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態人生,芊芊紅塵,看穿世間一切最好的地方就是市場。市場從來都是最公平的地方,隻要能付得起代價,就能買到您要的東西;換句話說,付不起足夠的代價,一定不會有人在市場中做公益。
所謂市場,有人賣物品、有人賣時間、有人賣親情,有的生意在繁華之處做,有的生意卻隻能在月黑風高夜才開張,如此而已。“堪破紅塵”無非堪破欲望,意思聽起來很淺顯,卻知易行難。身在紅塵,心為紅塵所染,拋棄千萬欲望就是拋棄紅塵,如何堪破?
人力總有不及之處,很多欲望既不能堪破又不能滿足,久而久之就成了一道心結,所以,騙術就有了存在的基礎。
真實世界很殘酷,所以人們選擇不相信真實;虛幻是縹緲的,哪怕有一瞬間的想象也能給人帶來滿足感,所以人們選擇相信虛幻。麵對得不到的**,很多人忘記了理性,選擇了虛幻,也選擇了被欺騙。所謂騙術,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人去騙人,而是自己欺騙自己,如此而已。
天下騙術千變萬化,萬變不離其宗:把超現實的東西賣給你,為了那一瞬的虛幻,有的人可以付出最高代價,哪怕燃燒生命也在所不惜(沒了錢自然也就沒了命)。所有騙術本質都是這樣的,更換不同主題,直指心結,利用人的心理弱點,騙別人兜裏那點錢。
劉青雲曾拍過一個影視劇《綺夢》,大意就是騙子用特異功能引導劉青雲入夢,了結一個心結,但每次入夢要千兩黃金。劉青雲在劇中扮演香港首富,身為首富幾乎為此耗光了家財。騙術表象有很多種,要害的東西大抵如此,招數隻是略做變化而已。
騙術第一招,給出一個極具**力的目標。
無論騙術宣稱的目標多麽荒謬,都有人相信,大富大貴、長生不老、逆天改命……經濟學,確切地說是西方經濟學,它的基本假設是人是理性人,但很遺憾,這個假設是錯誤的,無論消費還是投資,甚至日常生活,人們偏偏喜歡選擇“不理性”。在可以考證的騙術中,往往是越荒謬的目標越有人信。道理很簡單,如果不用最大的利益來**別人,怎麽可能騙到別人手中的錢?
請記住,騙術給出的目標一定是日常生活中無法實現而人們又特別期待的,有誰不期待美好呢?最常見的,一夜暴富、永遠健康是不可能的,但將現實的不可能讓受騙者深信不疑,是騙術最有利的基礎。
識別騙術,根本上的方法就是杜絕貪、嗔、癡、疑、慢。人生不是小說,沒有失散多年親屬的巨額財產讓你繼承(比如電影《西虹市首富》裏的王多魚),也沒有巨額彩票獎金,一旦身處奇遇就距離騙局不遠了。
遺憾的是,貪、嗔、癡、疑、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性,是所有罪惡產生的根源,普通人不可能戒除,所以總有人異想天開,騙子也就可能永遠存在,哪怕最低級的騙術也總有人上當。
請記住,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會有人把你變成齊天大聖,如果遇到號稱給你三顆痣的人,不一定是紫霞,還有可能是吃人的牛魔王。用簡單一句俗語就能解釋,“天生掉餡餅,地上有陷阱”。
騙術第二招,給出一批極具煽動性的概念,宣揚通過這些超能力能實現現實中滿足不了的願望。很多人都有救世主心態,自己能力範圍之內實現不了的,就期望一些超現實能力的人、手段出現去幫忙實現。救世主思維下最容易產生的是宗教,這種想法同樣也是滋生騙子的溫床。
騙子經常利用人們的救世主心態宣揚一些超能力概念,他們口中的很多超能力的概念真實存在,大家可能隱隱約約聽說過,卻不得要領,最終陷入了騙子設計的圈套。
騙子一定會口若懸河、玄而又玄、唾沫橫飛,要麽是財經理論中極其專業的名詞,比如對敲、分形理論、隨機過程、行為金融學;要麽是晦澀難懂的學術名詞,比如量子共振、波粒二象性、區塊鏈;要麽是極其神秘的理論,外星文明、遠古瑪雅預言、平行宇宙……
玄而又玄就是想要似是而非的結果,人類對神秘有天生的獲取欲,如果不神秘大家都知道,有什麽可說的?神秘所以為神秘,因為普通人根本無法證明,更無可證偽。用玄而又玄的東西去迷惑被欺騙者,似信非信,猶豫之間就中了別人的圈套。
總之,這些東西根本就不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於能不能賺錢、能不能滿足心願隻有天知道。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普通人終生都不可能第一時間接觸到最尖端、最前沿的東西,弄懂這些東西哪怕皮毛都需要一生的學習積澱,是非常專業的事兒。
某一個具體的神秘領域或者高精尖領域,全球能涉及其中的不過幾個人而已,絕不可能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如果身邊有人告訴你一個領域如何神秘,可以帶來神秘收益,那麽基本可以肯定您已經在陷阱之中了。如果您還是不相信,請參考我們給出的標準答案。
騙術第三招,欺騙必然要打親情牌,讓人在噓寒問暖中卸下防護的盔甲,建立信任,然後再從你口袋裏掏錢。
任何騙術都要具體作用到一個人身上,詐騙成功就一定要取得信任,否則如何能心甘情願讓陌生人掏錢?你對誰的信任感最強?當然是親人、朋友、同事、同學。既然如此,騙子就要成為被騙者最親近的人。真正成為最親近的人是不可能的,臨時客串一下拿到錢就行。原本信任是很難建立的,可是,麵對強光人類總有短暫的失明,麵對倏忽而來的親情攻勢也是如此。請不要懷疑騙子在這方麵的決心和努力,認個幹爹幹媽隻是小兒科,為了取得信任、為了騙到錢,什麽俯首帖耳的事兒都可以做得出來。
能拿到錢,怎麽可能不會努力窮其一切手段?
