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四

一根稻草可以壓死體型碩大的駱駝,一片輕柔的雪花也同樣能夠引起一場驚天動地的雪災。當駱駝倒下、雪災來臨時,沒有一根稻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市場的頂從來都是買出來的,在高位再次拉高,吸幹了市場上最後的資金,當傭人、工人、護士傾其所有投入市場,而此時的負麵消息不斷增多時,說明頂部已經悄悄來到人們身邊。

1929年9月20日,著名的克拉倫斯·哈特立因財務危機突然倒閉。哈特立最早靠製造和銷售投幣自動照相機發跡,後來還是發現金融賺錢快,於是在信托正火的時候放棄了那些隻能賺一些蠅頭小利的業務,跨界從事信托和大宗融資業務,靠違規發行股票和從事違法融資業務迅速成長為20世紀20年代著名的工業和金融帝國。

在牛市中,拆股是大股東賺快錢的方式之一。一股變成兩股甚至多股,資產和股權沒變,一旦價格再次上漲,就會有數倍的收益。

波士頓·愛迪生公司也想用這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馬薩諸塞州公用事業局於10月11日拒絕了波士頓·愛迪生公司的申請,使其成為首家不準拆股的公司。不僅如此,事業局還“落井下石”地宣布對愛迪生公司開展信用等級調查,向公眾宣布“據我們了解,沒有一個人會根據它的收益覺得買這隻股票仍有利可圖”。

在10月12日之前,市場上已經流傳加征保證金的要求,而市場並沒有理會。在12日當天,平淡無奇的股票市場突然下跌,所有買單幾乎銷聲匿跡,很多投資者的賬戶因保障金不足而被迫平倉。

在“杠杆牛”的市場中被迫平倉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當市場不斷下跌,爆倉賬戶會從高杠杆向低杠杆蔓延,情緒會像病毒一樣流竄,製造恐慌情緒,逼迫盈利者落地為安、虧損者止損出局。10月19日,市場上所謂的“白馬股”也遭受了暴擊,黑色星期二到來,很多人沒等到收盤就已經知道自己要破產了。

然而,這並不是最慘烈的一天。

從10月21日起,自動報價機也出了問題。原本可以實時顯示的價格到了中午時要滯後一個小時,收盤後100分鍾才能顯示當天最後一筆成交價格。報價的滯後性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惴惴不安,最好的處理方式也許就是賣掉股票、暫時離開這個市場。

1929年10月24日,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的霜降。對西方金融市場來說,這一天真可謂“霜降”。

在此之前,指數已經出現了下跌走勢。費雪說下跌隻是反映了一種“擺脫極端瘋狂”的要求,有人說經濟“基本是健康的”。然而,這些唱多的聲音就像當初在上漲時唱空的觀點一樣被行情湮沒,市場繼續下跌。

很多投資者喜歡“抄底”,特別喜歡抄那些瘋狂拉高之後暫時“回調”股票的“底”。到最後,發現自己抄在半山腰,殊不知地底下還有十八層地獄。在這裏和那些喜歡抄底的投資者朋友說一句心裏話:要想賺錢,一定要順勢而為。

在下跌行情中的任何一次抄底,都無異於火中取栗。底隻有一個,從概率角度看,下跌趨勢中的“抄底”大概率會失敗。總想靠逆勢操作賺一大筆,最後的結果就是錢被對手賺走了。

即便已經經曆了連續的下跌,但在真正的表演麵前,那隻能算是前戲。10月24日,星期四,上午11點之後,紐約證券市場終於出現恐慌性拋盤,顧盼之間已經銀河落九天。中午收盤時,大恐慌和大逃亡蔓延到了整個市場。

這種恐慌似曾相識,當年J.P.摩根力挽狂瀾,救市場於水火之中。J.P.摩根雖已不在,但江山代有才人出,一群金融大亨試圖效仿當年J.P.摩根,以資本的力量阻止指數繼續下跌。

國民城市銀行董事長、大通銀行董事長、擔保信托公司總裁、銀行家信托公司董事長以及摩根公司合夥人在J.P.摩根公司總部會晤。過去,各大集團或許有利益之爭,但今晚他們堅定地站在了一起,果斷采取聯合行動,決定效仿先哲,共同出資救市。

會後,J.P.摩根公司資深合夥人托馬斯·拉蒙特作為代表接受記者采訪,他試圖扭轉目前的局勢,穩定已經恐慌的投資者,他對記者說這是“由市場的技術條件,而不是基本麵的因素造成的”。

