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9年2月的一天,清高宗乾隆皇帝病危。乾隆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於是把自己的親信大臣及兒女們叫到跟前交代起自己的身後事。在逐一交代完各項家事後,乾隆再三叮囑,自己駕崩後,務必要把自己生前最喜愛的九龍寶劍陪葬到自己的陵寢中。
據史料記載,九龍寶劍是一把長5尺的蒙古式彎劍,是乾隆二十八年,新疆的巴達克山、哈薩克等部進獻給乾隆的貢品。九龍寶劍的劍鞘選用名貴的鯊魚皮製成,上麵嵌滿了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在陽光下看,流光溢彩極為華麗。同時,九龍寶劍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它的劍柄比一般的劍要更長一些,上麵雕刻有九條金龍,象征“九九歸一”。篤信佛教的乾隆希望借助九龍寶劍的力量,在來世的輪回中可以繼續稱帝。此外,把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陪葬在身邊,也最能彰顯乾隆作為鼎盛王朝帝王的身份地位。有專家估算,如果按照現在的物價,九龍寶劍的估值超過10億人民幣。
1799年2月7日,清高宗乾隆皇帝駕崩,終年88歲。在經曆了一係列煩瑣的葬禮程序後,在這年的農曆九月,乾隆正式下葬到了河北遵化馬蘭峪清東陵的裕陵中。根據他生前的遺詔,九龍寶劍也被陪葬到了乾隆的陵寢中。但是,讓乾隆萬萬沒想到的是,百年後,這把被他寄予轉世希望的九龍寶劍竟然被人盜走了。而且,九龍寶劍在被盜後幾經流轉,最終竟然變成了一堆廢鐵。這是怎麽回事呢?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得先從盜走九龍寶劍的東陵大盜孫殿英開始說起。
孫殿英,乳名金貴,字魁元,出生於河南省永城市孫莊村。由於孫殿英小時候出過天花,臉上落下了麻子,所以有了“孫大麻子”這個外號。1922年,33歲的孫殿英加入了河南陸軍第一混成團丁香玲部,從副官升任機關槍連連長。沒過多久,孫殿英就自立山頭,擴充隊伍,對外自稱旅長。1924年9月,直係軍閥吳佩孚部和奉係軍閥張作霖部爆發了第二次直奉戰爭。孫殿英利用這個機會,率部嘩變並再次招兵買馬,很快隊伍就擴充到了數千人。之後,中國進入了大規模軍閥混戰時期,孫殿英輾轉於各地軍閥,勢力不斷擴大。到了1928年5月,孫殿英被蔣介石收編,成了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奉命駐防在薊縣的馬伸橋,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僅一山之隔。
被蔣介石收編後,孫殿英已經貴為一軍之長。但是善於鑽營的孫殿英並不想長期安於此位,於是,決定招兵買馬以圖日後自立山頭。為了籌措經費,孫殿英很快就把目標鎖定在了清東陵。位於河北遵化馬蘭峪的清東陵,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宏大的清朝帝王陵墓群。這裏葬有順治、康熙、乾隆、鹹豐、同治等5位皇帝及慈禧等15位皇後,另外還有136位妃嬪、3位阿哥、兩位公主,共計161人。在眾多的皇室陵墓中,孫殿英最終選定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及慈禧的定東陵。在中國曆史上,乾隆皇帝一直被稱為最大的古董玩家兼收藏家,在他掌權的60多年裏,收集的珍寶不勝枚舉。乾隆死後,他收集的珍寶很大一部分都隨葬到了裕陵。而慈禧太後更是奢華無度,隨葬品之巨,可謂價值連城。不過,盜掘皇陵這種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孫殿英是絕不敢貿然行動的,他必須等待時機。
