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範蠡是以謀士的身份出道的。當時,他的工作是幫助越王勾踐想點子,擺平一切勾踐擺不平的事。

然而,非常考驗範蠡業務能力的是,勾踐剛即位就攤上事了。

小貼士

勾踐攤上的是啥事呢?原來,越國和吳國既是鄰居,又是萬年死敵。吳王闔閭聽說勾踐他爸去世了,以為剛即位的勾踐好欺負,便趁機攻打越國。

為了對付吳國,勾踐也是蠻絕的。他派一支敢死隊向吳軍挑戰。當敢死隊衝到吳軍陣前時,高呼數聲,然後全部自刎。

吳軍哪見過這種場麵,個個驚得目瞪口呆。

越軍趁吳軍一臉迷惑之際,抄家夥衝了上去,結果殺得吳軍大敗而逃,闔閭也因為重傷身亡。

闔閭去世後,兒子夫差即位。夫差一即位,便沒日沒夜地訓練軍隊,為的是有朝一日能替老爸報仇。

勾踐聽說夫差做夢都想報仇,便想先發製人,但範蠡卻不讚同。然而,一意孤行的勾踐並沒有聽從範蠡的勸諫,仍堅持率軍攻打吳國。

勾踐親自披掛上陣,本以為能吊打吳軍,豈料不但大敗,而且還被吳軍圍困在會稽山上。

在走投無路之際,勾踐隻好向範蠡詢問對策。

勾踐聽從範蠡的建議,派心腹大臣文種(zhǒng)向吳國求和,但沒有成功。勾踐很絕望,決定殺掉妻兒,燒掉金銀珠寶,與吳國決一死戰。就在這時,文種攔住了勾踐,並為勾踐獻上一計。

果然,伯嚭收了勾踐的禮物後,替勾踐在夫差麵前美言了幾句。夫差頓時忘記了殺父之仇,放了勾踐一馬。

據說,夫差放過勾踐之後,勾踐曾到吳國給夫差當奴隸,他老婆曾給夫差當婢女。事實上,這是誤傳。

夫差撤兵回國後,勾踐便回到了越國。真正去吳國做人質的是範蠡與大夫柘(zhè)稽。兩人在吳國做了兩年的人質後才回到越國。

為了一雪會稽山之恥,勾踐臥薪嚐膽,花了二十餘年使越國一躍成為一流強國。

等到時機成熟,勾踐再次發兵攻打吳國。這次,他反倒將夫差圍困在姑蘇山上。

夫差希望勾踐能像自己當年放過他一樣放自己一馬,於是派人低三下四地向勾踐求和。

勾踐本來想答應,但範蠡不讚同。

勾踐雖然鐵了心要滅掉吳國,卻不想對夫差趕盡殺絕,所以想給他一小塊封地,讓一百戶人家供養他。不過,卻被夫差拒絕了。不久,夫差自殺殉國。

夫差死後,勾踐還殺了當初曾幫助過他的吳國大臣伯嚭。

勾踐滅掉吳國後,從此稱霸列國,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範蠡則因為輔佐勾踐滅吳有功而被封為上將軍。此時,他在越國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然而,就在功成名就之時,範蠡卻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吃驚的決定:離開越國。

話說,他為何要離開越國呢?因為他認為勾踐是一個可以共患難卻不可以共享樂的人。

離開越國時,聰明的範蠡並沒有當麵向勾踐辭行,因為他知道勾踐肯定不會放他走,所以選擇寫信向勾踐辭行。

在信中,範蠡對勾踐說——

離開越國後,範蠡還給文種寫了封信,勸他早日離開勾踐,不然會死得很慘。

為了保命,文種天天請病假不去上班。盡管如此,他仍然沒有逃過勾踐的毒手。

有一天,勾踐對他說——

隨後,文種便被迫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