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一天夜裏,紫禁城裏清朝的末代皇帝溥儀正準備就寢,就聽一個太監稟報,當天夜裏養心殿的房梁上有人向下窺探。溥儀大驚,連忙讓人在宮中搜尋了半天,最終連個人影兒也沒找到。溥儀十分擔心有人圖謀不軌,整整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著。

第二天早晨,溥儀就下了一個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的命令,他要親自上養心殿的屋頂探查一番。雖然皇後婉容與眾太監宮女極力阻攔,但溥儀還是沒有收回皇命。他命人拿來豎梯和裹腳的白布,讓太監將白布裹在自己腳上,腰上拴上繩子,順著梯子爬上了養心殿的房脊,在房脊的南側和北側躥來躥去,又爬到了養心殿的殿脊上麵,把底下所有人都嚇得直冒冷汗,生怕皇帝摔下來,後果不堪設想。

最終雖然什麽嫌疑人也沒有發現,但皇帝上房的新聞一下子成了那天宮中議論的話題。其實,當時除了溥儀之外,還有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也和溥儀爬到了養心殿的房梁上,而且上房梁找人的主意,也是這個小男孩給溥儀出的。他名叫郭布羅·潤麒,是皇後婉容的弟弟,也是清朝的最後一位國舅爺。

郭布羅·潤麒可能是兩千多年封建王朝裏唯一一個敢騎在皇帝脖子上的人,不過從他的眼神中絲毫看不出畏懼,反而散發出孩童的狡黠與天真。那麽,這個年僅十來歲的小國舅爺,為什麽能夠得到如此殊榮呢?這與潤麒所在的特殊家族不無關係。

潤麒的家族郭布羅氏,在清朝晚期是個十分重要的名門望族。潤麒的曾祖父長順將軍是鹹豐、同治、光緒三朝重臣,死後入祀賢良祠,為這個家族爭得了世代的榮耀。從潤麒的祖父開始,郭布羅氏家族就與滿族最高統治者建立了世代姻親的關係。潤麒的父親榮源所娶的兩任夫人,也是出生於皇族,尤其是潤麒的生母更是晚清重臣貝勒毓朗的二女兒愛新覺羅·恒馨,身份十分尊貴。而潤麒的姐姐被冊封為皇後,更將郭布羅氏家族的地位推向了貴族家族的頂峰,作為弟弟的潤麒與溥儀關係自然就十分親密。不過潤麒能得到溥儀的特殊待遇,不僅僅在於他的家族原因,還因為潤麒天生就是率真單純的性格。

1922年,潤麒的姐姐婉容被冊封為皇後,成了清朝的末代皇後。潤麒的父親榮源被封為承恩公,年僅十歲的潤麒也沾了姐姐的光,被賞賜二品官員才能佩戴的紅頂子和三眼花翎。第二年的春天,潤麒跟隨父母一同進宮謝恩,因為是頭一次覲見皇帝,潤麒母親特意在家裏教了他宮裏的規矩,對於宮中的繁文縟節,小潤麒覺得十分膩煩,同時也把皇帝溥儀想象成一個高高在上、不苟言笑的形象。然而,當他在養心殿見到溥儀,恭敬地趴在地上磕頭後,卻聽到溥儀說了一句:“摘了帽子吧。”潤麒摘下帽子抬起頭來,竟然看到皇帝溥儀正親切地笑看著他,這讓潤麒頓時心中輕鬆了許多。溥儀接著問潤麒:“你平時喜歡什麽?”潤麒便直率地回答說喜歡爬樹、抓小動物等。溥儀一下子對這個似乎沒大沒小、天真率直的小潤麒產生了好感,因為長年的宮中生活使他覺得實在太枯燥無味了。

