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在杭州西湖這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旁邊至今還埋葬著被譽為“西湖三傑”的三位古代英雄。他們分別是抗金名將嶽飛、抗清名將張煌言,以及咱們今天要講的明代名臣於謙。
於謙跟嶽飛一樣都是悲劇英雄,他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初入官場
在於謙七歲時,有個和尚曾給他算命說——
長大後,於謙順利考中進士,並且做了京官。
有一年,漢王起兵造反,於謙跟隨明宣宗前去征討。漢王是個草包,很快投降了。明宣宗便派於謙當麵列舉他的罪狀。
於謙聲色俱厲,滔滔不絕,嚇得漢王趴在地上體如篩糠,連連稱“罪該萬死”。
於謙出色的表現讓明宣宗龍顏大悅。明宣宗還重賞了於謙。
說起來,於謙還是一位擅長斷案的神探。他在巡視江西時,一出手就替數百人沉冤昭雪。
在巡視陝西時,於謙見當地官員禍害老百姓,立刻上書請求將他們全部繩之以法。
明宣宗看得出於謙是個可堪大任的人,還曾親手寫下於謙的名字交給吏部,將他越級提拔。
當時,主持朝政的三位內閣大臣也都十分欣賞於謙。於謙每次上午呈報奏疏,下午就能得到批複。
二、保衛北京
明宣宗駕崩後,兒子明英宗繼承皇位。明英宗有個壞毛病,喜歡寵信太監,結果導致大太監王振專權亂政。
王振這人小心眼,喜歡睚眥必報。有一次,有個禦史招惹了王振,王振想將他置於死地。巧合的是,這名禦史的名字跟於謙極其相似,導致王振錯將於謙判處死刑。
過了很久,王振才知道自己整錯了人,便將於謙又放了出來。
按理說,王振應該向於謙道歉,然而他不但沒有道歉,反而還將於謙給貶官了。
後來,王振還做了一件更愚蠢的事,那就是當瓦剌首領也先帶兵來鬧事時,他卻勸明英宗禦駕親征。
明英宗一聽說禦駕親征就激動,所以很爽快地答應了王振。
於謙知道明英宗不是打仗的料,就趕緊勸諫,但明英宗卻油鹽不進。
為了吊打也先,明英宗一下子征調了五十萬大軍。
哪曾想他一到戰場上不但全軍覆沒,還被也先活捉,而王振也死在了亂軍之中。
明英宗做了俘虜,太後隻好讓明英宗的弟弟郕王監國。
郕王連忙召集大臣商量對策。有個大臣說星象有變,應當遷都南方。於謙一聽,當場就炸了,還說——
郕王與群臣都讚同於謙的建議,於是決定死守京城。
小貼士
當初,京城的精兵良將全讓明英宗帶走了,並且幾乎全部陣亡,留下來的都是一些老弱殘兵,加起來還不到十萬人,所以京城中人人恐懼。於謙立刻抽調京城周邊所有能抽調的士兵保衛京城,人心這才安定。於謙也因此被提拔為兵部尚書。
常言道,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而,當時明英宗的長子隻有三歲。大臣們認為外敵馬上就要打來,必須有年長的皇帝坐鎮指揮才行。
於是,群臣便懇求太後立郕王為皇帝。雖然太後答應了,但郕王卻不想當皇帝,所以一再推辭。
於謙一出馬,三言兩語便說服了郕王。不久,郕王即位,史稱“明代宗”。
明代宗做了皇帝,明英宗咋辦呢?好辦!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也先本來想拿明英宗狠狠敲詐大明,不料大明卻又立了個新皇帝,明英宗瞬間從績優股變成了垃圾股。
如意算盤沒打響,也先很生氣,便率軍進攻大明。瓦剌軍勢如破竹,直逼大明的都城北京。
為了擊退也先,於謙帶領大夥打響了北京保衛戰。
小貼士
當時,北京有九個城門。於謙派數名大將帶領二十二萬人在九個城門外排開陣勢,而自己則親自帶兵把守在最重要的德勝門,阻擋也先。
為了防止士兵臨陣脫逃,於謙還特意下了一條死命令。
將士們心裏清楚,一旦退卻必死無疑,所以無不聽從號令。
當也先打到北京城下時,他原以為能迅速拿下北京城,卻看到明軍嚴陣以待,十分沮喪。
也先先用明英宗勒索錢財,然後又邀請於謙等人出城談判,但明代宗不答應,搞得也先更加沮喪。
攻城,拿不下;談判,沒人理,再加上又聽說大明的援軍即將趕到,也先害怕被截斷後路,隻好帶著明英宗撤走了。
北京保衛戰大獲全勝,毫無疑問,於謙的功勞最大。明代宗不但任命他為少保,還把所有軍務一並交給他管。
於謙卻推辭說:“戰事不斷,這是大臣的恥辱,我哪裏還敢邀功請賞呢!”明代宗不答應,於謙隻好接受。
三、慘遭冤殺
明英宗被俘將近一年的時候,也先見撈不到半點油水,便想向大明求和,並且請求送回明英宗。
大臣們都主張接回明英宗,但有個人卻不讚同,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明代宗。
明代宗為啥不讚同接回明英宗呢?因為這個時候他做皇帝已經做上癮了,他擔心一旦明英宗被放回來,自己就沒法繼續做皇帝了。於是,他對群臣抱怨說——
就在這時,於謙站出來說了一句話讓明代宗徹底改變了主意。
不久,明英宗就被送回大明。
為了防止明英宗複辟,明代宗將他軟禁在皇宮中並且派人二十四小時看管著他。
盡管如此,明代宗仍是百密一疏。
有一年,腹黑的石亨、徐有貞等人趁明代宗病重之際,發動政變,將明英宗重新扶上了皇位。
與此同時,明代宗被軟禁,不久去世。於謙被誣陷謀反並且被判處死刑。
有個叫王文的大臣與於謙一同被判處死刑。王文不甘心被冤殺,因此不斷替自己辯解,而於謙卻笑道——
明英宗何嚐不知道他能夠從瓦剌回來全是於謙的功勞!所以,當他聽說於謙被判處死刑時,並不想殺於謙,還說:“於謙是有功勞的!”然而,徐有貞卻說——
徐有貞的一番話促使明英宗改變了主意。不久,於謙被斬殺於鬧市。
小貼士
於謙被殺時,太後並不知情。當太後聽說於謙被殺後,一連哀歎數日,而明英宗也同樣後悔殺了於謙。後來,邊關出現戰事,搞得明英宗大傷腦筋,有人趁機對明英宗抱怨道:“如果有於謙在,賊寇哪敢這麽猖狂!”明英宗聽罷,沉默不語。
於謙被殺後,家產悉數被沒收,家人也全部被拉去戍守邊關。
小貼士
在查抄於謙家的家產時,卻發現他家窮得叮當響。當時,隻有正室的房門鎖著。打開一看,原來都是皇帝賞給他的蟒衣和劍器。後來,石亨的黨羽陳汝言替代於謙做了兵部尚書。不到一年,陳汝言便搜刮了巨額的錢財。明英宗知道後,十分生氣地質問石亨說:“於謙受寵多年,死的時候一無所有,陳汝言為何會有這麽多錢財?”石亨卻低下頭,不吭聲。
就在於謙被殺的那天,天空陰雲密布,人人都認為他死得比竇娥還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