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讓別人抓狂的邏輯謬誤要算是稻草人謬誤了。這方麵最近中招的一位知名人士是香港導演彭浩翔。

2.14年5月,網絡上流傳一則內容為彭浩翔“辱罵內地人”的“臉書原話”。該段文字從去年流傳至今已近一年時間,由最初的捏造文字變成捏造截圖,愈演愈烈,甚至在2015年春節後又發生大量轉發的狀況。

有時候謠言並止於智者,逼得彭浩翔不得不多次通過微博和臉書澄清,甚至開新聞發布會公開澄清,但似乎收效也不大,相信的人選擇相信,不相信的人還是繼續傳播謠言。

你看,犯稻草人謬誤的人會把不是對方的觀點歸於對方,同時通過攻擊這個虛擬的觀點,來說明對方是錯誤的,讓對手欲哭無淚。

例如下麵的對話其實也有樹稻草人的嫌疑:

女兒:“媽,同學叫我現在出去玩會兒滑輪,我能去麽?”

媽媽:“你的作業完成了麽?現在不是寫作業的時間麽?”

女兒:“作業馬上就寫完了,同學們都在樓下等著我呢。好不好?”

媽媽:“不可以,你得把作業完成才能下去玩。”

女兒:“我就知道你不會讓我下去!你每天都在限製我的自由!你不覺得這樣很過分嘛!”

看到了麽?正在氣頭上的女兒就犯了稻草人謬誤。媽媽的觀點是“寫完作業就可以去玩。”媽媽並沒有限製女兒的自由,可女兒直接上綱上線到:“你在限製我的自由。”

再例如:

秋老師:“日本文化中保留了很多唐代以前的漢文化造型,而在中國本土這樣的文物很多都毀於戰火,所以要了解古代的中國文化,還真是需要經常去日本學習考察。”

小汪:“你居然認為中國文化不如日本,學習中國文化還要去日本麽?你簡直就是個漢奸。”

你看,秋老師本來的觀點是要了解唐以前古代中國文化,可以去日本考察。但小汪把秋老師的觀點扭曲成秋老師認為“中國文化不如日本”了,一旦被愛國者攻擊,那是百口莫辯。

講到這裏讀者們可以發現,稻草人謬誤最大特點就是你被反駁的觀點並不存在,是被他人有意無意曲解後捏造的,不能作為反駁的事實依據。

故意犯稻草人謬誤的人,最主要的目的是有意扭曲對方的論點以達到貶低對方的效果。

比如網絡上有一篇名叫“從《人民日報》的邏輯談硬傷”的文章(作者曹林),就分析了《人民日報》中出現的稻草人謬誤:

《人民日報》這篇評論稱:“一般來說,能考上公務員的,文化程度也較高,讀書時間長、教育投資大。非要讓公務員的養老金和藍領工人水平一樣,對寒窗苦讀十幾載的公務員來說,是否也不公平?”於是得出結論,在養老金待遇上不能搞簡單的“一刀切”,如果要一味拉平公務員與企業職工的退休待遇,以“平均主義”偷換“公平”的概念,將會對公務員產生新的不公。

這顯然是設了一個稻草人,叫“平均主義”。從那個大鍋飯時代中走出來後,“平均主義”已完全成為一個貶義詞,社會已經有了基本共識:要公平,不要平均。在養老金改革問題上,並沒有人寄望於平均主義,將公務員的養老金拉到和藍領工人一樣的水平。公眾對養老金改革的期待是去除雙軌製,是並軌。

人們並不是患不均,而是患不公,公務員是一套製度,企業職工是另一套製度。前者財政出錢,不用自掏腰包;後者財政不出錢,由企業和個人分擔。兩者在雙軌的製度基礎上養老金差一大截。人們是期待破除雙軌而並軌,而不是希望平均主義跟公務員一樣高。並軌與平均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在同一軌之下,根據能力、貢獻和所繳費用,拿到的養老金是不一樣的,而不是根據身份。公務員能力、貢獻和繳費多,完全會比藍領高。

你看,當用“平均主義”偷換了“並軌”概念,對著“平均主義”這個稻草人大加鞭撻,以反對“平均主義”的理由去阻礙養老金的並軌,以反“平均主義”的矛去戳反“雙軌製”的盾,完全錯位了。

曹林先生的這篇文章指出,《人民日報》當天的評論(評論名為《公務員待遇差了清廉度會受影響》)是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將稻草人樹立起來的。當“平均主義”這個靶子一旦樹立,很多讀者便被誤導,認為老百姓要堅持的政策是“平均主義”。

但真實情況是老百姓關心的是“並軌”而非“平均主義”。

稻草人的樹立,使得一些原本不了解真相的讀者,對被批評者形成一種錯誤的假象,甚至認為真相真的像批評者所說的那樣糟糕。

需要格外指出的是,稻草人謬誤很多時候會與偷換概念謬誤混淆,但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兩者是有區別的。

偷換概念謬誤往往是批判者蓄意改變原論點或核心詞,以達到在爭論中求勝的效果。

但是稻草人謬誤可能是有心扭曲對方論點以達到貶低效果,也可能是論辯者無心地誤解了對方論點,或一方論述不清致使對方誤會另一方的觀點。

另外,如下的兩個原因會讓我們在無意識中集體產生稻草人謬誤:

原因一:由於非理性的情緒使得說理者曲解了他人的立場。

甲:我喜歡日本文化。

乙:什麽?你難道不知道日本人在中國犯下過滔天罪行麽?你這個賣國賊。

是否愛國與是否喜歡日本文化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乙的言論明顯受到自己“愛國”情緒的影響。

原因二:沒有深入理解對方的觀點,就粗淺地下判斷,以至於形成了曲解的批評。

甲:茅於軾先生說給窮人的廉租房不應該設置單獨的衛生間,這種經濟學家完全不體恤底層老百姓。

乙:茅先生的本意是如果廉租房設施太完備,很容易被有權有錢的人看上,通過各種不當手段拿到本應該分配給窮人的廉租房,結果導致廉租房都補貼給了不缺房的人。

因此,為了不讓自己犯稻草人的謬誤我們應當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客觀、善意地去理解對方的觀點和立場。

第二,如果有機會,應該讓對方核實你對他的觀點的理解是否有誤。

互動練習

歡迎你們收集生活中的稻草人謬誤並總結微博@秋葉和@西安黃鑫。大量的好案例可以幫助更多的讀者避免錯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