1912年2月12日,年僅六歲的宣統皇帝溥儀在隆裕太後的代表下頒布了退位詔書,正式宣告清朝滅亡。根據當時南京民國臨時政府給予的清室優待條件,溥儀仍然享受皇帝的待遇,隻是被軟禁在紫禁城裏,不得外出。溥儀大婚以後,這個帝王家庭成員僅僅隻有六人住在占地72公頃的巨大紫禁城中,除了溥儀、皇後婉容、淑妃文繡外,就隻有三位先帝留下的老太妃。清朝幾百年來留下的祖訓,皇宮裏的帝後妃嬪們,行為舉動都有嚴格的規範,更不許隨意走動。溥儀從小身居宮中,除了每日枯燥的學習和跟長輩請安之外,就隻能與一些太監相處。雖然偶爾曾經王府家中的弟弟妹妹能進來會親,但對於一個青春年少的男孩來說,實在是太拘束沉悶了。而潤麒正是混沌未開、天真爛漫的年齡,那種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狀態,無疑最能刺激溥儀,一下子就成了他宮中生活的解藥。於是此後溥儀便經常將他召進宮中,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才放他出宮。

● 從左至右為潤麒、溥儀、溥儀父親載灃、潤麒父親榮源、溥傑

● 溥儀爬上房頂

溥儀召喚潤麒進宮時,總是直接給他的母親打電話,潤麒母親擔心耽誤了他的學習,總以一些巧妙的理由回絕,但溥儀卻想出一條對付嶽母的妙計。他命人賞賜給潤麒四匹禦馬,這在當時被稱為“傳朝馬”,按照規定被賞的人必須要進宮謝恩的,這樣潤麒的母親就無法再阻攔了。

潤麒陪伴在溥儀身邊的時候,漸漸也感受到身為皇帝所享受的天子生活,隻不過潤麒覺得與他的想象相去甚遠。比如皇帝溥儀所享用的一日三餐,遠沒宮外傳說的百八十樣,以比較正式的午餐和晚餐為例,也就隻有十幾種,後來竟然漸漸減少到八九種。嚐過這些禦膳後,潤麒也覺得這些宮廷菜與民間菜肴並無多大區別,隻不過做得比較精致罷了。與潤麒的體驗恰巧相反,溥儀倒是對聽潤麒講宮外的趣事十分感興趣。就這樣,潤麒成了溥儀最親密的玩伴,他們一起在紫禁城裏做出了不少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

有一次潤麒與溥儀聊天,說起了他在家中的一個新鮮玩意兒——自行車,不僅在家裏騎,而且還騎著去香山遊玩。溥儀很感興趣,便也讓人從宮外購買了幾輛外國進口的自行車,並特意在養心殿開辟出一個練習場,讓潤麒教他學騎自行車。沒過兩天,溥儀就對潤麒抱怨說:“我怎麽就不如你,騎自行車,逛香山,我非但跑不出紫禁城,就是騎車上一趟禦花園也得上下好幾回折騰。”溥儀說的折騰就是宮門的那些門檻,原來溥儀在騎自行車時覺得宮裏的門檻太多,每過一道門檻都要下來,搬著車過去,實在太麻煩了。

潤麒告訴溥儀,他們家為了方便騎自行車,把自家門檻給鋸了,然後給溥儀出主意,讓他幹脆把紫禁城裏的門檻也鋸掉。溥儀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便下令要將紫禁城的門檻鋸掉,太監宮女們聽了連忙阻攔溥儀,說鋸掉門檻可是大不吉利,那樣老祖宗留下的好風水就被破了。可溥儀不管那一套,非鋸不可,短短五天之內,就把禦花園通往養心殿的門檻都鋸了。這下溥儀終於可以暢通無阻地騎自行車了,他不但自己騎,還邀請皇後婉容一起學著騎,一時間宮中迎來了久違的歡笑與熱鬧,打破了清朝滅亡籠罩在紫禁城上空的陰霾,也給退位已久、在深宮中百無聊賴的溥儀增添了不少生活樂趣。

溥儀聽了潤麒建議把紫禁城門檻鋸掉的事引來了清朝很多皇族的不滿,認為這是不吉利的大事,尤其是引來了紫禁城中敬懿、榮惠兩位老皇妃的不滿。不久後的一天,兩位太妃突然來到皇後婉容的宮中。當時紫禁城中一共有三位老太妃,分別是同治皇帝的遺孀敬懿、榮惠太妃,和光緒皇帝的遺孀端康太妃。按照當時的規定,溥儀、婉容、潤麒等作為晚輩,需要每天前去三位太妃的宮中給她們請安,她們從來不會到溥儀等晚輩的宮中。這次兩位太妃破天荒突然來到婉容宮中,讓婉容感到十分惶恐,隱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將要發生。