金融集團聯手救市和托馬斯·拉蒙特的發言不脛而走。當天下午,紐約證券交易所副總裁還出現在了交易所,他還以非常自信的姿態買入了美國鋼鐵公司等多隻股票。盡管每隻股票買入的數量大多隻有幾百股,但是已經向市場傳遞了非常強烈的信號:大佬已經開始出手救市了。

結果立竿見影,上午的恐慌煙消雲散,指數不但止跌,還出現了反彈走勢。當天收盤,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不跌反漲了2美元;以83美元開盤的蒙哥馬利·沃德公司股票最低跌至50美元,最終收於74美元;場外市場的高盛貿易公司的股票收盤價隻比81美元的開盤價跌了1美元。

收盤後,指數停止了當天的下跌,然而,股價收錄機和證券公司的職員們工作到很晚才完成當天的工作。沒有交易就沒有傷害,華爾街到處遊走的人群,他們西裝革履,步履翩翩,有的愁眉苦臉,有的一臉嚴肅……

這也難怪,僅僅一天,他們的票子、車子、房子、金銀珠寶、名譽都離他們遠去,股災剝奪了他們追尋財富的夢想。

這一天有多可怕?

紐約市場經曆了有史以來最慘淡的時刻,當天創下了1290萬股的交易紀錄。芝加哥和布法羅證券交易所被迫關閉,華爾街有11名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自殺,人們將這一天形容為“紐約交易所112年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也被人們稱為“黑色星期四”。

股票技術分析有三大假設,其中之一是趨勢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還有一條是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不是簡單的重複。就因如此,故事才會無比精彩。

財團的救市行動在接下來的兩天繼續發揮作用,指數沒有繼續下跌,第二天小幅上漲,第三天小幅下跌,這兩天的交易量急劇下降,分別隻有600萬股、200萬股左右。

見此情形,大咖紛紛表態,表達的意思基本是基本麵良好,市場隻是技術性調整,大家不必恐慌。說出以上觀點的,有35家最大的電訊社、伊利諾伊大陸銀行總裁、世界第二大鋼鐵公司伯利恒鋼鐵公司創始人、鮑德溫機車工程公司董事長……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美國時任總統胡佛,他公開表示:“不論是商品生產還是銷售,都處於健康和繁榮的基礎上。”

從技術分析的角度看,上升趨勢中的量價齊升是非常健康的走勢,隨後幾天的縮量小調整隻是休整,之後還會繼續沿著原來的趨勢向上,這個邏輯同樣適用於下跌趨勢。

果不其然。10月28日,新的一周開始了,股指大開大合,全天大幅波動顯示分歧嚴重。全天的成交量雖然不及黑色星期四,但一天的跌幅大於上個星期的跌幅,給投資者造成的損失空前。

銀行家們再次舉行會議,兩小時後,他們對外發表了一份聲明,令人大跌眼鏡的是,聲明表示銀行家舉行會議隻是為了保證買賣雙方在某一價位上成交,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任何表示。從聲明的內容看,銀行家的聯合行動並不是像市場想象的那樣“救市”,這讓市場大失所望。

下跌趨勢中的任何負麵消息都會成倍地放大。10月29日,證券交易所曆史上最糟糕、最災難性的一天來臨——成交量遠遠大於黑色星期四,達到了驚人的1641萬股,跌幅與10月28日相似,《紐約時報》工業指數一天跌去了過去一年的漲幅。

在所有股票中,信托投資公司的股價最慘。高盛商貿公司的投資信托從60美元跌到了35美元,藍脊公司的股價從10美元跌到了3美元,其他信托公司的股價更是一落千丈,幾乎沒有任何買盤。

29日銀行家們又召開了兩次會議,會後隻是在澄清銀行“不會扮演拋盤者的角色”。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銀行家的信譽跌得比股指還要快。接下來的幾天,從10月29日至11月13日,股票指數從452點下跌到了224點,跌幅超過50%。

到了1933年7月,股市才到達真正的底點。此時股市的財富已經蒸發了740億美元,與1929年9月時比,已經跌去了六分之五。

股市下跌不可怕,可怕的是下跌的股市與國民經濟、企業、甚至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有千絲萬縷的聯係。從華爾街股市崩盤開始,美國進入大崩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