讓被騙者信任有很多種法子,最簡單的方法,各種關心、各種嗬護、各種關懷,大事小情都為你考慮,讓您感覺到他是最親最近的人,比親生的閨女兒子都親。真是應了一句俗話,“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人類有自我保護的本能,不可能向他人輕易敞開心扉,更不可能讓別人輕易走進自己的生活圈,如果真有一天您遇到了相見恨晚的人,大概率不是找到知己,而是碰到騙子。
每個人都有不順心的事兒,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心願不能實現,從情感上看,此時人類安全意識的堡壘最虛弱。噓寒問暖、跑前跑後都是最基本的功夫,最重要的是找準你的軟肋,然後順著軟肋往下摸。無論你需要什麽,在多長時間內實現,哪怕是生死人而肉白骨,到了騙子嘴裏全部都能實現。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首詩的作者高適是唐朝玄宗年間的刑部侍郎,當然天下識君,普通人的世界一般情況下是天涯何處的無名芳草。
騙子這些招式的目標一般不會是年輕人,而是中老年人。千萬不要以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現實,不是這樣的,年輕人有自己的夢想,很難相信騙子滿嘴跑火車。年輕人腦子靈光,很容易識別騙術,最重要的是他們個個麵臨特別大的經濟壓力,買完奶粉、還完車貸房貸,錢包裏基本不會剩下多餘的錢,根本不值得騙子惦記;隻有夢想破滅又急需賺錢的中年人、渴望健康的老年人才會把希望寄托到虛無縹緲的騙局上,偏偏這些人還有點經濟基礎,也就成了騙子的目標。
騙術第四招,讓第三者為騙術證明,以增強騙術的可信性。
人類有從眾心理,看到別人賺錢就躍躍欲試,他能賺我就一定能賺。在心理學上也有“環境暗示”的概念,即,如果身邊環境不停向一個人灌輸某種信息,他就可能認為這個信息是真的,即使信息是假的,之前也知道這個信息是假的,但經過反複灌輸也會增強人的信任度。
現實中見得最多的,就是傳銷。被騙入傳銷團隊後,他們會將你與外界隔離,通過各種老師、教授、專家的培訓,反複給你製造某種氛圍、灌輸一種理念,最終三人成虎。
這不是空口無憑。曾經有一個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把一組心智正常的人分為看守和犯人,隻用了數天雙方就完全接受了自己的身份,可見環境暗示力量之強大。
現實中確實如此,身邊熟悉的朋友有成功路徑我們可以模仿,別人怎樣做我就照樣子學,一般情況下這是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徑,尤其是多人已經實踐、並有成功的經曆。
很遺憾,在騙局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套路,看著有一堆成功人士,事實上卻是成功騙人的人士,所謂“賺錢”是他們要合夥賺受害人的錢。為了證明真實性,騙子們會做出誇張的表情、動作、語言,那一臉的幸福讓人恨不得立刻置身其中。
這樣的騙局很容易識破,為騙子加持的從來都是陌生人,一旦身邊出來很多陌生人為一個場景加持征信,一定要三思而後行,百年不遇的好事怎麽可能突然都出現在您麵前?一個陌生人不可信,一群陌生人就變成了百分百不可信。路邊20元抽大獎中蘋果手機的騙術用的就是這招,一群“陌生人”自導自演的騙局看起來滴水不漏,實則是騙取路人的。
環境暗示原本容易發生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人之間,陌生人的效果會差很多,隻要稍加留意就能識破騙局。關鍵是一個人心底的貪、嗔、癡、疑、慢,能不能自我破解魔障,所有的騙局都一定要受騙者自我欺騙,然後才能去欺騙受害者。
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常見的騙局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