● 婉容與溥儀弟弟妹妹們合影,前排右二為少年潤麒

婉容小心翼翼地將兩位前輩引到房間坐下,敬懿太妃就繃著臉開口說道:“皇後可要勸勸潤麒,小小年紀,別讓他由著性子鬧。他竟然給皇帝出主意鋸門檻,若是鋸斷了風水,那是鬧著玩兒的嗎?”婉容一句話也不敢說,接下來敬懿太妃又開始數落婉容,說皇帝年輕,婉容作為皇後應該時時提醒皇帝,言語間指責婉容沒有盡到皇後的責任。一旁的榮惠太妃也不住地點頭,表示讚同敬懿太妃的說法。婉容不敢多言,隻是從侍女手中接過茶杯,給兩位太妃上茶。敬懿太妃見婉容沒有明確的態度,更加生氣,她大聲數落道:“我們兩個老姐姐今天不顧身份,到皇後這裏來,就是想讓皇後勸勸皇帝,外邊鬧翻了天,但這皇宮裏麵還是清朝的天下,什麽時候也不能忘了祖宗家法!”

這回婉容終於忍不住了,她反駁敬懿太妃道:“承蒙皇額娘看得起婉容,隻是婉容初來乍到,摸不準皇上的脾氣,皇額娘是從小看著皇上長大的,想必比我清楚。你皇額娘都管不著皇上,何況我呢?”敬懿太妃氣得臉上白一陣紅一陣,她生氣地回道:“皇帝你勸不動,自家兄弟你總可以管管吧!皇後乃六宮之主,尋常百姓家還講個妻賢夫禍少呢,一個皇帝就夠讓人操心的了,這回又添了這麽個國舅爺!”說完這些,兩位老太妃便在宮女的攙扶下滿腹牢騷地走了。

潤麒當時並不知道,因為他的調皮,惹來老太妃對婉容的責備。他更不知道,其實這責備背後,隱藏的是紫禁城深宮之中的權力爭鬥。而潤麒他們家從開始讓婉容參與選後,就已經無可避免地進入了這紛爭中。兩年前,溥儀十五歲,王公近臣和宮裏三位太妃決定為溥儀選後,滿蒙舊臣、貴族之家的千金小姐們很快就展開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爭奪。

關於這次選後,說到底是圍繞六宮之主皇後寶座的一次權力之爭。在舊臣之中,主要分為兩派勢力,分別是溥儀的六叔載洵和七叔載濤,而宮裏又分為同治派敬懿、榮惠兩位太妃,以及光緒派端康太妃。載洵與敬懿、榮惠兩位太妃聯手推薦了出身普通的鄂爾德特氏家族的女子文繡,而載濤和端康太妃聯手推薦了與愛新覺羅關係更緊密的婉容。最終,載濤和端康太妃在這場權力爭奪戰中獲勝,溥儀最終冊封婉容為皇後,立文繡為淑妃。因此,婉容進宮後,自然不受推薦文繡為皇後的兩位太妃待見,這一次也是借機故意為難婉容以及支持她的端康太妃。

潤麒最終也沒有因為鋸門檻的事情受到任何處罰,反而由於深受溥儀喜歡,終日陪伴左右,成了紫禁城裏受眾人矚目的貴客。他經常陪溥儀到宮中三位老太妃宮中請安,去得最多的則是端康太妃,也就是推薦姐姐婉容做皇後的永和宮。在進宮之前,潤麒聽大人們說,端康太妃管教十分嚴厲,很有當年慈禧老佛爺的風範,但在他看來,端康太妃卻是一個脾氣極好的老太太。

一次潤麒陪溥儀去給端康太妃請安,因為無聊帶了一個硬紙殼折成的小鬥,趁著溥儀與太妃講話的時候,悄悄走到太妃身後,“啪”地一甩,嚇了太妃一跳。溥儀故作憤怒地瞪了他一眼,但太妃並沒有責備潤麒,還麵露憐愛之意。潤麒見太妃並沒有生氣,又在紙鬥裏麵裝了不少絞碎的紙片,又在太妃麵前一甩,紙片紛紛掉在太妃身上。這時,溥儀大聲責怪潤麒:“你在我額娘麵前怎麽撒紙錢兒啊?”潤麒根本沒想到溥儀竟會這樣說,以為闖了大禍,嚇得一聲也不敢吭。沒想到溥儀接著又說了一句聽起來像是責備、其實話裏有話的話:“死人才撒紙錢兒呢。”

