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獲準從我死後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書中進行選擇,我既不會選擇小說,也不會選擇曆史著作……我會直接挑選一本時裝雜誌。它們的想象力所告訴我的有關未來人類的知識,將比所有哲學家、小說家、傳教士或者科學家的還要多。

——法朗士

沒錯,這說的就是女人愛看的時尚雜誌,有女人的地方基本都有時尚雜誌。

即便紙媒逐漸沒落,時尚、流行的熱度也未曾消失。自媒體中赫赫有名且最能盈利的,多為和時尚相關的博主公眾號。

某時尚博主在其公眾號上用4分鍾賣出了100輛售價28.5萬的汽車,驚呆了傳統銷售,超越了任何渠道的出貨能力,堪稱女性消費的最佳案例。報道說,“她經濟”已成為未來消費業持續增長的“風口”。

該車品牌是這樣定義與該時尚博主的合作理由的:“她不僅僅是在分享時尚穿搭,同時也是在傳播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鼓勵女性獨立自主。”

獨立自主“新女性”,活出多彩自我,成為今天的主流話題之一。

然而,我們不妨看看民國時尚雜誌那些早有的超前觀念,要知道“新女性”從來都在。

民國女性雜誌,除了風靡一時的《良友》畫報,之後還有一本雜誌與之旗鼓相當——《玲瓏》雜誌。

1931年,《玲瓏》於上海創刊,至1937年停刊,共計發行298期。包含文學、電影、家居、時裝、社會資訊、攝影等內容,是一本領導女性走向平等、自由和解放的雜誌。

定位為“增進婦女優美生活,提倡社會高尚娛樂”的《玲瓏》,活脫脫就是當今《VOGUE》,妥妥的新女性觀念,不得不歎其的開雜誌界風氣之先。

想著近百年前的民國家庭,這份每冊一角大洋的雜誌,應該也隻有當時的中產之家才能訂得起。丈夫上班後,女人閑暇之餘埋頭翻閱。民國女人都愛看什麽呢?民國女性雜誌,有哪些至今都潮爆了的觀念呢?

“我們的購買力比男子強,這是人人所公認的。”

不要誤會!先不要扣帽子!這隻是節選片段!請善待女人的購買力吧!正視鋪天蓋地“女王節”的颶風吧!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

從20世紀初的婦女節到今天演繹成“女王節”,女性沒有停下進步的腳步。

“亦毋庸諱言,都市需要女人號召的。”

雜誌卷首,談論的主題均是新女性觀念——婦女與獨立、女性與職業等。

比如《婦女與職業問題》等,比如《論女人在都市之人口進增與不景氣成反比例》,文中鼓勵女人去社會工作:“都市需要女人號召的,亦毋庸諱言,越不景氣,越需要女人。”充分揭示了女人生來具有的“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地母胸懷啊!

比如《職業與解放》呼籲:“我們想要求得解放,第一能夠經濟獨立。經濟獨立的方法,莫要於有職業……各人有各人的技術,不一定要學男子做的事,女子也有女子做的事……所謂天下不怕沒事做,隻怕人們不肯做。”

當時倡導的新女性應該具備的琴棋書畫情趣。

當時的新女性尤其注重健康美。雜誌有相當多篇幅,報道體育賽事與運動項目。

令我尤為驚訝的是幾乎隔期都有大版的“體育”“運動”照片和話題。可見號召健康美是當時的主旋律。見識到蓬勃朝氣的民國女性,除了封麵形象的嫵媚,更多顯示的是勇於拚搏、健康運動的狀態。發展體育強國,早就從女性這半邊天抓起了。

《母親節談新女性》,這標題放在當今如何?

近百年,都不可避免地提到對“新女性”的定義。從未見到說新男性、新男子的。很顯然,傳統觀念環境下,女性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求得改變和遞進啊!

“男子既然是這樣容易變心的人,那我豈能輕易嫁給他。”

當然缺不了的是兩性主題。

到今天,兩性關係中,對關於渣男、出軌、婚外戀等的認知似乎沒有進步太多。當年甚至已經有“不嫁主義”這樣的理念——

男子既然是這樣容易變心的人,那我豈肯輕易嫁給他,被他摧殘呢?又有好多的男子,物化女子……

這是《玲瓏》雜誌1931年第1卷第1期的話題。

“我死給你看!”

阮玲玉為情自殺,全城動容,盛況空前。

“我死給你看!”阮玲玉的遺書這樣寫道。

“不盲目為愛犧牲”的愛情觀是雜誌苦口婆心糾正得最多的:“從這裏我們可以推知一般殉愛而死者,實在是徒然犧牲的。沒有愛,生活覺得空虛,這話果然不錯,不過我們應當知道,一個人立於天地間,是有多方麵的責任的,當然不可暫因戀愛的挫折而拋棄及犧牲一切。反之,一切偉大的事業,都從奮不顧身的勇氣中締造成功。自殺者若移其必死之心於事業上,則何事不能成功。”

今天,“有情,不如有錢”,這也是當下許多女生不相信愛情、選擇獨立賺錢給自己安全感的原因。

“獨身主義者”

而另一邊廂,有一期《愛情與麵包》中,提倡“獨身主義者”——“我常懷疑結婚與女人究竟有何益處?除了有宗族傳種之使命外,結婚是比一支辛酸之苦酒更難堪!我以為自作自謀更未得清閑,女士以為如何?”在愛情與麵包麵前,我該如何選擇?這和“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去向何處”一樣,依舊是世紀難題。

一位交際花的美容經驗

眾所周知,時尚、衣服、鞋帽、美容,自然是每本女性雜誌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塊,最終也必定是為配合廣告。

像《一位交際花的美容經驗》,不就等同於現在的時尚博主嘛!作者按期分享她的搽臉手法、身材保養方法等;《嘴的美容術》教女人如何挑選適合自己唇色的唇膏;《如何挽救皺皮》時時更新最尖端的美容術……

抗老!減肥!世世代代的女人嚷嚷的第一要務,沒啥區別:

對於身段——你該設法去保持你理想的重量,無論重量多少都應設法保持的。現在的服裝,穿起來有一種很自然的尊嚴,這是因習慣了為美好身段設計而來的。雜誌還常刊有**美女圖片,開放程度之大,不便贅述。

1935年第18期的《時髦在兜著圈兒》,就已指出時尚的這一本質“怪圈”。

如此,何為最好的年代或是最壞的年代?所謂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無新事,我們就不要動不動就是“最新”,張口就是“創新”了。

隻要堅信一條:“女王節”,拯救世界的女生來了,還有什麽不可以解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