當時,在清東陵附近有很多土匪流竄,其中有一個叫馬福田的慣匪一直垂涎清東陵寶藏。1928年6月底,馬福田探知馬蘭峪空虛無兵,於是在一個深夜,馬福田率部占據了馬蘭峪。孫殿英得知這個消息後,喜上眉梢,立即心生一計。孫殿英派出自己的第一師師長譚溫江率部襲擊馬福田,雙方激戰數小時後,馬福田潰敗逃走。之後,孫殿英下令在馬蘭峪各街道路口張貼布告,告示從即日起第十二軍要在清東陵進行軍事演習,嚴禁百姓入內,並令演習區域的百姓必須從速遷出,否則,發生意外概不負責。老百姓們看了布告,紛紛搬離,連守護皇陵的旗人也全都撤出了陵區。為了防止消息泄露,孫殿英又讓士兵在陵區四周設置了警戒線,謊稱陵園四周布有地雷,不許任何外人入內。1928年7月4日,孫殿英正式開始了他精心策劃的盜墓行動。不過,想要盜掘皇陵並不是那麽容易的。
● 乾隆裕陵龍鳳門
中國古代,曆代帝王都極其重視皇陵的修建,尤其是用來停放帝王棺槨的地宮,更是重中之重。為了防盜,地宮上麵都會堆起高大的封土。在地宮的入口處,還會砌起堅固的磚石牆,有的還會用鐵水鑄牢,俗稱金剛牆。為了防止地宮秘密外泄,甚至不惜殺掉修建地宮的工匠們。清東陵在修建時吸收了曆朝皇陵的經驗,防盜措施做得極為嚴密。果然,孫殿英的部隊在慈禧的陵園裏連續挖了兩天兩夜後,始終沒能找到地宮入口。原來,皇陵的地宮入口就設在皇陵正前方最高的明樓後麵的琉璃照壁下麵。很快,孫殿英的部隊就挖到了地宮入口處的金剛牆。由於金剛牆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於是盜寶心切的孫殿英下令使用炸藥,炸開了金剛牆。隨後,士兵們順利地進入了墓道,在墓道裏走了沒多久,就被一道高大的漢白玉石門擋住了去路。
據史料記載,地宮石門每扇重達3噸,門後有一塊頂門石,也叫自來石,是帝王陵墓中最常見的一道機關。正常的開門方法是,一邊用細鐵圈套住門後麵的頂門石,一邊用木棍頂開石門,這樣既不會損壞石門也不會砸壞頂門石。不過,當時參與盜墓的士兵並不知道石門的奧秘,他們找來了又粗又重的木頭,采用用力撞擊的方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石門給撞開。不過,撞開第一道石門後,士兵們當即就恍然大悟了,於是很輕鬆地打開了後麵幾道石門,順利地進入了慈禧的主墓室。據當時參與盜墓的一名連長所寫的《世載堂雜憶》記載,打開慈禧的棺蓋後,士兵們拿手電筒一照,滿棺的珠寶霞光四射、光彩奪目。仔細一看,慈禧太後麵貌栩栩如生,不過手指上已經長了寸餘的白毛。最後,慈禧的陪葬品被洗劫一空。之後,孫殿英又采用同樣方法對乾隆的裕陵進行了盜掘。
據《世載堂雜憶》記載,乾隆的地宮比慈禧的更為富麗堂皇。打開棺蓋後,發現乾隆的屍身已經腐化,隻剩下了白骨及頭發辮子。棺材內陪葬品很多,但是最為珍貴的就是戴在乾隆脖子上的一串朝珠和身邊的一柄劍。這柄劍就是乾隆生前最為喜愛並寄予轉世希望的九龍寶劍。孫殿英看到九龍寶劍後,愛不釋手,當即拿走了寶劍。自此,九龍寶劍的主人就從乾隆皇帝變成了軍閥孫殿英。
據相關資料記載,經過七天七夜的瘋狂盜掘,孫殿英從乾隆和慈禧兩座陵墓中盜得的珍寶整整用了30輛大車才運完。不過,沒過多久,孫殿英盜掘清東陵的事情就被南京《中央日報》曝光了,全國嘩然,民眾紛紛電請國民政府要求嚴懲孫殿英。尤其是寓居在天津張園的溥儀,聽到消息後悲憤交加,多次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發出通電,要求法辦孫殿英。在各界人士的呼籲下,閻錫山電令衛戍司令部從速組織高級軍事法庭來審理此案。
