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榮辱觀視野下的現代倫理新基點

摘要: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是非觀、善惡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四大組成之一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倫理學新基點。本文在對“八榮八恥”榮辱觀的要義進行話語分析基礎上,從三個方麵對社會主義榮辱觀體係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倫理基點進行論證分析,並提出了加強現代道德建設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若幹認識與探討。

關鍵詞:社會主義榮辱觀 現代倫理 新基點

社會主義榮辱觀是“五愛”道德(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和公民道德規範的高度涵蓋,又是我們黨過去一係列關於公民道德建設提法的深入係統發展,開展公民道德體係的建設,要圍繞社會主義榮辱觀體係建設依次展開。因此,進一步加強並深化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及其體係研究,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著積極的理論探討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義及文本話語解讀

(一)“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話語分析 抽象後獲得的教育觀點:愛國主義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則和道德規範

祖國對於每一個國家的人民來說,都是一個最親切、最莊嚴、最崇高、最神聖的詞匯,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你我他。一個真正熱愛自己的人,首先要熱愛自己的“國”和自己的“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愛國,就是人們對自己祖國的深厚情感,是調整個人與國家、民族關係的道德規範,是重要的政治原則,是每個國家和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形勢下,我們都應以建設祖國、保衛祖國、富強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國家利益和祖國的榮譽、尊嚴、為最大恥辱。

(二)“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話語分析 抽象後獲得的教育觀點:為人民服務是人生觀的崇高價值體現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本質在於人的社會性。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社會越是發展,個人越是不能離開社會,社會越是賦予個人所不能獨立生存的本質。衡量一種人生目的是崇高還是渺小,可以視其對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根本要求的態度來衡量。為人民服務,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理解為勞動者個人在為人民服務時,人民中的其他成員也在為自己服務,即:列寧把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與人民群眾的關係表達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為此,馬克思、毛澤東、雷鋒、孔繁森等無數仁人誌士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隻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隻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隻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奧斯特洛夫斯基語)。當前,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每個公民不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應在不同崗位,通過不同形式為人民服務。同時,服務人民就要高度警惕和抵禦各種可能出現的背離人民利益的言行。

(三)“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話語分析 抽象後獲得的教育觀點:科學知識素質是人類社會的最基本素質

鄧小平論斷:“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周恩來呐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獲取知識、掌握科學和技能,不僅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更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需要。開放性、合作性、競爭性是21世紀的顯著特色,世界範圍內的經濟競爭、政治競爭、軍事競爭、綜合國力競爭,實質上是民族素質之爭,科學技術之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教育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講,要想在這種激烈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立於不敗之地,不管對於個人還是一個國家而言,都必須把教育和科技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必須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發展科學的良好風尚。否則,愚昧無知將被社會所淘汰。

(四)“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話語分析 以勞動求生存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本位,“勞動創造了人本身”

勤勞是指不辭辛苦地勞動工作,努力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馬克思主義認為:人與動物區別開來的主要標誌是人們的生產勞動。恩格斯指出:“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勞動創造了人本身”。人類的形成標誌著社會的產生,但是,當人類社會產生以後,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便成為人們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生存所必須的生活資料和社會生產所必須的生產資料無一不是靠勞動創造。勞動是人生存和發展、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條件,沒有勞動不僅沒有人類本身,也根本不可能有人類和社會的發展。要想滿足人類自身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要想社會不斷發展進步,隻有熱愛勞動,積極勞動,辛勤勞動,並以勞動的數量和質量作為衡量人的道德品質的價值尺度,使“熱愛勞動、勤奮勞動、尊重勞動、保護勞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五)“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話語分析 抽象後獲得的教育觀點: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手段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互助是指關心人、團結人、同情人、尊重人和幫助人。團結互助是中華傳統文化“和為貴”的精神體現。人和為世間之貴,人和始有家庭,人和始有民族,人和始有國家,人和始有社會。“家和萬事興”指的就是不管個人小家庭或祖國大家庭,隻要和平、和好、和氣、和諧、團結、互助、互讓、互諒,就會萬事興旺、發達。“律己寬人”就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即對自己要嚴格要求,從嚴約束,對他人則心胸宏大,團結友愛。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強調團結互助,反對損人利己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六)“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話語分析 誠信是道德的根本準則,是道德之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誠實守信是道德之本,是指言行與思想一致,知行合一,不弄虛作假,辦事實事求是,守信用。毛澤東同誌強調的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歸根到底是有利於人民,有利於集體,有利於他人,更有利於自己。守信品質要求人們在交往中要講信用,遵時、守約,不失信於人。孔子把義當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他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在價值觀念多元性背景下,更要強調單位和個人正確對待道義與功利問題,堅持以義為上,以義為重,不能見

