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思考

遊過八百米的海峽,四個人來到了小島對岸,在這裏,他們能找到失蹤的同伴嗎?除了尋找史密斯,他們還會有怎樣的探索?神秘島之旅即將開啟……

閱讀批注

從水道中爬上岸,炎熱的陽光很快曬幹了他們的身體。穿好衣服後,斯皮萊讓彭克羅夫待在原地等待,他獨自一人順著幾小時之前納布所走的方向找去。哈伯想陪他一起去,但彭克羅夫攔住了他。

“留下吧,孩子。”彭克羅夫對哈伯說,“我們需要在這裏幹點兒活兒,準備一個住的地方,另外還要想辦法找一點兒盡可能管飽的食物,比如貝類動物。我們的朋友回來時,需要吃點兒東西補充體力。”[1]

“好的,那我留下來幫您。”

“這就對了!”彭克羅夫高興地說:“我們開始行動吧,先找個可以休息的地方,然後找些食物,點上火,吃點兒東西。”

“休息的地方好辦,”哈伯胸有成竹地說道,“我到岩石叢中找洞穴,那裏可以讓我們休息,我想是能找得到的。”[2]

海水退潮後,留下了一片十分寬闊的海灘。彭克羅夫早就注意到,在他們登陸點的不遠處,有一個狹窄的水流出口。他們開始往那裏走去。他們一路觀察著有沒有合適的岩石洞穴,一路在岩礁上尋找可以生吃的貝殼類動物。幸運的是,他們發現了很多石蟶,雖然石蟶味道有些辛辣,但對兩個餓急了的人來說,這簡直是人間美味,他們津津有味地美餐了一頓。

吃飽之後,他們繼續向前走著,辛辣的石蟶肉卻在他們的嘴裏起了反應,彭克羅夫和哈伯都感覺到口中的幹渴,現在他們需要喝水!大家都知道,海水是鹹的,不能喝,所以現在最緊要的是找到淡水水源。

好在這是一座有山的島嶼,地勢崎嶇,容易形成淡水河流。果然,他們看到了那狹窄的水流出口中汩汩流動著河水,就在前方不遠的地方,那是一條從花崗岩夾壁間流出的河流,順著從岩石間流出的河水望去,河流的源頭隱藏在八百米外的矮樹林中。[3]

河水清澈。站在河流麵前,他們俯下身子,雙手捧起了一捧河水,喝下去,透心的清涼感,果然是淡水!

“有淡水可以喝,遠處的矮樹林有木柴,靠著這些我們就能吃飽喝足了,當務之急,我們需要找一個可以住的地方,哈伯。”彭克羅夫說。

仿佛被之前拋棄他們的老天爺特別眷顧似的,不一會兒,在潮水衝積的土地上,他們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岩石堆,雖然不是可以容身的洞穴,但岩石堆的縫隙裏也是可以休息的地方。對於這些特殊的“休息室”,探險者們一般把這種地方稱為“壁爐”。兩人爬進了岩石堆的縫隙中。此時,陽光普照,身子進去“壁爐”中,太陽光從岩石縫隙中吹進來,舒服地照在身上,感覺不到冷風的吹拂。這裏真的是能讓人休息的完美地點。[4]

哈伯心裏想:如果這時能找到史密斯先生就好了,他一定會喜歡這裏的。[5]

“哈伯,我們可以弄些木柴過來。”彭克羅夫建議道,“既可以用木柴堵住洞口防止冷風吹進來,又可以用柴火來取暖。”

說著,他們離開了這“壁爐”,準備去樹林之中找一些可以用來取暖的木柴。

樹林離“壁爐”不遠,隻用了十五分鍾的時間,他們就走到了這片美麗的樹林。盡管還是早春時節,樹林裏還是呈現出一片鬱鬱蔥蔥的景色。這是一片針葉樹,它們可以生長在地球的任何地方,一棵棵鬆樹夾在杉樹之間,濃密的樹枝像傘一樣伸向四周。大樹下麵是濃密的青草,彭克羅夫和哈伯走在深深的草叢中,腳踩在上麵,發出了劈裏啪啦的聲響,好像鞭炮聲一樣。[6]

那些產生聲音的,就是樹上掉落的枯枝。彭克羅夫對哈伯說道:“我們可以用這些枯枝來生火,它們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東西。”[7]

收集柴火是一件很省力的事兒,因為在這片草叢之中,幹枯的樹枝遍地都是。生火的燃料是充足的,可是,如何把這些柴火運回到“壁爐”附近,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了。隻靠兩個人的力氣是很困難的。彭克羅夫摸了摸頭,想不出什麽好的辦法,隻能歎息道:“要是有輛車或一條船就好了!”