據曾任孫殿英的少將高級參謀的文強回憶,孫殿英一生奉行三句話:騎馬要騎得巧,耍人要耍得好,撒錢要撒得呱呱叫。孫殿英沒想到國民政府竟然如此重視清東陵被盜,並且民眾反應又是如此強烈。孫殿英覺得事態嚴重,必須出血撒錢了。於是,孫殿英精心挑選了一批寶貝,用以打點國民政府的權貴要人。最終,經過一番打點,孫殿英成功逃脫了罪責,逍遙法外。不過,這次事件也讓孫殿英損失了不少寶貝。據《文強口述自傳》記載,當時,孫殿英給自己的頂頭上司徐源泉送了慈禧頭頂的翡翠荷葉,還有一尊金佛、一尊紅寶石佛、一包珍珠。給時任東陵盜案審判長商震贈送了一隻青皮黃囊翡翠甜瓜。給閻錫山贈送了慈禧的純金壽星佛、翡翠桃及乾隆的玉扳指、象牙、珊瑚文玩等。雖然這次大出血讓孫殿英心痛不已,但是同時他也暗自慶幸,慈禧口中的夜明珠等重器及最為珍貴的九龍寶劍,還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過,讓孫殿英沒想到的是,僅僅幾年後,九龍寶劍等重器也不得不拱手讓人。
在清東陵被盜兩年後,蔣介石與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軍閥之間爆發了中原大戰,中國再次進入軍閥混戰時期。一向善於見風使舵的孫殿英,經過權衡,背叛蔣介石改投馮玉祥、閻錫山部。不過,這次的改旗易幟非但沒有讓孫殿英更上一層樓,反而讓孫殿英跌入了人生穀底。孫殿英叛蔣後,就遭到了蔣介石重兵追擊,連連敗退。到了1934年,孫殿英最終被迫西撤,不得不前往山西太原晉祠暫時隱居起來,他的殘部也被閻錫山收編。蟄伏了三年後,孫殿英收容了一批遊兵散勇,終於積累了一萬多人馬。有了人馬後,孫殿英決定為自己找個靠山,也讓自己的部隊有個番號。在一番對比後,孫殿英最終選擇了當時勢力最強大的蔣介石為靠山。但是鑒於孫殿英曾經背叛過蔣介石,加上當前處於落魄局麵,如果孫殿英直接向蔣介石要番號,蔣介石定然不會同意。甚至,孫殿英想要見蔣介石一麵,都是極為困難的。這個時候孫殿英想到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蔣介石跟前的紅人戴笠。
戴笠原名戴春風,十幾歲時就與蔣介石結識,1926年成為黃埔軍校第六期學員。畢業後,戴笠就成了蔣介石的侍從副官,1928年開始為蔣介石進行情報活動,替蔣介石刺殺了史量才、楊杏佛等反蔣人士,深得蔣介石的信任。尤其是在1936年,東北軍首領張學良和西北軍將領楊虎城聯合發動政變,囚禁了蔣介石。戴笠冒死赴西安營救蔣介石。蔣介石深受感動,從此對戴笠更加視如己出,甚至連私密的事情也放心地交由戴笠處理。有一次,蔣介石到陳立夫的家中做客,遇到了陳立夫的侄女陳穎,蔣介石對其一見傾心,但是礙於自己的身份,不能當麵表露自己的想法。等回到府邸後,蔣介石才悄悄地找來戴笠,暗示戴笠把陳穎安排到自己身邊。雖然這件事情最終還是被宋美齡發現了,但是蔣介石對戴笠的信任卻絲毫未減。之後,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也就是軍統成立時,戴笠順理成章地成了軍統的最高領導人。同時,戴笠也一躍成了蔣介石跟前的大紅人。當時,很多人想要麵見蔣介石都必須事先通過戴笠轉達。孫殿英當然也不例外。
在托人幾經周轉下,孫殿英最終與戴笠取得了聯係。為了讓戴笠在蔣介石麵前替他美言,孫殿英決定拿出重金來賄賂戴笠。據《文強口述自傳》記載,孫殿英把乾隆脖子上戴的一串朝珠中最大的兩顆朱紅色的珠子送給了戴笠。此外,孫殿英又通過戴笠給宋美齡送了慈禧口中的夜明珠,給宋子文送了一隻大翡翠西瓜,給孔祥熙送了乾隆朝鞋上的兩串寶石及一棵翡翠白菜、一包珍珠。
1938年的夏天,在戴笠的引薦下,孫殿英在武漢匆匆麵見了蔣介石。蔣介石給了他一個暫編第五軍的番號,孫殿英感激得稱蔣介石為再生父母。1939年1月,蔣介石手令何應欽將孫殿英部改編成新編第五軍,調防河南林縣。但是,同時蔣介石又不是很放心孫殿英,擔心孫殿英可能會通共或者投降日偽,於是不斷指示戴笠要加強對孫殿英的控製。不久,戴笠親自來到孫殿英的駐地,目的是對孫殿英做進一步的深入考察。狡詐精明的孫殿英為了進一步取得蔣介石的信任,決定把最為珍貴的九龍寶劍作為禮物,托戴笠轉交給蔣介石。戴笠對九龍寶劍極為重視,由於當時戴笠還要繼續視察中原各部隊,生怕隨身攜帶九龍寶劍出現閃失。於是戴笠親自把九龍寶劍交給了大特務馬漢三,並叮囑他等陸路交通安全時把九龍寶劍帶回重慶。
