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居民們夜以繼日地造船,就在即將完工之際,火山爆發了!一切都化為烏有,可憐的人們很快到了山窮水盡之際……

閱讀批注

第二天早上,一行人回到了花崗岩宮。島上的火山依舊在活動,而保護著他們的“神秘人”已經不在了,剩下的就隻能靠他們自己了,為了保險起見,他們不得不加快造船速度。

1月3日這天早上,哈伯登上眺望崗的高地,突然發現火山頂上冒出一股巨大的濃煙。哈伯急忙跑回花崗岩宮,把自己看到的情況告訴大家。“啊!”彭克羅夫失聲叫道,“這次冒出來的可不是蒸汽了,那是煙,是火山巨人抽的煙!”[1]

彭克羅夫的比喻很形象,的確,幾個月來,林肯島火山下的岩漿已經開始慢慢沸騰,如今,它們即將噴薄而出。

“火山馬上要噴發了。”史密斯嚴肅地說道,“我們要抓緊幹活兒了,一分一秒都不能耽誤。”[2]

這段時間裏,火山口噴發出了一串串火花,爆炸聲連續不斷地傳來。有時,火山口會噴湧出大片的濃霧,飄過樹林上方,就像一片一片烏雲。[3]與此同時,大家也加快了造船速度,甚至可以用夜以繼日來形容,好像要與火山爭奪生命的時間。

很快就到了3月,再過幾天,船就可以下水了。可是,情況卻越來越緊急,3月8日深夜,伴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富蘭克林山突然噴出了巨大的蒸汽柱,緊隨其後的是紅色的岩漿,無數條細細的岩漿從火山口溢出,流遍了整個山坡。

這一次,岩漿甚至侵入了眺望崗高地,在花崗岩宮前,火山灰如雨點一樣落在大家腳下,每個人都感覺到了大難臨頭。[4]

“來不及了,我們快走。”島上居民不得不著手讓還沒完工的新船先下海。

就在這天深夜,在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一股股強烈的火山岩漿從火山口中噴薄而出,瞬時間山崩地裂,林肯島上的岩石都被炸成碎片,紛紛飛入太平洋中。幾分鍾後,海水吞噬了一切,林肯島已不複存在,成了汪洋中一塊堅硬的岩石。[5]

這塊巨大的岩石孤零零地豎立在海麵上,島上的一切都遭遇了滅頂之災,連猩猩於普都沒有逃過這一劫,隻有史密斯等六人和托普生還下來。因為他們躲到了搭起的帳篷裏,當林肯島被炸得粉碎的時候,他們連同帳篷一起被地殼運動巨大的力量拋進了水裏。在海水中,林肯島的居民躲過了毀滅性的岩漿噴發,幸運地活了下來。

此刻,他們正待在這塊岩石上,企盼著有獲救的希望。現在他們隻剩下一點兒糧食,加上岩石坑裏的雨水,連同尼莫船長給他們的箱子,這是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除此之外,他們可以說是一無所有了。花了幾個月時間建造的大船,在劇烈的火山爆發過程中,被岩石的碎片砸得四分五裂。逃生的希望也沒有了。[6]

盡管他們省吃儉用,但到3月18日這天,他們隻剩下兩天的口糧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他們掌握了很多科學知識,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都無能為力了。現在,他們的命運掌握在上帝手中。

“唉,真是倒黴,”彭克羅夫嘮嘮叨叨地說道,“如果有什麽東西可以把我們載送到塔波島上去就好了!可是我們現在真是一無所有啊!”

