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女人們搞宮鬥爭寵,雖然花樣百出,陰謀各異,但有一點似乎是大家的共識:不管背地裏如何陰險狡詐,不擇手段,一旦到了皇帝老公麵前,肯定是千依百順,馬上化身溫柔的“小綿羊”。
不過有一個女人卻不愛這樣,也不知是她天生脾氣暴,還是故意劍走偏鋒,她的宮鬥很另類,就喜歡和皇帝老公“抬杠”,完全就是一個“野蠻女友”。可說來也怪,皇帝偏偏就愛這口,把她寵得不行,還為了她和大臣們“鬥”了起來。
這個女人就是萬曆皇帝的鄭貴妃。
鄭貴妃住在翊坤宮,記得在電視劇《甄嬛傳》中,華妃的貼身宮女頌芝曾這樣形容過這座宮殿:“皇後住景仁宮,娘娘住翊坤宮。這後宮裏唯有咱們翊坤宮和皇上皇後大婚時的坤寧宮一樣帶坤字,這也足見娘娘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啊。”萬曆讓鄭貴妃住這兒,想必也是在表白自己深深的愛意。
曆史上的萬曆皇帝很愛美色,他曾在民間大選妃嬪,有一次竟然“一日娶九嬪”!九嬪中,有一個姓鄭的女子,萬曆初見她便已意亂情迷,他冊封她為淑嬪,五個月後,晉為德妃,兩年後,又晉為貴妃,又兩年,鄭貴妃誕下皇子,萬曆大喜,貴妃被晉為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後,成為眾妃嬪之首。四年,僅僅用了四年,她完美詮釋了明朝版的“杜拉拉升職記”。
鄭貴妃的受寵不僅因為美色,盡管她也是風華絕代,美豔動人,但憑美色得寵,終究不會長久,宮裏曆來不缺美人。
鄭貴妃能抓住色鬼老公的心,手段還是有一些的。
據說,鄭貴妃和萬曆有很多共同的興趣,比如讀書。當年鄭氏進宮,首輔張居正已經去世,沒有了束縛的萬曆,可以“肆無忌憚”地釋放自己的愛好,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瘋狂讀書。據記載,當時萬曆讓宦官在北京城內收買新出版的各種書籍,有詩歌、論議、醫藥、劇本、小說等,他如饑似渴地閱讀,有時讀著讀著就很想找個人聊聊,哪怕隻是聽他說點“讀後感”也行。
淑嬪鄭氏看穿了這一點,她主動走到萬曆身邊,和他聊詩詞歌賦,聊小說,當然,也聊那些鶯鶯燕燕的男女之愛。
鄭氏是極其聰明的女人,和後宮那些千依百順的女人比起來,她敢於“挑逗和嘲笑”皇帝,比如在萬曆優柔寡斷做決策時,她會故意嘟起嘴,諷刺道:“陛下,您真是一位老太太!”
這種大逆不道,別的女人不敢做,而她敢,因為她知道,隻有這樣的“毫無顧忌”,才會讓老公覺得和自己親密。
在鄭氏這裏,他感受到了一種自由,他們可以瘋狂地互相追逐打鬧,可以肆意地笑罵,在名分上,鄭貴妃隻是他的妾,而在心裏,他早已把她當成了“soulmate”(靈魂伴侶)。
對於妃嬪,光有皇帝的寵愛還不夠,她還得再爭一樣—自己的兒子成為太子!對於鄭貴妃,這件事看起來易如反掌,她自己也是這麽認為。在當時,萬曆寵愛她,愛屋及烏,他們的愛情結晶皇三子朱常洵也是萬曆心中的太子人選。
可惜,一切就敗在了數字“三”上,因為萬曆有自己的皇長子,那是他好色犯的錯誤:那年,他去給母親請安時,色心一起,臨幸了宮中的王姓宮女,一擊即中,這位宮女懷了孕,並順利誕下麟兒,即後來的光宗朱常洛。
大明家法:“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後無子,王宮女所生之子即為太子,可萬曆就是不想立,因為在他的心裏,早已屬意鄭氏之子,而且他對她還有承諾和誓言:“將來一定傳位給咱們的兒子。”
鄭氏原以為勝券在握,她有最大的籌碼—皇帝,可她不知道,有一個東西,比皇帝還大,那就是大明的綱常倫理。
終究,在巨大的輿論和道德壓力下,萬曆同意立皇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鬧了15年之久的“國本之爭”結束,鄭貴妃到底還是輸了。
身為皇帝,連給心愛之人的承諾都沒法實現,萬曆肯定會心痛,但又有什麽辦法呢?這就是皇帝的“身不由己”。
萬曆死於鄭貴妃之前,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遺命封鄭氏為皇後,希望將來兩人能合葬。但事與願違,當人們打開萬曆的定陵後發現,鄭貴妃並沒有在他旁邊,與他合葬的恰恰是讓他“嫌棄”的王宮女和最早的孝端顯皇後。
鄭貴妃被後世罵為禍國殃民的妖孽,晚明三大疑案“梃擊案”“紅丸案”和“移宮案”都與她相關。在萬曆死後,她孤獨地居住在紫禁城的一座宮殿中,漸漸被人遺忘。崇禎三年(1630),鄭貴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