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一城終老,不一定意味著有房子終老;
擇一城終老,不一定意味著在久居的故鄉終老,如果想賺錢的話;
擇一城終老,首選北上廣深,次選區域經濟中心,再次是省會、省內經濟最發達城市,最後才是家鄉的設區市、縣城、建製鎮。
這一節,主要講一些關於購房的經驗技巧。
購房置業第一條,首選北上廣深。但是,北上廣深的房子不是每個人想買就能買。調控政策跟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2011年北京出台“京十五條”,開始了史上最嚴厲限購政策。大家都知道,在這幾個一線城市買房要社保、戶口等很多條件,也就是說,相當一部分人無法在北上廣深買商品房。
如果不能在一線城市購買商品房,請盡量在級別較高的城市置業:北上廣深之外,首選經濟發達區域核心城市,杭州、重慶、天津、成都、武漢等;北上廣深周邊地區,北京周邊的北三縣、上海周邊的昆山。
其次,選擇居住地所在地省會,或者省內經濟最發達城市,例如山東青島、河北唐山,經濟總量比省會還要高。
再次是所在地的設區市,在設區市置業就要小心了,一般來說設區市是三四線城市。請記住,城市級別越低,房價波動風險就越大,尤其慎重在縣級城市及以下地區配置過多房地產。
然而,對很多人來說,我們給出的置業建議從沒想過,對他們來說區域經濟中心、省會隻是他鄉,遙遠的城市、遙遠的陌生人,完全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為什麽我們會給出這樣的置業建議?
答:最重要的是當下。
當下的情況已經很明顯:房地產升值的順序一定是按城市級別來的,跌價則是正好相反。一個更為深遠的原因,生育率下降之後一個地區的人口主要靠外來人口流入,人口淨流入則房價具備上漲基礎,反之則反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口一定是趨向發達城市流動。
在三四線城市生活的人,這一代人已經不可能離開這片土地,但是下一代人總是要流動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流向北上廣深,其次則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一直說“最重要的是當下”,當下看到的結果是:20年前同樣10萬元錢,在不同城市購買住房的增值程度是不一樣的;20年前在不同地區置業,20年後孩子成家立業,需要變賣掉老家的房子。同樣一筆錢卻給了孩子完全不同的起點,也可能就是最後的結局。
即使在農村地區,如今一個人的生活範圍早就不再是一畝三分地,而是遍及全國、全省,一個地區外出務工人員很少,隻能說明這個地區經濟比較發達,否則留不住年輕人,在本地置業也無所謂。除此之外,在每個人視野範圍之內總有一些熟悉的城市,更重要的是,在每個人支付能力之內會有一些比家鄉經濟更發達的城市。
那麽,他鄉就是置業之地,他鄉即故鄉。
還有一種情況,在置業中很普遍。
走出故鄉的人總有一種鄉戀情結,即使已經在大城市安家立業也總希望在家鄉留下一套房子,美其名曰將來退居頤養天年。
請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倒不是說家鄉房產將來不好出手或者增值較慢,比增值更重要的是貨幣時間價值。但凡有類似想法的人一般都已在大城市立住腳跟,起碼有車有房,稱得上是小康之家。小康之家在故鄉能看中的一定是當地相對高端的樓盤,動輒價格在大幾十萬甚至百萬;百萬資產對剛走進大城市的家庭不是小數目,即使貸款,將來換房也要還清這套房子的貸款,跟全款沒有區別。
一套家鄉的房產,占用百萬量級的現金,且不論故鄉房產出手價格,僅速度一項就可能使你喪失很多機會。投資,除了收益,更重要的是變現速度,否則,即使漲幅頗高,僅有紙上富貴又有何用?
房地產置業,擇一城終老,不若擇大城市為下一代提高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