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得過痔瘡的人家裏可能都常備外洗藥,藥盒上用醒目的紅字標明“肛門熏洗,嚴禁口服”。我曾看到一個報道,赤峰市的趙先生幾天前因為身體不適,拿起桌子上的一袋藥就喝了下去,由於藥的包裝袋和他平時服用的藥很相似就沒注意,可過了一會兒趙先生感覺不對勁了。當趙先生來到醫院時,幾乎失去了知覺。經過搶救,趙先生終於脫離生命危險。經過幾天的治療,趙先生康複出院,險些喪命的起因就是把治療痔瘡的外敷藥內服了。
所以,家裏的藥品一定要分類放好,吃藥之前仔細閱讀說明書,了解清楚用藥禁忌,一旦發生錯服或誤服藥物的情況,千萬要及時就醫。特別是家裏的老人,服用的藥種類多且雜,加之老年人視力和記憶力減退,容易出現誤服或者超劑量服用藥物的情況。
再說回痔瘡,這是很多朋友的難言之隱。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吃飯,他說得了痔瘡,不能喝酒、不能吃辣,想治治。我本想推薦幾個技術不錯的肛腸科大夫,還沒等我開口,他就問我:你認識哪裏有割嘴唇治痔瘡的不?
聽到這話,我差點兒沒一口水嗆死過去!這個偏方我以前也聽人說過,聽他這麽一提,我還真想學學。回家打開電腦網上一搜,厲害了,還真有!割嘴唇治痔瘡、貼肚臍治痔瘡、紮針放血法治痔瘡等,想想那些研究治療痔瘡幾十年的大夫得多慚愧,這麽好的治療方法,你們怎麽就不知道呢?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體內總的血量約為體重的8%。若體重為100斤,則血量為8斤,即4公斤,合體積為4000毫升。打針最常用的注射器為5毫升,一瓶燕京啤酒500毫升,“割嘴唇”“放血”得放多少血,才能使得痔瘡的血回縮?
人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人體內有3條靜脈叢,最下麵的為“直腸肛管靜脈叢”,因為位置低,加上一些外因,如便秘、咳嗽、妊娠等,致使腹壓增高引起血管的擴張形成痔瘡。有些痔瘡是可以自行變小或消退的,但有一部分因為發病部位、痔本身的大小和性質是需要治療的,最終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
痔瘡常因便秘、排便用力過度、抬舉重物、用力咳嗽、分娩等使痔下靜脈叢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十人九痔,痔是一種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任何年齡都會出現。痔分三種:
1. 內痔:內痔的表現是無痛性地便血,排大便的時候並不疼,但是大便會伴隨著一些鮮血,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出血量不大的情況下,可以不管,但是如果出血多,建議手術。
2. 外痔:疼痛,一般不出血,就是肛門處長了一個小揪揪,這是血栓性外痔,會比較疼。
不良排便習慣,如蹲廁過頻、時間過久等,容易引起外痔,持續腹壓增高、妊娠、前列腺肥大也是造成外痔的原因。其他原因,如高血壓、肝硬化、動脈硬化、肛門直腸慢性炎症等也容易形成外痔;不良體位、過度疲勞,如久坐、久站、久蹲、久行等,也是外痔形成的原因。
疼的時候怎麽辦?可以溫水坐浴。找一臉盆放進溫水,坐在上麵溫水坐浴,然後用手慢慢地把它送回去。每天泡兩到三次,每一次5分鍾就可以明顯地緩解痔瘡。一般用完這種方法,70%~80%的人就可以不用做手術了,就可以好轉。有痔瘡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避免長期坐在馬桶上玩手機,否則痔瘡會加重。
3. 混合痔,同時存在內痔和外痔。
我有一個病人是一個19歲的小姑娘,主訴就是胸悶、心前區不適,追問病史,她否認有別的病。查了心髒,檢查結果都正常。但是我看她臉色比較蒼白,查了血,血紅蛋白顯示隻有6.8克,有貧血症狀。再追問她的病史,她還是否認自己有別的病。後來我問她有沒有一些婦科病,比如每次來的月經量過多,她都否認。最後她很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她有痔瘡,這一個月痔瘡反複出血,是反複的慢性失血導致的貧血,引起心前區不適。所以大家看病,第一,千萬不要隱瞞自己的病史;第二,如果反複出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看看是不是需要手術,以防引起更嚴重的後果。
當然對於痔瘡的治療有很多辦法。根據不同的原理有不同的治療手段。目前比較流行的是肛墊下移學說,依據這樣的原理,就可以通過腸鏡下痔瘡硬化劑注射和套紮痔核的辦法治療3期以內的痔瘡,不需要手術破壞肛門結構,又免去了術後換藥的痛苦。門診就可以完成,效果非常好。
有的朋友怕自己是直腸癌。腸癌的表現是身體消瘦,便血,便的是黑色的大便,而且形狀改變,次數增多,這個是癌症跟痔瘡的區別。大家不要太恐慌、太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