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誰是炒股賺錢最多的人?恐怕全世界股民的答案都是一致的,此人非沃倫·巴菲特(Warren E.Buffett) 莫屬。

11歲時巴菲特就買入了人生第一隻股票,從此在股票投資上一發不可收拾,直到成為世界首富。

巴菲特連續多年占據《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甲的位置,即便2006年將全部財富的85%捐給了慈善基金會,此後數年又捐贈數十億美元,他仍在福布斯2018年財富榜中以840億美元的身價雄踞第三位。

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從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廠成長為股價超過30萬美元、每股淨利潤的增長率年化超過20%、總市值超過2200億美元的世界著名集團公司。有人做過統計,截止到2017年,伯克希爾的市值增長了10880倍,同期標準普爾指數年複合增長隻有不到10%。

巴菲特的成就有目共睹,他成為股神的秘籍是什麽呢?

眾所周知,巴菲特是價值投資的信仰者和堅定執行者,價值投資是巴菲特成功的秘籍,準確說這是公開的秘密。

所有公開的東西,都稱不上秘密。全世界有誰堅持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從而取得和巴菲特一樣的成績嗎?

沒有。

既然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成功的路徑,為什麽沒有人能複製他的成功呢?是巴菲特有所隱藏嗎?還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價值投資的理念在其他人身上和其他市場根本行不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搞清楚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到底是什麽。

所謂價值投資,簡單地說,就是尋找那些價值被低估的企業,並長期持有。什麽是價值被低估呢?即便隻讀過高中的人應該也記得經濟學中的一條基本原理: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按照最簡單的理解,價格在價值之下的股票就是被低估的。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也曾發表過自己的觀點:價值是相對的,表示在某一地點和時間兩樣東西之間的關係。

所以,低估應該是指那些價格低於價值的企業,投資這類股票就是價值投資。

股票的價格實時顯示在交易軟件上,任何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看到,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困難的是如何估算一個企業的價值?

對於這個問題,一千個人會有一千個回答,不如先聽聽股神自己的說法。巴菲特本人在《寫給股東的信》中這樣解釋:企業價值等於某家企業在其剩餘的企業壽命中所能產生的現金,經過折價後的現價。

理論上,這個解釋很容易驗證,會用計算器就能算出來。問題是其中兩個因子根本無法估計:“企業壽命”是多少?會計假設企業是永續經營,沒有死亡日期;至於能產生的現金流就更是玄妙,這可不是看一看現金流量表就能算出來的,人家要的是未來現金流,而不是當前現金流。須知,當前現金流跟未來現金流根本不是一碼事。

那麽,可以肯定的是,按照股神這句話去投資是根本不可能的,因為計算器和數學公式不可能估算一家企業的價值。所以,巴菲特還有沒說出來的秘密。果不其然,他還這樣說過:你知道內在價值的計算和評估是多麽的重要啊,我是不可能在白天當著外人計算任何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的,如此重要的工作,我都是安排在夜深人靜的晚上,一個人悄悄地計算公司的內在價值 【 但斌,《時間的玫瑰》,中信出版社,2018.6。】。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計算模式,好像是百年老店的偏方秘籍,不但不能對外公開,自己也要在夜黑風高、四下無人的時候拿出來……真的如此嗎?未必。

作為與巴菲特合作四十多年的夥伴,查理·芒格(Charlie Thomas Munger)在一次投資者見麵會上“不小心”揭穿了這個“謊言”:我和巴菲特合作的這幾十年裏,從來沒有看到過巴菲特用他所說的現金流折算過他說的任何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 【 但斌,《時間的玫瑰》,中信出版社,2018.6。】。

投資是一場戰爭,兵無常法,水無常形。所謂公司價值,根本沒有一個固定、統一的公式可以去測評,就連巴菲特和他的團隊也無法準確算出一個公司的準確價值。

明白了這一點,再回答價值投資在A股是否有效的問題就簡單了。正所謂畫虎畫皮難畫骨,巴菲特自己都沒有量化的公式可以執行,其他人也隻能邯鄲學步模仿個樣子,怎麽可能憑著這樣一個理念成功?更真實的情況是,大多數人連個樣子都學不會就悶頭衝進了股市。

在A股的市場環境中,那些堅信價值投資的人沒有取得正麵評價,那些歪打正著的卻獲益不少。

李大霄應該算國內最著名的價值投資信奉者了,最起碼可以稱得上之一。可他在股民心中的地位,總是被當成笑話調侃,甚至有人說李大霄喊漲指數就跌、喊跌指數就漲,簡直成了反向指標……

更有意思的一個笑話是,一位股民買了京東方,賺到盆滿缽滿。別人羨慕地問他為何選擇京東方作為他的投資標的,他卻說,京東這麽大的電商,滿世界都是京東送貨的快遞小哥,一定有投資價值。

笑話有點誇張,但放在中國散戶身上並不奇怪,很多人買過股票,卻根本不知道上市公司是幹什麽的。

有人說,這是因為美國資本市場和國內的資本市場差別很大。美國機構投資者占很大比重,國內散戶投資者數量居多,追漲殺跌嚴重;美國市場上強調投資理念,注重挖掘公司的內在價值,A 股市場投機炒作盛行,短線炒作是常態……

同是價值投資,卻有截然相反的結果,是市場的差別還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在中國水土不服?

