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7章:忽悠老男人

做好了準備,有著龐氏書坊作為後盾。楊釗的計劃又前進了一步。從開始楊釗就是按照大唐印刷的能力,辦報紙是根本不可能的行為。

但是辦一個月刊卻很簡單。活字印刷相較於雕版而言,成本差不太多。但活字有一個優點,那就是從校對到排版等等的,所用的時間比較短。完全可以滿足楊釗的要求,要是雕版就不行。它的周期太長。

可以說在歐洲,信息的激增導致了從中國傳出的印刷術的變革。楊釗相信,等到他的刊物出來以後,別人也一定能看到這其中的好處,然後會競相參與進來,隻要引導得當,未必形成不了良性競爭,有需求才有市場,有市場才有進步。活字印刷的這門技術絕對會隨著東風而有長足的展。他要做的,不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已。

準備好了以後,楊釗留下雨桐和王衡在龐氏書坊。便坐上馬車,帶著陳到,直奔大明宮而去。刊物這種東西,無論在什麽時候,都必須掌握在國家的手裏。李隆基不可能放任楊釗瞎搞,天下輿論的執掌者要是會自作主張。那大唐也就多半不姓李了。原則問題,沒有商量的餘地。

大明宮巍峨的內城門莊嚴宏大,似乎整個宮殿的每一處都必須代表皇家威嚴似的,就連禦花園都有一種區別於民俗的大雅之風。

在太監的帶領之下,楊釗來到值房,然後將代表身份的牌子遞上去,等待皇帝的接見。事情辦的很爽快。太監們沒有絲毫怠慢的意思。甚至還優待著給楊釗上了一碗很地道的茶湯。

內侍將楊釗進宮求見明皇的消息,報給高力士的時候,高力士正伺候著老男人在禦花園飲酒賞花。武惠妃小鳥依人般,坐在老男人的一側。溫婉的笑容讓任何人都看不出她的心底到底在想著什麽。

高力士不想打擾皇帝,但求見的人卻是皇帝所看重的楊釗。誰都知道這個新科的狀元會折騰事兒,而且折騰的都是大事。所以隻能通知皇帝。政務上的事兒,就算是武惠妃再不願意,禦花園的遊玩也隻能停下來。

走到皇帝旁邊,高力士低著頭道:“陛下,剛才內侍前來稟報,說是國子監祭酒楊子午前來求見,不知陛下?”

“哦?”老男人稍稍讓開身體,對旁邊的武惠妃道:“今日就到這兒,愛妃先回去吧,朕晚上再去看你。”

武惠妃也是分得清主次的人,聞言,溫婉一笑道:“陛下政務繁忙,但也要注意龍體才是,臣妾這便告退。”說著盈盈行了一禮,便轉身帶著貼身宮女退下了。

這時老男人才轉過身來,望了禦花園一眼道:“楊釗遞了奏章沒有?”

高力士彎著腰道:“回陛下。遞是遞了,可是臣卻有些看不懂。”說著,將內侍遞上來楊釗的求見奏章呈給了老男人。作為老男人的心腹中的心腹,高力士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同時也很忠心。楊釗的奏章他沒有看懂,麵對老男人的時候,高力士有些羞愧。畢竟他是皇帝身邊幫忙批閱奏章的人。

“你竟然沒有看懂?”老男人覺得很有意思,能讓高力士看不懂的奏章,這十幾年還是第一次:“那朕來看看,這楊愛卿到底說些什麽。”

老男人接過奏章,翻開來,一目十行的看來起來。字全部都認識,句子也大致理解。但是總體上是什麽意思,就有些為難了。老男人是越看越皺眉頭,堂堂皇帝竟然也沒有看明白,這說出去,丟人就丟大了。

老男人瀏覽的目光越看越慢,最後隻得一句一句的仔細看。除了隻得楊釗想要讓朝廷對於一個新鮮事物,叫做月刊的立法,並且建立朝廷審查製度之外,其餘的全部沒有看懂。就連月刊是什麽玩意。老男人都有些疑惑。

良久也沒有看明白,老男人無可不可的放下的手裏的奏章,道:“你看這個楊子午,這是又出了什麽主意?”

