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不能亂說,藥不能亂吃
如果能穿越時空,將“醫聖”張仲景、“神醫”華佗、“藥王”孫思邈等名醫召集到一起,給他們舉辦一場“中藥材識別大賽”,有一個人也能穩穩地奪冠。這個人就是“藥聖”李時珍,因為他能一口氣識別一千八百九十二種中藥材。
李時珍之所以能成為藥聖,跟他的家庭也有很大關係,因為他出生於醫藥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名醫。
恐怕很多人想不到,李時珍打小就體弱多病。
在李時珍五歲那年,當地知府用生命給他上了一課。
知府自認為精通醫術,便在生病時給自己配了一副藥,結果服下之後全身麻痹,不治身亡。
隨著年齡的增長,李時珍更加堅定地想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
在明代,醫生的地位非常低,大多過得十分艱辛。父親為了讓李時珍擁有一個美好的前程,便強迫他去考取功名。
然而父命難違,李時珍終究還是向父親妥協了。
不過,他一連參加了三次鄉試都沒有考中。這也促使他下定決心放棄科舉,選擇做一名醫生。
你還別說,李時珍天生就是吃醫生這碗飯的人,所以正式坐診沒多久,就因為治好富順王的兒子而火了一把。
李時珍大火之後,變得非常搶手,達官顯貴都爭相聘請他當自己的私人醫生。不過,隻有楚王幸運地聘請到了。
有一次,楚王的世子突然昏厥,可把楚王嚇壞了。多虧李時珍及時救治,這才救了世子一命。
為了報答李時珍,王妃賞給李時珍很多金銀珠寶,但李時珍並未接受。楚王隻好很不舍地將李時珍推薦到太醫院。李時珍從此成為一名禦醫。
在太醫院工作期間,李時珍有機會翻閱了很多皇家珍藏的醫書,豐富了自己的醫學知識。
然而讓很多人吃驚的是,沒過幾年,李時珍便辭掉了禦醫這個讓無數醫生羨慕的鐵飯碗。
話說,李時珍為啥要辭職呢?因為他不想隻為皇家服務。
辭職後,李時珍回到湖北老家行醫救人。他在老家圈粉無數,並且時常為窮苦的百姓免費治療。
有一年,李時珍發現了一本專門記載中藥材的醫書,名叫《本草》。從神農氏到明代,盡管有很多醫生對它進行過注解,但依然紕漏百出。
思來想去,李時珍決定重新編寫一本更完美的《本草》。
小貼士
為了編好《本草》,李時珍多次到全國各地考察,並向農民、樵夫、藥農等人請教各種藥材的藥性。為了弄清一些藥材的藥性,他甚至效仿神農嚐百草以身試藥。
李時珍花了整整二十六年終於編好了《本草》,並為它取了個新名字——《本草綱目》。
小貼士
在這二十六年間,李時珍查閱了八百多種書籍,三易其稿,刪改了《本草》中多處錯誤,並新增三百七十四種藥材,才完成對中國藥物學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的《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分為16部、60類,共記載了1892種藥材。
《本草綱目》剛完成不久,李時珍還沒有來得及將它獻給朝廷,便去世了。
不久,李時珍的兒子趁皇帝下詔編修國史並收購各地的書籍之際,將《本草綱目》獻給了朝廷。
皇帝看後,讚不絕口,便命人大肆印刷,然後在全國發行。
一時間,《本草綱目》火遍全國。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所有官員的家中,基本都有一套《本草綱目》。
後來,《本草綱目》又被翻譯成英、法、德、日、俄等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圈粉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