● 莊士敦(左一)和溥傑(左二)、潤麒(右二)、溥儀(右一)在禦花園裏遊玩

● 婉容和弟弟潤麒

其實,潤麒哪裏知道,溥儀這頗有深意的幾句話,其背後同樣代表著殘酷的皇家政治鬥爭。端康太妃是光緒皇帝的嬪妃,在隆裕太後死後,極力想通過控製小皇帝溥儀達到控製清朝的目的。當年年幼的溥儀曾因不滿被端康太妃管教,公然與她爭吵,最終導致溥儀母親和祖母被罰跪,溥儀母親自殺身亡。而宮中的溥儀就算再仇恨端康太妃,也無法對這位光緒帝的遺孀如何,隻能將逼死生母的仇恨藏在心裏,還要維持表麵的恭敬。而端康太妃也是一位城府極深的人,對溥儀極具諷刺意味的話,她竟然像根本沒聽見一樣,很自然地拿話岔開了。但這中間的緣由,潤麒卻並不清楚。

十來歲的潤麒雖然親眼見證了紫禁城的種種皇室內幕,但卻並不懂得這些事情背後隱藏著清朝雖然滅亡,但皇室貴族和宮人們還保留著對權力和財富最後的貪戀。潤麒還小,並沒有被財富或是權勢吸引,他的天真爛漫反而得到了溥儀特別的信任。不過,潤麒也漸漸發現,皇帝姐夫溥儀雖然同他一樣愛玩愛鬧,但他仍然當自己是一個君臨天下的皇帝,並對自己如今的境況十分不滿。

一次潤麒正在宮中與溥儀玩得興起,溥儀突然讓潤麒跟他來到養心殿。兩人走到紫檀雕雲龍花紋的龍椅前,溥儀指著明黃坐墊的龍椅對潤麒說:“坐上去讓我瞧瞧。”潤麒雖然年幼,但也知道皇帝寶座可是皇權的象征,誰坐上去就是陰謀篡位,那是要殺頭問斬的。於是笑著對溥儀說他不敢,但溥儀卻絲毫沒有開玩笑的意思,竟然表情嚴肅地說:“我叫你坐你就坐。”潤麒原本就十分膽大,一聽溥儀這樣說,也顧不得多想,“嗻”了一聲,幾步跨過去,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寶座上麵。

溥儀見潤麒坐好了,自己站在下麵,左看看右看看,最後徑直走到龍椅前,蹲下身子,抬頭看著寶座上的潤麒。潤麒問溥儀在看什麽,溥儀說道:“我要體驗體驗平時大臣們是怎麽看我的,你隻管坐著,不要動。”說著溥儀索性坐到地毯上繼續說道:“他們平時給我磕頭,叫我皇上,心裏頭真是對我忠心不二嗎?”說到這裏,溥儀猛然站起身來,憤憤地說道:“別的我什麽都不在乎,對我不忠,我萬萬不能容忍,不管什麽人都一樣!”潤麒見溥儀生氣了,連忙從寶座上溜下來,半蹲在溥儀麵前。他不知道如何安慰溥儀,但家族從小給他帶來的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讓他不自覺地說了一句:“不管別人怎麽樣,潤麒永遠對皇上忠心不二!”溥儀抬手向養心殿上方的金龍指去,問潤麒那是什麽,潤麒回答那是龍。溥儀站起身來,像是在對潤麒,又像在對自己說了一句:“我也是龍,我現在是條困龍,總有一天,我要騰雲駕霧,飛上青天!”