隱約明白這個所謂的月刊,可能跟朝廷的抵報差不多的高力士,隻得硬著頭皮答道:“回陛下,臣也不甚了了,隻是大致知道楊子午是想以國子監的名義,建立一份類似於官府抵報的東西。至於朝廷立法和建立審核機製等等的,還望陛下恕老奴無能,看不出所以然來。”

聞言老男籃悠然一笑道:“也罷,楊子午就在偏殿,將他叫來吧。朕倒要看看楊子午這次如何舌綻蓮花,讓朕同意這些事情。”

老男人心裏隱約覺得楊釗要弄的是個好東西。但是東西再好,沒人明白也不成。

高力士轉身對著伺候在旁的一個內侍衛說了兩句之後,內侍便倒退著離開了。

不大會,楊釗便穿著厚重的官服,跟在內侍身後,來到了禦花園。入目的正是高力士和老男人一派悠閑的樣子在等著他。

“微臣楊釗楊子午,參見陛下,陛下萬壽。”

“愛卿平身,上前回話。”

坐在涼亭中的老男人招了招手道:“愛卿過來,坐吧。”

楊釗本來還想稟報的,一看老男人這架勢,遲疑了一下道:“這?於陛下同桌,怕是有些不合適吧?”

高力士十分了解皇帝的脾氣,輕輕的推了楊釗一下道:“陛下讓楊大人坐,哪有什麽合適不合適的,子午無需緊張但坐便是。”

讓坐?楊釗腦子一轉。便走到了老男人的對麵,很實在的坐了下來。把高力士看的眼睛直瞪,這楊釗,還真一點都不謙虛,人家閣老一類的人物,也都隻敢坐小半個屁股,蹲馬步似的,楊釗卻大大咧咧的順著杆子就爬。

“子午的奏章,朕已經看過了。不過朕有些疑惑,愛卿所謂月刊,不知到底是何物?於朝廷抵報有何關係?”老男人身形隨和,靜靜的看著楊釗,眼神中帶著鼓勵的色彩。自家兒子不爭氣,還時不時的暗鬥一下,因此對於懂事孝順的且才華無雙的楊釗,有一種出於本能的愛護。

“這個也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說明白的。這麽著吧,臣先鬥膽問陛下幾個問題,不知……”

自己問的沒有得到答案,楊釗反而要問自己,老男人好奇了:“愛卿如此,倒也有些意思,問吧,朕答你就是。”

“陛下知道國子監可以影響天下清流文人的輿論。但是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陛下可知之?”

“這……”老男人有點不好回答了,誰都知道楊釗說的是名義上的。依靠鬥爭起家的李隆基自然知道所謂的名義上,這三個字在事情生之後,到底有多大作用。詩人文人,寫一些東西罵朝廷也不是沒有的事兒,隻不過大唐不以言論獲罪。沒有辦法,隻能任由那些人牢騷。如果國子監真的管事的話,早他**天下太平了。

“陛下,大唐那麽多州縣。朝廷的法令行文,除了那些地方官吏,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理解?陛下的旨意,那些官吏到底如何執行,隻靠那些個暗訪使,真的有用嗎?”

李隆基沉默了,他不知道該怎麽答,這些問題都是實實在在不容忽視的,但是諾大的一個朝廷,又怎麽可能事事俱到。楊釗說的不錯,這些事情皇帝都不可能詳細的知道,什麽地方官隻要能編織成一張大網,欺上瞞下都是常事。二十多個暗訪使也不過是聊表寸心杯水車薪而已。

宋璟張說已老了,牛仙客中庸明哲保身無所作為,李林甫用著稱心可惜卻結黨營私。王維好佛,做事無為。整個大唐竟然找不出一個可以挑大梁的人物了。李隆基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因此他才不得不破格提拔沒有任何背景且才華無雙的楊釗。不管是他自己,還是給續任者打基礎,都必須培養出這樣一個人來。

“陛下,您再想想,天下萬民皆知大唐為李家天下,可是有幾個人見過陛下?比如臣建議修建長安洛陽兩大糧倉,於豐年收百姓餘糧,於荒年出糧賑濟。但地方官吏陽奉陰違,欺上瞞下,百姓不解陛下苦心又該當如何?”

老男人的臉色難看了,這些問題曆朝曆代都有,但也都沒有好的辦法。說到底這天下並非是一個人能控製的,即便那個人是皇帝。人心難測,世事無常,至少他李隆基沒有辦法。

“子午是不是想說,隻要朕同意你所謂的月刊,這些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看著老男人平靜異常的目光,楊釗很想點點頭說,就是這樣的。但可惜。古人謙虛的習慣,讓楊釗不能實話實說。

“陛下,臣提議的所謂月刊,便是宣傳朝廷法度,收集各地時事,然後再加上一些清流名人進行評論,然後集結而成的書。因每月刊印行一次,次次不同,故稱為月刊。”

“愛卿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