利忘義,惟利是圖,不講道義。

(七)“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話語分析 抽象後獲得的教育觀點:實現公民遵紀守法是立法的根本宗旨和本質原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法律、紀律、規章、製度是每個國家、民族、集團、單位對人們言行的規範,是民族精神凝聚力的保障。紀律與自由的關係猶如鐵軌與火車的關係,遊泳圈與初泳者的關係。對於一個集體而言,無“法”可依或“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這個集體一定隻能是“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沒有戰鬥力。因此,鄧小平同誌多次指出:“我們從來提倡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理想、有紀律。”做“四有”新人,首先是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公民。在當今國際國內形勢下,引導和教育公民增強法律意識、法製觀念和維護法律尊嚴,同違法亂紀行為作鬥爭,對建設社會主義法製國家極為重要,是實現社會生活和諧穩定,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

(八)“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逸為恥”

話語分析 驕奢**逸永遠是人類必須克服的惡習

艱苦奮鬥就是在環境條件相對惡劣簡陋的情況下克服困難,爭取勝利的品格和作風。艱苦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不斷前進的瑰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尊、自主、自強的基本立足點。孟子提倡“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李商隱有“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之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更有必要引導公民發揚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的同時,與“自身之腐敗惡習奮鬥,與社會之腐敗惡習奮鬥,與家庭之腐敗惡習奮鬥”,永保堅韌不拔、銳意進取、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意誌和品格。

二、社會主義榮辱觀體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倫理基點

(一)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思想體係、政法體係和道德體係的本質體現

社會主義榮辱觀涵蓋了社會主義思想價值、政治法律和道德倫理的基本要義,是社會主義思想價值體係、政治法律體係、道德倫理體係的本質要求和集中體現。構建社會主義榮辱觀體係並加強其建設就是推進社會主義思想建設、政治法製建設和道德文化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是進行社會主義基本價值思想、政治法律觀念、道德倫理觀念的主題教育。因為,“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極其鮮明而又高度概括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的四大組成之一,是社會主義思想意識在社會風尚的外在體現和揚育,揚榮抑恥、是非分明、旗幟鮮明,不知榮辱、遠離人性、禽獸不如。充分說明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的思想體係、政法體係和道德體係的集中體現和本質要求。

(二)“八榮八恥”的榮辱觀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觀

“八榮八恥”作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核心內容,其榮其辱極為分明,從道德層麵進行價值評價也是是非分明,善惡分明,美醜分明,賞罰分明,可以與不可以分明,應當與不應當分明。因此,榮辱觀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態下基本的是非觀、善惡觀、美醜觀和價值觀。榮辱觀的提出要求我們堅持什麽,反對什麽;倡導什麽,抵製什麽;弘揚什麽,摒棄什麽;可以和應當做什麽,不可以和不應當做什麽。成為我們在思想認識和道德觀念上辯明是與非、榮與辱、善與惡、美與醜、賞與罰的基本道德價值判斷、道德標尺、道德價值取向標準。同時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態下人們對道德行為進行價值評價標準,成為人們日常社會生活道德行為自我評價和社會價值評價的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賞與罰的標準,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形態下所應具有的基本是非觀、善惡觀、美醜觀、賞罰觀,也就是社會主義基本價值觀。

