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還在上初中,一次課間操,同學們剛排好隊,離我不遠處突然傳來“咣”的一聲,我循聲望去,一個男同學倒在地上,全身抽搐。
班主任趕緊跑過去掐人中,幾分鍾後,男同學醒了,他顯得很疲憊,也不記得發生了什麽。我當即對班主任肅然起敬,感覺他太厲害了,因為被他那麽一掐,同學不一會兒就醒了。
後來我才明白,同學當時是因為“癲癇(羊角風)”發作,一種大腦異常放電導致意識喪失、全身抽搐的疾病。癲癇,有些是繼發的,比如顱內出血、腫瘤導致的,有些是病因很複雜的神經係統病變。一回到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母,他們說除了掐人中,還要往嘴裏塞東西,因為咬到舌頭就危險啦!我對此深信不疑,因為電視裏也是這麽演的,有些俠客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會咬舌自盡,所以當身邊有人發生了癲癇,大家除了掐人中,還要塞毛巾,塞筷子、勺子,甚至塞手到病人嘴裏,是怕他咬到舌頭死掉。
中醫認為刺激人中穴具有回陽救逆、清熱開竅之功效,進一步改善微循環,升高血壓,調節重要器官血流,還可以影響人的呼吸活動。中醫上所談到的刺激人中穴,都是用針灸做的,也就是說要用針刺,而不是我們認為的用手指按壓的方法。
但是,現在我作為醫生,要告訴大家掐人中是有危險的!
在使用掐人中急救時,人們經常是這樣做的:大拇指掐著人中,剩下的手指托著下巴用力。真遇到個力氣大的,被掐的人想張嘴都難,牙都可能被按掉,如果患者此時有舌根後墜,就會導致氣道阻塞。
昏迷的患者難免出現嘔吐現象,如果此時掐人中,返流上來的嘔吐物被吸入氣道,就會導致患者窒息。而且掐人中的急救,我覺得根本不算是急救。
任何急救,我均不建議掐人中。那麽,如果有人突然倒地不起怎麽辦?
首先要明白,癲癇隻是一個原因,人暈倒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腦血管疾病、心肺疾病、低血糖等。最嚴重的就是心跳呼吸驟停,需要及時給病人做心肺複蘇。如果此時隻是呼喊和刺痛(掐人中),不僅沒有任何作用,反而會耽誤病人的搶救時間。
開始進行心肺複蘇的4分鍾,是搶救呼吸、心跳驟停病人的黃金時間。
第一步,確認現場環境安全。
千萬別馬上衝過去扶他,也別立刻過去給他做心肺複蘇。假如他是觸電了,也會全身抽搐,你一碰他,等待被救的可能就是兩個人了。所以,要確定環境是安全的再進行施救。
第二步,判斷反應。
掐人中治不了病,速效救心丸也是救不了命的!
如果你真掐他某個地方了,他還會被掐得齜牙咧嘴,千萬別掐了,這是有反應,活著呢!此時需要給他擺放一個體位。前麵說了,昏迷的患者有些會嘔吐,正確的體位可以降低患者誤吸嘔吐物的風險。
判斷反應,輕拍重喚,如果沒有反應(不抽了、不動了),立即求助。盡快找人取來AED並指定專人撥打急救電話,短暫的抽搐進而意識喪失很有可能是發生了呼吸、心跳驟停。
如果隻有你一個人,打開手機免提,邊施救邊打電話求助。
如果心肺複蘇後,他還在抽搐怎麽辦?不要緊張,癲癇的發作,一般會循著固有的方式進行,直到發作自行結束。任何非藥物處理均被證明無法終止或減輕發作,不會因為點壓穴位等減少抽搐。如癲癇連續發作,要將病人送到醫院繼續搶救。
所以不要製止他,把他身邊能觸碰到的物品挪開,兜裏的手機、錢包幫他保管好,眼鏡摘下,在一旁看著他,讓他靜靜地抽一會兒。
癲癇患者一般都是牙關緊閉,所以會呼哧呼哧地口吐白沫(不是嘔吐),因為肌肉**(**)或強直(蹬著腿、繃著手臂),可能在癲癇起初的那一刻舌頭回縮時被牙齒咬到了或者劃傷了,所以嘴角流出了血。這時也不要緊張,千萬不要往嘴裏塞東西,咀嚼肌的力量是很大的,掰開嘴墊東西把牙崩斷了事小,物品阻塞了呼吸道就危險了。
第三步,請立刻判斷呼吸。
是像武俠劇裏那樣把手放在鼻子下麵,還是趴過去聽?不。嘈雜的環境、緊張的心情,聽和感覺氣流是不靠譜的,要看他的胸廓、腹部有沒有起伏,判斷時間5~10秒。
如果有呼吸,擺體位!繼續在一旁觀察他的呼吸和反應,看他能否醒來。
注意,如果他的嘴像從水裏撈出來的魚一樣,一張一張的,這種動作叫下頜式呼吸。雖然這是一種呼吸形式,但是我更習慣描述它為動作,老百姓叫捯氣兒,可能還有氣兒呢,但這個動作也很像打哈欠的動作,卻不是正常的呼吸。
有人會問,隻看呼吸?脈搏用不用摸?您可以試一下,摸摸手腕或者脖子上的動脈,是不是並不那麽容易找?緊張的情況下就更難找了。所以非醫療專業人員不要去尋找脈搏。
如果5~10秒內呼吸不正常或者沒有呼吸,就要開始做心肺複蘇了。注意:做心肺複蘇要讓患者平臥,把患者翻成平臥位時要一隻手托住頸椎。
第四步,胸外按壓。
位置:兩**連線中點處或者叫胸骨的中下段。
姿勢:雙手重疊手指交叉,掌根用力,不是手掌。手臂伸直,以上半身的重量垂直按壓。
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鍾。
按壓深度:5~6厘米(約一張銀行卡的寬度)。
注意:按壓時患者後背要在堅硬的表麵;每次按壓要保證胸廓充分回彈,上下的節奏一致。
第五步,人工呼吸,每30次的按壓給2次人工呼吸。
如果沒有經過培訓、練習,不建議進行。因為一方麵吹的量可能或多或少,另一方麵不熟練的操作會使按壓時間中斷過長影響搶救成功率,每次按壓中斷小於10秒是高質量按壓的重要指標之一。
進行人工呼吸前要開放氣道,一隻手壓住額頭,另一隻手提起下頜,鼻孔朝天,能吹進去氣就可以,吹氣的量以看到胸部有起伏為好。切忌吹得過快、過多。吹氣一秒放鬆一秒。吹氣的時候要捏住鼻子。
我們平時急救中錯誤最多的就是癲癇的急救方法,有時候醫護人員也會做錯。在這裏我想提兩個建議:
1. 建議醫護人員:因為專業不同,我們擅長的知識不同,但是最基本的急救知識還是應該掌握的,因為那是“關鍵時刻救命的”。
2. 建議專業急救人員:發現有急救方麵的錯誤一定要指出,可以嚴厲但不要一味地去指責,要告訴他們錯誤所在和正確的方法,要鼓勵他們敢於施救的行為。
另外,掐人中並不是一個急救方法,在急診科,沒有任何一種病或者意外,可以用掐人中來解決,掐人中隻是一個刺激作用,就像捏臉,或者拍胳膊、捏身體一樣起到刺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