馬漢三早年加入馮玉祥的西北軍,之後由於馮玉祥和閻錫山聯軍在中原大戰中戰敗,馬漢三就投靠了蔣介石,加入了軍統組織。由於馬漢三從事情報工作成績卓越,得到了戴笠的賞識,很快就成了戴笠的心腹之一。這次,戴笠將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交給馬漢三保管,可見戴笠對馬漢三極為信任。但是,幾個月後,戴笠結束了對中原各部隊的視察工作,卻發現馬漢三並沒有把九龍寶劍送回重慶,於是發電催問。馬漢三接到戴笠的電報後,回複:因此劍珍貴異常,風雲突變,為安全計,古劍仍留孫軍長處,容日後再做計議。
為了慎重起見,戴笠又給孫殿英發了電報問九龍寶劍的事情,但是孫殿英卻遲遲沒有回電。原來,當時孫殿英正忙著暗中與日本人洽談投降事宜,一時無暇顧及領會戴笠電報的用意,沒過幾天就把這事給徹底忘記了。而戴笠呢,雖然一直沒等到孫殿英的回電,但是戴笠認為馬漢三是絕沒有膽量私吞寶劍的,於是懷疑是狡詐的孫殿英反悔了,並且戴笠似乎也並不想馬上將九龍寶劍獻給蔣介石,因此並沒有去深究,這個事情就被耽擱下來了。就這樣,九龍寶劍神秘地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中。直到六年後,一個女人的被捕,九龍寶劍才又再次現身。
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10月11日,著名的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在北平被軍統逮捕。由於川島芳子長期在華北地區活動,手上掌握了大量的情報關係。戴笠想利用川島芳子加強北方的特務組織,於是,戴笠特地到北平第一監獄親自提審了川島芳子。沒想到,在審訊過程中,川島芳子竟然說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秘密。原來,剛剛被戴笠任命為軍統北平站站長的馬漢三,在抗戰期間曾經被日本人逮捕進而叛變。為了保命,馬漢三還把一把價值連城的古劍獻給了日本人。不過,這把古劍在不久前又被馬漢三從川島芳子的家中搜走了。一聽到價值連城的古劍,戴笠立馬想到了九龍寶劍,於是又讓川島芳子詳細描述了古劍的特征,結果發現,這把古劍正是九龍寶劍。
● 孔祥熙
● 宋子文
原來,當年馬漢三在河南林縣從戴笠手中接過九龍寶劍後,立馬起了貪念,想伺機將九龍寶劍據為己有。但是馬漢三又害怕這個事情一旦被戴笠發現,以戴笠的手腕,自己的腦袋恐怕要搬家。最後,思來想去,馬漢三決定暫不上交九龍寶劍。當時正是抗戰最為嚴峻的時刻,日軍**,大片國土淪喪,國家民族危在旦夕。馬漢三打的如意算盤是,一旦國家不保,軍統就不存在了,到時他就可以帶著九龍寶劍脫離軍統,逃到國外,從此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如果局勢出現轉機,戴笠要是不斷催問,馬漢三隻要編個理由就可以搪塞過去,到時候再把九龍寶劍送還給戴笠就可以了。雖然馬漢三的算盤打得精,但是事情卻出了意外。
1940年初,也就是馬漢三拿到九龍寶劍的半年後,馬漢三以商人身份到張家口活動,誤與日本特務機關開設的大隆洋行接觸。由於馬漢三揮金如土,加上生活糜爛,很快就引起了大隆洋行的後台老板,也就是日本大特務田中隆吉的注意。田中隆吉是個老資格的日本特務,被人稱為狐狸般狡猾的陰謀家,曾先後在上海、東北、華北、內蒙古等地策劃過無數陰謀事件。沒過多久,馬漢三的身份就被田中隆吉查清了,於是田中隆吉立即派張家口的特務機關把馬漢三給逮捕了。貪生怕死的馬漢三熬不過審訊,很快就叛變了,當即供出全部情況。為了活命,馬漢三還主動把九龍寶劍獻給了田中隆吉。之後,馬漢三被秘密釋放。不久,田中隆吉被調往山西任派遣軍少將參謀長。這年年底,田中隆吉因為指揮山西作戰失利,被日本東京大本營下令調回日本。田中隆吉預感自己回到日本後結果可能不妙,為了防止回到日本後受到憲兵的追繳,田中隆吉在返回日本前特地趕到北平,把九龍寶劍交給了他曾經的手下川島芳子,讓她代為妥善保管。
