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蝶科中的蝶類,大都是中等體形,常常集在花上。有時,牛馬的糞尿上、雨後的水潭上及河邊的砂礫上,也有它們的蹤跡。體色多是白色,但也有黃色的。現在把有特征的幾種,說一說:
黑脈粉蝶
黑脈粉蝶(Aporia crataegi f. adherdal)是兩翅張開有76毫米左右,白色,稍稍大形的蝶。翅也比較闊大,外緣和翅底是黑色,翅脈也是黑色。粉蝶科裏,有黑翅脈的,隻這一種。身子黑色,上麵密生灰白色的毛。分布在歐洲、朝鮮和日本北海道。本來粉蝶的幼蟲,普通隻生著短毛,這黑脈粉蝶的幼蟲,卻生著比較長的體毛。它們在蘋果樹的枯葉內越冬,一到次年早春,便起勁食害蘋果樹的新芽。蛹是白色,上麵有黑紋和黃紋,經兩周左右而羽化。這種蝶卻有一種特點,就是:當從蛹化蝶而外出時,從尾端滲出血一般的排泄物。這是蛹時代所分泌的尿液。當多數黑脈粉蝶一齊羽化時,往往將枝葉和地麵染成鮮紅。在德國就叫作“血雨”。從前迷信很盛的時代,德國人說這些是最美麗的血,是某人將遭橫死的前兆。而且還發生過兩萬多猶太人被屠殺,因此作無辜犧牲的大慘劇。
雲間黃裾蝶(Anthocharis scolynus f. kobayashii)兩翅張開有45毫米左右。翅是白色,橫脈上一點和翅端是黑色。雄的前翅末端,是橙黃色,底麵有灰綠色粗斑,當靜止的時候,恰像一種植物的葉子。後翅底麵的斑紋,和滿天飛行的灰色雲塊相似,所以有這樣一個名字。雌蝶前翅的表麵,全是白色。分布在我國、朝鮮、歐洲等地方。
雲間黃裾蝶
卵子起初是白色,後來出現橙色,到孵化前竟帶紫色了。幼蟲棲息在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薺的枝葉間,它的形態和碎米薺的角相似,它們淡色的亞背線,和角的縫線相當,而且保持著一定比例,跟著角的長大而長大,所以要發現這種幼蟲,的確相當困難。它們更喜歡吃種子,所以有種子的時候,是不吃莢的部分的。到了七月底,化成細長的綠色的蛹,就這樣越冬,到第二年四五月裏羽化。有時竟忘卻羽化,以蛹的狀態,睡眠到20個月。
紅裾粉蝶(Hebomoia glaucippe f. liukiuensis)是比較大形而美麗的蝶,兩翅張開,有100毫米左右。翅是蒼白色,前緣暗褐色,翅端是美麗的赤橙色,中間還有四個暗黑色的斑點,雌的色彩較淡,呈黃色或暗灰色。後翅外緣暗色。各室有暗色紋,分布在中國大陸、中國台灣地區、印度、南洋等地方,每年從四月起發生。雖到處都能看到,但它們飛翔迅速,難以捕獲。
粉蝶(Pieris rapae f. crucivora)是到處都有的,兩翅張開約50毫米的白色蝶類。全翅底麵的一半和正麵的前緣是灰白色,斑紋是黑褐色。雌的比雄的大些,黑褐色的部分也較多,斑紋更顯明。它們產卵時,為了避免弟兄們爭奪食物,所以決不把二三百粒卵子產在一起。它們是向食草的葉背一粒一粒地產卵。卵子孵化成綠色的幼蟲,再過兩三星期,就變一寸左右的青蟲。於是,它們離了食草,鑽入籬邊草叢中化蛹。再過一星期左右,又成白蝶,而在花間翩躚飛舞了。
粉蝶的生活史:1.成蟲(雌);2.卵;3.幼蟲;4.蛹。
這種蝶的幼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大害蟲。有好幾種寄生蜂要寄生在它們身上,最普通的是一種小繭蜂。我們往往在粉蝶蛹的近旁看到多數集合的白色小繭,這就是小繭蜂的幼蟲從粉蝶的蛹內出來所化成的蛹。被這些寄生蜂和寄生蟲殺害的青蟲,約占七成半,所以粉蝶不能十分繁殖。
有時這些寄生蜂類,因某種緣由而不發生,適宜於粉蝶發生的天氣,又一天一天地繼續著,它們以非常迅速之勢繁殖。奧國曾有一次大發生,連火車都被阻住。陀魯博士曾有關於這事的記載,將大要抄在下麵吧:
從前粉蝶幼蟲大發生的時候,它們吃盡了有些植物,成群到道路上來,簡直使我們不能通行。像從蒲魯尤市到蒲拉古市的火車,竟因此停開。因為被軋死的青蟲的體液,使輪子空旋。這好像是不能相信的話,其實我是親眼目睹的。那些象咧、水牛咧,都不能阻止火車,而這樣小小的青蟲,竟能阻它進行。後來,在輪子上加了鐵索,好容易照舊開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