(三)榮辱觀是構建社會主義當代倫理學的新基點

“八榮八恥”作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核心內容,其中“八榮”是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公民道德內容體係建設的基點,它既是“五愛”道德(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和公民道德規範的全麵涵蓋,又是我們黨過去一係列關於公民道德建設提法的深入係統發展,成為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理論教育、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公民道德內容體係建設的抓手和著力點;而“八恥”則是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公民道德內容體係建設的調控底線,它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對待“八恥”的問題上要求人們必須反對、抵製、拚棄、不可以和不應當的起碼要求(即:在觀念認識和道德行為是非取向上的控製底線)。“八榮”對應“八恥”,理論教育和實踐操作時做到有效結合,準確、全麵而又係統地奠定了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公民道德體係建設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倫理學新基點。

三、加強現代道德建設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一)榮辱觀體係建設是社會主義現代道德體係建設的核心

1.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

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社會觀念係統形態。我國在當代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對社會主義本質論和現階段經濟體製認識論的曆史性突破和飛躍,充分表明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既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命題同時也是一個哲學命題。同時也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過幾十年艱苦實踐探索和理論思考後,提出並實行的符合當代中國國情的經濟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要義,一方麵是既要實行與國際慣例接軌的市場經濟基本經濟製度,另一方麵又要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社會製度。因此,就從客觀條件上要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這一曆史進程中,要始終不渝地把社會主義的基本意識形態和榮辱觀有機、有效地融入和滲透到市場經濟形態下的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中,即:把社會主義的基本意識形態特別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及其道德要求和規範,對應市場經濟形態下的各種活動和行為進行有力的調控與有效調節,而不是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這一政治經濟製度關係對立和割裂開來,我們才能實現由社會主義社會製度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順利過渡。因此,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形態下,一個堅持不懈的任務仍然是開展社會主義思想意識教育和道德教育,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把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體係建設作為社會主義道德體係建設的核心,這既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也是為什麽我

們要始終堅持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並舉的歸因,同時也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根本目的要求之所在。

2.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是破解市場經濟道德困境的核心要素

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這兩大方麵原則作一個對比、分析並堅持在實踐操作中運用榮辱觀進行積極調控,我們就不難找到解決和破解市場經濟環境下道德困境的路徑和答案。因為,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有,開放性原則、競爭性原則、效率性原則、功利性原則、求利性原則、等價交換原則、法製性原則等等;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有,發展性原則、公平性原則、集體主義原則、德製性原則即:強調精神價值的原則(即:榮辱觀、是非觀、善惡觀、美醜觀、功利觀、義利觀等等)。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這兩大方麵的原則充分表明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既是一個政治經濟學命題同時也是一個馬克思主義哲學命題,更是社會主義榮辱觀建設的基本問題。其中,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原則與社會主義的發展性原則具有相融性、包容性和本質統一性,其餘各自的原則也具有對應性、可調節性和對立統一性,它們既體現了經濟與政治的基本關係,同時也充分體現了物質與精神的辨證關係,是對立統一的哲學關係,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看既是可認知的、也是實踐可操作的。但是,如果我們把社會主義及其基本原則與市場經濟及其基本原則分別作為完全獨立的兩個板塊和觀念形態係統生硬地對接和強製性捆綁在一起,甚至在思想觀念和行為操作中對立起來,就會導致在觀念形態上產生種種錯誤認識和思想誤區,使社會觀念係統發生扭曲和異化,特別是錯誤地認為實行市場經濟就是搞資本主義,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是形而上學,社會主義道德隻是形式上和表麵上的要求,就會導致整個社會實踐和運作係統發生不同程度的混亂,進而出現各種不正當行為、恥辱和醜陋乃至腐敗現象。這一點已在經濟體製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初期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逐步建立的過程中,由於法製的不健全、德治的調控不得力而充分地表現出來。

