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學者所以推崇漢儒,隻是因為漢儒“去古未遠”,比較後代的宋明臆說為更可信任。這個態度是曆史的態度。宋明儒者的毛病在於缺乏曆史的態度。他們的思想富於自由創造的成分,確是古人所不曾道過的;但他們不認這是他們自己的創見,卻偏要說這是古經的真義。這並不是他們有心作偽欺人,隻是缺乏曆史的眼光,不知不覺地把他們自己的創見誤認作千餘年前孔子、孟子的真諦。後來他們的經說既成了學術思想界的無上權威,後人無法可以推翻他們。隻有從曆史上立腳,指出宋明儒者生當千餘年之後,萬不能推翻那“去古未遠”的漢儒的權威。清代的漢學運動的真意義在此。

(《費經虞與費密》[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