“我們沒有車,也沒有船,可是我們有河水!”哈伯靈機一動,說道。[8]

“沒錯,河水就在我們麵前,它是一條長腿的道路呀!”[9]彭克羅夫很快地理解了哈伯的想法,高興地說道,“我們現在就來造一條木筏,讓木筏把這些枯枝順著河流運下去。”

說幹就幹,他們用枯藤條把幾根粗壯的木頭紮在一起,不一會兒,木筏就做成了。兩人合力把撿到的枯枝抬到木筏上去。

“可是現在正在漲潮,河流流不到我們的‘壁爐’。”哈伯觀察水流後說。

“不著急,我們就等著退潮吧。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再往山上爬一下。”彭克羅夫提議道。哈伯讚同彭克羅夫的提議,於是兩人把木筏和柴火留在原地,朝高處爬去。

在河流拐角的不遠處,因為山體的崩塌形成了一個陡峭的岩壁,它的另一端向下傾斜,成為一個緩坡,一直延伸到森林邊緣。兩人順著緩坡往山上爬去。他們的臂膀和雙腳都強壯有力,沒多久就爬到了山頂。

一站到山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洶湧澎湃的大海,他們看到了自己登上海岸的地方,也看到了史密斯落入大海的地方。此時,海麵上一無所有,隻剩下一片汪洋。而海岸上也不見人的蹤影,納布和斯皮萊好像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彭克羅夫擔心地搖了搖頭,好像不再對尋找史密斯抱有希望了。[10]

“我覺得,像史密斯先生那樣堅強的人,是不會像常人一樣被海水淹死的。”哈伯好像看出了彭克羅夫的心事,安慰他說,“他想必在某個海岸處爬了上來。”[11]

滿心悲傷的彭克羅夫不想傷了哈伯的心,於是說道:“那當然,那當然,他總是能化險為夷。”

站在山頂上,他們還看到了那一片小樹林,從樹林到海邊,是一塊平原。平原的左側有一條小河,流水穿過樹林,從岩石間流出。木筏停放在樹林的邊緣,左邊是險峻的峭壁,右邊的石壁則非常平緩,再往右邊看去,渾然一體的整塊岩石變成了碎石,又漸漸變成了小塊的鵝卵石,最終變成了細碎的沙子,伸展到海中。[12]

“看樣子我們像是在一個島上。”水手彭克羅夫嘀咕道。

“即使是在一座島,也是個不小的島!”哈伯說。

不管是島嶼還是大陸,現在看來,它的土地似乎很肥沃,風景怡人,食物應該也不少。

“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彭克羅夫說,“我們落在了這裏,可以靠著島上的食物生存下去了。”

即使是麵對美景,對生存困境的考慮也讓他們無暇繼續欣賞。這之後,他們開始沿著南邊山脊往回走。成千上萬隻鳥兒棲息在岩石上,哈伯跳上岩石,驚飛了一群大鳥。

“這些被驚起的鳥兒既不是海鷗,也不是沙鷗!”哈伯驚呼道。

“這到底是什麽鳥?”觀察了一會兒,彭克羅夫恍然大悟道,“那會不會是鴿子呀?”

“確實是鴿子,隻不過是野鴿子,或者是岩鴿。我是從它們的羽毛上看出來的,你看,它們的翅膀上有兩道黑紋,而且它們的尾巴是白色的。野鴿子好吃,它們的蛋也一定更好吃。”[13]

“我們可不給它們孵蛋的機會,”彭克羅夫興奮地說,“除非它們能孵出荷包蛋來。”[14]

