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謹防蜂蜇傷
白班,我和往常一樣在診室裏忙碌著,突然聽到搶救室裏有人呼叫:“蜂蜇傷,過敏性休克,昏迷。”
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奔向搶救室。病人是一個50多歲的農民,全身大片大片的疹子,呼吸困難,麵色潮紅,眼瞼腫得撥不開眼皮,大小便失禁,血壓測不到,心率130次/分。快速進行搶救,20分鍾後病人脫離生命危險。病人是我們當地一個社區120送來的,120在第一時間給予吸氧,開放靜脈通道、補液、腎上腺素對症治療。在病人的情況漸漸好轉後,我對其女兒說:“多虧第一時間就近治療後經120送至我院,要不然等到喉頭嚴重水腫完全壓迫氣道,可能就真的來不及了。”
沒想到我卻聽到了120隨車大夫的這麽一句話:“不用謝我,應該謝謝你,他女兒說看過一篇文章寫的是蜜蜂蜇傷後出現過敏應該就近就醫,她一路上一直在說。”
病人的女兒聽著我倆的對話,看了看我:“那篇小女孩被蜜蜂蜇傷的文章是您寫的?”她飛快地掏出了手機,把那篇收藏的文章拿給我看。
我笑了笑,點了點頭。“咣當”一聲,真的是“咣當”的一聲,她竟然跪在了我麵前:“老天開眼啊,我爸爸命大,是您的這篇文章救了我爸。”我蹲下去,一旁的護士幫忙和我一起扶起了她。
後來我才知道,老人被蜜蜂蜇傷後,並沒有去醫院,而是回家了,緊跟著全身無力,眼皮都抬不起來。女兒發現不對,趕緊叫鄰居大哥開車送老人去醫院。開始大家一致認為要直接來我區醫院,他家距離我院大概40分鍾的車程,但是他女兒看過我的那篇文章,執意要去社區先用上藥,再用120轉院。盡管如此正確操作,老頭還是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我不禁背後有些發涼,忽然想到以後自己科普醫學知識時一定要更加謹慎了,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的不嚴謹而釀成大錯。
前段時間,廣西南寧馬山縣周鹿鎮的3名小學生在本屯裏采摘龍眼時被馬蜂蜇傷,一名11歲男孩不幸死亡。孩子的死亡原因應該是過敏性休克,又是一起蜂蜇傷釀成的悲劇。
為什麽大家對蜂蜇傷關注度這麽高?因為這樣的病例真的很常見,不誇張地說,春夏季時在急診科每天都會有蜂蜇傷的病人前來就診,輕者給予口服藥及外用藥,重者真的可以說在鬼門關走了一圈。
怎麽區分蜜蜂跟馬蜂呢?我們都知道,蜜蜂蜇完人之後很快就會死掉,因為它的毒刺會拖著內髒一起出來;而馬蜂蜇完人了,隻有一根特別小的刺留在傷口裏麵,這是個區分點。被蜂蜇傷之後,傷處怎麽處理呢?蜇傷之後如果有一些心慌憋氣、出現大片皮疹的症狀,應及時就近就醫。蜜蜂蜇傷,因其毒液為酸性,可用肥皂水、3%氨水或5%碳酸氫鈉液塗敷蜇傷局部。馬蜂蜂毒與蜜蜂蜂毒不一樣,為弱堿性,所以可用食醋或1%醋酸擦洗傷處。
人被蜂蜇傷後最怕的是過敏性休克,社區醫院最基本的搶救藥物是有的。在社區醫院及時給予搶救用藥後,可撥打急救電話轉送至上級醫院。
蜂蜇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蜇傷後出現過敏反應,如果不能正確處理,會在短時間內導致死亡。戶外遊玩時切記,注重團隊合作,遇緊急情況時要沉著冷靜!
以下治療非常專業,僅限於專業醫護人員參考。
夏季戶外活動或遊玩時,遇到蜂蜇傷後的處置
· 立即用針頭或者注射器挑出毒刺,或者去醫院尋找專業醫護人員挑刺;
· 針對不同類型的蜂蜇傷可用肥皂水或醋反複衝洗;
· 局部紅腫發癢可外用藥膏,然後觀察;
· 若全身出現皮疹、惡心嘔吐、心慌憋氣、大小便失禁等不適症狀,切記立刻就近就醫。
用藥
立刻去除過敏原;給0.3~0.5mg腎上腺素肌注,切記是肌注,間隔15~20分鍾可重複;建立靜脈通道,快速補液擴容;0.9%NS或平衡液1000~2000ml(半小時內),總量可達3000~5000ml,有心髒基礎疾病的患者應酌情補液。
糖皮質激素(選其中一種):
· 地塞米鬆10~20mg小壺;
· 氫化可的鬆200~400mg入0.9%NS 250ml靜點;
· 甲基強的鬆龍120~240mg入0.9%NS 250ml靜點;
· 甲基強的鬆龍1~2mg/kg靜脈注射,最大量125mg,4~6小時/次;
· 抗組胺藥(H1-阻滯劑,降低血管通透性);
· 苯海拉明20mg肌注或者非那根25mg肌注。
若血壓仍不回升,可給予升壓藥物,如多巴胺靜脈滴注5~20μg/(kg·min)。
保持氣道通暢
對上呼吸道梗阻,用腎上腺素0.3ml+3ml生理鹽水霧化噴喉,在早期尤為有效;加氧麵罩給氧及氣管插管均失敗時,應立即選擇環甲膜穿刺,氣管切開;支氣管**時給予氨茶堿稀釋緩慢靜注。
心肺複蘇
心肺複蘇術,第123頁“心肺複蘇”一節有專門講述。
其他處理
吸氧、監護,患者平臥、雙腳抬高;密切觀察病情,包括呼吸、脈搏、血壓、神誌和尿量等變化,並做好記錄連續觀察;初期搶救成功後,對過敏性休克的連續觀察時間不得少於24小時。大約25%的患者存在雙相發作,即在初期救治成功後8小時內會再發危及生命的過敏症狀;糖皮質激素用於抗過敏的顯效作用時間是4~6小時,糖皮質激素對過敏的雙相發作有明顯的控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