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後,我們按照急性格林巴利綜合進行治療。治療開始階段,病情似乎有所好轉,病人感覺力量有輕微的改善。”

“三天前,病人突然出現呼吸肌乏力,呼吸困難。病情進展很快,目前,病人依靠呼吸機維持呼吸。”

“因為治療效果不好,病情突然加重,在交班會上,丁主任認為,病人的病情演變,不符合急性格林巴利綜合的特征。所以,今天請林院長回來,為我們指點迷津。”馬水源知道林琳要求很嚴格,所以,準備很充分。

“馬醫生的匯報不錯,各位有什麽補充的嗎?”林琳變成主持人了。

“病史和診療經過,正如馬醫生所匯報的哪樣,沒有特別的補充。”看見沒有人吭聲,丁鳳說了一句。

“馬醫生,你剛才說,病人的雙上肢腱反射對稱性減弱,雙下肢腱反射對稱性活躍,對不對?”

“對。”

“好,很好,去看看病人吧。”林琳說罷,站了起來。丁鳳拿著一套檢查的工具,跟在林琳的身旁。

林琳的工具,放在自己的院部的辦公室,在出門診時使用。丁鳳曾經提出,要為他多領一套,被林琳拒絕了。

一套工具,不值幾個錢,但林琳不能開這個頭。

對任何一個病人,林琳更相信自己所問,所見,所查。其他人提供的信息,充其量隻占林琳用來分析病情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並不是林琳不想相信其他人,而是臨床醫學,講究的是知識麵,知識結構,基本功,經驗,思考能力,以及與這些相適應而進行的體查所見。

這些東西,任何人都不能代替,也沒有能力代替。如果可以,林琳也沒有必要回來參與討論。

大家跟著林琳,來到病人的床前。病人很清醒,因為用呼吸機之故,病人不能說話,一雙眼睛,滿是求生的欲望。

林琳告訴病人,他可以用還能勉強活動的手來表達他的意思,以手勢回答他的問題。

“您的病有多長時間了?”

病人伸出兩個手指。林琳對病人說:“如果我說的對,您就豎起拇指,不對就不要動,你同不同意?”

病人馬上豎起拇,指表示同意。

“2個星期?”林琳問,病人沒有反應。

“2個月?”

病人還是沒有反應。

“2年?”

病人馬上豎起拇指,表示認可。在場的醫生都大吃一驚,兩年病史?怎麽我們問的都是一個多月?

林琳也暗自吃了一驚。兩年的病史,意味著,這個病人的“急性格蘭巴利綜合征”的診斷可以否定了。而“慢性格蘭巴利綜合征”,對於激素的治療是敏感而有效的,這一點在這個病人身上並沒有體現出來。

“您能不能告訴我,您的病,首先從什麽地方開始的嗎?我繼續問,您繼續回答,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