說著,兩人爬到了岩石上,在石縫中仔細搜尋鴿子蛋,果然,在岩石的縫隙中,他們發現了幾十個鳥蛋。水手拿出手帕,把這些珍貴的鳥蛋包好。

這時候,海水馬上要退潮了,兩人趕快從山上下來,朝木筏走去。已經是下午一點了,彭克羅夫和哈伯把木筏抬到水麵上,將捆好的柴火堆在木筏上,借助退潮的水流,讓它們隨著河水往下流。沒過多久,木筏就漂流到河口,離“壁爐”很近了。

回到“壁爐”旁,彭克羅夫和哈伯卸載完木筏上的柴火,便急忙把“壁爐”的窟窿堵上,他們把沙子、石頭、樹枝和爛泥攪拌在一起,封住了往裏灌風的洞口。[15]

他們一邊幹活兒,一邊聊天:“說不定他們已經找到更合適的住處了。”

“那倒有可能,”聽了哈伯的話,彭克羅夫說道,“不過,即使他們找到更好的住處,‘壁爐’也可以當一個備用的住所。”

收拾得當,彭克羅夫和哈伯就開始準備生火做飯了。他們實在是餓壞了!可是,就在這時,彭克羅夫卻驚叫了一聲。

“哈伯,我們有麻煩了!”他看著哈伯,焦急地說道,“我找不到火柴了,哈伯,你那兒有沒有?”

“我身上也沒有!”哈伯也急了。[16]

彭克羅夫一遍遍地在自己的身上摸索,卻始終沒有發現火柴的蹤跡。他們趕忙跑到沙灘上查看,又在石縫間尋找。彭克羅夫的火柴盒是銅製的,白天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發出黃色的光,很容易被發現,但他們卻怎麽都找不到那一盒火柴。

“會不會是在吊籃裏的時候,您不小心把它也扔到吊籃外邊了?”哈伯問。

“不會的,我這麽愛抽煙,不會把火柴扔掉的。”彭克羅夫沮喪地說,“真糟糕,到底掉哪兒去了呢?”

就在這樣的失望情緒中,他們等到了納布和斯皮萊的歸來。那是晚上六點鍾,夕陽已落下,夜色浸潤到空氣之中,正在海邊閑走的哈伯突然看到了兩個黑乎乎的影子走來,那是納布和斯皮萊,可是,在他們身旁,並沒有史密斯先生。哈伯的心頭不禁湧上一股悲哀的感情,無法抑製自己內心的悲傷,一言不發地坐在石頭上,他感到筋疲力盡,一點兒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17]

果然,斯皮萊告訴他們,他和納布走到了很遠的地方,但海灘上沒有任何人的痕跡,史密斯先生可能已經葬身大海了。

就在這時,納布突然跳起來,他啞著嗓子大聲說:“不,他沒有死!他是好人,絕不會死!”[18]大家都知道,納布非常敬佩他原來的主人史密斯先生,麵對這樣的悲痛時刻,大家隻能勸慰他。

互相說著安慰的話,哈伯順手把一些石蟶遞給納布,可是納布不肯吃,他根本沒有心情。而斯皮萊顯然是餓壞了,他狼吞虎咽地吃了一些蛤蜊。吃完後,他躺在沙灘的石頭上,雖然疲憊不堪,但情緒還算穩定。[19]

這時,彭克羅夫走到他麵前,問他有沒有火柴。斯皮萊懶洋洋地伸出手,在口袋裏摸索了一遍,沒有找到火柴。這時,彭克羅夫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僵硬,他的眉頭緊皺,額頭上出現了一條條皺紋。[20]好在,斯皮萊又找了一遍,終於在背心的夾層裏發現了一根火柴。

彭克羅夫興奮極了,雙手捧著這根珍貴的火柴,十個手指頭緊密地靠在一起,生怕把它掉在地上。他高興地大喊大叫:“太好了!一根火柴,對我們來說就相當於一船火柴!”

