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的說法,李博學並未給出明確的答複,隻說從儀器的工作原理上來講,似乎是可以解釋得通的。

他們之前在對儀器進行技術分析的時候,也探討過關於有人格分裂的個體,是否會在夢境中投射出兩個或者多個人,但由於可以和儀器進行連接的人實在太少,無法驗證他們的猜測是否正確。

在李博學看來,這件事反而是通過我得到了驗證。

這件事對於他而言是某種學術的假說得到了印證,對我而言卻如同噩夢一般。

人格分裂這種詞匯我之前聽過很多次,但從來沒有一次是像現在這樣的心情。

我想起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在大學實習時曾在精神病院接觸過的病人。

患者的名字叫阿政,是一名鋼琴師。

阿政深愛著一個名叫小蝶的姑娘,小蝶其實也愛阿政,卻一直拒絕阿政的示愛,對此阿政非常苦惱。

阿政曾經給深愛的女人小蝶寫了一首特別深情的樂曲,小蝶十分喜歡,收下了阿政給她的樂譜,卻還是拒絕阿政的表白。

阿政自然接受不了自己的良苦用心頻頻遭到拒絕,追問小蝶為何非要拒絕自己。

這種問題阿政並不是第一次問,而小蝶每次給出的答案幾乎都一樣:“我倆不會有結果。”

某一天,阿政像往常一樣到常去的琴房練琴,意外的在琴房裏發現了小蝶留下來的樂譜和遺書。

小蝶在遺書上說:阿政,當你看到這封遺書的時候,我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了。我知道你深愛著我,我其實也一直都愛你,但有些事你不懂,我隻有離開,你才會找到真愛......

讀完遺書後,阿政崩潰了,眼淚如同斷線的珠子一般撲簌簌地落下。他實在想不通小蝶為何忽然要用這種極端的方法離開自己,她既然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懼怕和自己發生愛情麽?

迷茫而又傷心的阿政接著拾起那張樂譜,發現正是自己當時寫給小蝶的。他想到了過往的種種,含著淚把樂譜彈了一遍,很快就發現了不對勁的地方。

那張樂譜明顯被人改動過,裏麵很多大調樂句都被改成了小調,改曲子的人還將很多純四純五度的和聲改成了小二度和小三度,聽上去令人感到說不出的難受。

彈完這首曲子後,阿政立刻聯係自己的同樣鑽研作曲的好友阿良,在聊天軟件上給他留言聊這件事,他在留言中講述了小蝶自殺的事,並聲稱小蝶極有可能是被人謀殺的。

阿良收到信息以後,表現得非常詫異,他很快就阿政的信息做出回應,問他為什麽會覺得小蝶是被謀殺的。

阿政在信息中說:小蝶是自卑型人格,這樣的人格特質,聽到特別傷感的曲子,會催生出強烈的愧疚心和負罪感,嚴重了就會萌生出自殺的念頭。

阿政還在信中提到了一首令人聞風喪膽的曲子《黑色星期五》,他說那首曲子就是類似的曲風,當時很多有自卑型人格的人聽了以後都表現出了強烈的厭世和輕生的情緒,還有不少人真的出現了自殺的行為。

阿政隨後在信中提到了自己給小蝶寫的曲子被人改動的事情,稱被改動之後的曲子,傷感和詭異的程度完全不亞於《黑色星期五》,對方一定事先知道小蝶是自卑型人格,聽到這樣風格的樂曲後會產生什麽樣的結果,所以這件事的本質是一場謀殺。

阿良回信質問阿政:你為什麽覺得這首曲子一定是其他人改的呢?有沒有可能改曲子的人恰恰就是小蝶自己?當然她未必想要用這種方式自殺,隻是覺得或許這樣改完之後效果更好,沒想到卻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對此,阿政十分篤定的回應道:絕對不可能,盡管小蝶一直在拒絕我,但她心裏也同樣十分愛我,這一點我可以確定。我寫給她的曲子,她絕對不會改。

整件事的經過,其實是阿良描述給我的,講完整個故事後,他突然一臉壞笑地說,改曲子的人恰恰就是他。

他鑽研作曲著了魔,聽過和《黑色星期五》有關的恐怖傳說,覺得聽到一首樂曲就想自殺這種事非常不可思議,感到十分好奇,就用阿政寫給小蝶的曲子試了試,沒想到小蝶聽了以後居然真的自殺了。

但阿良強調了一件事,他其實並沒有真的殺人,因為小蝶隻是阿政分裂出來的一個人格,因此他殺死的隻是阿政體內的一重人格而已。

實際上,阿政、小蝶、阿良都是同一個人。

這當然是醫生告訴我的,而且整件事並非隻是阿政或者阿良的妄想,那首樂曲卻有其事,還有那封遺書。

醫生找專家鑒定過,遺書上的字體的確和阿政的字體不同。假如醫生之前沒有和小蝶這重人格溝通過的話,他甚至真的會以為有小蝶這麽個人。

小蝶和醫生溝通過,知道自己隻是阿政分裂出來的一重人格,但阿政那重人格卻並不知道小蝶的存在。

至於阿良就更奇怪了,他知道阿政是人格分裂,也知道小蝶是阿政的另一重人格,然而他卻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本體分裂出來的另一重人格。

這個故事當時對我的衝擊非常大,讓我充分的領略到了什麽叫人格分裂。

那段時間,我一度成為了這個故事的超級傳播者,幾乎逢人就講。

人們對於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都能以冷靜的旁觀者心態待之,而自己一旦成為了當事人,則完全是不同的心態。

我心中此時的感覺已經不能用淩亂來形容了。

我很想問李博學,是不是他搞錯了,一切都是他幻想出來的,是錯覺。

假如對方如果是別人,我姑且還可有抱有這種幻想,但他偏偏是嚴謹得有點變態的李博學,感覺就算全世界的人都瘋了,他也還會是清醒的。

因此在他麵前,我是人格分裂的事情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沒有任何回旋的餘地,我隻有接受的份兒。

我去看李博學時剛好和他四目相對,本想露出一絲苦笑來顯示自己有多苦逼,然而他卻幾乎要把眼睛瞪出來一樣。

“你想什麽呢?”我問。

李博學用回憶的口吻說道:“我剛才偷偷觀察另一個周涼在看你時,感覺他的眼睛裏寫滿了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