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分製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構建與實踐

摘要:本文就學分製條件下建立學生“參與式”的教學管理模式,從構建依據可行性立論、“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以及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實踐等三方麵提出了相關立論構想和實踐探討。

關鍵詞:高等學校;學分製;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

高等學校實行學分製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但由於各種主客觀原因,各學校推行學分製存在諸多障礙和困難。因此,在高校教學改革和教育管理實踐過程中,探究一種有利於推進學分製下順利運行的學生“參與式”新型教學管理模式,以調動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對加強學分製條件下高校教育改革並建立教學管理新模式,有著應用探索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學分製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依據及其可行性

(一)學分製下教學管理模式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高等學校試行學分製的教學管理模式大體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並逐步推行,進入21世紀以來,為順應時代對高素質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要求,實行學分製教學管理製度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從而帶來了高校內部教學管理模式的改革。但是,學分製作為一種對教育管理的高要求,特別是對高等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具有挑戰性的教學管理製度新模式,多年來高等學校特別是地方院校的教學管理實踐表明,在學分製條件下高等學校教學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基本問題有:由於學分製對教師素質的高要求與高等學校高素質師資隊伍相對緊缺的矛盾性,實行完全學分製必然缺乏部分教師參與的積極性;與此相對應的是,教學管理部門在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專業建設和課程體係建設方麵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此外,學分製下的教學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學生的選課和修課環節出現的問題最明顯,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選課的積極性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建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意義

以高等學校學分製的運行現狀及其教學管理模式改革的客觀需求為基礎,建立與高等學校學分製管理相適應的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理論指導下的實踐體係,有著如下應用探索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①把教師和學生都作為教學管理運行係統的主體,在組織教師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參加專業和課程體係建設,有利於提高教師隊伍教學管理水平的同時,更主要是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並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調適選擇符合自身實際和學習興趣的相關課程計劃,使學生真正把相關課程的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來關心和管理,以調動學生自主、自覺學習的積極性;②“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為學生開辟多種參與渠道,讓學生擁有為教學管理改革的出謀劃策的權利,自主建立學習檔案等,並使其成為自身學習檔案的管理者,而且有利於學年學分製向完全學分製順利過渡、有利於促進地方院校教學管理的係統化和現代化;③克服傳統教學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有利於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開發能力強的專業人才目標的實現;④“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將突破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中學生處於被動的局麵,突出學生在教學管理中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管理現代化,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教學管理模式是依據教學管理思想和規律形成的教學管理過程比較穩固的管理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體係。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是指作為管理主體的老師真誠邀請作為管理客體的學生參與教學管理,共同擬定管理決策、實施管理計劃、構成管理新理念,並在教學管理中充分交流、相互溝通,以達到優化控製、高效管理的一種模式。因此,建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是科學管理在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它是學校教育管理部門和管理者根據一定的教育方針、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運用現代的教育管理理論、方法和原則,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來科學的組織、指揮、調控和協調各種資源,使教學活動達到既定的目的、教學規律、特點和過程等進行理論抽象

或概括,是揭示教學管理的本質屬性、實現教與學互動的認識樣式和模式。是學校教學活動能夠在正常地、有效地進行管理的前提下,由教學管理人員指導學生有序參與的、可行且可控的一項活動。由於能夠調動作為參與者的廣大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又有利於教師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既符合“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原設定目標和原則,又使學生達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鍛煉的目的,從而為本管理模式建立的可行性提供了有力的立論依據。

二、建立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和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構建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

構建學生“參與式”的教學管理模式,要在符合本校人才培養總體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製定符合本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具體教學課程設置及詳細管理計劃,達到並滿足以下五點基本要求:①有利於教學改革的推進。通過建立“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得以優化,有利於加強專業建設和課程體係建設,推進以選課製為核心的學分製教學管理模式改革;②突出學分製條件下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主題。學分製的宗旨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突出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主題和“以人為本”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重要作用;③實施過程中要強化“參與性”。“參與式”管理作為一種管理工作方法論和工作手段,在“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指導下製定具體的教學管理方案,通過強化學生“參與式”管理模式的實施與實踐,形成一套完整的、切實可行的地方高校學生“參與式”的學分製教學管理製度;④保障新的教學管理模式有序推進。在學分製推廣實施過程中,要製定有學生參與的實施計劃,成立學生參與小組和學習檔案管理機構及其相關的指導機構,擴大教學管理隊伍的範圍,提高學生的的自我管理能力,以保證學生在學分製管理模式下的選課和修課環節的順利推進和有序進行;⑤要突出學生為主體的特點,體現地方院校辦學特點、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參與式”管理的核心和實質是“以人為本”,支持個體創新,以建立和諧的工作環境為手段,最大限度的發揮個體的作用,創造個人價值潛能,從而實現組織的預期目標。

