀的報社記者,供職於《紐約先驅報》。為了在最短的時間裏把消息發給報社,將之刊登在報紙上,斯皮萊不顧任何艱難險阻走遍世界,參加了各種各樣的戰役,每次他都衝鋒在前,一手拿著手槍、一手拿著筆記本,炮彈從未讓他的鉛筆顫抖過。[19]因為這個原因,這位身材高大、滿臉絡腮胡子的大個子記者非常受人尊敬。
在很早以前,史密斯和斯皮萊就聽過對方的故事,但從來沒有見過麵。這一次,二人一起被關進了監獄,工程師的傷很快就痊愈了,在養傷期間,二人相識。他們相見恨晚,非常投緣,最後二人約定一起逃離這個地方。[20]也是在這個時候,曾經為工程師史密斯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仆人納布又一次來到他的身邊。納布是一個黑人,他大約三十多歲,聰明機靈、強壯敏捷,總是麵帶笑容,每天都樂嗬嗬的。他是史密斯先生的仆人,史密斯擁護廢除奴隸製,早就讓納布重獲自由。但當納布聽說史密斯被捕後,他毫不猶豫地來到裏士滿,心甘情願地繼續服侍史密斯。[21]
在裏士滿的監獄裏,有一天,史密斯被一個人叫住,那是一個年齡在三十五歲到四十歲之間的水手,他向史密斯介紹說,自己叫彭克羅夫,同樣被關押在裏士滿的監獄裏。彭克羅夫身體強壯,常年在海上的生活讓他的皮膚變得黝黑,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搭配在一張英俊的臉上。彭克羅夫隨著大船遊遍了世界,參與了各種探險。[22]
在美國時,彭克羅夫遇到了一個十五歲的孤兒,名叫哈伯。這是一個喜歡讀書的孩子,他經常跑到大學裏聽最傑出的教授的課程,雖然是小小年紀,但哈伯的腦子裏已經存貯著很多知識了。[23]此時,哈伯隨著彭克羅夫被關進了裏士滿的監獄中,彭克羅夫十分疼愛哈伯。
監獄中的人都知道史密斯先生的大名。遇到史密斯的那天,彭克羅夫直截了當地問史密斯:“先生,您不厭煩裏士滿嗎?您想不想逃跑?”
史密斯盯著彭克羅夫,小聲地問:“什麽時候?”
彭克羅夫眼看四下無人,輕聲回答:“我們在晚上離開這裏,我知道廣場上有個氫氣球,我們可以坐著它逃離。”
就這樣,五個人約定好乘坐氫氣球離開裏士滿。氫氣球是前人留下並停放在廣場上的。
到了3月20日晚上,夜幕降臨,天色昏暗,濃霧彌漫,不一會兒,天空下起了雨。[24]九點半時,他們輕手輕腳地走到廣場,雖然天氣情況惡劣,但他們下定決心要逃跑。五個人一個接一個地爬進氫氣球的吊籃中。按照工程師史密斯的吩咐,水手將吊籃裏的沙包一個個扔掉。
沒有了沙包的重量,氫氣球變得越來越輕了。這時,一隻狗突然跳進吊籃,這是工程師的寵物托普,它掙脫了鐵鏈,跟著主人跑了過來。[25]解開係住氣球的纜繩,氫氣球伴著一陣突然刮起的大風飛了起來。不一會兒,氫氣球就消失在空中了。接下來的幾天,濃濃的大霧彌漫在半空中,在氫氣球上,他們看不到地麵上的一切,也不知道自己飛到了什麽地方。直到五天後,他們才在一個遠離裏士滿的海岸著陸。
閱讀賞析
如何在文章開頭迅速抓住讀者眼球,引領讀者進入情境?《神秘島》給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即開門見山,將事件中最突出、最精彩的一幕放在開篇,安排人物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出場,以對話的形式瞬間營造出高度緊張的氣氛,以倒敘的手法層層鋪墊,加之驚險情節一波三折,意外連連,充分激發了讀者繼續閱讀的好奇心:這五個人是誰?他們為什麽出現在狂風暴雨的太平洋上?他們又能否安全回到陸地?……好一出緊鑼密鼓、奪人眼球而富有神秘色彩的海上大冒險!大膽新奇而又合乎情理的想象描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不由得跟這五個“來曆不明”的人建立起了“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緊密連接。
隨著情節的推進,作者適時地運用補敘手法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運用白描手法介紹了五個人的身世經曆,我們初步認識了這五個人,並且感受到了他們身上那種堅強樂觀、勇敢果斷和在絕境之中永不言棄的人格魅力。現在,他們得救了,但同時也一無所有了,神秘島的故事就這樣拉開了帷幕。
閱讀延伸
1.文中最打動你的是哪個情節?為什麽?
