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是人性的體現,技術分析的本質就是看穿人性。看穿之後,至於能不能克服人性弱點,就要看每個人的緣法和造化了。

人性是什麽?貪婪和恐懼。有貪婪、有恐懼,市場才有漲跌,所以市場永遠不可能實現所謂理論上的“均衡”,即,股價永遠不可能橫盤不動。我們是人,不是神,每個人身上都被上帝塗抹了底色,不可能完全克服貪婪與恐懼,也就必然無法擺脫人性。所以,技術分析永遠有效。

技術分析有很多流派,所有技術指標都是在價格基礎上通過某種算法加工而成。所有技術分析都有一個目標——如何選擇標的,如何找到準確的買賣點,從而實現低買高賣。對技術分析來說,選股不是問題,所有的股票都可以用一種技術分析手法操作。

如何選擇買賣點,明晰這個問題的過程就是從韭菜到高手的過程,所有虧損的原因都是在買賣兩個點的選擇上犯了錯誤。於是,人們開始在先人的故紙堆中探尋,方法換了一個又一個,牛人拜訪了一波又一波,時間、金錢沒少花,最後還是不得甚解。

長久以來,很多人不是在修正策略,就是在修正策略的路上。技術分析方法不管用?學習的人沒有天賦、無法領會?還是市場根本沒有技術分析這回事?

請不要懷疑技術分析的有效性,不是技術分析無效,是您自己無法控製自己。人性本身就很難琢磨,人有時候自己都看不穿自己,如何看穿他人?

盡破藩籬,守在悟徹諸天。

想要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先要從技術分析本身說起。現在市麵上流行的技術分析方法,不外乎道氏理論、波浪理論、纏論與各種指標理論。當然,還有認為市場不可知的隨機遊走(random walk)理論,由於討論的前提發生了變化,所以這裏不深究。

各種理論天花亂墜,每種理論都能給出頭頭是道的買賣方案,例如按照道氏理論,突破趨勢線應該買入,跌破趨勢線應該賣出;按照波浪理論,應該主要做上升浪的1、3、5浪,規避調整浪;按照纏論,一類買點是最轉折點,二類買點是最安全的進場點,三類買點是上漲最快的點,反之反是;按照指標理論,金叉買入、死叉賣出;價格上穿均線買入、價格跌破均線賣出……每種理論都有眾多信徒,大家有時候還會像江湖上的大俠一樣相互瞧不上。

策略或者說技術方法有很多種,可以說,沒有一種是真正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因為,運用方法的是不同的人,每個人心境不同、環境各異,在不同的土壤裏,怎麽可能產生一致的操作方法?

所有的技術分析方法看似沒有聯係,終究可以歸結出一個共同點——趨勢分析,即跟隨趨勢。問題的關鍵在於,隻有趨勢形成後才能被確認為趨勢,在趨勢沒有完成之前無法驗證結論正確與否。

比如道氏理論裏的突破買入、跌破賣出,波浪裏的上升浪,纏論裏的一類買點是反轉趨勢、二三類買點是上升趨勢,金叉、死叉買賣法也是如此。在任何趨勢買入法中,理論體係總是事前規定 N 種預設情況,對應的情況出現時,按照對應的策略執行即可。

這些方法沒有好壞之分,市場出現相應理論的情況,按照對應的策略操作即可。如果非要評價方法的優劣,個人認為隻要理論對市場的走勢能夠給出完全的分類,則說明該理論的強大。

很多股民認為這個理論不行、那個理論不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搞清楚趨勢買入法的精髓,甚至連最基本的分類情況和對應的策略都沒有掌握,而是憑一知半解的“自以為”操作,最後你不賠錢誰賠錢?

了解了技術分析法的精髓,掌握了這些方法,就能盈利嗎?

不一定!

趨勢買入法沒什麽科學依據,到了某個臨界點必定出現對應的情況嗎?比如震**一段時間後是繼續向上突破還是繼續震**,金叉之後股價一定順利上漲嗎?

再次提醒大家記住金融市場中唯一確定的事:市場上從不存在確定性,任何技術分析方法給出的答案都不可能絕對正確。

出現某種情況,之後會如何,在具體的操作上是一個概率問題,例如在上升趨勢的震**結束後,繼續向上突破的概率大;金叉之後股價繼續向上突破的概率大。

炒股不僅要學方法,更應該知道技術分析的目標是在一定概率下求得財富。很多股民之所以不斷在各個理論間猶豫徘徊,就是沒看清這一點。即便股神巴菲特運用的策略,也存在一個準確性的問題。不能因為一兩次的失敗否定全部理論,這就像投硬幣,隻要投的次數足夠多,理論上正反麵出現的概率應該是1:1,如果投了3次都出現正麵,就否定1:1的概率,顯然不科學。

即便是預設的理論,也存在類似於投硬幣這樣的不確定性,隻不過因為有了預設的前提,在心理作用下按照規定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大而已。我們再次重複一遍,交易中唯一確定的事就是存在不確定性,投資者要做的就是在這種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這才是交易的本質。

如何尋找確定性?

首先要選擇相信,相信自己選擇的技術分析方法,哪怕是最簡單的均線金叉買入、死叉賣出理論。

很多事情因為相信才會存在,不是因為存在而後才去相信。

技術分析方法就屬於這類,所有的技術分析方法都是一種共識,隻有交易者相信這種方法,在某種情況下達成共識,才會出現對應的情況。如果沒有共識,技術分析方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就像全世界都認可的美元,其實就是一張紙,之所以能夠在全世界流通、買全世界的商品,甚至當成攻擊其他國家經濟、金融體係的武器,就是因為全世界都認可美元,都把它當成硬通貨,如果哪天認可美元的共識沒有了,美國的霸權地位也就消失了。

扯得有點遠,繼續說技術分析。

上麵說了這麽多,看似對操作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其實這才是幹貨。其中的道理是我用幾年才醒悟過來,雖然不能讓你照葫蘆畫瓢直接去操作,但它可以作為一個參考,讓大家在交易的道路上少走彎路,至於能領悟多少,還是要看緣法。

從這個道理出發,悟出的最大法則就是跟蹤趨勢,依據概率,賠小賺大。跟蹤趨勢,就是所謂順勢而為。因為A股隻能買入上漲盈利,所以隻選強勢板塊、強勢個股操作,在技術上選擇那些明顯多頭趨勢的股票操作。

如此,成功的概率也就提高了。

交易中概率很難精確計算。金叉之後繼續上漲的概率有多少?誰也不能給出具體的數值,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在所有人的共識推動下,繼續上漲的概率大於下跌的概率。

對於操作而言,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

交易沒有持之以恒的百分之百正確,隻要保證一定的準確率或者一定的盈虧比,哪怕虧損甚至連續虧損都無所謂,隻要保證小虧大賺,最後一定能賺錢。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每次的盈虧比在3:1(意味著一次盈利可以承受3次虧損),哪怕隻有33%的正確率,股民夢寐以求的長期穩定盈利都能實現。33%的正確率很多人看不上,實際上,這又是一個99%的投資者(含機構投資者)都達不到的目標;如果你能把準確率提高到50%,巴菲特也會自愧不如。

說了這麽多,都是些形而上的東西,沒有具體招式,相當於武術的內力,可以應用到所有門派的任何招式中。

有了內力,招式還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