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正是因為我這份行走於廟堂江湖間的獨特閱曆,多年來總有人勸我,希望我談談“一方水土一方人”這個有趣的話題。可惜自打離開新聞隊伍、創辦智綱智庫以後,我可以說是告別了筆墨生涯。偶爾寫寫字,也隻是為助手改改報告,在經濟合同上簽簽名而已,純粹點綴,不算作文。幾年前我也曾另辟蹊徑,嚐試以紀錄片的形式“話說中國人”,後來出於種種原因也擱淺了。
沒想到在新媒體傳播的時代,事情卻在陰差陽錯間有了轉機。2018年,我受正和島總編輯陳為先生的邀請,在其自媒體上開設了《改革風雲人物十講》專欄,解讀改革開放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到了2019年,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期已過,我也打算欣然收筆。不想陳為先生上門拜訪,希望以地域文化為主攻方向再開一個專欄,按照他的說法:“北大保安有終極三問:你是誰?你從哪裏來?要往哪裏去?如果這三問用之於某地某域,在目力所及的範圍內,王誌綱恐怕是最好的答題者。”
其態度之真誠、意誌之堅定,令我著實難以推托,我當年拜讀《吾國與吾民》的激動也仿佛重現眼前,因此答應寫兩篇關於地域文化的小文。原本我隻想聊寄閑情,揚東海之波以注其杯,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愈寫愈多,評議愈積愈盛,竟成為傳播一時的熱文。私以為,並非文章有多好,隻是觸抵了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罷了。無論身處何方,無論貧窮富有,我們都有自己的“中國”;這些獨特的家國記憶,終究匯成了“中國”這部大書。
大半年以來,我陸陸續續寫了十餘篇,從黃河流域的秦、晉、魯、豫,寫到長江流域的皖、浙、贛、湘、鄂、巴蜀,再到珠江流域別具特色的潮汕、粵港澳大灣區,中間忙裏偷閑,又寫了我的老家貴州和中華版圖上最年輕、“開化”最晚之地——東北,可謂筆耕不輟。但是,依舊有各地的朋友不時聯係我,希望我對其家鄉稍施筆墨,評述一二。非常遺憾,我著實是顧不過來了,畢竟我的主業並非舞文弄墨。而且,按照我的中國觀,支撐中華文明的四梁八柱也基本上在這十四篇中得以呈現。所以,現在應國際文化出版公司邀請,也為了滿足讀者願望,將這十四篇文章精修後結集出版,也算是不辜負當初的發願吧。
本書得以出版,除了正和島邀約這一契機之外,還離不開智綱智庫團隊在幕後做的大量工作,也離不開我的助手竇鎮鍾的長期努力。小竇於本書貢獻極大,沒有他的全力配合,這本書很難如此順利地與大家見麵。
我的創作想法由來已久,但一直未能係統成書,終究在於缺少一個極其得力的助手。我不是吃文字飯的作家,而是帶領團隊攻堅克難的策劃人,我的長處在於搭建文章的四梁八柱,為區域找魂、塑形、正名,但屋內家具如何擺放,裝修風格如何設計,非得才情與毅力兼備之人悉心配合不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難有人能靜下心來查閱卷帙浩繁的資料,一寸寸地掘進、鑽探、采集那些隱藏在地底深處的礦石,也很難找到能高度理解、消化並且延伸我思想的人,這都屬於可遇而不可求的。
201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化學係的竇鎮鍾加入了智綱智庫。說實話,我之前對90後有不少先入為主的成見。在我看來,這代生長於蜜糖中的年輕人少有感受過何為“饑餓”,耽於享樂,強調自由,哪有我們當年為目標而不懈奮鬥、如饑似渴的精神?沒想到一試之下他與我的配合竟是默契十足。
在此書各篇文章創作期間,竇鎮鍾承擔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工作,整理了我的錄音素材,並進行後期的編輯和校對,犧牲了許多夜晚和周末,直到善始善終地完成整本書的內容編輯。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也讓我不由反思之前對於新一代年輕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