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

如果,我們來論曹孫劉這三家的出身,其實,《三國演義》早給大家定了型,極其深入人心。劉備最紅,漢室宗親啊,曹操最黑,奸賊嘛。那孫家呢?是紅還是黑?按《三國演義》的規矩,那就是:但凡孫家跟劉家聯合,就紅,比如赤壁之戰;但凡孫家跟劉家為敵,就黑,比如白衣渡江。一切以劉家的核心利益為判斷標準。當然了,咱們說的是真史,不能用《三國演義》這套邏輯。那麽,又怎麽判定這個紅與黑?

劉備最紅,沒錯。雖然他這個漢室宗親,關係遠得都快到南半球了,但也的確是宗親;曹操最黑,也沒錯,但他這個黑,不是因為他是“奸賊”,而是因為他頭頂上的閹黨巨鍋。那麽孫家呢?又是什麽情況?

其實相比曹家和劉家,孫家該叫“很白”,一窮二白的“白”。更直接的意思就是:白得——什麽也沒有!

劉備挑著大金幌子,曹操頂著巨難看但極有用的大黑鍋,可孫堅呢,他是真的……啥都沒有!所以什麽叫“白手起家”,看看孫家的事兒,就明白了。

《三國誌》說,孫家大概是春秋時期的軍事家孫武的後人。但數不清的史學家出來論證,這是孫家成事之後史官的溢美之詞,不可靠的。

孫堅實際上是“孤微發跡”。根據史學家田餘慶先生的研究,至少有三部史籍,對孫堅的祖上孫鍾有記載,有的說孫鍾是孫堅的爺爺,有的說孫鍾是孫堅的爸爸,但一致的是,三本書裏記載孫鍾的職業,都是種瓜。

雖然,我們不能直接斷定,孫堅一定是瓜農的兒子,但能夠肯定的是,他們老孫家實在是沒名沒權沒文化,白得跟路人甲差不多。以至於孫權都已經稱帝,還不好意思給祖宗們立廟。

所以,孫堅是三國裏真真正正、一個人奮鬥出來的。

富春出了個小孫堅

據說,孫堅還在娘肚子裏的時候,孫家的祖墳上就冒起了五色雲氣,一直升騰到天空,彌漫了好幾裏,那叫壯觀!七裏八鄉的人都跑來看。人們議論紛紛:“這可不是一般的征兆啊!看來老孫家這回真要興旺啦!”當然,這還是古書的慣例,但凡逆襲成功的,祖墳上必有奇觀。

不過,雖然我們不迷信,可孫堅出生後,還真跟別的娃不一樣。模樣特別出眾,性子特別豁達,走到哪兒都搶眼。要說呢,孫堅這性格的形成,跟他的成長環境,也有挺大的關係。

孫堅的老家富春縣,在那時候,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山越橫行,時不時就躥出來搶劫殺人。山越是啥?簡明地說,就是三國時期南方的山賊,裏麵有當地的原住民,也有逃進山裏的漢人,都是有組織成規模的武裝,數量相當大。後來孫家的建國史,幾乎就是一部跟山越的戰鬥史。因為生存條件嚴酷,當地的民風也相當強悍,甚至平民也沾上了山越習氣,變得跟山賊似的。

這就是孫堅的家鄉,那環境,跟袁紹、曹操他們比起來,真是太惡劣!人家是在美好的首都,孫堅呢,簡直是在戰爭的前線!袁紹、曹操是安靜得無聊,沒事找事地折騰,可孫堅是真刀真槍,時不時地就得玩兒命的!

所以,孫堅從小就生猛彪悍。反正啥也沒有,就靠這“生猛”,一樣能安身立命。我們曾用一個字來評價過曹操,叫作“能”,那麽,我們也用一個字來評價孫堅,就是“猛”。孫堅從生到死,“猛”了一輩子。靠這個“猛”,他一步步蹚開了自己的路,從一個瓜農兒子逆襲成為一方諸侯。當然,也因為這個“猛”,最後要了他的命。

這就是孫堅,打幾歲起就定了型,還是個小孩兒時,就在鄉裏極其出挑。他和曹操都是公元155年出生,兩人同歲,可要論當官的年齡,他這個白手起家的,竟然比曹操那三世高官的還早了好幾年!