馬漢三被田中隆吉秘密釋放後,由於叛變的事情並沒有暴露,於是馬漢三很快就回到軍統繼續出任原職。此後,馬漢三先後擔任軍統蘭州站站長、寧夏緝私處處長、軍統局本部布置處處長等職。馬漢三在職務上步步高升,但是心裏始終惦記著九龍寶劍,時刻秘密關注著田中隆吉的行蹤。之後,馬漢三得知九龍寶劍到了川島芳子的手上,於是秘密派出軍統特務長期潛伏在川島芳子的身邊,以伺機拿回九龍寶劍。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投降後,馬漢三被任命為軍統北平辦事處主任、平津地區肅奸委員會委員、北平行營軍警督察處處長。馬漢三赴北平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親自帶人抓捕了川島芳子。隨後,馬漢三又下令對川島芳子位於北平東四牌樓九條胡同34號進行了地毯式的搜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搜尋,最終在一處地窖中找到了九龍寶劍。
當戴笠從川島芳子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震驚,於是下令立即對馬漢三進行秘密調查。結果發現,這位一直受自己重視的馬漢三,非但對自己不忠心,而且劣跡斑斑,是個貪汙的老手。戴笠越想越氣憤,恨不得立即下令槍殺馬漢三。但是,冷靜下來後,戴笠又改變了主意。理由是,川島芳子是個老資格特務,萬一中了她的離間計,得不償失。再加上當時戴笠公務纏身,既著急趕赴青島洽談美國海軍援助中國的艦艇問題,又要返回重慶向蔣介石匯報華北、華東等地肅奸的處理情況,還要主持戰後第一次四一慶祝會等,實在是分身乏術。不過,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戴笠正麵臨軍統的改組問題,如果此時爆出叛徒事件,戴笠的反對派勢必借機做文章,這將對戴笠十分不利。於是,戴笠決定先暫緩處理馬漢三的問題。不過,盡快拿回九龍寶劍卻是當務之急。於是,戴笠找來自己的親信、軍統秘書處龔仙舫,安排龔仙舫向馬漢三索要從川島芳子家中搜出的古劍。馬漢三一看戴笠跟自己索要九龍寶劍,知道自己的事情有可能已經曝光。為了穩住戴笠,馬漢三當即交出了九龍寶劍。
1946年3月16日,戴笠帶著九龍寶劍,從天津飛往青島,準備會見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但是,等戴笠到了青島,發現柯克已經在當天飛往上海了,並約定與戴笠在上海見麵商談軍艦援助問題。隨後,戴笠分別向軍統上海辦事處和重慶局本部的毛人鳳發了兩份電報,安排上海軍統辦事處於3月17日下午2時到上海龍華機場接待,讓重慶的毛人鳳向蔣介石匯報戴笠的行程。在青島小憩了一夜後,戴笠又急忙飛往上海。但是,在即將抵達上海時,飛機卻突然失事了,戴笠也因此喪命。這個消息一直被壓了5天後,才由《申報》最先披露,當時文章的標題是《一軍機離青來滬在南京失事墜毀乘客中有戴局長衛士兩名》,文章中並沒有提及戴笠也在墜亡名單中。直到第二天,也就是3月23日,在《大公報》的一則簡短的報道中才正式發布了戴笠墜亡的消息,但是這則報道仍然沒有提及事故詳情。
直到4月2日的《中央日報》才在第二版詳細報道了戴笠墜機經過:3月17日上午11點45分,戴笠及龔仙舫等7人乘坐飛機飛往上海,由於上海天氣不佳,於是改飛南京降落。當天13點6分左右,戴笠專機到達南京上空,但是由於遭遇大雨天氣,飛機無法正常下降,於是機組人員電告南京行委會電台,決定穿雲下降,沒想到幾分鍾後,戴笠的專機突然撞上了南京市江寧縣板橋鎮海拔僅有183米的岱山。緊接著,戴笠的專機發生了爆炸,火光衝天,大火整整燃燒了兩個多小時,飛機上包括戴笠本人在內的13人全部遇難。
