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一天,身為中央文史館館長的章士釗,在逛舊書攤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本風靡一時的《滿宮殘照記》,上麵所收錄的是珍貴的清朝皇家家庭信件及生活實錄,其中漂亮又聰明的三格格寫給偽滿皇帝溥儀的信既好笑又有趣:“我現在坐在屋裏,下女在旁用熨鬥燙衣服,老仆在窗外澆花,小狗瞪著眼珠蹲著,看著一匣糖果……實在沒有詞兒了。”於是章士釗把這本書推薦給了自己的老友、癡迷讀書的毛主席。沒想到毛主席看了這本書後,也被三格格的文采打動,多次向章士釗打聽:“這本書裏的三格格在哪裏吆?”

為了完成毛主席的囑托,也為了見到文采出眾的三格格,章士釗開始多方打聽三格格的下落。

傳說中的三格格,原名愛新覺羅·韞穎,在溥儀七個胞妹裏被譽為最美貌的。她從小出入紫禁城,又跟隨在溥儀身邊度過了天津十多年的蟄伏歲月和偽滿十三年時光,在傳說中是一個風華絕代的皇家格格。

幾經打聽後,章士釗終於見到了三格格,卻是一位40多歲的中年婦女,衣著簡樸,風華已失。此時的三格格在東北流浪多年,曆盡艱辛才回到北京,沒有工作,生活拮據。出於對三格格的同情,也為了給毛主席一個交代,章士釗建議三格格寫一份自傳,由他遞呈給毛主席。於是在1955年的元旦,中央辦公廳裏收到了這份特殊的文件——三格格19歲時的西洋婚紗照和一張26歲時的滿族旗裝照。隨後是她用筆工工整整寫了十幾頁的自述。這篇自述裏,三格格講述自己如何從深閨中的皇室格格,成長為一個人民群眾。毛主席看了之後,欣然寫道:“走進了人民群眾,變成了一個有誌氣的人。”他批示送周恩來閱,考慮是否酌情安排工作,為其他滿族皇室成員做個表率。

後來,三格格被選為北京東城區的政協委員,這份工作她做得不僅兢兢業業,還樂在其中,用她的話說,“我終於不是個擺設了”。連溥儀後來得知三格格的改變,都大吃一驚,他說:“三妹過去最嬌貴了,隻知道玩、向我撒嬌,每逢聽說我送了別人東西,總要向我打聽,‘討賞’。誰料得到,這個嬌慵懶散、隻知道謝恩討賞的‘三格格’竟會成了一名社會活動家!”

那麽,曾經嬌貴的三格格是怎樣擺脫自己“擺設”的命運,走進人民群眾,變成了一個自食其力的百姓呢?

三格格愛新覺羅·韞穎,出身清皇室第一家族,父親是前攝政王載灃,母親是慈禧養女、寵臣榮祿獨生女瓜爾佳氏,她的親哥哥是末代皇帝溥儀。她出生時,溥儀就退位了。雖然大批皇親貴族由於沒有政治特權和經濟來源,靠變賣家產度日,以至於很多皇族的後代淪落到社會最底層,有的甚至凍餓而死。但醇親王府依然顯赫一時,因為溥儀雖然退位,但按照皇室優待政策,民國政府每年不僅給清室400萬兩銀元的生活費,還讓溥儀住在紫禁城裏過著關門皇帝的生活。因為這個皇帝哥哥,三格格從小錦衣玉食。

她出生後身邊就有三個專門伺候的傭人,一個是喂奶的奶媽,一個是洗衣服收拾房間的水媽,還有一個德媽專門負責穿衣服、梳頭、教習各種王府禮儀。連手指甲和腳指甲都有專門的人剪,甚至十幾歲了才開始自己洗腳,想要什麽,隻要說一聲,仆人就給買來。一家人從載灃起都以談錢為恥,一次溥傑隨口詢問一個物品的價格,被母親狠狠地挖苦了一頓,說你應該有遠大的誌向,根本不應該打聽錢的事。於是韞穎就認為錢不是好東西,以至於十幾歲都沒見過錢。王府的主子每天一日三餐都有固定的規矩,八菜一湯,一日的花銷大概三十兩銀子,而那時普通百姓一年的花銷也不過一兩銀子。