接下來的幾天,因為吃不飽飯,他們都感覺渾身乏力,一一躺倒在礁石上,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無動於衷。隻有艾爾通,他被一種超乎尋常的力量支撐著,不時地從岩石上坐起來,向大海投去滿懷希望的一瞥……[7] 3月24日上午,艾爾通突然向遠方的一個黑點張開了雙臂,他從岩石上站起身,手無力地揮動了幾下。

這時,一艘船進入了大家的視野,隻見這艘船開足馬力,噴著蒸汽,直奔礁石而來。“鄧肯號!”艾爾通喃喃地說了一句,便一頭癱倒下去,不省人事了。[8]

等艾爾通醒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在船上。那的確是“鄧肯號”,多虧了“鄧肯號”上船員的精心照顧,史密斯和他的同伴們漸漸恢複知覺,死裏逃生了。

船員們告訴大家,這艘船的船長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特·格蘭特,他奉命來塔波島,把已經贖罪十二年的艾爾通接回去。

找到羅伯特·格蘭特,史密斯問道:“您在塔波島沒有找到艾爾通,怎麽會朝這個孤島而來呢?”史密斯不解地問。[9]

羅伯特·格蘭特告訴史密斯:“我不隻是尋找艾爾通,還要尋找您和您的夥伴。”

“我和我的夥伴?”

“沒錯,在林肯島上。”羅伯特·格蘭特回答。

“林肯島!”幾個人都感覺十分驚訝,“您是怎麽知道林肯島的?它並沒有標注在地圖上呀!”

“我看到了你們留在塔波島上的字條。”

“字條?”

看著大家疑惑不解的樣子,羅伯特·格蘭特拿出了那張字條,上麵寫著:艾爾通和五位美國人現在林肯島上。

“尼莫船長!”史密斯看了字條上的內容,認出了尼莫船長的筆跡。

這時,彭克羅夫也恍然大悟地說:“我知道了,是他駕駛著‘乘風破浪號’去的塔波島!我的最後一個謎底揭開了!”

“尼莫船長死之前還幫了我們一次。”[10]

大家十分感動,紛紛摘下帽子,向尼莫船長致敬。

半個月後,史密斯和他的夥伴們一起回到了美國,此時,南北戰爭已經結束,正義和法律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而他們也用尼莫船長留給他們的那箱財寶,在艾奧瓦州購買了一大片土地。在這片土地上,他們共同勞動,創造了屬於大家共有的財富。他們將這片土地稱為“林肯島”,依照林肯島上的地名,命名了慈悲河、富蘭克林山、格蘭特湖等。

由於工程師和同伴們的智慧和勤勞,這片土地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他們聚集在這片土地上,發誓永遠生活在一起,他們像在林肯島時一樣團結,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11]

當然,他們誰都沒有辦法忘記那個在他們舉目無親、走投無路時收留他們的小島——林肯島。作為落難者,他們剛剛降落在上麵時,除了生命和一身力氣外,什麽都沒有,但是在整整四年時間裏,他們利用林肯島提供的資源,創造了可以保障生存的一切。

可是現在,原先那座美麗的、滿是花崗岩石的孤島已經不複存在,隻剩下一塊任憑風吹浪打的花崗岩礁石,而在這塊巨大的花崗岩礁石下邊,長眠著他們的救命恩人、神秘的尼莫船長。[12]

閱讀賞析

所有的“機緣巧合”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沒有豐富的、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如何能駕馭如此離奇跌宕、驚心動魄的故事?四年前,一場海上風暴讓居民們險些葬身大海,卻意外被拋落荒島,神秘島的故事由此開啟;四年後,又是一場自然浩劫,居民們傾注心血創造的所有奇跡毀於一旦,神秘島就此永遠地消失。這真讓人感到痛心惋惜。萬幸的是,居民們被羅伯特·格蘭特(《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的格蘭特船長的兒子)指揮的“鄧肯號”救起,而“鄧肯號”之所以能找到林肯島並趕來救援,又是因為看到了神秘人(《海底兩萬裏》中的尼莫船長)臨死前在塔波島上特意留下的求救信息……至此,三線收束,科幻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神秘島》完美收官。

閱讀延伸

1.讀完本章,你能簡單地描述一下火山爆發的過程嗎?

2.羅伯特·格蘭特的“鄧肯號”是怎麽找到林肯島的?

3.回到祖國後,林肯島上曾經的居民們對林肯島懷有怎樣的情感?

