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炷香……有問題◎
說完那一番話, 太後心中滿是欣慰,溫聲對顧菀道:“等明日回宮之後,我就下懿旨, 給你和錦安賜婚。”
顧菀收起心中的澀意,鄭重起身,對太後行了大禮:“臣女多謝太後娘娘成全。”
“往後臣女必然不負太後娘娘的期盼,必定會永遠信任王爺、關愛王爺。”
這是她對太後的承諾, 也是對肅王的承諾。
太後親自扶了顧菀起身:“好孩子,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她略微思量了一下,對顧菀道:“哀家見你喜歡,你願不願意陪著哀家在這念佛堂住一晚,等明日下午再和哀家一道入宮, 接哀家賜婚的懿旨?”
“臣女願意和太後娘娘在一塊兒。”顧菀細眉彎彎, 乖順回答。
“正巧旁邊的左廂房沒人住,我讓李嬤嬤去收拾一番,你帶了東西來就住在那兒。”太後道:“柔安一個人陪著我,恐怕覺著無趣, 你來了也可以讓柔安有個伴。”
顧菀輕聲笑道:“柔安公主性子親和,是臣女見過最平易近人的公主,臣女瞧著公主,也是很孝敬太後的。”
太後聞言讚同, 旋即又似想起什麽似的,問道:“那日遊園宴, 你有沒有見過永福?”
遊園宴上, 永福公主鬧出的醜事, 已經是太後心中的一根刺了。
隻要永福公主還在, 未來還能出現在眾人眼前, 那旁人就永遠能想起因為永福公主而被潑到皇家頭上、不可磨滅的汙水。
身為皇室嫡女,享受著皇室所給的優越待遇,不思量著做善事給皇室帶來好名聲,反而賣官鬻爵、當眾**.亂,敗壞皇室的名聲!
簡直和老親王沒兩樣!
“回太後娘娘,臣女見過。”察覺到太後心頭有幾分怒氣,顧菀垂下眼簾,嗓音柔軟:“永福公主很有皇室威儀。”
“永福公主還賞賜了臣女禦酒喝,臣女十分感激。”
“而且,臣女還看到永福公主與柔安公主姐妹情深,柔安公主幫著永福公主抄寫佛經,說是為姐姐祈福。”顧菀最後軟軟笑道:“如此姐妹相恭,是臣女學習的榜樣。”
太後就將目光落在顧菀垂下的麵上:玉肌雪膚,吹彈可破,怎樣看都不會是擅長喝酒、會喝酒的人。而禦酒,多是皇帝與大臣宴飲時隨用,度數頗高。
想想顧菀先前與康陽交好,永福又素來和康陽不對付……
多半不是賞賜,而是借著賞賜為難。
而柔安……太後是知道一些永福公主欺負妹妹們的事情的。
可李皇後護著,皇帝不在意,永福公主也沒做出什麽出格的欺負,太後也隻能不痛不癢得申斥兩句。
永福下一回還是我行我素。
想到這,太後對永福公主這個孫女愈加厭煩:就這樣拖累皇家的廢物,李皇後還有臉過來,請她向皇帝開口,放永福公主出來?
真是做春秋大夢!
“傻孩子,那不叫皇室威儀,那叫性子跋扈。”太後對顧菀更是見憐:“你往後嫁給了錦安,若是再碰見永福,一定不要怕。要是她不講道理,你就回來同哀家說,哀家給你做主。”
給永福公主上完眼藥的顧菀柔聲應下,又給太後行了一禮道謝。
“臣女先去自己禪房收拾東西,回來後與柔安公主一道,陪著太後娘娘誦經祈福。”顧菀眉眼輕彎,對太後主動說道。
太後連連道好,派遣了李公公隨著顧菀回去。
在到禪房的路上,李公公笑著說道:“奴才給王妃娘娘賀喜了。”
這話落在顧菀耳中,像是一點燭火落在炭盆之上,濺起幾分滾燙,燙得麵頰在夜色的掩護下略顯嫣紅。
“還要多謝公公的提點。”顧菀嗓音低低道謝。
李公公卻不敢受:“都是王妃娘娘您自身聰慧。”
若是顧二小姐一進去,不顧正在誦經的太後,直接大聲請安,那就是徹底斷了這一條王妃之路了。
看如今顧菀順利通過太後的考驗,又很得太後的喜歡,李公公就不由道:“等懿旨下來,皇後娘娘與皇帝陛下,恐怕也要召見您呢。”
“等到了那時候,我再同王妃娘娘仔細講講該如何應對。”李公公笑得熱情。
這一聲又一聲“王妃娘娘”飛入顧菀的耳朵中,直讓她麵色紅熱。
“好,多謝公公。”顧菀捂了捂有些滾燙的臉,對李公公道:“公公現在,還是不要叫我王妃了吧。”
李公公悟道:“是是是,奴才心急了,等您與肅王成婚那日,奴才再正兒八經地叫您一句王妃娘娘。”
琉璃一直在禪房中握著手緊張等待,心中不住地祈禱顧菀能夠一切順利。
小姐與她,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小姐順遂如意,那她也就是順遂如意了。
一看到顧菀與李公公一同回來,琉璃就迎了過去。
顧菀神色尚且端住,李公公臉上卻洋溢著喜氣。
琉璃一下子就放了心,上去歡喜道:“小姐!”