從小三格格就知道宮裏有個皇上哥哥,受父母影響,皇權思想根深蒂固。那時候整個愛新覺羅家族都認為“還政於清”隻不過是時間問題,對努爾哈赤十三副衣甲起家、康熙親征、乾隆南巡的故事,甚至慈禧的日常津津樂道。隻有出身丫頭的祖母對慈禧恨恨不平,經常念叨:“害了人家的兒子還不夠,還要害人家的孫子!”但對袁世凱的仇恨是一致的,他是整個愛新覺羅家族的仇人。在三格格還不懂事的時候,她在畫報上凡看見袁世凱的照片,就會馬上用手摳下眼睛,以解其恨。可以說,童年的三格格的人生,都是圍繞著溥儀在轉。

因為全家抱著溥儀總有一天會當上真正皇帝的想法,所以不管外麵民主運動如何轟轟烈烈、總統如何輪換,在高牆之內的王府,三格格依然恪守皇家格格的規範。從小她就被母親教育:你是皇家的嫡出格格,一定不能丟了自己的身份。她從小沒有半點自由,在王府裏,隻準在一個小院子裏玩,連門都不能出,能到花園裏散散步就像小鳥出了籠子一樣。說話不能大聲,笑不能露齒,吃飯要閉嘴咀嚼,走路要一步一步走,不許跑。出門更是不要想的事情,那時候她遠遠地聽見牆外有說話的聲音,都好奇地想象半天。身為格格每天的生活就是喂喂巴兒狗,養養小雛雞,再就是在花園裏挖一棵草,換個地方再種上。而作為格格也不能隨便見外男,親舅舅都不行。一次三格格腳化了膿,找來一個外科大夫,按照規矩,王府的女人不能當眾脫襪子,隻能在襪子上挖了一個洞,露出腳趾頭,勉強醫治腳病。

小時候,三格格經常聽祖母講皇上哥哥如何被慈禧抱進宮的故事,但這個皇上好像離自己很遠很遠,她不知道傳說中的皇上關係著整個王府的興衰生死,直到母親不明不白地死去。

● 溥儀(後排左)溥傑(後排右)韞穎(前排右一)韞和(前排左一)在一起

● 溥儀與其弟弟妹妹

1921年9月的最後一天,三格格看見祖母和母親被太監急匆匆地召進宮,回家之後,一向嚴厲的母親抱著她帶著溥傑到花園裏玩,一邊對她說,你長大了,可要聽話,別學皇上,要聽話。之後回到臥室,母親將鴉片摻著燒酒和金麵一起吞進了肚子裏憤而自殺。

原來,漸漸長大的溥儀變得非常叛逆,和一心想掌控他的端康太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端康太妃就是珍妃的姐姐,她一心控製溥儀,妄想溥儀複位後,她就能像慈禧一樣成攝政太後,於是在宮裏一直派太監監視溥儀。而溥儀開始不服端康太妃的管教,他先是自作主張地剪掉辮子,接著戴上了眼睛、懷表,有一天甚至大搖大擺地穿著一身民國將領的大禮服,戴著帶羽毛的帽子,配著亮閃閃的軍刀,在紫禁城裏得意揚揚地走來走去。端康太妃看了大怒,她嚴厲訓斥道:“大清皇帝穿民國的衣裳!還穿洋襪子!這像話嗎?”溥儀被訓後,雖然重新穿起了龍袍,但心裏對端康太妃十分窩火。不久,端康太妃擅自辭退了禦醫範一梅,總管太監張謙和乘機搓火,說萬歲爺這不是成了光緒了嗎?再說太醫院的事,也要萬歲爺說了算哪,奴才也看不過去。年少的溥儀聽了這些挑唆後,氣騰騰地跑到端康太妃那裏大喊大叫:“你憑什麽辭掉範一梅?你太專擅了!我是不是皇帝?誰說的話算數?”