閱讀總結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見想象力的重要性。凡爾納的作品之所以充滿神奇魅力且經久不衰,正是得益於他超凡的想象力。對於寫作而言,想象力就像火種,是創造一切藝術生命的源泉。很多孩子都自認為在寫作中缺乏想象力,實際上,想象力人人都有,隻是有的人發掘出來了,有的人還不知道如何去發掘。

那麽,培養想象力有哪些必要條件?如何訓練想象力並運用它進行寫作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世上沒有無源之水和無本之木,那些閃耀著思想光芒的想象,並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在現實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發揮而來。這就需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多體驗自然,多參與活動,積累充足的生活經驗,還要通過感受不同的情緒,來積累情緒的經驗,因為任何細節都可能成為想象力寫作的素材。

其次,還需要大量閱讀增加知識儲備。每一個優秀的寫作者首先都是一個優秀的閱讀者,凡爾納也不例外,他在受訪時曾說:“至於我描繪的準確,來自我遠在寫作小說之前,長期以來就習慣從書籍、報紙、各種各樣的科學雜誌中搜集許多摘錄。這些摘錄分門別類,給我提供了價值無可估量的材料寶庫。”好的文學作品不僅能為我們積累豐富的素材,還能潛移默化地激發人去體味精妙,去思考深意,去進行富有想象力的創造。古人有雲:“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

以上兩點是培養想象力的必要條件,簡而言之,就是頭腦中儲存的經驗和知識越多,就越容易產生奇思妙想。

再次,我們需要經常做一些想象力的訓練,也就是以已有經驗和知識為基礎進行改造、重組、創造新形象。第一,多做聯想練習,比如由雲的形狀聯想到不同的動物,它們在遊戲,遊戲時發生了怎樣的事……就這樣無限聯想下去,舉一反三,你會發現小小的常見事物也蘊含著巨大的魔力。第二,在生活中遇到事情,盡可能從多個角度去分析、思考,打破思維定式的過程就是激發想象力創造新的可能性的過程。此外,還可以對故事進行改寫、擴寫和續寫的訓練,不要小瞧這個訓練,它需要我們圍繞原文的意思,在合情合理的基礎上充分調動經驗、知識以及感官、情緒和思維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最後,我們說一說如何運用想象力來寫作。第一,結合修辭手法,比如將鳥雀人格化,想象它們從陌生到熟悉是從吵架到變成好朋友的過程;再比如救史密斯時,想象人物內心的煎熬,誇張地說“一分鍾比一個世紀都要長”。第二,結合環境和場景,比如氫氣球擦著海浪邊緣飛時,想象它接下來就要像扔出的石頭一樣紮入大海,被怒浪卷襲,但事實上並未發生,場景與想象的結合將危急時刻的緊張氛圍推至**。第三,結合知識與經驗,本書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我們知道海底洞穴是存在的,但是像尼莫船長創造的“博物館”般的海底洞穴就是作者的想象了。第四,結合感情,比如美洲豹朝居民們逼近時,說它“聞到了人的氣味”,這很明顯是人在極度緊張恐懼時的想象。此外,還可以設置意外事件,例如,居民們在尋找新住處時,托普突然狂叫著衝入湖中跟儒艮搏鬥起來;彭克羅夫拍照時意外發現照片上的黑點……正是這些看似跟故事主線無甚關聯的意外事件,讓故事走向變得神秘起來。

希望上述總結能幫助你開啟包羅萬象的想象空間,無論是古今中外,還是天上人間,都可以插著想象的翅膀遨遊在你的作品之中。

一、填空題

閱讀考點

1.《神秘島》是_____國科幻小說家 創作的長篇小說。

2.本書和_____、_____合稱為該作者的科幻三部曲。

3.被氫氣球帶到荒島上的五個人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還有一條名叫_____的寵物狗。

4.五個人中_____是靈魂人物,_____略懂醫術,_____最幽默。

5.五個人將他們居住的小島命名為_____。

6._____在塔波島上獨居十二年而喪失人性,他曾是_____的水手長。

7.被海盜偷襲而中彈的是_____。

8.一直在暗中守護居民們的神秘人是_____。

9.神秘人的遺願是_____。

10.最後是_____指揮的“鄧肯號”救了居民們。

二、選擇題

1.史密斯以前是一個( )。

A. 記者 B. 水手 C.工程師

2.居民們在島上馴化了一隻( )

A. 猩猩 B. 藏獒 C.狐狸

3.( )不是居民們在島上發明創造的?