戴笠墜機身亡的消息一經刊出,立即引起了轟動。尤其是戴笠隨身攜帶的九龍寶劍,更是讓戴笠之死蒙上了一層神秘麵紗。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言,戴笠之所以死於非命,主要原因在於攜帶了不祥的九龍寶劍。自從九龍寶劍的第一代主人乾隆死後,九龍寶劍就被埋葬到了裕陵,成了地下的陰劍。民間傳言,凡是得到此劍的人,都將死於非命。尤其是在九龍寶劍重新麵世後,曆經了孫殿英、馬漢三、川島芳子及戴笠之手。在這些人中,孫殿英死在了戰犯收留所,馬漢三被毛人鳳秘密處死,川島芳子在北平第一監獄被槍決。這些人的死亡全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都是死於非命。因此,有人就把戴笠之死也歸咎於九龍寶劍。不過,這個說法顯然太過迷信,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 日寇侵華時期的日本出版的畫報“畫報躍進之日本”中刊登的吳佩孚家庭照
● 戴笠葬禮
查閱戴笠墜機的相關資料,我們發現戴笠當天所乘坐的專機是航空委員會專門劃撥的DC47型222號專機,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導航設備,是可以全天候飛行的軍用運輸機,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一流的飛機,安全性能相當可靠。所以,人們並不願意相信叱吒風雲的軍統局長戴笠會因為飛機事故死亡。那麽,戴笠之死的背後是否真的另有隱情呢?
當時,關於戴笠的死亡原因,民間流傳有很多版本。其中比較普遍的一種說法是,戴笠死於政治謀殺,矛頭直指蔣介石。事實上,戴笠死之前那段時間,戴笠與蔣介石之間的關係十分微妙。戴笠長期為蔣介石做情報工作,為蔣介石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隨著戴笠功勞越來越大,他與蔣介石之間產生了猜忌。尤其是戴笠死時那段時間,戴笠的勢力達到了巔峰,開始滲透到軍事、交通、警察、治安及國防預備隊等各方麵,還建立了人數達20萬人的軍統特務組織。並且,戴笠的軍統規則森嚴,隻對戴笠一人唯命是從,無視蔣介石的存在,這讓蔣介石十分惶恐。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談判,簽訂了和平建國協議,要求取消特務機關。於是,蔣介石向戴笠發出了撤銷軍統局的秘密指令,蔣介石希望通過撤掉軍統,削弱戴笠手中的權力,消除軍統的威脅。戴笠意識到,一旦撤銷軍統,他的地位、權勢、榮華富貴都將一並消失。戴笠曾對親信人員感慨:如果不死在共產黨手裏,早晚也會死在委員長手中。為了自保,戴笠想控製軍權。但是,陸軍的人都是黃埔軍校的,戴笠隻是個黃埔六期生,是無法控製住這些人的。而空軍又歸宋美齡管轄,於是戴笠積極和美國人接觸,想借助美國人之手,把自己推到海軍司令的位置。
戴笠和美國人的親密關係,引起了蔣介石的猜忌。長期以來,蔣介石一直依靠美國人的物資及軍事政治力量等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現在戴笠也想從中插一腳。蔣介石認為戴笠對自己構成了威脅,所以,伺機除掉戴笠對蔣介石來說就是除去了一塊心病。不過,仔細推敲下,這個說法卻是疑點重重。蔣介石作為最高統帥,如果真要處理戴笠,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把戴笠殺了,或者軟禁起來,完全沒有必要采取製造飛機事故的方式。此外,當時國共內戰即將爆發,蔣介石不可能在這樣的關鍵時刻自毀長城。而且據相關資料記載,戴笠死後蔣介石十分悲痛。蔣介石敗退到台灣後時常掛念戴笠,並多次對人感慨: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由此可見,蔣介石殺戴笠的可能性很小。那麽,戴笠之死的真相究竟是什麽呢?
