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記敘文,有的同學就會說,不知道寫什麽,不知道從哪裏敘述起。還有的同學是寫了很長時間,卻發現自己“廢話連篇”,寫的都是無用的文字,最後匆匆結個尾——“我今天真開心”“今天真是愉快的一天啊”。
很多同學覺得寫記敘文有困難,其實記敘文很像一個3+2的夾心餅幹,重要的有兩層夾心。
第一層:你在生活中遇見很多人,你和對方有交往,有對話。
第二層:在生活中會遇到某件事情,或者見識美妙的景致。
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就是餅幹中間的奶油夾心,要麽敘述,要麽描寫,就能合成一篇好的記敘文了。
小種子——內心**
種子法寫記敘文,要用到的一個道具是西瓜。為什麽這麽說呢?如果生活中的事情就是這個大西瓜,我們每一天就好像在瓜田裏行走,會遇見很多很多西瓜。然而,如果你想吃西瓜,就不能僅在瓜田裏流連,而是要拿出一把刀,切下去。去品嚐、去感受才有屬於你獨一無二的個人體驗。而這是你寫作不可多得的素材。
但是,很多同學吃完西瓜,瓜籽一吐,改天再問他當時吃西瓜的美味感受就所剩無幾、**然無存了。就像老師讓學生寫作文的時候,學生的表情是不是這樣的:“老師啊,為什麽要寫作文啊?!”
其實,每個人在經曆各種各樣的事情時都會有自己的心路曆程。其中最讓人心跳加速的**時刻就是我們最應該關注品味琢磨的小種子。隻有種子才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種子法寫記敘文裏,我們不僅要多吃西瓜,就像多體驗生活一樣,還要回過神來,二度思考,去琢磨那一粒粒小種子的背後,自己的心到底感受到了什麽。
我們把生活中你感興趣的某件事情比作一個大西瓜。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帶學生去惠州南昆山做“童子軍”。這是一種野外的求生技能的訓練,跟軍訓不太一樣。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大西瓜。
我們去了五天,取出來一片西瓜,告訴你這五天裏,我最感興趣的是高空滑索。
高空滑索是利用工具,滑過高空中的繩子。繩子下麵是一條大河。這件事,就是其中一片小西瓜。教官還“嚇唬”學生們說:“誰要是在滑的時候掉下去了,要等五天後再來接你。這五天中,你在水裏訓練,沒有東西吃,可以抓魚,還可以遊泳……”
學生們當場嚇得後退,我也想著該如何進行下去。我是老師,雖然害怕,卻要表現出自信的樣子,所以對教官說:“我先來!”
教官把裝備係在了我的身上,我在一個小懸崖邊上自己踏空,瞬間就滑過去了。我記得一個細節,可以把這個細節比作西瓜裏的一粒小種子,當時我其實還沒有準備好,要踩空的時候,就已經滑下去了。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但還是回頭對我的學生們說:“很輕鬆,很輕鬆。”沒有一個學生知道我當時心中的波瀾。
我滑過去之後,就用話筒給學生們打氣,說:“很容易,放心大膽地過來吧。”
西瓜裏的這粒小種子,卻留在了我的心裏。如果你讓我寫一篇關於“童子軍”的記敘文,我就寫這粒小種子。
爸爸媽媽帶孩子去看風景,做很多很有意思的事,過後讓孩子寫作文。
孩子們要學會想辦法:“該怎樣把這件精彩的事情寫清楚呢?”
先問自己,在整個過程中,讓你心跳加速的事情是什麽?然後再找到最心跳加速的那個時刻,這就是找到了小種子。
我們吃西瓜的時候,肯定把籽吐了,但其實西瓜籽落地生根,就能發芽,作用很大。在寫文章的時候,抓住生活中的小種子,也就是讓你心跳加速的那個關鍵時刻,才能夠讓作文有滋有味,吸引人。
寫記敘文,一定要聚焦其中,寫出讓自己最緊張、最震撼或者最感動的**部分。其他的敘述描寫,最終都是為了**部分的推進。寫記敘文的時候,先不要著急下筆,如果沒搞清楚自己想寫的重點是什麽,就很容易寫成流水賬。所以最重要的是,先找到自己在什麽時候心跳最快。
除了高空滑索,當時我們還用竹子紮起了竹筏,如果紮得不好,就會沉到水裏了。
“童子軍”活動結束後回來,我收到了同學們寫的小作文。
作文一:
童子軍
同學甲
童子軍的第一天,我們做高空速降。我不喜歡這個項目,因為它搞(得)我褲子上全是泥。
第二天,我們走過了一座山,最後在小河邊拍了幾張照就回去了。
第三天,我們抓魚,一共有八條魚,我們隻抓到了四條魚,但都是同學們抓到的,我一條也沒抓到。
第四天,是我在童子軍印象最深的一天,我覺得同學們一樣,因為那天開party,還放音樂。我們又做竹筒飯,真是令人難忘的一天呀!