孫堅第一次當官,也就十五六歲。我們前麵說的“一人追殺一窩強盜”的故事,是孫堅17歲的事,那時他已當上縣吏了!雖然縣吏隻是縣令手下的小小官,但對一個十五六歲、又全沒身家的娃來說,還是太出奇!

那原因在哪兒?孫堅為啥這麽小就能出道?因為——他太猛、太亮眼了。很可能早就引起了長官的注意。我們設想一下,富春之地暴力橫行,秩序混亂,又天高皇帝遠,王法都行不通,要想管製好,必須得依靠猛人,像孫堅這種,恰恰是滿足了剛需!治亂世,要的不是教化,是強力!而且,這孩子本身就亦正亦邪,黑白通吃,還行事威猛,天不怕地不怕的,對長官來說,當然最好用、最需要。

所以,當曹吉利還在上躥下跳地求好評時,同齡的孫堅就已經在家鄉成名了,我們不能說“洛陽出了個曹吉利”,但卻可以坦坦地說:“富春出了個小孫堅。”

是“嚇來的老婆”還是美女愛英雄

孫堅少年成名,但他這個“名”可不一定有多好。你可以說他是個混混頭子,也可以說他是個狂暴青年,但你不能否認,在那個不看王法看威猛的富春,這小夥就是惹不起!更何況,人家還在衙門裏混成了官,行走黑白兩道,更是開罪不得了。於是,就有了那個著名的“嚇來老婆”的故事。

那是孫堅不到20歲的時候,他看上了家住錢塘的吳姑娘。就算混混頭子,也是青春少年郎,也會有情竇初開。這吳姑娘長得很美,也很有才,也許孫堅碰巧見過人家一麵,就一心惦記上了。

孫堅派人來向吳家求親。哪知吳家人坐那兒一合計,個個都搖起了頭。為啥?人家嫌孫堅“輕狡”!就是嫌他輕浮狡詐,怎麽看都像是混子,不像個正經人。而且,他還沒文化。可見,當時孫堅成的這個“名”,真不算太美。孫堅暗暗探知了消息,心裏這個恨。

眼看親事就要黃,哪想到這時,吳姑娘竟然自己出來說話了。姑娘穩穩當當地對家人說:“何必為了我一個女兒,給家門惹禍呢?如果嫁了他,他以後待我不好,那也是我的命。”

吳家人正犯愁呢,沒想到吳姑娘居然這麽豁達!雖然,關於吳姑娘的心聲,曆來是這麽解釋的:孫堅這小子啥事都能幹得出來,如果不遂他的心,他指不定會對吳家怎麽樣呢!所以,吳姑娘寧願舍己一身,也要保全家門。好像拿自己去喂狼一樣!但我們細細品一品,還真未必如此。

如果吳姑娘真是被“嚇得”嫁給了孫堅,那她心裏必然是不樂意的。可是,我們隻須往後麵看看,就能接近真相了。

吳姑娘也像曹操的卞姑娘一樣,給孫堅生了四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孫匡,還有一個女兒。看看這陣容,是不是也像曹操的兒子們一樣,太光芒四射!

孩子們都是吳姑娘一手帶大,個個學著老爸的樣兒,特別是長子孫策,簡直就是孫堅的翻版。人比老爸還帥,性子跟老爸一樣猛,就連最後的死法,都像跟老爸學來的!如果,吳姑娘瞧不上老公,怎麽可能把兒子教導成這樣?

而且,吳姑娘在孫家相當有地位。後來,不管是孫策主事還是孫權主事,都特別看重母親的意見,好多大事都跟母親商量。這在古代是極少見的。吳姑娘在兒子麵前這麽尊顯,這麽有麵兒,足以說明當年她跟孫堅的夫妻感情,那是相當的好啊!

現在,我們回頭再讀吳姑娘的那句話,可就有點兒別的意思了。“如果嫁了他,他以後待我不好,那也是我的命。”是不是有點兒非他不嫁的味道了?我們可以想見,當年20歲的孫文台,相貌帥得出眾,身手高得驚人,雖然說“輕狡”,但也同樣英氣逼人!這樣的小夥,傾倒幾位美女,難道不是太正常?

