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是指口腔到十二指腸,上消化道穿孔好發於胃和十二指腸球部前壁,發病原因多與潰瘍有關。由於潰瘍不斷加深,穿透肌層、漿膜層,最後穿透胃或十二指腸壁而發生穿孔。

上消化道穿孔多見於有長期胃病史和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者,也見於長期口服止疼藥者,患者一般身體消瘦。原因是潰瘍不斷侵犯、腐蝕胃的肌層和漿膜層,最後導致胃或十二指腸“漏”了,胃液和食物從“漏”處的空洞流到了肚子裏(腹腔)。

胃穿孔是潰瘍患者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胃穿孔主要是暴飲暴食所致,暴飲暴食能引起胃酸和胃蛋白酶增加,從而很容易誘發胃穿孔。胃穿孔治療不及時可致死亡。

胃液和食物刺激引起劇烈疼痛,隨著流入腹腔的胃液和食物增多,表現出突發上腹劇烈疼痛,疼痛很快擴散到全腹。整個肚子都疼,疼得不能碰。

上消化道穿孔都有哪些發病症狀呢?

1. 腹痛

突然發生劇烈腹痛是上消化道穿孔最初、最經常和最重要的症狀。疼痛最初開始於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燒灼樣痛,一般為持續性,但也有陣發性加重者。疼痛很快擴散至全腹部,可擴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覺。

2. 休克症狀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的休克症狀,病情發展至細菌性腹膜炎和腸麻痹。病人可出現中毒性休克現象。

3. 惡心、嘔吐

約半數病人惡心、嘔吐,但並不劇烈,腸麻痹時嘔吐加重,同時有腹脹、便秘等症狀。

如何對上消化道穿孔進行檢查?

1. 體格檢查:全腹壓痛、反跳痛、肌緊張、板狀腹(肚子像一塊木板一樣)、肝濁音區縮小或消失。

2. 腹腔穿刺抽出膿性**。

3. X線、B超、CT檢查,確診疾病。

影像學檢查可見膈下遊離氣。因為腹腔是一個密閉的環境,胃破了,有胃液、食物流入腹腔內,當然也包括氣體,氣體密度低,所以在X線的檢查下,可見在膈肌下麵有遊離的氣體。治療首選手術,去除病因,清洗腹腔,防止感染性休克而引發死亡。

目前胃鏡下直接鏡下治療消化道穿孔也是臨**十分認可的辦法。由於內鏡下治療的發展,內鏡下縫合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組織夾、結紮裝置荷包縫合、OTSC等微創縫合技術已經逐步取代傳統手術,而且有時間短、創傷小、康複快等優勢。所以,懷疑消化道穿孔,在行內鏡檢查的同時就可以直接治療,讓患者和醫生多了一種更優的選擇。

有胃病史、潰瘍病史患者,須及早治療。潰瘍病人進食不能快,要細嚼慢咽,平時也不能過饑。粗糙、過冷、過熱和刺激性大的食品,如辣椒、胡椒、濃茶等要避免,同時戒煙、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