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另一家醫院碰到了一個同行——120的急救醫生,他給我講述了一個特別令人心痛的病例。

那天他接到一個急救任務,患者是一位45歲的中年男性,突發胸痛伴著憋氣、大汗。他第一時間回撥患者電話,初步診斷是心髒病、心肌梗死。

他打電話的目的就是想讓患者安靜地坐著或靠著,不要用力活動,等待急救車的到來,但是當他到達現場的時候,發現樓下已經聚集了很多人,那時候他就意識到可能出事了。他擠過人群,看到一個麵色蒼白,已毫無血色的中年男性躺在了樓梯間裏。

一旁還有人大喊著:“不要動他!不要動他!”有人在給他掐人中,他愛人在一旁哭著喊著,看到急救醫生到來,慌忙朝醫生招手。朋友到了患者身邊發現他雙側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電圖直線……

經過長時間搶救後,臨床宣布死亡。

我有些奇怪,問他:“為什麽患者到了樓下,不是在家打的120嗎?”

他歎了一口氣說:“我打電話指導急救的時候,已經明確告訴他不能用力活動,安靜地等待救護車的到來,但是後來患者的妻子和我們說,他疼得厲害,自己掙紮著起來,非要走下樓去,覺得可能跑幾下,血液循環起來,就能把血管衝開,就會好一些,但是走了沒有幾步就倒在了樓梯間裏,再也沒有醒過來。”

聽後我也覺得十分痛心,其實如果安靜等待急救醫生的到來,有可能會避免這個悲劇。

胸痛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心髒病、心肌梗死、氣胸、主動脈夾層,甚至一些呼吸係統疾病都會引起胸痛。心髒缺血往往會引起胸痛。心髒缺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血管狹窄或者堵塞,導致心肌梗死,如果不能正確地處理,會危及生命。

那些關於治療胸痛的謠言

錯誤方法一:用力咳嗽

用咳嗽治療的方法確實存在,但是這種方法是在特定的場景下才可以使用的。如心髒病發作的患者在醫院裏,在心電監護下,醫生會通過心電監護等儀器時刻監測患者的心電活動變化,一旦出現問題,醫生會讓患者咳嗽,來改變其變化。

但是咳嗽的同時因為用力可能會出現室顫——室顫是致死性的心律失常。一旦出現室顫,醫護人員會立刻進行電除顫。如果患者心髒病發作,不是休息而是用力地咳嗽,會增加心髒的負擔,增加心肌耗氧量,反而可能會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突發胸痛時用力咳嗽是錯誤的!

錯誤方法二:用力按壓穴位

心髒病引起的胸痛是因為供應心髒血液的血管出現了狹窄甚至阻塞,疼痛還會加速本已生病的心髒的跳動,加重病情,危及生命!用力地按壓穴位就會疼痛,疼痛就會產生刺激,導致血流加速、增加耗氧量、加大心髒的負荷,加重病情,危及生命!記住出現胸痛的時候不能用力活動,也不能去刺激患者!

錯誤方法三:喝口涼水

血管狹窄或者血栓堵塞是引起胸痛的常見原因。心肌缺血會引起胸痛,我們最終的治療是“放支架”,撐開堵塞的血管。喝口涼水,刺激神經嗎?這根本就沒有一點科學道理!

錯誤方法四:捶打胸口

同理,捶打會刺激產生疼痛,增大耗氧量,加重病情,難道捶打就可以震開堵塞或者狹窄的血管嗎?無稽之談!如果是心髒病突發引起的胸痛,這種疼痛呈胸部壓榨性疼痛,伴隨憋氣、大汗,甚至惡心、肩膀發沉(這些症狀同時出現)的現象,還要當心心肌梗死。

出現胸痛的時候應該怎麽辦

· 等待期間可以吃藥緩解症狀;

· 患者如果既往有心絞痛病史,在血壓、心率正常,無青光眼、未飲酒的情況下,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2片;

· 如果患者既往無消化道潰瘍和出血傾向,應立刻嚼服阿司匹林3片(300毫克);

· 患者不可用力活動,可以平躺,可以半臥,取一個患者自覺舒服的姿勢即可;

· 如果患者昏迷,不可口服藥物,以免誤吸,同時撥打急救電話,靜候救援。

患者突然倒地,意識喪失,我們應該怎麽辦

1. 判斷現場的環境是否安全。如果在馬路中間,如果一旁有倒塌的房屋,如果倒地原因是觸電,這個時候您要確定環境的安全,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挽救他人。

2. 拍打、呼喊患者看其有無反應。判斷患者有無心跳時不建議非醫護人員去觸摸頸動脈,因為普通人不知道在哪裏,靠觸摸大動脈搏動而引起的錯誤判斷有很多。

由於心髒驟停倒地的患者口腔裏是沒有分泌物的,現在的假牙也是很牢固的,一般不易脫落,所以不用清理口腔異物。不需要解開衣服露出胸部,如果衣服很厚,建議把厚衣服解開以便觀看其呼吸。有心髒起搏器或者支架也可以做心肺複蘇。

3. 若無反應,找人撥打急救電話取來最近的AED。

4. 觀看胸廓有無起伏,也就是患者有無呼吸5~10秒鍾。

5. 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正常吹氣即可,而且要捏著鼻子。如果是陌生人,不做人工呼吸也可以,單純的按壓也是有效的。

位置:兩**連線中點處(胸骨中下段)

深度:5~6厘米(約一張銀行卡的寬度)

頻率:100~120次/分鍾

一直反複進行直到AED或者急救人員到來,記住這個救命神器:AED。AED,又稱自動體外除顫儀,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搶救儀器,非專業人員都可使用的搶救儀器,它會自己分析是否需要放電除顫,大大地提高了搶救的成功率,是真正的救命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