走到堆起的柴火前,彭克羅夫卻遲遲不肯劃開手中的火柴。他輕聲地說:“不行,我手抖得厲害,哈伯,還是你來劃吧。”他的聲音那麽輕,好像大聲說話都會把火柴上的磷震掉一樣。[21]

哈伯也從來沒有這麽緊張過,他的心髒跳得厲害,不過,他並沒有猶豫,拿起火柴往石頭上一擦。一瞬間,出現了一股藍色的火焰,海灘上有了亮光。這時候,大家才感覺到天色已經徹底黑了。柴火劈劈啪啪地燃著了,“壁爐”亮了起來。

這一團燃著的火,是他們生存的希望。現在,他們必須特別小心,不讓火熄滅。他們不缺木柴,隻要火種不滅,一切問題都不算問題。

有了火,他們飽餐了一頓美味的鳥蛋。晚飯之後,斯皮萊把白天自己經曆的事情都記錄了下來;而彭克羅夫則一直守在火堆旁,小心地往裏麵添加木柴;哈伯早早地進入了夢鄉。隻有傷心的納布一直在海灘上徘徊,他在那裏守了一整夜。

閱讀賞析

經過一晚的休息,從寸草不生的荒涼小島來到伴有生機的新島上,大家的理智逐漸回歸,荒野求生的本領也開始顯露。在本章中,幾個人分工明確,斯皮萊負責去追尋納布和史密斯,遺憾的是,並沒有結果,大家都感到了悲傷和絕望,納布尤其痛心;彭克羅夫和哈伯則留下來解決一行人的吃住等問題,本章著墨描寫了兩人尋找食物、水源、柴火、住處以及生火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了區別於日常便利生活的另一種“粗暴”的生存方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海島的岩礁上有能生吃的貝殼類動物,比如石蟶,可以臨時果腹;順著地勢崎嶇的花崗岩夾壁,他們找到了淡水河流的源頭;樹上掉落的枯枝是最好的柴火;海邊的鳥兒不一定是海鷗,白色尾巴、翅膀上有兩道黑紋的是野鴿子,它們的蛋好吃又有營養;岩石堆的縫隙是臨時休息的完美地點,探險者通常稱之為“壁爐”;沒有車,沒有船,可以用藤條和樹幹造木筏,再利用河水退潮運送木柴;沙子、石頭、樹枝和爛泥攪拌在一起能當“水泥”用,封住灌風的洞口不成問題……凡爾納將這些原本不在大眾視野的、生僻的荒野生存技巧,以及豐富的科學、地理、動植物等知識,巧妙地融會貫通於行文之中,令人不禁感歎:這樣的生活離我們是如此遙遠,卻又如此富有魅力。他們接下來又將赤手空拳地創造出怎樣的生活呢?我們一起期待。

閱讀延伸

1.彭克羅夫和哈伯是怎樣將柴火從森林運回住處的?

2.劃火柴這麽簡單的一件事,彭克羅夫為什麽會那樣緊張?

3.本章略寫了納布和斯皮萊尋找史密斯的情節,請你發揮想象力,說一說兩個人在途中可能會經曆些什麽?

[1] 語言描寫 顯然,經過一天的尋找與探索,大家逐漸從剛著陸時的慌亂無措中緩過神來,水手彭克羅夫更是展露出他理智、周到、顧全大局和經驗豐富的一麵。的確,既然流落至此,眼下許多問題都亟待解決,總要活下去。

[2] 語言描寫 孤兒哈伯也積極行動起來,“到岩石叢中找洞穴”,他的腦子裏果然有知識,還能學為所用;“我想是能找得到的”,自信也開始回歸,並且有著獨當一麵的架勢。

[3] 敘述 《神秘島》一書的故事發生在島上,那自然少不了豐富的地理知識。如何將這些生硬的地理知識融入作品,凡爾納在這一點上功力非凡,他讓知識服務於情節,而不局限於地理知識的簡單圖解,經過作家的藝術加工,晦澀生硬的知識不再難懂,這是本書的一大亮點。

[4] 細節描寫、想象 我們多數人都沒有過躋身岩石堆縫隙裏這種體驗,想想也是不甚舒服,可如何讓讀者相信這是一處完美休憩點呢?畫線句描寫從石縫照進來的陽光舒服地照在身上,通過對這一細節感受進行想象描寫,瞬間讓人身臨其境。

[5] 內心獨白 內心獨白是人物內心世界的反映,找到舒適的休憩點,哈伯第一時間想到杳無音信的史密斯,說明他一直惦念著失蹤的同伴。同時也再次提醒了讀者:史密斯還沒找到,不知他是否還活著。

[6] 景物描寫、比喻 畫線句從整體到局部、由靜到動地描寫了鬱鬱蔥蔥的樹林風光,在填飽肚子、找到休憩點之後,眼前的景物也逐漸明朗起來。這反映出人物的處境和心境相比前一天改善了很多,“傘”和“鞭炮聲”的比喻為這段景物描寫增添了靈動性。