A. 火藥 B. 電視 C. 電報機

三、問答題

1.居民們最後是如何獲取火種的?

2.請你按時間順序大致列舉出島上發生的神秘事件。

3.請你摘抄小說中最觸動你的三個句子。

4.《神秘島》是一部優秀的科幻小說,說一說其中哪些科學知識震撼到了你?

答案

一、填空題

1.法國 儒勒·凡爾納

2.《海底兩萬裏》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3.史密斯 斯皮萊 納布 彭克羅夫 哈伯 托普

4.史密斯 斯皮萊 彭克羅夫

5.林肯島

6.艾爾通 格蘭特船長

7.哈伯

8.尼莫船長

9.和自己最心愛的“鸚鵡螺號”一起葬身海底

10.羅伯特·格蘭特

二、選擇題

1.C

2.A

3.B

三、問答題

1.史密斯用他和斯皮萊手表上的玻璃片做成一個放大鏡,然後利用凸透鏡聚焦的原理點著了火。

2.史密斯被海浪卷走後神秘被救;儒艮跟神秘力量在水下搏鬥,死後身上刀痕累累;一顆子彈突然出現,居民們深入探索,意外找到一個裝滿工具的百寶箱;來自塔波島的塞有求救字條的漂流瓶;為“乘風破浪號”指引航向的微弱火光;還有海盜船的突然爆炸,流竄在島上的五個海盜的屍首;指引羅伯特·格蘭特來林肯島救援的求救信息。

3.略。

4.略。

[1] 比喻、聯想 彭克羅夫之所以說出“火山巨人抽的煙”這樣的話,是因為他自己愛抽煙,因此他聯想到了這一點。在寫比喻句時,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喻體,不妨從日常細節甚至自己的愛好開始聯想。

[2] 語言描寫 形勢越來越嚴峻,到了分秒必爭的地步。

[3] 場麵描寫 這段內容交代了火山爆發前的山體活動,營造了緊迫的氣氛。

[4] 比喻 “雨點”的比喻形象地展現了火山灰的密集程度,這預示著火山馬上就要爆發了。

[5] 場麵描寫 “驚天動地”“噴薄而出”“山崩地裂”“不複存在”等成語的串聯使用,使人眼前仿佛出現一個上演著火山爆發場景的巨幕,火山爆發毀天滅地的威力之大被展現得無以複加。

[6] 敘述 三言兩語交代大船被毀,讓讀者都不由得為之惋惜,為之心痛,更何況對大船寄予厚望的居民們呢?逃生的希望沒有了,他們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

[7] 懸念 究竟是什麽力量支撐著艾爾通?他“滿懷希望的一瞥”意味著什麽?

[8] 場麵描寫 奇跡出現!這真是振奮人心的一幕:絕望之際一艘船開足馬力疾馳而來,原來這就是支撐艾爾通的超乎尋常的力量,現在他顯然耗光了全部精力。

[9] 敘述、語言描寫、懸念 艾爾通曾經是被放逐在塔波島上的,而現在“鄧肯號”直奔這個地圖上並不存在的林肯島而來,確實匪夷所思。

[10] 對話、釋懸 看到這兒,想必讀者跟史密斯一樣,被尼莫船長的深謀遠慮和善良無私所深深折服。尤其是將最後一個神秘事件的謎底設置在神秘人死去後,讀來讓人回味悠長。

[11] 敘述 雖然已經回到祖國,但不變的是大家仍然團結一心,共同勞動,開創新生活。按照林肯島上的地名來命名的舉動,表明他們對林肯島深深的思念之情,這也是他們對那一段刻骨銘心經曆的銘記方式。

[12] 對比 前一段描寫是對荒島求生經曆的回顧總結,那時候的林肯島危險而熱鬧,充滿生命的活力;後一段是對林肯島現狀的概括性描寫,孤島隻剩一塊孤石,尼莫船長長眠海底,淒涼、孤獨,恍然如夢。兩相對照,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