● 溥儀和婉容看書

● 裝扮時髦的溥儀、婉容夫婦

年幼的潤麒哪裏能完全體會溥儀的心情,隻是懵懂地覺得溥儀作為皇帝,似乎對他的帝王生活十分不滿。而潤麒很快發現,作為皇後的姐姐婉容,自從入宮以後,也變得越來越憂鬱,不再像在榮府家中那個無憂無慮的郭布羅家大小姐了。潤麒感受到婉容的憂鬱心情,是因為他發現姐姐與溥儀雖然都對自己很好,但他們兩人間的感情卻並不那麽親密。平時溥儀來婉容的儲秀宮並不多,連一起吃飯的時間都很少,大多都是潤麒陪伴著姐姐一起吃飯。白天婉容就在儲秀宮繪畫彈琴打發時間,夜晚來臨後,她更多的時候就是靜靜地坐在**發呆。而且以往在宮中皇帝與後妃常常共同沐浴,但溥儀從來沒有和婉容一同沐浴過。潤麒甚至聽宮人們閑聊說起過,在溥儀和婉容大婚的那一夜,溥儀是一個人在養心殿過的。

婉容擔負著郭布羅家族榮耀的責任,如果她在宮中失勢,不僅僅是她自身命運的一種不幸,更牽連著她的家族,以及推薦她的載濤和端康太妃等一幹貴族集團的利益。但潤麒發現,即使是溥儀如此冷淡婉容,姐姐還是在溥儀麵前極力表現一個妻子應有的關心和體貼。有一次溥儀生病,潤麒見婉容守著他一夜未眠,連太監端來的藥都親嚐一口,試好溫度,再給溥儀喝。但沒想到一件突如其來的事讓兩人本就平淡的關係更是雪上加霜了,這就是溥儀蓄謀已久的逃出皇宮、出國留學的計劃。

溥儀由於長期被禁錮在紫禁城,又接受了不少西方思想,很想去西方遊學一番。於是和他的弟弟溥傑策劃了一場驚天計劃,逃出皇宮,去英國留學。為了籌備出國後的巨額費用,溥儀聯手親弟弟溥傑,以公開賞賜的名義把大量的皇宮珍寶運到了宮外,打算變賣之後籌集資金,據說莊士敦還為他聯係好了大使館的接待事務。一切準備就緒後,就差溥儀出宮這一步了。但皇宮內外依舊衛士林立,並不容易出宮,況且溥儀的身邊及各個宮門口都有把守的太監。

為了能順利出逃,溥儀想出了賄賂太監的辦法,事先告訴他們不能聲張。萬事俱備後,在一天深夜,溥儀與溥傑拿著行李,準備躲開所有的宮人悄悄離開養心殿。原本他們的計劃是從紫禁城的神武門出去,門外早已停好了一輛老式福特轎車,這是溥儀早就命人準備好接應的。然而就在他們剛走出養心殿時,溥儀的親生父親帶著一幫人趕來了,紫禁城立即進入了戒嚴狀態。在父親等人的極力阻攔下,溥儀這次出走計劃以失敗告終。當時溥儀悲憤地喊了三聲“監獄”。那麽,溥儀這次出走計劃到底是誰泄露出去的呢?

據說,是其中兩名被溥儀賄賂的太監跑到醇親王府通報了消息,而且還從載灃那裏拿到了豐厚的賞賜。也有一種說法是,皇後婉容將溥儀的出逃計劃泄露了出去。溥儀如果出走了,對於她的皇後之位肯定是不利的。

雖然不知到底是不是婉容向父親透露的消息,但這事確實惹來了溥儀的不滿,從此他對婉容更加冷淡了。就在婉容冊封為皇後的第二年元宵節,宮裏辦起了熱鬧的宴會,養心殿內外張燈結彩,將宮殿裝飾得熠熠生輝,宮女太監們還點起了花炮,顯得十分熱鬧。這天溥儀把醇親王府裏的弟妹、堂兄妹以及潤麒一家都接進了宮。在潤麒的記憶裏,紫禁城好久沒有這麽熱鬧了,這群昔日顯赫的皇公貴族也好久沒有如此高興了。

然而,潤麒在宴席中途突然發現姐姐婉容不見了蹤影,母親說姐姐胸悶早早回宮了。潤麒平日也經常在婉容的儲秀宮休息,所以宴會還沒結束,玩累了的他也回到了儲秀宮,沒想到一到宮中就聞到一股煙味,他竟然看到婉容正躺在一張軟榻上吸大煙。在潤麒的印象中,姐姐婉容一直是個典型的清朝貴族女子,從小學習琴棋書畫,美麗賢淑,也因此才被選為皇後。