第五天,我們早上訓練完就去吃午飯,吃完午飯了之後,我們就回家了。
這個同學記憶力很不錯,寫了五天的事情。這個同學五天的“童子軍”經曆,就像切了五片西瓜。我閱讀這篇文章時的心電圖如下:
令我心跳波動的文字是“童子軍印象最深的一天”,可我接著往下看,卻沒有看到這一天到底有什麽“難忘的”。這位同學一看就知道他很認真地寫了日記,從第一天到第五天一天不落地都寫了。但是老師讀下來的心電圖,唯一波動的地方就是他寫的第四天。我想既然是他印象最深的一天,總會波瀾壯闊吧。哎呀,感覺用刀把西瓜切開了一道小口子,不給我吃了,還沒有深入就已經停止了。
作文二:
(印象)最深刻的索道
同學乙
我在童子軍裏(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滑索。
一開始,我很害怕,等我看見第一個人滑下去的時候,感覺很刺激,一瞬間就過去了,真好玩!然後,村長說可以當小鳥或小豬。過了一會兒,有的女生都當小鳥,有的男生都當小豬,就這樣一個接一個,對麵的人還鼓勵我們說加油!最後大家都敢於嚐試,通過了繩索的考驗!
繩索真好玩!
這篇文章是典型地學習了漢堡包法之後寫的,所以開篇就提出來“我在童子軍裏(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索道”;緊接著,描繪了細節部分;最後做總結“繩索真好玩”。
我閱讀這篇文章時的心電圖如下:
我有個心跳較高的位置,對應的文字是:“一開始,我很害怕,等我看見第一個人滑下去的時候,感覺很刺激,一瞬間就過去了,真好玩!”
此處,他在和讀者溝通自己的內心狀態。但是他寫著寫著,就寫到“村長說”,過了一會兒又寫“有的女生”“有的男生”,還寫了“對麵的人”,而他自己的感受就不了了之了。他本來想深入寫滑索,想寫滑索很好玩,但是他沒有寫出好玩的點在哪兒。他心態的變化本來是可以深入下去的,但分散了,就在著急中做了總結。所以,我心情波動了之後,後麵就平淡了。
那麽,用種子法寫記敘文到底應該怎麽寫呢?
請參考下麵的表格:
種子要發芽,有生長的過程、變化的過程,隨後還有開花、結果的過程。
種子法寫記敘文時,要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
從一粒小種子,慢慢發芽,會經曆風吹日曬,最後成熟了,像文章的起、承、轉、合。
起,就好比我帶你出門,你要跟著我,我得給你鋪好路,走出一條路來;承,就是順著發展,你走過我鋪好的路;轉,就是換不同的角度,同樣的一個想法,換不同的角度去佐證它,文章似山不喜平,要有變化;合,就是把觀點說出來。
我寫了一篇文章,是從一個學生的角度寫的。當時,我觀察到了一粒小種子。
這粒小種子是什麽呢?有一天晚上,我們開篝火晚會,教官說大家可以隨時上台表演。我班的學生簡直都是“戲精”,大家很愛表演,也很活躍,幾個男生衝上去演小品。
此時,我沒有被小品吸引,而被舞台旁邊的一個男生吸引了。他一個人站在舞台旁邊,嘴巴一直在說話。我走過去問他,他告訴了我一個故事,他說:“唐老師,我很想上台,但是我從來沒有上台唱過歌。我去年聽過一首電視劇的歌曲,我一直在練習,一直在練習,可等我準備上去的時候,教官說很晚了,請大家回宿舍。”
他說:“我沒有成功,我從來沒有上台表演過。唐老師,要不我唱給你聽聽?”
