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的經曆有喜有憂,以當前房價,喜的是買得起房產的成功者,買上一套房是多少人奮鬥一生最終無法實現的目標——尤其是一線城市的房子;憂的是永遠買不到最合適或者最心儀的房子——手邊的錢總是不夠用。我們就以情況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一線城市為例進行說明。錢或者說價位是所有城市買房的第一考慮因素,百萬量級以內對一線城市房產檔次沒有本質性影響,多幾十萬、少幾十萬,在房子麵積、功能、區域上影響不會太大;另外,百萬量級的款項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天文數字,所以,在決定購房前一定弄清楚自己要出、能出多少錢。
可能大家不相信,即使買房者自己也很難說清楚能掏出來多少錢,隻是大概估算一個能承受的總額。估算出來的壓力不是現實壓力,真實麵對壓力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感覺,或者說在下決心的時候信心百倍,真正麵對的時候會灰心喪氣。其中的差額很可能來自親友借款,大部分人買房需要借錢,借遍親朋好友,再用足貸款。如今開口借錢已經成為很為難的事兒,理想和現實之間會出現差額,一旦簽了合同又不能湊夠錢,會讓購房者很被動。所以,買房總體上還是要量力而行,手裏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兒,決不能畫餅充饑。
明確買多少錢的房子,不是單純指房子的價款,更重要的是明確首付(含稅費、中介費)、貸款。我總結了一句話:首付(含稅費、中介費)不能超、貸款不能少,首付最重要。給定一個首付額度,向上浮動不能超過三個月收入,再多了需要根據個人能力而定。
一般來說,三個月收入相對容易解決,實在不行多要一段時間成交周期也可以。至於貸款,則一定要用足,月供要為家庭月收入的二分之一。
通常,家庭收入是上升的,很少有下降的情況。況且,時間也有價值,30年前的100萬本息跟今天的100萬本息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看到30年來貨幣時間價值的變化,當知貸款還是多多益善。
看房過程中一定要避免這樣的問題:價格高的房子比心理價位的房子好,於是臨時決策多花一些錢來買更好的房子。這是買房過程中很忌諱的一件事。買房過程中多花個三五十萬跟玩兒一樣,現實的支付能力擺在這兒,多三五十萬對普通人來說會增加更多壓力。就算有能力可以籌到錢,購房者也不一定對支付能力有清醒的認識,於是便會反複糾結,拖延成交周期。
北上廣深四個城市,北京比上海、深圳、廣州更複雜一些,搞定北京房子的經驗一定可以運用到上、廣、深。這倒不是說北京的房子貴,而是北京房子的房型、地點選擇比較複雜,需要斟酌的方麵也比較多。
首先聲明一下,對想在北京買房的人來說,一定要對這個艱難的過程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不僅要有足夠的財力,還要有足夠的體力、時間和心理承受能力。
財力自不必說,所謂時間,看房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要把幾乎所有的業餘時間用來看房,整個家庭無暇顧及其他事情,沒有所謂業餘生活。所謂體力,看房者要跟中介跑很多地方,相當一部分路程是步行或者電動車。所謂心理承受能力,隨著看房曆程延長,看房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會越來越強,對破房子的接受程度會越來越高,直到最後自我成熟,理想中的市場變成了真實的市場。
明白自己的支付能力,首先要弄清兩個概念:首套購房和首套貸款問題(以下簡稱首套和首貸),這兩個問題在全國所有城市都存在。
在某一個城市首套購房不意味著首套貸款,隻要繳稅的時候家庭名下在京無房即為首套住房;首貸卻是家庭名下 【 以家庭為單位指的是夫妻雙方及未成年子女為一個家庭。】在京無房並且家庭名下全國範圍內無購房貸款記錄,方被視為首貸。再說一次,請一定注意,全國範圍內無購房貸款記錄才可以被認定為首貸。
在北京房地產市場,請記住:即使滿足首套首貸條件,購買新房的首付也不是傳說中的30%,而是40%。北京新房所處的地段和價格等因素,新房幾乎都是非普通住宅(住宅分成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非普通住宅就是豪宅),所以首套首貸購買新房的首付是40%。至於稅費,稅費首套90平米(含)1%契稅,90平米以上1.5%契稅;二套統一執行3%契稅。
二手房首付計算更為複雜,不同交易時間首付計算方法差別很大。一般來說,首套實際付款在合同價的40—50%,二套房一般是70%以上。
二手房會有中介費,不同中介會有不同費用;稅費與所買房屋二次出售年限、家庭住房情況有關,具體情況需要具體分析。尤其對預算比較低的買房者,請一定要記住,稅費和中介費是一筆價格不菲的支出,這兩筆費用都要與首付同時支付,是必須核算在內的。
我們還可以給出建議的看房時段——嚴冬酷暑。要麽是嚴冬,要麽是酷暑,這兩個時段看房的人很少,是一年中市場最冷清的時候。盡管這個時候看房會受點罪,但正因為市場冷清才能挑到好點的房子,找到好的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