[7] 敘述、語言描寫 雖然情況有轉好的趨勢,但一切才剛剛開始,在他們眼裏,這些美景都不過是賴以生存的物料罷了。

[8] 語言描寫 別看哈伯年紀最小,但他聰明伶俐,頭腦靈活,麵對困難積極思考,很快想出了代替車或船的“交通工具”——河水。

[9] 語言描寫、想象 這句話通過想象手法,巧妙地融合擬人修辭,把流動的河水比作長了腿的道路,直接用描寫人的詞匯來寫事物,生動形象,同時也說明彭克羅夫是個想象力豐富且風趣幽默的人。

[10] 想象 彭克羅夫是個飽經風雨的水手,他通過對海島地貌及周圍環境的觀察,加上大家遍尋無果以及時間的流逝,在心裏默默地做出了悲觀的想象推斷。跟隨彭克羅夫客觀的視角和源於經驗的推斷,使讀者也感到找到史密斯的希望實在有些渺茫。

[11] 語言描寫 哈伯看出了彭克羅夫的心事並給予安慰,說明他是個心細、善解人意的孩子;他堅信史密斯還活著,還想象他已經在某個海岸處爬了上來,說明他性格樂觀、豁達。這些品質特征都從人物簡短的話語中體現出來。

[12] 移步換景 移步換景,是指隨地點或視角的轉移,來描寫所見到的不同事物。跟隨彭克羅夫和哈伯的視角,讀者仿佛同他們一起站在山頂,親眼目睹眼前的一切。

[13] 對話 對於知識的描述,比起乏味的直接敘述,以趣味性的對話自然流暢地引出野鴿子的特征,表達效果更好。

[14] 語言描寫 “荷包蛋”的描述真令人捧腹!之前我們已經了解到的彭克羅夫的性格特征是勇敢堅毅、熱愛冒險,現在又增加了一條:風趣幽默。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血肉豐滿。

[15] 動作描寫 一係列動作反映出彭克羅夫和哈伯兩人做事麻利、配合默契。

[16] 轉折 就在我們以為事情有了小小的進展之時,作者筆鋒一轉,順境陡然轉入逆境。彭克羅夫的一聲驚叫,讓人心中一緊,找不到火柴這一突發狀況,讓故事的發展改變了方向。轉折手法的運用,可以使文章曲折多姿,節奏緊湊。

[17] 敘述 哈伯一直堅定地認為史密斯還活著,白天時他還安慰了彭克羅夫,想象史密斯在某處上了岸,並且可能已經找到了更好的住處。抱著這樣的信念,他一整天思維活躍,幹勁十足。可現在,納布和斯皮萊回來了,卻沒有史密斯的身影,他猜想到最壞的結果,巨大的心理落差令他無比悲傷、無比疲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18] 語言描寫 自從史密斯失蹤後,黑人納布從未放棄過希望。此時他突然跳起來大喊,反映出他矛盾而痛苦的心理活動:種種跡象都指向最壞的結果,他的心裏也仿佛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史密斯沒有生還的可能了,悲傷絕望、不甘心、不願相信……複雜的心緒折磨得他喘不過氣來。

[19] 對比 又是尋找史密斯而無果的一天,此時兩人都極度疲憊和絕望,但納布更為衝動,他沉浸在悲慟欲絕的情緒裏不能自拔;而斯皮萊更為冷靜,他知道,隻有保持體力,才能麵對接下來的一切未知和挑戰。

[20] 神態描寫 火,在荒野生存之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食物和溫暖全都依賴火柴,曆險無數的彭克羅夫一向沉穩,他此時的神態說明了事情的嚴重性。

[21] 側麵描寫 對待這唯一的一根火柴,彭克羅夫極盡小心之能事:“雙手捧著”“十個手指頭緊密地靠在一起”,生怕掉了;前一秒“高興地大喊大叫”,後一秒輕言輕語;“手抖得厲害”,不敢自己劃開。緊張的氣氛被烘托到極致。作者沒有直言火柴對於神秘島上的落難者來說是何等珍貴,而是通過彭克羅夫的這一係列動作和語言,側麵凸顯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