見此情形,潤麒趕忙上前詢問姐姐到底有什麽傷心事,沒想到婉容長歎道她隻不過是一件擺設,或許將來還會成為溥儀的累贅,還教導潤麒將來一定要有出息,幫助溥儀恢複祖業,為郭布羅氏家族爭光,自己這個姐姐才不枉在苦坑裏煎熬。潤麒並不明白婉容的意思,追問了一句:“皇後是萬乘之尊,怎麽能這麽說呢?”沒想到婉容當即大哭了起來,邊哭邊說:“你不懂,皇後不是個人,而是一個誰都不可憐的囚犯。世人隻知道鳳冠龍袍的榮耀,卻不知道它是一把枷鎖。這皇宮內苑是真正的牢坑,永遠沒有解脫的日子!”

據後來溥儀在自己的回憶錄中描述,他在大婚前漫長的宮內生活中,由於被太監宮女帶壞,以至於後來身體有疾,不能人事。再加上晚清宮內宮外曾一度崇尚男風,認為女人是禍水,導致溥儀在幼年時形成了對女性畸形的想法。在潤麒與溥儀一次隨意的聊天中,溥儀不經意向他透露,他認為女人是不潔淨的。在這次交談後潤麒似乎明白,皇帝姐夫的心態與常人有異,從此不再探問溥儀的隱秘,也不禁對姐姐婉容報以深切的同情。那麽,當姐姐婉容徹底失勢後,是否會導致溥儀對這個小國舅不再寵愛重視了呢?

事實上,潤麒不但沒有受到婉容失勢的影響,溥儀甚至還將三妹韞穎嫁給了潤麒。不過據潤麒回憶,他與溥儀兩人到暮年時卻十分疏離,潤麒甚至有意避免與溥儀見麵,這與後來兩人身上發生的命運變故不無關係。

1924年11月,溥儀被突如其來的馮玉祥部隊趕出了紫禁城,這起事件對清朝皇族無疑是一記沉重的打擊。對於榮府來說更是失落無比,潤麒父母原以為婉容成為皇後後能帶給家族榮耀,沒想到卻是這樣的結局。潤麒的父親榮源一輩子沒做過官,一直依靠祖上留下的爵位俸祿和田產過活。清朝滅亡後,榮源沒有了俸祿,隻能轉而經商,但榮源並不善經商,商鋪年年虧損,田產地租也被看守的人私吞,一家人雖然還能維持舊式貴族生活,但也不再像祖輩當年那樣十分富貴。為了讓婉容成功選上皇後,榮源幾乎是傾家**產,不僅在選後時各處打點,花費巨資,在大婚前又闊綽地置辦妝奩,擴建府邸,徹底耗盡了榮府的元氣。

潤麒記得,他的母親後來在一次生日宴請時,一位有錢的賓客走進門見到客廳兩邊燈盞的樣式都不一樣,便譏諷潤麒家太窮了,在吃飯時甚至還故意當著榮源的麵指出來。潤麒見父親當時裝作沒聽見,過後卻一再唉聲歎氣。就在一家人為曾經的體麵生活沒落惋惜時,潤麒接到了溥儀的召喚,希望他出國留學,為複辟清朝出力。

原來,失去了紫禁城的溥儀臥薪嚐膽,一心想恢複祖業,然而當時溥儀的手上並沒有軍隊,根本無法反擊各方軍事力量。於是他不惜一切代價,要組建一支舊日八旗子弟組成的鐵騎。而此時日本政府向溥儀拋出橄欖枝,許諾幫他組建軍隊,恢複帝製。於是溥儀決定派他身邊最信任的潤麒和弟弟溥傑前去日本學習先進的軍事知識,好將來回國幫他建立軍隊。潤麒當然欣然答應,這不光是為了恢複祖業,也是為了讓家族不再衰落,更是為了對得起昔日溥儀對他的情誼。