根據這個經曆,我寫了這篇文章:
舞台旁的心理獨白
周四童子軍晚會的篝火燃燒了每個同學的小宇宙。每個人都像觸電的“螞蟻”,吃著自己喜愛的食物,跟隨音樂隨性地舞動身體。
教官突然拿起話筒說:“誰想上來表演節目?自己來搶話筒呀!”我班這群“戲精”按捺不住,等我回過神來,Owen已經開始在台上一個人表演“雙簧”了。他表演得簡直太“可樂”了,台下被笑聲淹沒,我也忍不住鼓起掌來。
鼓著鼓著,我聽到自己問自己:“你要上去嗎?”我眉頭一緊,沒有答案。可是腦子不聽使喚,鼓勵我的嘴巴哼起了去年聽過的一首電視上放的歌。哼著哼著,我手指握拳,手心冒汗,喉嚨幹涸,呼吸緊張。我忍不住喊出來:“我真的要上台表演嗎?”
“謝謝同學們的熱情表演,今晚是一個難忘的夜晚。由於時間原因,晚會到此結束。”教官說道。我被湧向宿舍的人流推著往前走,回頭看了一眼燈光撤掉後暗淡的舞台,猶如我黯淡的心情。旁邊傳來Owen跟唐老師聊天的聲音,他說:“老師,你喜歡我的表演嗎?你覺得我做得好嗎?我一直在找你,我想知道你覺得我做得怎麽樣。”
我雙手拇指互相摩擦著,似乎想通了點兒什麽。其實無論是舞台上縱情表演的Owen,還是舞台下踟躕不前的我,內心都是一樣的。我們都渴望借助“舞台”被他人看見,被他人欣賞。
這粒小種子,就是站在舞台下麵的人,以及他的心理狀態和他的感受。
寫記敘文,不用把五片西瓜都寫清楚,找到那粒小種子,找到最能觸動人的細節,所有的敘述都圍繞著它來寫,就足夠了。
下麵是我寫這篇文章時的心電圖:
這個故事最**的地方,就是他想要上舞台,最後又沒有上成的那個失望的狀態,我就圍繞著這一點寫了一篇文章。
如果有一個人去看了三部電影,整個觀看過程的心電圖如下,那麽哪部電影最精彩呢?
圖一:
圖二:
圖三:
答案是第三部。
我們如何讓自己的記敘文給讀者第三幅心電圖的效果呢?可以嚐試用種子法寫記敘文。
比如,現在你拿著打氣筒給氣球打氣,最後這個氣球爆炸了。你應該如何描寫這個過程呢?
首先得找到種子。
我們學過五感法,就不要再說“我很開心”“我很興奮”“我很緊張”這種概括性的虛語。你要告訴我,你客觀地感受到了什麽,再告訴我你內心的想法,這兩個邏輯是相通的,可以相互印證。
給你提供一份“種子發言表”:
在給氣球打氣的過程中,每個人找到的種子可能都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找到最能觸動自己的那一粒。
例1:
氣球很小、很輕,它已經被吹得透明了。我覺得我隻要一碰它,它就會破。接著我用耳朵聽,沒爆的時候是沒有聲音的,爆的時候會發出“啪”的一聲。
這是起承轉合中的“起”。
我心快提到嗓子眼了。
緊張,這是感受,也是種子。
我想用嘴嚐,但我沒敢嚐;我聞了聞,沒聞到特別的氣味;我摸了摸,很光滑,會有“刺啦刺啦”的聲音。
我想用腳踩,但我害怕把我的腳給弄疼了,我又不敢踩。我想了一下,到底踩不踩?最後,我閉著眼睛跳上去,結果踩破了一個!