2.說一說這五個人身上有哪些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3.“不管是在殘酷的戰場,還是在險象環生的氫氣球旅途中,他們好幾次麵對死亡,但最後都活了下來”,除了幸運,你認為還有什麽原因?
[1] 對話式開頭法 開篇引用人物對話直切事件核心、展開情節,迅速將讀者帶入情境。簡短的對話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勾勒出一個極具戲劇張力的畫麵,勾起讀者的好奇心和閱讀興趣。
[2] 承上啟下 前文以對話形式展現了事件核心,緊接著在這裏點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到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
[3] 比喻 “氣流”雖無形,卻和有形的“大手”一樣可以“擺布”事物,而“木偶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任人擺布,這恰好是“氫氣球”此時此刻處境的真實寫照——任憑風吹雨搖,無法掌控命運。
[4] 遠景描寫、懸念 小說開頭讓人如臨其境,那時我們由於身處“風暴中心”來不及思考;而此時鏡頭漸漸拉遠,我們也從高度緊張的事件核心中抽離出來,一些疑惑開始浮上心頭:他們是什麽人?他們此行的來龍去脈究竟是怎樣的?隨著遠近景的切換,懸念自然而然生發出來。
[5] 比喻、呼應 “昆蟲”和“網”的比喻,突出了人物在暴風雨麵前的渺小無力,並與前文中“木偶人”的比喻形成呼應,強調了人物處境的驚險和失控。
[6] 想象、懸念 從這段對人物所處環境的想象描寫中,無論怎麽看,人物所麵臨的都是一個沒有轉機的絕境。故事將會如何繼續呢?在“謎底”揭曉之前,文中處處給人以懸念,令人迫切地想要讀下去。
[7] 對話、對比 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和舉動,給人以深刻的啟迪:再多的金錢在大海中也激不起多大的浪花,卻可能是極大的累贅,反而是“內心毫無恐懼”“堅強”這些品質讓人感受到力量和希望。
[8] 語言描寫 人物語言是折射人物靈魂的一麵鏡子,因此我們在進行語言描寫時,要想清楚自己描寫語言的目的,讓語言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這段對話非常簡潔有力,展現了人物堅定果斷、臨危不亂的特征,同時也能看出大家非常團結。
[9] 鋪墊 拋棄吊籃已經是“最後一種辦法”了,可是這樣的極限操作並沒有逆轉事態,轉而發現氣球的破洞才是致命問題,這一設置大大增加了情節的張力。而這一切都是在為情節的發展做懸念鋪墊。
[10] 動作、語言描寫 狗的叫聲打破了絕望壓抑的氣氛,同時也推動情節的發展——見到陸地!要特別說明的是,在這種令人激動振奮的情形下,不加修飾而簡練有力的語言,是符合常理的。
[11] 直接抒情 此處運用直接抒情法,抒發了強烈而緊張的感情,而這種真切堅定的感情和絕不放棄的信念,既是屬於小說人物的,也是屬於作者和讀者的。
[12] 場麵描寫、想象 這段文字描繪了氣球與海麵擦過時的驚險場麵,既有對場景遞進式的敘述描寫,也有為人物命運擔憂的抒情描寫,而後一句更是飽含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是作者對事件做出的猜測性描寫,結合比喻和擬人,將緊張氣氛渲染到極致,使得敘述節奏非常緊湊。