1929年,17歲的潤麒和溥傑在溥儀的資助下,踏上了去日本留學的航船。剛去日本的潤麒深感責任重大,在日本軍事學院學習時從不懈怠,十分吃苦。有一次訓練夜間作戰,騎馬跨越障礙,還要在空中揮刀砍草靶,結果潤麒在越過一個壕塹時撞到了馬頭上,戴的墨鏡被撞得粉碎,玻璃刺破了皮肉,潤麒滿臉是血。他拚命抓緊韁繩,但馬早已不聽指揮,最後他被狠狠摔到了地上,膝蓋被撞破,連骨頭都露出來了。麵對這樣艱苦的軍事生活,潤麒還是咬牙堅持下來。1938年,潤麒和溥傑兩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回國。當時,溥儀已經在日本蒙騙下於長春成立了偽滿洲國,再一次登上了所謂的皇帝寶座。

他將學成歸來的潤麒派入自己的禁衛軍中任中尉,希望他能盡快訓練出一隻驍勇善戰的八旗軍部隊,君臣想同心重振祖業。日本關東軍安排潤麒進入偽滿洲國中央陸軍訓練處,先見習幾個月,然而沒多久關東軍就告訴溥儀,潤麒竟然故意給日軍提供假情報。當時日軍正與俄軍在中國東北交戰,一直依賴日本恢複帝製的溥儀十分氣憤,潤麒這樣做無異於在破壞日本與偽滿帝國的關係,於是他當即找來潤麒質問。

潤麒一進宮,溥儀便掏出一張照片問道:“認識這個人嗎?”潤麒認出那是一個月前某日本軍官給他看過的,日本軍官說這人有通俄嫌疑,潤麒當時在中央訓練處負責情報工作,於是承認見過。溥儀臉色越發陰沉地說:“有人告訴我,你給日軍提供的情報都是假的,擾亂了前線戰事,可有此事!”潤麒卻漫不經心地回答:“大概有吧。”溥儀有點兒著急地追問:“到底有沒有?”潤麒才認真地回答有過四五次提供假情報給日本人。溥儀更加生氣,當即質問潤麒:“你為什麽要這樣做?”潤麒這時果斷地回答:“我不能看著日本人欺負中國人,我辦事不能昧著良心!”這句話讓溥儀啞口無言,當即氣得臉上紅一陣兒白一陣兒。那麽潤麒為什麽不幫著溥儀維護偽滿洲國與日本的關係呢?

原來,潤麒從日本留學歸來,本抱著一腔重振祖業的熱忱,但漸漸他發現日本人似乎並不像溥儀所寄托的那樣值得信任。在長春的偽滿皇宮,日本人要求溥儀以及所有的偽滿洲國中國官員宣誓效忠日本天皇,甚至要溥儀將天皇的象征天照大神供奉在偽滿洲國的宮中,並讓日本關東軍日夜在宮門把守。而溥儀真正自己建立的清朝舊室禁衛軍,僅僅隻能在宮殿內院巡邏,整個偽滿皇宮更像是一個監獄。

但潤麒發現,溥儀對於這些卻不敢公然反抗。更讓潤麒氣憤的是,日本關東軍不僅不把溥儀放在眼裏,竟然公然在中國的土地上殘忍對待中國人民。潤麒多次在大街上親眼見到日本士兵隨意毆打中國百姓,坐車不給錢,欺負婦孺兒童,甚至日本關東軍遷來一大批日本人公然搶占中國百姓的土地。日本人與其說是幫助溥儀恢複帝製,更像是把偽滿洲國當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也許是出於民族的自尊,也許是不想自己反被利用,潤麒公然選擇反抗日本,而他率性的性格在溥儀眼裏卻成了不懂得臥薪嚐膽的莽撞。但溥儀並沒有懲罰潤麒,隻是將他再次送去日本,以此躲避日本關東軍的責怪。潤麒自知無法阻擋溥儀的幻想,但他此時很確定地知道,昔日的輝煌祖業不會再來了。

正如潤麒所見,幻想著借助日軍恢複帝製的溥儀,最終也沒能實現他再次當上皇帝的夢想。由於溥儀特殊的身份,潤麒與他之間始終無法像普通人家的小舅子與姐夫一樣。在錯綜複雜的政治因素和皇權壓迫下,兩人都已經回不到當初年少時親密無間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