端康太妃氣得臉色煞白,急匆匆地把三格格祖母和母親召進宮,大聲訓斥溥儀的祖母和母親沒教育好溥儀,還讓祖母和母親在殿外整整跪了一上午,嚇得祖母和母親流淚跪著求端康太妃息怒,還硬求溥儀向端康太妃賠不是。

結果回家後,生性倔強的母親用鴉片摻著燒酒和金麵自殺了,死前還囑咐溥傑要幫助哥哥恢複祖業,不要像父親載灃一樣窩囊。母親死後,家裏怕得罪端康太妃,說瓜爾佳氏是死於急病。這讓年幼的三格格第一次真正感覺到皇權的可怕。

而對宮裏的皇帝哥哥,在她想象中可能跟戲文中差不多,是一個頭戴冠冕,身穿大黃袍,留著一縷長須的老頭兒。因為從出生以來,她就沒見過溥儀,直到宮裏宣旨進宮會親她才第一次見到這個傳說中的皇上哥哥。

那年農曆六月,祖母帶著全家人浩浩****地從神武門進宮會親。進宮後,全家人對著一個十三歲的穿著長袍馬褂的小孩行三跪九叩的大禮。她這才知道這個小孩就是皇上,一向威嚴的祖母、父親在皇帝麵前全成了奴才,連她們幾歲的小孩也要自稱奴才。二格格請安的時候叫了一聲皇上哥哥,還被太監訓斥了說這也是你能叫的?然而等太監們一離開,三格格發現這個威嚴的皇上哥哥也不過是個小孩而已。溥儀帶著他們一起捉迷藏,還扮鬼嚇唬當年年幼的她,還經常拿著木棍打來打去,但隻要太監一出現,馬上君是君臣是臣。

從這之後,姐妹幾個經常被宣進宮陪伴溥儀。每次三格格都非常緊張,因為祖母每次都要反複叮囑:千萬不要亂說話,不要亂打聽,不要惹禍。

● 溥傑(左二)溥儀(右二)韞和(左一)韞穎(右一)

● 溥儀、婉容、溥任、載灃、韞穎、韞嫻在張園

很快,三格格發現一向高高在上的皇帝並不聰明,他的學習還沒有溥傑好。因為學了英文,溥儀非常熱衷於給弟弟妹妹起英文名字,溥儀叫亨利,溥傑叫威廉姆,還請莊士敦給三格格起了個名字叫莉莉。他經常半文半白、中英交雜地和人說話:“威廉姆,快給我把pencil削好,放在desk上!”“阿瑟,today下晌叫莉莉他們來,hear外國軍隊樂!”

三格格每次進宮前都戰戰兢兢,但玩起來很快又忘了溥儀皇帝的身份,跟著溥儀一起在禦花園裏爬上爬下,經常胡鬧。而很快她出入紫禁城的日子就結束了。1924年11月溥儀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很快就跑到了天津日租界。11歲的三格格隨著醇親王府搬到了天津,為了避人耳目,父親載灃給宅子起名王公館,一家人隱姓埋名,改姓金,三格格成了金韞穎。此時,三格格已經長大成人,她開始有了叛逆的心理,希望可以有自己的人生,可以擺脫身份的束縛。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的出身意味著她注定無法和普通人家的閨女一樣。

離開了紫禁城,韞穎本以為她可以上新式學堂,隨意出門,但她很快便失望了。她依然要守王府的規矩,不能隨便和別人講話,不許當著人笑,不許幹活,長到17歲,衣服還要老媽子給穿,手絹髒了也不許自己洗。韞穎覺得自己過著與世隔絕、無異於軟禁的生活。

這都因為溥儀還是皇帝,她作為溥儀的胞妹就不可能脫離格格的身份。

之後,溥儀在張園掛起了“清室駐天津辦事處”的招牌,重新建立起了自己的小朝廷。那些遺老遺少包括溥儀自己,都認為早晚要重返紫禁城。在天津他依然保持著皇帝的排場,住的地方叫行宮,吃飯叫用膳,每次吃飯要侍衛用銀片試毒。韞穎每次給溥儀請安的時候大氣都不敢出,有時候溥儀忘了招呼格格們坐,格格們都乖乖地長時間站立。溥儀依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主宰著很多人的命運。

一次溥儀從法租界跑馬場回來休息,隨侍李國雄怕皇上“聖體”著涼,就在他床前接上了電爐子。溥儀醒來,忽然感到有股熱氣,當他看到燒紅了的電爐子,嚇得連鞋都沒顧上穿,光著腳就往外跑,連喊:“李國雄要烤死朕!”並趕快命人去藥房抓敗火的藥。當隨侍剛把藥拿來,溥儀看著藥就去搶,結果藥散了一地。這時,溥儀仿佛看到救命草一樣,抓起地上的藥就往嘴裏塞。吃過藥後,方才緩過神來,立刻氣急敗壞地命人把李國雄的頭挨近電火爐上烤,直到把李國雄的頭發烤焦,頭皮烤出了油,溥儀才轉怒為喜,笑了出來。這一切,都讓三格格迫切想要擺脫皇妹的身份。

