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詩人都非常有個性。比如,李白豪放,杜甫憂傷,杜牧高冷……但說到“佛係”,恐怕沒有人比得過“詩佛”王維。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爭不搶、不悲不喜的佛係詩人,卻有著讓他人十分豔羨的人生。

九歲時,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被家長拉著報各種作文輔導班的時候,王維已經開始在各大詩刊上發表詩歌了。

十七歲時,王維大筆一揮,就是一首流傳千古的名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意思是說,我獨自在外地漂泊,成了他鄉的客人。每逢佳節來臨,就倍加思念家鄉的親人。回想起以前兄弟們在重陽節登高望遠時,都會在頭上插上驅災辟邪的茱萸,但傷心的是今年唯獨少了我一個。

二十出頭時,王維便打敗無數考生,一舉奪得狀元。

雖然王維的文采蓋世無雙,但你真以為他僅僅靠文采吃飯嗎?沒這麽簡單!他還叱吒畫壇和華語樂壇。

在畫壇,王維的畫千金難求。北宋大詩人蘇軾曾誇他說——

在華語樂壇,王維是大家公認的“大唐小曲庫”。你隨便給他拿一段樂譜或歌詞,他分分鍾就能猜出是哪首歌。

此外,王維的很多詩還被譜成流行歌曲。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他的詩捧紅了無數歌星。就連大唐歌王李龜年都搶著唱他的詩。

王維曾經寫過一首名叫《送元二使安西》的送別詩就曾被譜成歌曲,並且常年霸占“流行金曲排行榜”榜首。詩中是這麽寫的: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大意是說,渭城早晨的細雨打濕了地麵上的塵土,賓館旁邊的楊柳樹顯得愈發青翠欲滴。老鐵啊,再喝一杯美酒吧,向西出了陽關恐怕很難再碰到故人。

作為叱吒詩壇、畫壇和樂壇的三棲明星,王維的粉絲遍布天下。諸王、駙馬都拿他當座上賓,唐玄宗的兄弟都待他如師友。

小貼士

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雖然王維走到哪都不缺鮮花和掌聲,但不知為何,大唐的大Boss唐玄宗卻偏偏對他不感冒,甚至很不待見他。

後來,唐玄宗以讓王維去塞外給將士們送溫暖的名義,將王維踢出了京城。

當到達荒無人煙的沙漠時,鬱悶的王維揮手在沙地上又寫下一首名詩: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大意是說,我騎馬去慰問邊關的將士,曾路過大唐屬國的居延。我如同隨風飄零的蓬草一樣飄出漢塞,又如同北歸的大雁飛入胡人居住的上空。浩瀚沙漠中的孤煙直上雲霄,黃河邊上的落日又大又圓。到蕭關時,遇到偵察騎兵,他們告訴我都護(邊塞的長官)正在燕然。

被踢出京城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他好不容易回到京城,卻碰上了安史之亂。

唐玄宗跑得快,成功躲過一劫,但王維卻很悲催,被安祿山的人給活捉了。

小貼士

王維不願給叛軍打工,但又怕拒絕叛軍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便偷偷吃藥,使自己暫時說不出話來。但讓王維哭笑不得的是,叛軍首領安祿山竟然是他的粉絲,說啥也要把他搞到洛陽,並強迫他擔任偽職。

有一次,安祿山在凝碧宮裏請狗腿子們吃大餐,還讓俘虜來的禦用歌手唱歌助興。

王維聽說後,悲痛地寫下《凝碧詩》,以抒發自己的亡國之恨。詩中是這麽寫的: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裏,凝碧池頭奏管弦。

意思是說,家家戶戶都在為安史之亂導致的生靈塗炭而難過,什麽時候能重現百官朝拜天子的盛況呢?秋天的槐葉飄落在空空如也的宮殿裏,可安祿山那個挨千刀的卻在凝碧池邊逍遙地彈奏著小曲。

後來,安史之亂被平定,王維以安祿山的偽官的身份被押回長安,等待被治罪。按律,應該槍斃,而恰恰是《凝碧詩》救了他一命。

小貼士

當時,皇帝已經變成唐玄宗的兒子唐肅宗。唐肅宗一向憎恨叛徒,本來想嚴懲王維,但突然有一天他看到了王維寫的《凝碧詩》,反而對王維大加讚賞。就在這時,王維的弟弟也請求降職為哥哥贖罪,唐肅宗立刻下令赦免了王維,並且還給了他一個官做。

經曆過大風大浪之後,王維變得越來越佛係,並漸漸迷上了佛教。

小貼士

王維每天除了工作,就是焚香獨坐,專心誦經。知道王維為啥被稱為“詩佛”嗎?就是因為他信佛,並且他的詩中總是充滿禪意。

在六十一歲那年,王維平靜地去世了。

去世前,看淡生死的他依然十分佛係,沒有一絲悲傷,也沒有一絲不舍。

多年以後,王維有個粉絲做了皇帝,他就是唐代宗。唐代宗想要收藏偶像的詩,便對王維的弟弟說——

王維一生寫過數千首詩,不過經曆過安史之亂後,僅僅留下四百餘篇。王縉將它們悉數獻給了唐代宗,唐代宗收到後,簡直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