所以,我認為,孫堅這個老婆,還真不一定是“嚇”來的,很可能是一個“美女愛英雄”的梗!吳姑娘也確實很幸福,嫁到孫家後,老公疼愛,兒子給力,雖然孫家創業真是艱難,但這一家人一個心勁兒,抱團渡過一道道難關,想著就暖心!當年,吳姑娘是豁出去了,想賭一把,不過咱們從後麵的事來看,這一把真是下對了注。

白手起家有多難

孫堅娶了吳姑娘,終於得償所願。

可誰知,新婚沒多久,好日子沒過幾天,會稽郡突然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叫許生的,帶著兒子和孫子,糾集了一萬多人,造反了!這個許生自稱“陽明皇帝”,把好幾個縣都煽動起來。

這件事,就像後來黃巾大起義的一個前奏,大亂世前的小插曲。江南一下軍情緊急,要打仗了。各級領導立刻又想起了孫堅。這年,孫堅20歲。

剿滅許生,是孫堅第一次領兵上陣。他是跟著各級領導一塊兒去的。這些領導包括:揚州刺史臧旻、丹陽太守陳夤、會稽太守尹端,這幾位,對那時的孫堅來說,個個都是大官。孫堅被臨時提拔成郡司馬,招募了一千多兵,衝鋒陷陣去了。關於許生叛亂,史書記載得相當簡略,孫堅具體幹了啥,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事後因為立功被提拔來看,他當時的表現該是相當不錯的。很可能,是給領導們當先鋒去了。孫堅無論在哪位領導手下,都是一杆所向披靡的利槍。

這次平叛沒啥懸念,但其中有個插曲,非常非常重要,對孫堅的一生都極有意義。

會稽太守尹端,因為平叛時幹得不好,被揚州刺史臧旻上書彈劾了。尹端的主簿名叫朱儁,為了救自己的主官,朱儁偷偷跑到京城,花數百金賄賂了主管奏章的官員,把臧旻的奏章改了,最後給尹端減了罪。東漢那時,把太守看成自己的主公,是很有德行的事。所以,我們正好能體會一下,“門生故吏”在那時有多大的能量。

不妨記住這位朱儁,後來可了不起了!而且,在這時,朱儁認識了孫堅。孫堅終於在中原亮相,得到大人物們的認可,朱儁是起了決定作用的。當然,這是後麵的故事。現在,叛亂平定,孫堅因為有功,升了官,從原來的縣吏被提拔成了縣丞,就是從縣長手下的小官變成了縣長助理。後來,孫堅調任了三回,轉了三個縣,但官都沒升,一直是縣長助理。

啥叫“白手起家”?啥叫“沒權沒名沒文化”?我們不妨對比對比,對袁紹、曹操他們來說,當個縣長是仕途起點,而且還不用幹啥,混混別出大錯,就能繼續升官;可孫堅呢,在縣裏幹了十年,還是一個縣長助理!而且一旦領導需要,就得出去血拚!用你時,讓你代行個高級官職,用完了,你還回去幹你的縣吏。同是十年,袁術靠家資,混成了兩千石的河南尹,孫堅靠玩命,卻還隻是一個小縣丞,年薪兩百石!而且鬼使神差的,後來的袁術,還欺負了孫家好多好多年。

是不是有點兒悲摧?其實,要論曹、孫、劉這三家的起家,我以為,孫家最是艱難。那真是在刀光劍影裏拿血拿命換來的!被欺負被利用,被領導拿來當槍使,就是他們存在的價值。

不過沒關係,至少現在,孫堅的命硬得很,祖墳上的五彩祥雲不是白冒的。他輪流當了三個縣的縣丞,因為威猛英俊的相貌,豁達爽朗的性格,很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當地的名人也紛紛跟他交往,想當俠客的好事少年也跑來追隨。還是黑白兩道通吃!孫堅待這些人就像自家兄弟親人似的,雖然官沒當大,但聲望真是越來越響了。

孫堅剿滅許生回來之後,吳夫人生下了長子孫策。

孫家的力量就像強勁的春草一樣,開始在遙遠的南方蓬勃生長。他們的大戲還在後麵,而且永遠都是——走到哪裏都亮眼。

現在,各位大佬們都在全力準備,他們預感到,大亂就將到來。那麽,是誰最後一把撕開末世的帷幕,崩碎了整個天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