[13] 敘述、伏筆 終於落地!但是仔細閱讀這段描寫,你會發現其中暗藏玄機:氫氣球上有五個人,為什麽是“四個不同的聲音”,是作者的筆誤嗎?“海浪的擊打”真的能讓氣球突然“身輕如燕,向前飄**”嗎?作者在這裏埋下了伏筆。
[14] 象征想象 象征想象,是依據事物的某個特征,想象出與其契合的精神或含義,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的想象。作者將“卸掉重負”的氣球想象成“傷病痊愈”的鳥兒,而鳥兒“重新又飛了起來”則象征著解脫和自由。“卸掉重負”的是風雨肆虐後殘破不堪的氫氣球,而命運逆轉、獲得新生的是曆經磨難、從未放棄的人。
[15] 呼應 果然,真正讓氫氣球回升的並不是“海浪的擊打”,而是氫氣球上的一人一狗被海浪卷走了,這裏呼應了上文的伏筆,同時引起下文。
[16] 倒敘 倒敘,是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最精彩的片段提到文章最前麵,然後再從事件開頭按部就班進行敘述。作者把遭遇海難這一富有鏡頭張力的片段提到小說開篇,鋪墊至此。
[17] 補敘 這裏對故事發生背景的交代,以及後文對於人物身份的描述,都是補敘手法。補敘,是對主要情節的補充和交代,它是中心事件的有機環節,不可或缺,否則會影響故事情節的完整性。
[18] 白描 白描手法最大的特點,是用語簡練、不加渲染地描繪出生動的形象。對史密斯這一人物,作者便從人物出身、學識、經曆、外貌以及個性特征等方麵,刻畫出一個優秀能幹,並且樂觀堅韌的中年工程師形象。後麵對史密斯同伴的介紹也運用了這種手法。
[19] 舉例 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在語言、動作、外貌這些基本描寫上下功夫,還可以通過舉例來反映人物特征。這裏作者選取斯皮萊作為記者不畏艱險奔走奮戰的例子,生動地展現了人物精力充沛、勇敢頑強等特征。
[20] 敘述 這兩個人身上有著相似的個性特征,即堅強樂觀、勇敢執著、正直無畏等,這兩個人達成“逃離約定”,為“神秘島”的故事埋下了源頭上的伏筆。
[21] 側麵描寫 史密斯擁護廢除奴隸製,讓他的仆人納布重獲自由這件事,作者並未在史密斯出場時進行交代,而是放在了介紹納布的片段中,這樣既交代了納布這一人物的背景,又側麵展現出史密斯的正直正義,也為接下來納布“毫不猶豫”“心甘情願”繼續服侍史密斯的做法提供強有力的行為依據。
[22] 白描 作者通過一段簡練的文字,刻畫出了水手彭克羅夫強壯、英俊的外貌特征和堅毅、富有冒險精神的個性特征。
[23] 敘述 五個人物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麵對困境不氣餒、不言棄,而每個人物又都有屬於自己的個性特征,比如工程師史密斯博學睿智,記者斯皮萊百折不撓,黑人納布忠誠和善,水手彭克羅夫熱愛冒險,而孤兒哈伯是個小小“學霸”。
[24] 環境描寫 此處的環境描寫,對於表達“逃離”這樣一個主題起到了渲染氛圍的作用,同時濃霧、下雨的天氣也使他們遭遇海難變得順理成章,使結構更為嚴謹和完整,一舉兩得。
[25] 補敘、呼應 在氫氣球上時,第一個發現陸地的正是這隻名叫托普的寵物狗,對於這種細節的呼應和補充交代,體現了作者的巧思,使文章結構更完整,層次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