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的國民音樂尚未崛起,新的國民藝術也尚未現身,在這個時代,唯有一時性的模仿與試作濫出,我們隻能肯定,目前無法預測我們民族藝術的前途。我隻能抱著諸多疑問。鋼琴是否適合彈奏日本固有的感情呢?油畫與大理石,是否為介紹日本特有造型藝術的唯一路徑呢?相對於以數理為根據的西方音樂的基本性質,來自落花、落葉、蟲語、鳥囀,單純可憐的日本自然音樂,兩者之間的差距,令我大感驚奇。我總是熱心地關注日本人畫的油畫,看他們畫的日本婦人、日本風景及室內,不曾懈怠。然而,不幸的是,這些油畫描繪的日本婦人發髻與頭發,或是友禪[44]、絣[45]、縞[46]、絞[47]等服飾的圖案,我竟絲毫不覺得美妙,比較簷廊、屏風、紙拉門、衣櫃等日本的家居及生活用品,也絲毫不會產生親密的特殊情趣。對於同一位畫家的作品,我認為他描繪的西方風景比他畫的日本風景優秀多了。若要我更進一步,毫不客氣地妄自判斷,我認為油畫比較適合描繪金發婦女及西方的風景。我絕不討厭國人繪製的現代油畫,然而,再怎麽說,歌麿及北齋都比當今的油畫更符合我的胃口,講述著日本婦女及日本風景當中隱含的秘密,隻能說在我遇上超越他們的新天才之前,無法輕易地將江戶藝術家拋諸腦後。在不遠的將來,日本都市的外觀及社會的風俗人情,都會全麵改變。悲慘地美國化、無趣地德國化。然而,日本的氣候、天文、草木,仍然是黑潮流經的火山地質島嶼,初夏、晚秋的夕陽依然永遠都是猩紅色。中秋月夜的山水,永遠如藍草般靛青。落在山茶花及紅梅花上的春雪,永遠如同友禪圖案的染色般絢爛。婦女的頭發也是,隻要不刻意用鐵鉗將頭發燙短,永遠都適合以粗齒梳沾水梳理成美麗發鬢。如此一來,對於存活在日本這座太平洋島嶼的生命來說,浮世繪永遠都會親密地對他們的感情呢喃。浮世繪的生命將與日本的風土共存,永垂不朽。然而,傑出的作品如今已經盡數送往海外。實是可悲。春信的版畫幽婉高雅,饒富詩趣,這反而是忽視科學帶來的結果。……現在,如果將這些圖轉換為精密的寫生畫風,特殊的時代、特殊的情境以及感情,將會立刻束縛並限製欣賞者的想象。春信誠可謂懂得以最少手段贏得最大效果之藝術秘訣的畫家。

[1] 處理政務的行政機關。

[2] 明治到大正年間進行的都市更新、改造事業。

[3] 位於城門外側,由警衛駐守的哨站。

[4] 負責在酒席、宴會表演助興的男性。

[5] 歌川廣重(1797─1858),以描繪風景聞名的浮世繪師。

[6] 葛飾北齋(1760─1849),浮世繪師,代表作為《富嶽三十六景》。

[7] 鳥居派,從江戶中期持續至現代的浮世繪最大流派,由於與歌舞伎的關係密切,才能延續至今。創始者為鳥居清信,擅長以歌舞伎演員為題材的役者繪及美人畫,役者即歌舞伎表演者。

[8] 奧村政信創始的流派,發展出紅繪。

[9] 日本年號之一,1781至1789年。

[10] 江戶時代盛行的風俗畫類型,以聲色場所及戲劇、歌舞表演等“浮世”為題材,采用版畫的方式大量生產。

[11] 狩野派,始祖為狩野正信。自室町時代延續到明治初期,為日本繪畫史上最大的中國畫派,江戶時代甚至享有幕府禦用畫師的特權。

[12] 江戶時期的刑罰,在雙手套上葫蘆形的手銬,待在自家禁閉的刑罰。多半為不至於入獄的輕微罪行。

[13] 侍奉幕府的禦用畫家瞧不起市井畫家的稱呼。

[14] 宮武外骨(1867─1955),記者、文化史家,是日本知名的古川柳、浮世繪研究家。

[15] 奉書紙,以楮樹為原料,混入陶土製成的和紙。

[16] 西之內紙,隻用楮樹為原料製成的和紙,韌性佳,適合保存。

[17] 以武力施行政治,特別指江戶時代初期,從德川家康到家光的幕府政權。

[18] 勝川春章(1726─1793),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勝川派始祖,以役者繪見長。

[19] 東洲齋寫樂(生卒年不詳),擅長役者繪。

[20] 歌川豐國(1769─1825),擅長美人畫及役者繪。

[21] 喜多川歌麿(1753─1806),江戶後期的浮世繪師,擅長美人畫、大首繪,且為大首繪之創始者,大首繪為有臉部特寫的半身像。

[22] 鳥文齋榮之(1756─1829),江戶中期至後期的浮世繪師,擅長優雅的美人畫。

[23] 維爾哈倫(émile Verhaeren,1855─1916),比利時詩人。

[24] 法蘭德斯(Flanders),位於比利時西部。

[25] 日耳曼民族的一支,為比利時兩大主要民族之一。

[26] 魯本斯(Sir 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以反宗教改革的祭壇畫、肖像畫、風景畫與有關神話及寓言的曆史畫聞名。

[27] 範戴克(Sir Anthony van Dyck,1599─1641),曾為英國宮廷首席畫家。

[28] 特尼爾斯(David Teniers de Jonge,1610─1690),擅長風俗畫。

[29] 菱川師宣(生年不詳,卒於1694年),江戶前期的浮世繪師,是浮世繪版畫的始祖。

[30] 奧村政信(1686─1764),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

[31] 懷月堂安度(生卒年不詳),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

[32] 直接畫在絹絲或紙上的浮世繪。

[33] 鳥居清信(1664─1729),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鳥居派始祖。

[34] 版畫的印版原畫。

[35] 宮川長春(1682─1752),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宮川派始祖。

[36] 1765年。

[37] 鈴木春信(1725─1770),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發明錦繪。

[38] 礒田湖龍齋(生卒年不詳),江戶中期的浮世繪師,擅長美人畫與柱繪。

[39] 鳥居清長(1752─1815),江戶後期的浮世繪師,構思由兩張或三張組合而成的連幅畫。

[40] 日本的顏色名稱,略帶一點黃的白色。

[41] 浮世繪的樣式之一,在墨色單色印刷(墨折繪)上,用畫筆著上以紅色為主的顏料。

[42] 龔古爾(Edmond Huot de Goncourt,1822─1896),法國作家、藝術評論家。

[43] 土佐、狩野、圓山皆為大和繪的流派,大和繪始於平安時代,以日本為主題,專供貴族鑒賞。

[44] 染布的技法。

[45] 織布的技法,以不同絲線混織成的布匹。

[46] 以兩種不同色的絲線織成的條紋圖案布匹。

[47] 絞染,染布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