但是,讓三格格沒想到的是,作為溥儀的胞妹,她的命運,包括一生中最重要的婚事,父親都不能做主,而要聽溥儀的。一天,溥儀告訴父親載灃,準備給三格格和婉容的弟弟潤麒賜婚。一開始父親載灃並不願意,覺得潤麒太淘氣,三格格會受苦。

那麽,溥儀為何要把三格格嫁給婉容弟弟潤麒呢?

原來此時溥儀正在極力培養自己的勢力。這還得從孫殿英盜墓說起,1928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慈禧墓被盜案,慈禧隨葬品不僅被洗劫,屍體還被辱。得知消息的溥儀氣得號啕大哭,他對民國政府宣稱如果不懲辦孫殿英,他在張園設立的靈堂就不撤。結果蔣介石根本不理會溥儀,溥儀覺得這都是自己沒有軍事力量的原因,他發誓:不報此仇,便不是愛新覺羅的子孫。於是派弟弟溥傑和潤麒去日本學習軍事才能,準備謀劃自己的大業。而此時和潤麒聯姻不僅籠絡了清朝舊大臣,還把年輕一派的力量握在了手中。

麵對皇帝的賜婚,身為父親的載灃並不能反對。實際上,韞穎姐妹七人除了最小的妹妹外,其餘六個姐妹都是被溥儀賜婚以作政治聯姻。大格格嫁給了婉容的哥哥,二格格嫁給了偽滿總理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四格格嫁給了溥傑的同學蒙古貴族趙琪璠,五格格嫁給了清朝大臣之子萬嘉熙,六格格嫁給了金世宗完顏雍的後人,而這些額駙們無疑在偽滿時期都成了溥儀的心腹。

而對政治聯姻,三格格4歲的時候就目睹了姐姐的悲劇。大格格韞媖嫁給了婉容的哥哥潤良,婚後很不幸,但王府的格格是絕對不能離婚的,回娘家住都不行,娘家人按照家規要趕走她。在抑鬱的環境下,大格格16歲得了闌尾炎,家裏人不讓西醫醫治,結果活活疼死了。誰都知道大格格是怎麽死的,但是沒有人道破,也沒有人對嚴酷的封建禮教說半個不字。

那時候三格格夢想著去日本留學學醫,她和二格格商量好了,她學外科,二格格學內科,甚至開始盤算什麽時候啟程。但毫無疑問遭到了父親的反對,曆史上還沒有一個皇族格格出國留學的例子,三格格隻好和姐姐大哭一場。

1932年3月9日,溥儀悄悄跑到長春,成立偽滿洲國,作為溥儀的妹妹,三格格的命運再次隨之改變。她和二格格一起和皇後婉容被悄悄接到了長春,參加溥儀就任偽滿洲國執政的典禮。典禮後不久,先是二格格嫁給了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的長孫鄭廣元,隨後8月15日,三格格和婉容的弟弟潤麒舉行了婚禮。

婚禮由婉容親自張羅,溥儀主持,清朝遺老遺少專門去長春送親,婚禮盛大而別出心裁。最讓三格格高興的是,她終於可以出國留洋實現自己的夢想了。

船上三格格興奮不已,在清王朝二百年的曆史上,皇族格格中她是第一個出洋的,她像掙脫牢籠的小鳥一樣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期待。然而剛到日本,她就被日本皇室包圍起來,裕仁天皇的弟媳邀她去寓所教中文,其他日本貴族邀請她參加各種聚會,甚至日本國防婦女會也處心積慮地邀請她當名譽會長。

所謂的“國防婦女會”就是日本國內女性為支持日本士兵的侵華戰爭,在後方做服務的組織,被日本稱呼為軍國之妻、靖國之妻等。最早是一個叫井上千代子的女人為了讓新婚丈夫井上清一安心去侵略中國,在他出征前的夜裏,年僅21歲的井上千代子悄悄用小刀切開了自己的喉管。據史料記載,由於她不諳此道,很長時間都沒死,但她躺在丈夫身邊始終一聲不吭,直到黎明前才默默地死去,鮮血溢滿了榻榻米。沒想到這樣扭曲的行為卻得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高度讚揚,也鼓動一幫婦女成立了“國防婦女會”,專門為日本侵華服務,這個組織後來發展到一千多萬人,可謂是罪惡累累。