(二)實施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實施學生“參與式”教育教學管理新模式的過程,要在滿足上述所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基礎上,注重解決以下五個方麵的關鍵問題:①在教育管理實踐中更新傳統的教學管理觀念,使學生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指導下,學習、學會參與自身學習檔案的管理知識和技能;②開辟多種信息溝通渠道,加強師生的溝通聯係,建立起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共同參與的管理模式,推動學分製管理的順利實施;③在實施過程中具體分析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問題的症結,並根據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部分課程設置,既要及時了解學生對課程計劃安排的合理性意見,又使教學管理部門掌握教師教學效果,以利於教師教學內容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高;④突破教學管理模式改革“追、仿、搬”的誤區,建立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具有學校特色的“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使教學管理真正體現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成才服務;⑤總結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經驗,並在本校範圍內推廣運用,同時廣泛地與兄弟院校交流和探討,通過模式的具體實施與推廣,提煉普適性經驗,實現學分製下高等學校教育管理和教學改革的新突破。

三、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實踐探索及其成效

幾年來,本研究以探索學生“參與式”教育管理研究課題為載體,使學生“參與式”管理的思想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不斷得到運用,特別是在課堂教學和學生工作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麵運用更為廣泛,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

(一)在學生選擇課程及學習進度上力求體現“參與式”,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在實踐中把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的方法引入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學風教育,首先使學生在選擇課程和學習進度上體現自主性和“參與式”。在學

分製由學年學分製向完全學分製過渡階段,製定相關學分製度和選修課規則,在不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通過學生自主選擇必修課和選修課的相關課程及任課教師,調動了學生參與學習相關課程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的學風和教風建設。從而使“參與式”達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參與和交流的目的,體現了“參與式”有利於師生進行平等交流的民主思想,促進學生思想認識和內心境界的提升,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思想教育和課程專業教育的科學性、有效性,對改進高校學風教育及思想教育,提高高校學生工作管理效率和學生的參與能力,培養素質高和能力強的當代大學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在“參與式”過程中共同解決教學中學生、教師和管理人員的問題和矛盾,以促進師生的和諧

學生完成學分製規定相關課程和教師的選擇,並不意味著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活動的結束,相反則應是教學管理過程的開始。因此,在“參與式”過程中由學校教務處、係(院)學生工作部門,協調解決相關課程教學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和矛盾,是實施“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關鍵。要在“參與式”過程中,發揮學生工作幹部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協調管理和溝通作用,充分注意聽取教師和學生的反映以及學生的學習表現,做好相關記錄,並及時把意見反饋給有關班級的任課教師和學生,以達到教師、學生、教學管理者三方共同解決實施學分製過程中,課程安排和教與學之間的矛盾及問題成為關鍵性的重要環節。實踐表明,“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能否順利實施並有效實現,其核心是過程中“教、學、管”三方的協調、處理、溝通與反饋,這既是解決學分製由學年學分製向完全學分製過渡條件下教學及管理過程中矛盾和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也是實現新形勢下高等學校教學管理協調、有序向科學發展,促進師生關係和諧的有效途徑。

(三)在“參與式”管理模式中體現學生對課程、教師、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評介分析

在實施“參與式”教學管理過程中,一個重要理念是認識問題,要使“教、學、管”三方的參與者充分認識到,該模式的基礎是基於對學生主體性的關注,是對當代高校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應有的啟示。要在實施“參與式”教學管理過程中,使以參與者為主體的有關學生和相關教師,進一步熟悉並充分了解所涉及的本專業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模式,使作為參與主體的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參與對所學、所教課程進行評價分析是實施該模式的技術性關鍵。因此,有關學生和教師作為主體參與到課程、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的分析評價,成立由相關課程教師、教學和學生工作管理者和選課學生組成的各小組,並定期組織教師和學生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製定、參加專業建設和課程體係的研討,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充分理解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並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自主建立學習檔案(包括製定學習計劃、執行學習計劃和時刻關注自身的學籍信息等),真正把學習當作自己的事情來關心和管理,以體現學生對學分製下設置的課程、教師、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評介分析效用,從而提高學生“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下,學生主動參與並自主建立學籍檔案、學習管理檔案的意識,克服在過去在選課和修課等問題的教學管理中,教學管理人員成為學生的“學習保姆”的現象,從而提高了學分製下在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性和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構建並實施學生“參與式”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要以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為主導,以學生參與為主體。要緊扣“參與式”的主題,通過教師和學生“參與式”的教學管理實踐探索,在實踐中逐步建立多層次、全員性的“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以進一步完善符合本校特點的、學分製下“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逐步實現並達到實施管理模式條件的優化,從而提出建立學分製條件下地方院校學生“參與式”的教學管理模式,由個別院校到普遍的一般院校可行的範式,以達到學分製條件下教學改革的目的。

注:本文是作者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撰寫的“新世紀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十一·五項目——學分製下地方院校建立‘參與式’教學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