追本溯源,還要回到最初的疑問——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究竟是什麽?讓我說說自己的看法,或者大家也能有所悟,也許這才是股神想說而不敢說的話。

第一條,要選擇被低估的公司。

巴菲特曾經舉過一個非常通俗的例子來闡釋價值投資的核心:以40美分的價格買進1美元的紙鈔。道理大家都懂,關鍵是這個世界上有沒有這樣的傻子,以40美分的價格賣給你1美元的紙鈔?有的,在股票市場還真有這樣的事兒,那就是被低估的股票。

我們可以從公開的消息獲得市場對一家公司的估值區間,當股價接近這個區間的下限甚至跌破下限時,那麽價值被低估的概率很大。

對於那些被低估的股票,底部是一個區間而不是一個絕對的點。股票到了價值區間,價格仍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但這並不妨礙建倉操作,要知道大多數時候買在一個相對低的區間已經算很成功了,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什麽時候買入都沒有錯。

這裏要糾正一個錯誤觀念,就是價格投機者不關心股票的價值。完全忽略股票價值做短線交易,用評書的語言來說,這種行為好比玩蹦極不穿戴防護繩——完完全全的自殺行為。任何投機必須建立在價值投資之上,價格投機者賺的不是傻子的錢,而是作為一個中間商,賺股票市場公允價值和個體預期價格差異的錢。

第二條,選對行業。

發現價值被低估的企業後,就算有了備選標的。這些標的或許是各個行業的翹楚,但各行業所處的發展階段不一樣,未來潛力也不盡相同,最終投資結果可能大相徑庭。

有人說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是,發現被低估的企業後,買入其股票並長期持有。其實這種觀點也是不對的,發現好標的後確實應該買入並長期持有,但限且僅限於有潛力的行業。

這就涉及行業選擇問題。價值投資不僅要選擇出好的上市公司,而且要優中選優,首先選擇那些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唯有如此才能最大概率賺取收益。

至於如何選擇行業,道理很簡單,最重要的是當下。當下哪個行業最賺錢,就選擇哪個行業:20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是美國汽車製造業的黃金時期,此時投資汽車類股票必然能獲得超額收益;20世紀90年代初期,家用電器尚未全民普及的時候選擇家用電器一定是可以賺錢的;2000年以後互聯網科技公司在中國大行其道,隨便買入阿裏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公司的股票都能搭上財富的列車。

以上理論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但操作起來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畢竟看穿一個行業、一家公司發展不是那麽容易的。在這裏我們給出一個簡單的方法,類似於剛才說過的笑話,也許這位散戶不懂京東方、不懂京東,但他看到了滿大街的京東小哥,誤打誤撞買對了“京東方”。看看大街上尤其是繁華的街道上哪個行業最興旺,那麽這個行業一定是當下最賺錢的。

第三條,好股票價格不會永遠不下跌,一定要選擇成長股。

一般來說,價格之所以能夠達成交易,是因為買賣雙方存在分歧,一方認為被低估了,一方認為定價被高估了,分歧必然會導致價格的波動。隨著對一隻股票認可度增加,股價便會連續上升,試圖在低價垃圾股中尋找有投資潛力的股票往往無功而返。一家好的上市公司如同商場裏最好的貨物,既能保值增值,又有良好的成長性。您能看到其他人一定也能看到,不可能您看到其他人看不到,反之亦然。

散戶對於巴菲特的長期持有怕是有一些誤解,人們總是有一種短線思維,喜歡追漲殺跌,買在高點、割肉在地板。而巴菲特提倡的理念是“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人性的弱點籠罩下,散戶總是高吸低拋,在巴菲特的理念指導下卻適得其反,在二者的衝突下散戶最後把黑鍋甩給了別人。

我要告訴你的是,任何好股票都會有波動,投資者要做的是,在波動時低吸,而不是割肉。

說一隻眾所周知的個股。

國內最好的上市公司之一貴州茅台,該股票自上市以來股價翻了上百倍,即使如此中間也經曆幾次比較大的波動。從2007年7月到2016年7月份,股價始終在80多元和300多元之間運行,振幅接近300%。從2012年7月到2014年8月股價陷入兩年多的回調期,如果此時沒有忍受住股價的回調,那麽將錯過未來3年約3倍的漲幅。

第四條,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說起來容易,卻是世界上最難的事兒,大部分人還是知易行難,道理誰都知道,卻無法克服與生俱來的貪婪與恐懼,於是變成了知易行難。知易行難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特點,從知道到做到本身就存在一個巨大的鴻溝,真正能跨過這道溝壑的人少之又少。

如果用一句經典台詞可以這樣描述:

曾經有一隻低價股放在我麵前,我沒有珍惜,等到追高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隻股票說三個字:我要買!如果非要規定一個持有期,我希望是——高點賣!

那些持股不堅定的人一定會經常默念這段台詞,因為執行總是落後於意識,最後隻能在狂熱中追入,又在恐慌中拋出,雖然堅定持有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執行與認知完全相反。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首先深入理解價值投資的理念,如同堅信市場可知,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理念;其次要以合理的邏輯和方法評判企業價值,尋找被低估的標的;再次就是堅持到底,即便在股價波動時也能一如既往地執行;最後,可以采用基金定投的方法平滑價格波動的風險。

那麽,該如何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