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我的一個演講私教學員上課,她是一個服裝行業的創業者,她和我請教:“賀嘉老師,麵對企業家客戶,我不知道該聊什麽,怎麽辦?”

我給她講了6點,她覺得收獲很大:

1.如果對方身材保持得不錯,可以誇他自律。

2.如果創業有些年頭或者增速不錯,可以請教創業經曆和心得。

3.看到了他的書,可以聊近期閱讀的內容。

4.看到獎狀和合影,可以請他講講故事。

5.對賺錢感興趣的創業者,多聊不同行業的賺錢機會。

6.聊管理90後的體會。

很多人之所以不知道怎麽跟那些比自己更厲害的人聊天,是因為他們對這些高端客戶了解得太少。

創業初期,老板們最關心的往往就是銷售,因為銷售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

創業中期,老板們就會開始關心戰略和運營。因為公司越來越大,管理複雜度也越來越高,有的時候稍微優化一下流程,就能給公司節省上百萬元。

創業進入瓶頸期之後,有很多老板就已經放棄掙紮了,開始學習國學,學習修心。我曾經見過這種搞國學培訓的公司,針對的就是營業額在5億元以上的企業家,因為事業進入了一定的瓶頸,這個時候更多追求的是心靈上的平靜。

我為什麽會了解這些老板想要什麽呢?因為我相信一句話:想要做誰的生意,你就要跟誰混在一起。

●●

客戶溝通的心法:你要發自內心地對他表達認可,對他的經曆感到好奇。

前麵教大家的內容更多的是一些溝通當中的“術”,什麽情況下該跟什麽人聊什麽。其實,當你真的在現實環境中和客戶溝通時,還是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到溝通的心法:發自內心地對他表達認可,對他的生意表達好奇。

我之前有一個廣州的學員是公司資產幾百億元的房地產CEO,他們在城市開發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各種類型的人打交道。很多人的教育程度並不高,但這群人其實對於社會、人情世故特別了解,有著自己的精明頭腦。

這個CEO學員跟我講過一句話,我現在還記得:如果你不是發自內心地去認可這些人,他們是不會跟你做生意的。

有的人在和他人的交流過程中,更多的是看到別人的缺點,但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是有優點的。真正考驗我們的是,你有沒有發現對方優點的能力。

一個上了年紀的管理者,他的短板可能是對於新的互聯網技術不那麽了解,但是他的優勢往往是在大公司所養成的一套完整的管理框架和思維體係。在羅伯特·德尼羅和安妮·海瑟薇合作的電影《實習生》裏麵,本·惠科特在退休之後重返職場,成為朱爾斯·奧斯汀創建的時尚網站的實習生,用自己的管理經驗幫他解決了很多管理上的難題,同時也試著去學習這套新的互聯網商業模式。

●●●

要能和任何人都聊得來,但隻選擇同頻的人合作。

我接觸過很多優秀的人,他們身上都有一個習慣,就是隻和同頻的人聊得來。隻和同頻的人交流,這點我並不是太認同。因為社會是多元化的,我們需要多個信息渠道去驗證自己對於一件事情的理解。

和老板交流,你會了解到他們對於這個行業和對於未來趨勢的思考。

和中層交流,你會了解到一家公司是如何被組織起來的。

和員工交流,你會了解到一家公司是如何管理細節,如何去服務一線客戶的。

實話說,我這個人優點不多(臉皮好厚),其中之一就是我很願意和不同的人交流。隻和同頻的人交流會帶來一個風險,就是很容易根據錯誤的信息做出決策。

至於為什麽要和同頻的人合作,其實很好理解。

大部分人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因為比較窮,是沒有底氣拒絕客戶的。但是有一些客戶,一方麵是不懂行業,另一方麵他們會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並且還會不斷增加你的服務成本,最後你收他們的那點錢還不夠你的人工成本。

所以,篩選同頻的客戶好處就是,一方麵他會更願意配合你,另一方麵你們的溝通成本會更低,同時會更容易出結果。而他的結果會成為你的客戶案例,可以讓你吸引到更多的新客戶。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剛畢業那會兒除了去養老院和老人們聊天,還在大街上跟流浪漢交流,我會關心地去問他從哪來的,為什麽會流浪……

隻有對不同的人了解得越多,在和不同人交流的時候才會越有底氣,因為我知道不同的人想要的是什麽。

隻和同頻的人合作是一種選擇,和任何人都聊得來是一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