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認識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實行市場經濟製度既要講法製也要講德製,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和本質要求,它充分說明在當前,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必要性、曆史必然性和現實針對性與迫切性。從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角度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哲學維度,就是在社會主義基本政治製度條件下正確處理和有效把握與市場經濟為基本經濟製度的關係問題,其基本實質是張揚與抑製的調控、注重和強調的關係處理、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把握與控製、義與利的是非調節、德製與法製的並舉等等基本關係問題。例如:在榮辱觀、是非觀上是張揚“八榮”與抑製“八恥”和可以做與不可以做的堅持與反對;在效率與公平上是強調和注重的調控與處理;在功利觀與義利觀上是關係的調節與把握;在等價交換原則與黨的政治原則關係上是不能混淆的是與非的控製等等,這些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態下德製與法製並舉的治國理念問題,同時也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和本質要求的基本認識問題。

(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基本手段和德治途徑

市場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開放的基本社會形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進程中,人們必然要在國內外改革開放的條件下進行經濟交往、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活動。而人們在這些交往的過程中,首先必然要按市場經濟的原則和規則處理交往中的各種具體問題,離不開按市場經濟的原則、規則和法律製度運行條件下從事經濟交往、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活動。大量的事實已經表明,單純的經濟交往可以按市場經濟的原則、運行規則和法律製度加以解決,這是以法製國的本質要求,也是進行經濟交往、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的基本規範。但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人們的交往往往要複雜得多。從事經濟工作和活動的人們在經濟交往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而從事非經濟工作和活動的人們在社會交往和人際交往中,有時又夾雜著一定的經濟來往。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較為活躍的當代,人們交往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很強,以至於被某些人錯誤地認為當今時代人與人的關係就是經濟關係和利益關係,而社會主義的團結友愛精神、互助互愛和互利交往關係,已讓位於市場經濟的觀念係統而退居曆史地位和舞台。這些錯誤認識都會導致新的曆史時期社會主義人際關係的異化,道德觀念的弱化,倫理意識的缺失和榮辱觀的缺位。為什麽社會上仍有對當前的道德教育蒼白無力的評價,就是因為社會道德觀念係統發生部分扭曲、社會價值觀念多元性方麵一元主導價值的模糊、造成社會道德操作係統和運行機製的錯位所致。因此,現代人際交往關係的複雜性決定了規範人們交往行為,既需要法製也需要德治的必要性、重要性、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可以說,加強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及其榮辱觀體係建設,是市場經濟發展不可放棄的法製與德治並舉的治國理念根本舉措,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麵協調和可持續的、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手段和德治途徑。

(三)構建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體係是加快現代公民道德建設的需要

從哲學高度認識和分析問題,一個基本要求和結論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要堅持一百年,市場經濟形態下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就要進行一百年,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是加快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伴生性要求和需要。這是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所應具有的基本認識。因此,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歸結為,構建張“八榮”抑“八恥”為核心的公民道德教育體係建設、道德信念體係建設和社會道德操作係統及運行體係的長效建設機製問題。要從思想觀念和認識思維視野上,充分看到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不是喊口號,不是背條條,不是一陣風,不是一場雨,不也能搞運動,打一兩個戰役就收場。而是著眼於長期教育養成,建立以“八榮八恥”榮辱觀為核心的社會主義公民道德教育體係和各行各業教育運行機製、操作體係、長效建設和監督機製。特別是從領導幹部帶頭做起,從共產黨員帶頭做起,從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抓起,長期進行,一以貫之,重在恒久,重在內化,重在實效,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就能在全民中逐步樹立不斷鞏固和深化,全體中國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就會得到提高,我國的公民道德教育體係建設就能適應加快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需要。

注:本文是作者參加由中國倫理學會、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舉辦的“第17次中韓倫理學國際討論會——倫理視野下的社會發展”的入編論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