感受。
踩完了之後,我平靜了下來,我想我以後再也不怕踩氣球了。
感受和總結。
例2:
一開始,我打了很久氣,都沒有爆,所以我就想這個氣球會不會韌性很好,是打不爆的。
他的小種子就是關於氣球會不會爆這件事。
我從一開始提到嗓子眼的心情,就慢慢落下去了,快要落到正常位置的時候,氣球一下子就打爆了。
描寫感受,有轉折,有變化。
我以前從來都不敢玩氣球,就是怕一不留神爆了。這次,我看著一個氣球在我眼前爆炸了,肌肉神經就一下繃住了。
描述了感受。
例3:
老師讓我去玩氣球的時候,我先是觀察了一下它,發現它是半透明狀的。我拿到的是一個黃色的氣球。我看它非常像一隻梨,口水就有一點兒想流出來。
我又用手去摩擦它,想聽一聽它會不會發出什麽聲音。它發出了“嘎吱嘎吱”的聲音。我又去聞了一下,發現它還有一股淡淡的塑料味。我又摸了摸氣球,它不是特別光滑,有點兒摩擦,有點兒阻力。
有一個同學,在我旁邊踩破了一個氣球,我嚇得往後退。過了好久,我的心情才平複下來,因為以前,我從不會去弄破它。
他的這粒小種子,就是旁邊的人在踩破氣球的時候。這篇文字裏補充了很多細節,作者一直在觀察氣球。但是突然這個時候,旁邊的人把它踩破了,這是心跳加速的時刻。
為什麽我會用給氣球打氣來作為例子呢?因為你在給氣球打氣的時候,不知道它會不會爆,不知道哪一秒會爆。這種感覺會讓你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緊張、越來越緊張。等到氣球爆炸的時候,你會跳起來,因為你的緊張一直在被堆積、堆積、堆積,堆到了一個最高值。
你在這個過程中的感受,這個令你心跳加速的過程,就是種子。
我們將上麵的“種子發言表”升級,就能得到一個很完整的記敘文的梳理表。
在寫記敘文的時候,可以用如下表格來打草稿:
首先,想好你的小種子。例如,“最讓我心跳加速的小種子,就是我想要去把氣球踩破,但是又不敢”。緊接著,在寫文章的時候,要把時間、地點、人物寫清楚。
寫清楚了之後,用五感法來描述細節和感受。例如,上麵的“例3”,作者把他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感覺都寫了出來。同步還可以寫出自己內心相對應的想法是什麽,在這個過程中你有怎樣的思考,你內心的衝突是什麽,變化是什麽,都可以記錄下來。
找到了這粒種子,再按照寫記敘文的方法,起、承、轉、合,把事情敘述完整,記敘文就寫好了。
很多同學寫文章打草稿時都是拿一張白紙。有了這個表格,可以把它放在旁邊,使用“基礎寫作紙”來打草稿,如下:
自己根據上麵的表格核對完了之後,再把文章交出去。每個同學都可以把自己當成一個小作家,每次寫作文都是完成一個作品,而不是被動地認為自己隻是在寫作業交差。
總結一下,種子法學寫記敘文,有兩步:第一步選材,要選擇內心心跳加速、最**的那個時刻;第二步,選好這個時刻之後,不要貪多,一篇文章就著重描述這一個時刻,所有的材料都圍繞它來寫。
圍繞種子來寫的時候要注意把基本的時間、地點、人物先講清楚。講清楚了之後,注意文章要有起、承、轉、合,這樣才完整。
在上麵的過程中,要梳理自己的感受,可以用五感法寫細節。
名師答疑
家長:
孩子在寫記敘文的時候,總覺得這件事也難忘,那件事也難忘,到最後他自己不知道到底該寫哪件事。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麽辦?
唐屹:
孩子說“媽媽,我這件事也難忘,那件事也難忘”,說明他已經開始思考了。這很重要,你可以對他說,我們其實可以寫成一個係列故事。
但是一篇文章不要貪多,不要一會兒寫這個,一會兒又寫那個,要選擇那粒“小種子”,抓住一個重點。
也可以寫成一個係列故事,比如“我難忘的很多很多事,第一件是什麽,第二件是什麽,第三件是什麽”,可以分成多篇文章來寫。
家長:
生活中,有些事情發生得比較快,我們來不及反應,就找不到種子了,這時候該怎麽辦?
唐屹:
可以不斷地追問,引導孩子思考。
比如,我們有一次做“給氣球打氣”的遊戲。有一位同學說,附近的氣球爆炸的時候,我都跳起來了,但是他自己打氣的時候,反而沒有那麽緊張。為什麽會這樣呢?我不斷地追問他“你覺得這是為什麽”“你當時有哪些感受”,讓他不斷地還原當時的場景。
引導他去思考,他最後就自己總結出來了。
家長:
我們在家的時候,能帶著孩子一起做類似的氣球遊戲,跟他一起玩,再寫一篇作文嗎?
唐屹:
當然可以。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選取各種各樣的材料,或者挖掘孩子真實經曆的事情。當他學會用種子法寫文章之後,就能了解什麽叫“文章似山不喜平”。
不能寫得太平,你得把最觸動人心的時刻分解開來:怎麽開始的,怎麽承接的,怎麽轉折的,最後是怎樣收尾的。
實際上,現實生活往往比舞台更有意思,它充滿了各種波折。作為家長,得啟發孩子,告訴他:“你是否可以試著把這些波折都寫出來?”
實踐作業
想一想今天最高興的一件事。在回憶這件事時想清楚,你心跳加速的那個時刻。圍繞著這個時刻,運用“記敘文梳理表”,把你的信息都儲備好,然後利用起承轉合的方式,用寫作紙——務必寫清楚細節——把每個部分都完整地描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