這天,一名年輕女人闖進三格格家,自稱是國防婦女會派來的,直接威脅恐嚇三格格,非讓她參加聲援侵略中國的婦女會不可。潤麒隻好以三格格要做家務為名拒絕,結果這名國防婦女會成員威脅潤麒:“你妻子要是不幹的話,我就把你姐姐拉去。”潤麒非常生氣地說我姐姐才不會參加。

其實,早在長春的時候,日本人屢次邀請三格格參加偽滿國防婦女會。在三格格拒絕後,日本人甚至還找人冒名頂替三格格的身份大搖大擺地在偽滿遊行。此時,三格格知道作為溥儀的胞妹,日本人肯定要利用她,無奈中她隻好放棄自己的理想,專心當一個家庭主婦。她學習符合貴婦身份的茶道、插花,參加日本上流社會的活動,這讓韞穎越來越感到束縛和壓抑,便時常提筆寫信給溥儀。後來毛主席看到的《滿宮殘照記》中的十餘封信,就是韞穎在這一段時期寫的。

無法忍受日本壓抑生活的韞穎,在1935年回到了長春。早在1933年日本終於承認溥儀為偽滿洲國皇帝,韞穎知道溥儀多年的夢想就是複辟大清當皇帝,現在夢想成真,她本以為會看到意氣風發的皇上哥哥,結果卻發現溥儀不僅變得殘酷暴躁,而且疑神疑鬼,什麽事都要求神問卜。

原來,一開始溥儀夢想依靠日本人實現複辟,對日本人阿諛奉承,極盡諂媚。結果日本人變本加厲,先是把日本“天兆大神”搬到偽滿洲國讓溥儀當祖宗供奉。為了討好日本人,溥儀每次祭拜表麵都非常虔誠,等日本人走了,就跟心腹吐槽今天又去狗廟了,以此獲得心靈的慰藉。不久日本人又安排了一個隨時監視他的“帝室禦用掛”吉岡,溥儀成了地地道道的傀儡。而日本人又炮製了《帝位繼承法》,給溥傑娶了日本妻子嵯峨浩。溥儀一直擔心嵯峨浩生下男孩日本人就會殺掉他,於是變得疑心越來越重。

那時候,溥儀安排三格格住在偽滿皇宮不遠的聿修園裏,雖然相隔不過兩百米,但溥儀從來不去。每天下午,三格格和二格格都會到宮裏陪伴溥儀。一天,溥儀對妹妹們說,他懷疑日本人在寢宮同德殿安裝了竊聽器。妹妹去看望他時,他從來不在同德殿說什麽話,有時候要和心腹商量一些事,溥儀寧肯躲到廁所裏。溥儀覺得廁所裏四壁都是光滑的瓷磚,難以安裝竊聽器。

長期的壓抑讓溥儀性格更加扭曲,他不僅懷疑日本人,還懷疑身邊的侍從要害他。他曾經把一個侍從派到二格格家中,讓二格格監視他。不僅如此,他的性格也越來越殘暴。一天勤務班的孤兒孫博盛當值,溥儀在屋內問話,他隻聽見一個錢字,沒聽全沒敢答應,結果溥儀聲色俱厲地說:“和你說話聽見沒有?”他連忙回答:“奴才沒有聽見,奴才隻聽見一個錢字。”溥儀聽後勃然大怒說:“沒聽見還聽見一個錢字,不忠實,處罰你。”於是,他就被拉下去打得站都站不起來。還有一次溥儀看見他玩一個紙煙盒,於是問他裏麵有什麽,孫博盛回答有兩元錢。可是打開一看,是三元錢,溥儀立刻炸了說:“這裏明明是三元錢,你為什麽說兩元錢,這是欺騙我,對我不忠實。”於是,他又挨了一次打。

● 慈禧、慈安陵

溥儀不僅僅對下人這樣,連他最親近的幾個侄子也經常挨打。一次溥儀得了痔瘡,買了不少坐藥。有個小侄子見到這種藥很稀奇,無意中說了句,很像個槍彈,立刻觸了溥儀的忌諱,這不是咒他吃槍彈嗎!於是這個侄子也挨了一頓打。

