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狂”,從古至今,在詩壇恐怕沒人比得過“詩狂”賀知章。
年少時,賀知章便靠寫得一手好詩而名揚天下。
每次他公開發表新作品的時候,粉絲們都會瘋狂地點讚,打賞,好評,轉發。
賀知章有一首叫《詠柳》的詩,曾經在全國刷屏。詩中是這麽寫的: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意思是說,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像碧綠色的玉一樣的新葉,垂下來的柳枝如同上萬條隨風舞動的綠色絲帶。這細細的柳葉是誰剪出來的呢?Oh,my god!原來是二月裏的春風,它就像是一把靈巧的剪刀。
有個親戚是賀知章的死忠粉,他曾誇賀知章說——
三十七歲時,賀知章參加了科舉考試。女皇武則天看完他的試卷,瞬間被他圈粉,並且當場欽點他為狀元。
賀知章仿佛隻為寫詩而生。如果你讓他寫詩,他文不加點,一氣嗬成。但是,如果你讓他去幹點別的,他分分鍾能給你搞砸。
在開元年間,唐玄宗曾讓賀知章修撰書籍,幹了很多年,也沒幹出什麽成績。
後來,唐玄宗又讓賀知章擔任禮部的二號首長——禮部侍郎。
有位王爺去世,皇帝讓賀知章挑選出殯時牽引靈柩並唱挽歌的挽郎,結果賀知章把事情給搞砸了。
給王爺做挽郎,那是一件無上光榮的事!
很多原本該選上卻沒被選上的官宦子弟紛紛堵在賀家大門前,扯著嗓子大吼大叫,要討個說法。
賀知章出不了門,隻好爬到牆頭替大家解決問題,搞得十分狼狽,以至於大家都嘲笑他。
唐玄宗見賀知章無法勝任禮部侍郎這個崗位,隻好又給他換了個工作崗位。
別看賀知章工作能力不咋樣,但喝酒的能力卻是頂呱呱的,並且一點都不輸千杯不醉的“詩仙”李白。
賀知章喝醉了是什麽狀態呢?消息靈通人士杜甫曾記錄下這讓人噴飯的一幕: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大意是說,賀知章喝醉了,騎著馬搖搖晃晃,就像坐在船裏一樣。他兩眼昏花,一不小心栽在了枯井裏,便躺在井底呼呼大睡起來。
說起來,賀知章還與李白交誼匪淺:李白是賀知章的酒友,而賀知章則是李白的伯樂。
在李白還沒有大紅大紫前,他曾拿著自己的詩去拜訪賀知章,其中就包括他的代表作《蜀道難》。賀知章看罷,對李白讚不絕口,還誇他是“謫仙人”。
隨後,相差四十二歲的賀知章與李白成了忘年交。
小貼士
有一次,賀知章邀請李白到酒吧喝酒,卻忘記帶錢了。當時,也沒有其他支付方式,賀知章便把隨身攜帶的金龜拿去換酒喝。
小貼士
知道李白為啥能見到唐玄宗,並且成為唐玄宗的禦用詩人嗎?其實,全仰賴賀知章的大力推薦。
晚年,狂傲不羈的賀知章還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四明狂客”。
小貼士
“四明狂客”是啥意思呢?所謂“四明”,其實指的是四明山,位於賀知章家鄉附近。“四明狂客”的意思就是來自四明山的狂傲不羈的人。
後來,賀知章生了一場大病,從此變得精神恍惚。沒法再繼續為國發光發熱,他便向唐玄宗申請退休,並懇求做一名道士。
離京前,唐玄宗親自寫詩為賀知章送別,太子以及百官還親自為他踐行。
此時此刻,賀知章已經幾十年沒有回過浙江老家了。
一回到老家,迎接他的不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而是物是人非。他不無感慨地寫下了《回鄉偶書》一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意思是說,我年少時便離開家鄉,到了晚年才回來。我的家鄉話雖然沒啥改變,但鬢角的毛發卻已經稀疏。小朋友見到我,沒有一個認識的,還笑著問我,這位客人是從哪旮旯來的。
回到家鄉不久,賀知章便去世了,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