又給李公公行禮:“見過公公!”
“顧小姐的丫鬟真是懂禮數。”李公公笑著應下:“小丫頭,快給你家小姐收拾東西,太後恩旨,允準你家小姐陪伴太後居住。”
琉璃聞言更是高興,手腳利索地就進門收拾了。
同李公公招呼過後,顧菀也進屋收拾。
她要將枕頭底下的匕首先收好,不然琉璃看到恐怕是嚇著了。
“小姐,今日白天基本無事,隻有個小沙彌說要來換上檀香。”琉璃一邊收拾,一邊和顧菀匯報白日裏的情形:“奴婢想著不能讓人輕易進來,就說等晚上小姐回來再說。”
顧菀輕聲道:“以後在外麵,就是要這樣的謹慎才好。”
待一切都收拾好了,顧菀攜著琉璃往念佛堂走。
柔安公主在太後門前等候。
見顧菀回來,她含笑上前,柔美的麵龐上帶著喜悅:“恭喜三皇嫂了。”
說罷,她頓了頓:“方才我進去,皇祖母對我的態度更好了,多謝三皇嫂的美言。”
“公主先慢些這樣喊我,我還有些不習慣。”顧菀搖首道:“而且公主誤會了,我沒為公主說好話,隻是如實回答了太後娘娘的詢問。”
身後李公公帶了琉璃去要住的左廂房。
“顧二小姐肯說實話,於我而言已經是難得了。”柔安公主挽起顧菀的臂膀,用很小的聲音道:“往日我被長姐欺負,連我的伴讀也不肯作證。”
“往後的日子便不同了,公主不要灰心才是。”顧菀輕聲回應。
柔安點頭:“我不灰心,我要過好自己的日子,這才是最重要的。”
兩人說笑著進了屋中。
太後已經在側間供著的佛像前跪著了。
在她身後,又安置了兩個厚厚的蒲團,是給顧菀與柔安公主準備的。
聽見她們來的聲音,太後停了誦經聲,回首微笑:“來了,就陪哀家這把老骨頭念一念佛經,也是為著天下萬民祈福,是積德的好事情。”
顧菀和柔安公主異口同聲地應下,旋即就開始同太後一塊兒念佛經。
為著不擾到太後,顧菀將佛經翻到與太後同樣的頁數,念起來也是格外輕聲,就怕自己一不小心打斷了太後,反倒是讓太後對自己的印象變差。
顧菀陪著太後念了一個時辰,李嬤嬤就在旁邊不動聲色地觀察了一個時辰。
給顧菀二人送上茶水,笑容滿麵地送出門後,李嬤嬤就去回了太後話:“奴婢在旁邊仔細看著,顧二小姐很是誠心,沒有半分偷懶敷衍的時候。”
“除了為天下祝禱外,奴婢看著顧二小姐的口形,也有為太後娘娘您與肅王殿下祈禱長壽安康呢。”
“真是個實誠孩子。”太後神色舒展:“等她與錦安成婚後,便讓她時時來陪著哀家罷——等回宮後,你去庫房裏找一找,哀家當年進宮時帶進來的紅玉手鐲在哪裏。”
李嬤嬤聞言心中略驚:太後這是要將經年寶貝的東西給顧二小姐添嫁妝呢。
可見顧二小姐很合太後娘娘的心意。
那自己,要不要做一份順手人情,用私房錢也給顧二小姐送一份禮呢?
*
李嬤嬤尚且在琢磨,顧菀已經是回到了左廂房。
即便是念佛堂中的一間廂房,也比顧菀昨日住的要寬大精致不少。
床頭的香爐上已經燃了一炷香,是琉璃方才才點燃的。
“小姐,這是一位宮女姐姐拿過來的。”琉璃有些興奮道:“果然是宮裏麵的檀香,和祈國寺中的是不一樣的。”
顧菀看著那一炷香,心中莫名突地跳動了一下。
她鼻子靈,從這一炷香中嗅見了一點似曾相識的味道。
像是……遊園宴上,那一杯桃源漿的味道。
或者說,被下了藥的桃源漿的氣味。
“琉璃,那位宮女,是不是來去匆忙?你可有看見臉?”顧菀嗓音一沉。
琉璃也收了興奮的神色,認真開始回想:“是,而且是在奴婢剛進來收拾的時候。李公公自覺不便先走了,那位宮女姐姐在奴婢要點亮第二盞燈的時候進來的,在桌子上放下這香,囑咐奴婢說是太後娘娘賞賜,記得點上,就急匆匆走了。”
“因著當時屋中隻有一盞燈,奴婢還真沒看見臉。”
說到這,琉璃不禁有些後怕:“小姐,奴婢去把那一炷香給吹滅了吧?”
顧菀卻輕輕笑了,美豔流轉間閃過紅豔的光亮。
“不,就讓它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