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孩子的所有挑戰裏,家長們最感到尷尬的就是“性教育”。

“為什麽大人那裏有毛”“媽媽為什麽屁股會流血”等問題,總能像一枚重磅炸彈般讓家長慌了手腳。

雖然現在性教育的觀念已經有了很大進步,但無論是周圍家長,還是很多相關文章,提到性教育都隻是講幾個繪本、強調一下“背心褲衩遮住的地方不能讓人碰”就完了。

一到**、卵子、**這些關鍵信息,家長們就很尷尬了:和孩子說這些,開不了口啊……更別提還要給孩子解釋性行為、生育繁衍這些內容。

但**和耳朵、鼻子一樣,不都是人體器官嗎?性行為和吃飯、睡覺一樣,不都是生理需求嗎?

隻要有了科學的認知,我們就會發現,無論對孩子,還是對自己,性教育都不是什麽難以啟齒的事情。

性教育準備:心態要擺正

家長遮遮掩掩、欲說還休的態度,對性教育知識一知半解的掌握,反而會讓孩子更感好奇,更易被誤導。

所以,在開始給孩子做性教育之前,家長最先要做的是自己在心態上對這件事做好準備。

我的做法是,把“性和生殖係統”作為人體係統的一部分去講。

不論什麽器官,都是人體的一部分。先給孩子講消化係統是怎麽回事、血液循環係統又是什麽原理,讓他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興趣,接下來講生殖係統就很自然了。

比如在給年糕進行性教育時,我先問他:“我們講過胃、大腸、小腸,你也了解了血液和白細胞,還有你的**是怎麽小便的、腎髒是怎麽工作的,對吧?”

小家夥很肯定地點點頭。這樣,我們的話題就可以輕鬆開始了:“但是我還沒有給你講過陰莖、陰囊,對嗎?你想了解它們嗎?”

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哦,媽媽今天要跟我講這個了”,從而能夠自然地接受。

突破核心內容有套路

要給孩子解釋“**、卵子、陰莖、**”這些名詞以及生殖的過程,怎麽才能既不尷尬,又講得明白呢?

我的套路是,先從孩子最熟悉的動物開始講。

我和年糕先複習了一遍受精卵和哺乳動物的知識:“動物媽媽有個卵子,爸爸有個**,它們在一起就會變成受精卵。有的動物在體內完成這個過程,於是寶寶就直接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就像小狗;有的動物在體外完成這個過程,於是寶寶就從受精卵裏孵出來,就像小魚……”

前期做好了鋪墊,你才能深入地給孩子講“人的生殖”。

人的生殖通常表述為“**”,這兩個字之所以看著讓人心生尷尬,是因為“性”。

給孩子解釋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重點放在生殖原理上,而非**過程上。

所以這一步,我和年糕先聊的是他最感興趣的問題:他是從哪裏來的。

因為對**、卵子、受精卵已經有了基本概念,對於這個問題,他很自然地回答道:“**是爸爸的,卵子是媽媽的,我是從媽媽肚子裏生出來的。”

“但是,媽媽的肚子裏隻有卵子,它是怎麽變成你的呢?”

不知不覺被“套路”的年糕想了想說:“我不知道。”

這時,我就仔細地畫了一張子宮的圖,告訴他:“這是子宮,就是寶寶出生前住的地方。爸爸把**送到媽媽的身體裏,**在這裏和媽媽卵巢生產出來的卵子相遇,卵子就變成了受精卵。”

反複講了幾遍之後,年糕終於表示了認可。

這個時候,我再告訴他:“陰莖可以輸送**。你看,它是長長的,可以伸到媽媽的**裏麵,然後就可以把**送進來。如果陰莖很軟,是不是不容易放到媽媽身體裏麵?所以它要變硬才能夠順利地進入**,然後把**送進去。”

把重點放在生殖原理上去解釋人的生殖,對孩子來說,就像了解胃怎麽消化食物、血液怎樣運輸氧氣一樣。

而且,我還趁機給年糕強化了陰囊和睾丸的信息:“這是睾丸,是生產**的地方,是決定你長大後能不能當爸爸的地方。這裏壞了就再也不能修了,所以一定要保護好,如果你感到這裏不舒服,一定要說出來。”

這樣既講明白了性是怎麽回事,又讓孩子懂得了自我保護,是不是一舉兩得?

家長擔心的那些事

都說童言無忌,但家長們難免會擔心:“給孩子講這些,他出去和別的小朋友亂說怎麽辦?”

對於這個擔心,我倒覺得這很好。孩子能坦然地和別人聊這件事,說明他對這件事的認知是正常的、客觀的。如果他說別人因為這個笑話他了,家長反而應該告訴他,他了解的是正確的東西,沒什麽可笑的。

現在的孩子比我們當年優秀多了,懂得多的孩子隻會讓別的孩子更羨慕。

至於有些大人的異樣眼光,就隨他去吧——如果我們自己不做這件事,難道要等以後讓他通過不良渠道來了解嗎?

還有的家長問:給5歲前的孩子講性合適嗎?會不會讓他過早受到性刺激?

合不合適,關鍵還是看家長有沒有做好準備。

畢竟探索身體的秘密、發現男女的不同,就算你不教,孩子也有天然的好奇心。

家長可以先根據孩子的年齡逐步講解,從認識人體結構、**、卵子開始,逐步做更深入的嚐試。

至於其他的,就等孩子有意願、有興趣的時候再進行講解。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他的困惑都能從父母這裏得到解答,而不必自己悄悄去通過一些不當渠道找答案。

我再悄悄分享一個經驗:為了讓年糕更直觀地了解,我和糕爸直接通過自己的身體來展示男女結構的不同。

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做法可能太大膽了。但我們之所以敢這樣做,跟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

想當年,我可是個親曆解剖課、上過手術台的醫學生。在我眼裏,我們的身體既不神秘,也不令人羞恥;再加上理工男老公嚴謹的科學思維的加持,且無時無刻不在給年糕小朋友進行科普,所以無論我們自己還是孩子,都可以非常坦然地麵對這件事。

性教育這件事,並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還沒有開始的家長也不用太焦慮。

性教育這件事並沒有什麽標準答案,你可以先從一些繪本、圖冊開始,教孩子認識人體結構;然後隨著他長大,再逐步解答他更多的疑問。

用最自然的方式,引導孩子最自然的認知,就是合適的方式。

我們一定要知道,性是正向的、陽光的、健康的,也是孩子未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這一代人已經錯過了最好的啟蒙機會,導致很多人到成年都羞於談性,沒有陽光積極的性觀念。真心希望我們的下一代在這方麵能被教育好。

性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性教育應該成為每位父母送給孩子的一件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