連溥儀自己都說,除了自己的妹妹和妻子,他誰都打罵過。雖然溥儀和妹妹關係親近,但從小作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溥儀並不願意和妹妹傾訴內心的苦悶,隻是和妹妹談談小時候的生活,做做以前的接龍遊戲,或者講講笑話,一起打打球,或者看三格格和丈夫潤麒在舞池裏翩翩起舞。私下裏,溥儀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神佛上,他天天念經算卦,甚至走路先邁哪條腿、從左還是從右走、夾菜是先夾白的還是綠的都要搖卦問卜。一次吃飯,溥儀念完經後竟對一個要吃的雞蛋磕三個頭,才敢把它吃下去。

溥儀的種種詭異行為,讓三格格膽戰心驚,有時候不免覺得這個皇帝當得可憐,自己這個哥哥一輩子為皇權所累,為皇帝這個名分所累。而作為溥儀的胞妹,此時她的丈夫、公公、兄弟都在偽滿擔任高官,即使偽滿政權風雨飄搖,也隻能走下去。

1945年8月的一天,溥儀派人急召三格格和丈夫潤麒進宮。原來是蘇聯軍隊進入東北,溥儀帶著皇後婉容、貴人李玉琴、二格格、三格格、五格格夫婦、禦醫侍衛以及偽滿的大臣一行人倉皇逃往鴨綠江邊的大栗子溝。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溥儀得知這一消息,帶著8名隨行人員準備逃往日本,這其中就有三格格的丈夫潤麒。

這天,生病中的韞穎懷抱著小女兒為丈夫送行。雖然溥儀說很快日本人會派火車來接他們,但三格格知道這不可能了,日本人自身都不保,哪裏顧得上他們。而丈夫和哥哥都是戰犯,作為漢奸的家屬,三格格知道自己回到北京一定沒有好日子過,於是決定在東北一邊流浪一邊等待丈夫的消息。誰知這一等就是十二年,在戰火中漂泊的她,受盡了磨難。

他們先是逃進了臨江城,一開始有溥儀留下的大量財產,一家人衣食無憂,大米、白麵甚至連燕窩魚翅也隨便吃。很快八路軍打進了臨江城,按照政策要沒收溥儀的財產,這些格格們被叫到一個屋子裏脫衣檢查。當時格格們以為把寶貝藏到內衣裏,就可以躲過檢查,但是沒想到她們的計謀早就被識破了,她們圍在腰上的珍寶、縫進口袋的首飾、捆在腰上的偽幣都被搜了出來。韞穎帶著幾件換洗衣服,帶著8歲的兒子宗光,剛剛4個月的小女兒曼若,還有跟隨多年的保姆,一家人開始了在東北流浪的生活。

作為一個王府格格,前半生她過著奴婢成群的生活,幹活是不被允許的,十幾歲了衣服都是保姆穿,連手絹都沒洗過,更別提做飯了,連摘菜都不會。現在32歲的她成了這個家裏的主心骨,她脫下了華貴的旗袍,換上老太太的粗布衣。為了謀生,一開始她在街上支起一個香煙攤,說話從來慢聲細語的她根本不敢叫賣。8歲的兒子宗光反而背著一個木盒沿街叫賣煙卷兒,大聲喊著:“煙卷兒,煙卷兒。”

平時一家人經常以喂馬的豆餅充饑,偶爾吃一次窩窩頭,就算開齋了。一次宗光偶爾得了幾塊餅幹,拿在手裏一直不吃,一問才知道他根本沒見過餅幹,不明白手裏拿的是什麽。

雪上加霜的是,8歲的宗光在外玩耍時被爬犁撞傷了。韞穎無錢求醫,結果外傷感染,轉成骨結核,連腰都直不起來。在奔波中,韞穎又染上了傷寒,又患了胃穿孔,整天疼得尋死覓活,也沒錢看病。小女兒吃不到奶,差點兒餓死。一次一個軍人實在看她可憐就給了她點藥,沒想到竟然創造了奇跡,把病治好了。後來才這知道這個軍人是張學良的弟弟張學思。

