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兒有家唱片行。
從外頭看上去,它依舊和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條小街上的店鋪沒兩樣。門上漆著大大的店名,五彩繽紛的展示窗,還掛著塊霓虹招牌,寫著:熱愛黑膠!歡迎入內!!
店裏滿滿都是唱片。左側、右側,還有中間,光滑的木架上塞滿各式各樣的專輯,另有其他獨立的架子上擺著閃閃發亮的CD。每一張唱片都貼有自己的專屬標簽,描述專輯的內容與聆聽的重點,像是該留意的細節、相似的樂曲,以及你可能想聽聽的原因。櫃台上香薰蠟燭成排林立,還有一瓶美麗的鮮花。
櫃台後方坐著一名高大的男子,身上穿著件印有店名標誌的酒瓶綠運動衫,頭上的白發有種懶洋洋的淩亂感。他的妻子坐在身旁,是個嬌小的女性,身上同樣穿著那件印有“弗蘭克唱片行”店名的綠色運動衫。她有著一頭銀白色發絲,有些綰起,有些散落,還有一雙驚人的大眼睛。巨人與他的女伴。
後方的牆上掛著幅裱框照片,照片裏是名年事極高、歪著嘴笑的老翁。那一定是幾年前拍的,因為櫃台前的兩人也在相片內,但看上去比現在年輕,女子戴著連紗小帽,男人的翻領上別著一枚大樹葉造型的胸針。他們的婚禮?無論是什麽場合,照片內所有人看起來都很開心,除了一名留著前衛發型、臉上寫滿不爽的矮小女子。有人在照片下方用金屬彩繪筆龍飛鳳舞地寫著:親愛的安東尼神父,願您安息!!!和邁爾斯一塊兒盡情在天上享受爵士吧!!
你從封套中抽出唱片。你已經好幾年沒碰黑膠了,卻還是能不假思索地將手指伸進封套,小心翼翼地避免碰到黑膠表麵,取出來,聽著紙張摩擦的沙沙聲,謹慎地放在掌心,大拇指扶著邊緣,中指指尖按著標簽。唱片擦過手腕,你感到一陣輕柔的靜電。它如鹽甘草糖般光滑,但加倍閃亮。光線如流水,粼粼傾瀉在唱片表麵。你將那嶄新的氣息吸進胸腔。
“有什麽可以為您服務的嗎?”櫃台後的女子詢問,口音聽起來有些緊繃。
你說你想找唱片,但又不確定自己想找什麽。坦白說,你幾年前就把自己所有的黑膠都給丟了,現在連台CD播放器都沒有。你大多是在線購物,想聽音樂就直接用手機聽。如今說出口,你才驚覺這世界用多快的速度摒棄了唱片與店鋪這樣的事物。就連附近的銀行都拆除了。
“嗯,大家都一樣。”女人附和,仿佛人們總是這麽想——也這樣說。“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唱片給丟了。一九八八年那時候,大家都隻想要CD。”她臉頰上泛著兩圈紅暈。身旁的男子握住她的手,舉至唇邊輕輕一吻,神態之中透著無盡溫柔。“有什麽我們可以幫忙的嗎?”她問。
“我也不知道。”你說。
男人將目光轉到你身上,眼角泛起紋路。
“你覺得呢?”她問男人,“你認為這位新客人該聽些什麽?”
他繼續凝視你,揚著笑容,仿佛在你另一段人生的某處,他早已見過你。但讓你吃驚的並非他目光中蘊含的力量,甚或是那份沉著與從容,而是體貼與溫柔。他明白你經曆過什麽,明白那些失去與哀愁,他能夠感同身受。那感覺就像得到光明的灌注。
你的臉紅了起來,拉了拉身上的外套,喃喃說出一首在聲田(1)上聽到的音樂。
“艾瑞莎!”他忽然沉聲說。
“艾瑞莎?”他的妻子重複。
“對,沒錯。”他們似乎認為這是個絕妙的主意。沒錯,就是這樣,他們一致認為,你一定會喜歡艾瑞莎的。
她問:“要不要試聽看看呢?我們新來的兼職生會招呼您。”
她指向店內後方。你終於注意到了,那兒聚集著一群顧客,頭戴耳機,坐在安樂椅中。有些是獨自一人,有些是兩兩成雙,也有些是青少年,甚至是一整家子。怎麽大家都知道這裏,就你不知道?他們喝著咖啡,有些人抬眼看來,幾個人點了點頭,仿佛在打招呼。還有一兩個人已陷入夢鄉。一名衣服上別滿胸章的青年衝上前來,問:“要來杯卡布奇諾嗎?餅幹呢?”他熱切地接過你的外套,險些撞倒一支香薰蠟燭。
你回望店外的世界。如今許多地方都充滿了危險,許多地方已殘破敗落。人們在灰霾的城市燈火中與櫥窗擦肩而過,行色匆匆。
“想待多久都沒問題。”櫃台後的女人對你說,“是不是啊,弗蘭克?”
他頷首,威嚴肅穆的臉上揚起笑容。
“想什麽時候來都可以,”她說,“我們都會在這兒等著您。”
(1) 聲田(Spotify),在線音樂流媒體服務平台,2008年10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正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