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遜:儉以養德

錢遜(1933—),江蘇無錫人,國學大師錢穆之子。畢業於清華大學曆史係、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曾任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著有《論語淺解》、《先秦儒學》、《中國古代人生哲學》、《中國傳統道德》(全書副主編,《理論卷》主編)、《推陳出新——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發展》、《平天下——論語的處世智慧》等。

儉可以養廉,而奢則導致貪賄,這是政德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麵,儉又是富國的重要基礎。

中國傳統道德中,總是把勤與儉聯係在一起,講克勤克儉。一方麵是勤勞,另一方麵是節儉,兩個方麵互相配合。古人談儉,往往從勞動的艱辛立言。例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就都是告訴人們要知道稼穡之艱難,物質資材來之不易,以勸人自覺節儉。

在古人看來,儉對於立身、持家和治國都有重要的意義。對個人來說,儉可養德,節儉是修養道德的重要基礎。追求奢侈,就會物欲膨脹,貪慕富貴,多求妄取,以至“居官必賄,居鄉必盜”;節儉就會節製物欲,不為物欲所役使。所以說“有德者皆由儉來”,“惟儉養德,惟侈蕩心”;修養人格,必從節儉開始,“非澹泊無以明誌”。

對持家來說,“勤與儉,治生之道也

”,“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是中國傳統持家之道的第一條。曆來的治家格言、誡子家書,都少不了節儉的內容。宋代張知白,做宰相後住房、飲食都與當初當書記員時一樣。友人勸他,你俸祿不少,為何生活如此儉樸?別人不認為是美德,反會認為你是沽名釣譽呢。張知白說:以我現在的俸祿,是可以過侯王那樣的生活。可是“人情由儉入奢則易,由奢入儉則難”。我現在的俸祿哪能永遠保得住?一旦丟失了,而家裏人都習慣了奢侈的生活,不再能適應儉樸的生活,那就一定連正常的生活也無法維持,何如仍然保持原來的生活,我即使去世,家裏人也還能過現在這樣的生活呢?世人都讚揚他有遠見,是以儉德傳給子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也成為家喻戶曉的治家格言。

對於治國,有識的政治家和有為的君王,都以節儉為基本國策。具體說,節儉的意義有兩個方麵:從上麵講到的儉以養德的意義上說,儉可以養廉,而奢則導致貪賄,這是政德的重要內容;另一方麵,儉又是富國的重要基礎。在戰國時期,各國君主都以戰爭為增加國家財富的首要手段的時候,墨子提出“節用”的主張。他說:不用攻城掠地,隻要“因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凡勞民傷財而不能為百姓帶來好處的事都不去做,一國以至天下的財富就可以增加一倍。荀子則主張“強本節用”,一方麵努力發展生產,一方麵節約費用,開源與節流相配合。這個思想為許多有

為的君臣所采用。這兩個方麵都關係到國家的安危存亡。所以說“儉節則昌,**佚則亡”,“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這是古人對曆史經驗的深刻總結,至今也還有重要的意義。

廉、勤、儉三者相互聯係,同時又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古代的社會製度下,特別是在社會上層,實際狀況是驕奢**逸,貪賄成風,這三者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遵守。因此有人就提出對這些優秀傳統的懷疑,認為古人提倡這些隻是虛偽的,並不能構成真正的傳統。這是一種片麵的錯誤認識。一方麵,從社會風氣看,盡管在社會上層這些美德得不到遵守,但這並不代表社會風氣的主流。在作為我們民族主體的勞動人民中間,這些美德得到了普遍的傳揚,構成了我們民族的道德傳統。另一方麵,從社會的價值評判來看,盡管社會上層驕奢**逸成風,但驕奢**逸的昏君貪官始終受到譴責和唾罵;盡管廉正清明的清官屈指可數或甚至隻是鳳毛麟角,卻一直受到讚揚和紀念,青史留名。這也正是我們民族道德傳統的表現。虛偽、欺騙是有的,應該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看到傳統中好的和不好的兩個方麵,對其中腐朽的方麵進行揭露和批判;然而應該分清主流和支流,不能不分主次,以為上層統治者就代表了民族傳統;更不能籠統地宣布這些道德傳統是虛偽的而否定優秀傳統 的存在。

(錢遜著《中國古代人生哲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