關於戴笠的死因,當時被廣為流傳的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即戴笠是被馬漢三暗殺的。當時,戴笠派龔仙舫向馬漢三討要九龍寶劍,引起了馬漢三的警覺。馬漢三知道戴笠性格變化多端,遲早會回過頭來處置自己的。為了自保,馬漢三決定先下手為強,除掉戴笠。馬漢三利用戴笠好色這個特點,將自己的機要秘書兼情人、年輕漂亮的劉玉珠安排在戴笠身邊。1946年3月17日上午,青島滄口機場向上海龍華機場聯係溝通起飛事宜,得知龍華機場下午有雨,可能會影響飛機著陸。不過,戴笠仍然決定專機11點準時起飛,並叮囑機組人員多備燃料。當時,戴笠之所以要堅持飛上海,是要趕去會見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柯克,戴笠必須抓住這個機會爭取到美國海軍的支持,從而讓自己當上海軍司令。除此之外,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急需戴笠去處理。幾天前,戴笠的情人、著名影星蝴蝶已抵達上海,此時蝴蝶正在上海等候戴笠幫她辦理和丈夫潘有聲的離婚手續。
● “田中隆吉家持用”軍刀
戴笠的起飛時間確定後,有一個人立即悄悄展開了行動,這個人就是馬漢三安插到戴笠身邊的劉玉珠。戴笠的這次行程並沒有安排劉玉珠同行,不過劉玉珠為了替情人馬漢三除掉戴笠,已於兩天前秘密潛伏到了青島機場。劉玉珠以軍統華北督導員的特殊身份,暗中與青島機場的航空檢查人員混得很熟,又用大把的鈔票打通了機場和軍統青島辦事處的各關節。當戴笠的起飛時間確定後,劉玉珠驅車到達機場,向警衛222號專機的特務提出登機檢查安全狀況,以確保飛行安全。由於劉玉珠已經事先打點,在場的警衛人員並沒有對劉玉珠產生懷疑。劉玉珠登上戴笠的飛機後,迅速安裝了定時炸彈。這個說法在當時被廣為認可,尤其是戴笠死後,馬漢三和劉玉珠就被毛人鳳給秘密處死了。這似乎也更加印證了,馬漢三就是殺害戴笠的元凶。那麽,事實真相果真是如此嗎?
實際上,這個猜測也存在很多疑點。其一,民間傳言劉玉珠年輕貌美,是馬漢三的情婦。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馬漢三確實有個叫劉玉珠的心腹秘書,但是這個劉玉珠原名叫劉貴清,是個年近40歲的男性。抗戰時期,戴笠曾經下令軍統各級都不準結婚,不能設女秘書,所以馬漢三用劉玉珠實施美人計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另外,馬漢三和劉玉珠確實在1948年被毛人鳳處死,但罪名卻是貪汙。而且,戴笠本人就是個暗殺王,他對特務暗殺那一套手段非常清楚,別人要在他的飛機上安裝炸彈,可以說比登天還難。此外,抗戰時期的定時炸彈大都比較簡單,起爆時間一般也就一個小時左右,而戴笠專機卻在空中飛行了三個多小時。因此,馬漢三暗殺戴笠的這個說法也不能成立。
除了以上三個說法外,關於戴笠的死亡原因還有被美國特工謀殺、被共產黨謀殺、風水相克等版本。每一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都經不起仔細推敲,甚至有些猜測更不能自圓其說。由於缺乏直接的證據,於是,戴笠的死因就成了一個未解之謎。那麽,戴笠死後,那把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又流落到了什麽地方呢?
據時任軍統總務處處長沈醉在《我所知道的戴笠》一書中記載,戴笠的專機失事後,九龍寶劍的劍鞘和劍柄已被嚴重燒毀,隻留下了一段殘損的劍身。於是,沈醉就將九龍寶劍和戴笠的遺骸一起放入了棺材中,最終被埋葬到了南京紫金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