一家人除了窮困潦倒外,最讓韞穎牽掛的還是沒有丈夫的一點兒消息,那時候一家人最大的願望就是知道潤麒的下落,沒想到韞穎因此差點遭了厄運。一天家裏突然闖進了一名身穿軍服的中年男人,告訴她潤麒在沈陽等著見她。思夫心切的韞穎準備馬上啟程去,但這名中年男人告訴韞穎隻能自己去,不能帶孩子。這讓韞穎如何放心,反複猶豫幾天之後,鄰居告訴韞穎這個人是一名特務,已經被抓捕了。

苦苦思念丈夫的韞穎決定在冰天雪地的東北等下去,她發現洋火價格不菲,想賺一筆救窮,於是她把所剩無幾的珍寶變賣,準備批發洋火。誰知一個奸商發現她不懂經商後,賣給她的洋火全是受潮的,根本無法點燃,又無法退貨。絕望之下韞穎得了病,好在一直跟隨著的保姆從八路軍那裏討來了一點兒糧食,才救了急。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韞穎才回到了北京,而這時潤麒還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改造。回到北京後,由於沒有住處,她帶著孩子和婆婆住到一起。此時因為宗光時病時好,婆婆肚子裏長了瘤子,又沒有正經工作,一家人日子很拮據。過度的勞累讓這個才四十歲的人一身的病。就在韞穎生活艱難的時候,發生了開頭的一幕。在毛主席的關照和周總理的安排下,韞穎有了工作,生活境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而這時,她最掛念的就是什麽時候能和丈夫團聚了。一天,七叔載濤興衝衝地跑來告訴韞穎,毛主席說可以到撫順戰犯管理所去看望溥儀、溥傑和潤麒了。韞穎簡直不敢相信這個消息,六叔載濤告訴韞穎,原來1956年召開全國政協會議,他見到了毛主席,毛主席告訴載濤:“聽說溥儀改造得不錯,你可以帶著家屬去看望一下嘛!”於是才有了這個意外之喜。臨行前時任北京市市長的彭真還專門接見了他們,聽說東北寒冷,彭真還給韞穎和五妹一人一百塊錢,讓她們專門定做一身棉衣。彭真還對韞穎說,你們這是去看望親屬,買些點心帶去吧,政府可以給錢。韞穎和五妹拿不定主意,於是問七叔,七叔說:“帶著進嘴的東西可要慎重,責任太大了。”

一家人在1956年3月9日來到了撫順戰犯管理所,見到了分別了十二年的丈夫和哥哥。該怎麽稱呼溥儀呢,商量多次後,一家人一致認為叫大哥最好。於是見到溥儀後,韞穎平生第一次叫了一聲大哥。溥儀非常激動,他說:“從前,我好像就是一個人,現在有這麽多弟弟妹妹,我感到真高興呀!”韞穎也見到了分別十二年的丈夫,兩人激動得淚流滿麵。不久,潤麒就被無罪釋放,而溥儀也被特赦。

1957年春節後,最高人民檢察院宣布對郭布羅·潤麒免予起訴,從撫順監獄釋放回家。由於分別太久,孩子們對這個父親都非常陌生。第二天,女兒對韞穎說:“媽,咱家留一個男的住不合適,住幾天還行,過幾天還是讓他搬走吧。”夫妻兩人被逗得哈哈大笑,笑過了韞穎才辛酸地對女兒說:“這是你爸爸呀!”起初,潤麒沒有任何工作,全家人靠韞穎一個人的工資維持生計,後來潤麒成了工廠的工人,一家人勉強糊口。

1960年1月26日,農曆除夕,韞穎突然接到通知,要她到七叔載濤家裏集合。到了那裏,見到了溥儀、溥傑和姐妹們,原來是周總理要宴請他們一家。見到周總理後,韞穎十分緊張,結果周總理一上來就問她:“你行幾?”她答:“行三。”周恩來馬上風趣地說:“喔,老三哪!”她這才稍稍不緊張了,周恩來告訴她,關於她的工作安排,是毛主席的意思。周恩來說:“你在區政協,我在全國政協,我們是同事哪!”

1992年,這個傳奇一生的三格格因病去世,享年79歲。三格格的人生經曆是清皇室中曆經時代變遷、由皇族走向普通百姓的例子中極具代表性的。她見證了清朝的沒落,也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包容,並且是積極主動投入到新生活的典型。她的這種轉變,需要勇氣,也正如毛主席的評價:“有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