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並非上天的贈予,

而是內心態度的果實。

——埃裏希·弗羅姆

我真是恨不得搖晃超市裏那位站在我前麵的女士。那是一個星期五的晚上,禍不單行,那時的我是又累又趕時間。這時我聽到那位女士對著收銀員說:“四十四塊八毛九?我應該正好有這個數。”接著她十分鎮定自若地(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的)在錢包裏翻來翻去,總算是掏出了一些銅板來,她又仔細地數著:“四、五、六、七……八,哎呀,沒湊夠。”她似乎還完全沒有意識到,在這期間她身後已經排起了長龍。感覺過了一個世紀,她終於在皮夾裏翻到了一張五歐元的鈔票。這難道不更快一點兒嗎?就在這會兒的工夫我的情緒已經跌入到了穀底。

反正這一天沒有一個好的開端。人力部門領導的女助手就我的那個絕妙的研討會理念(我個人是這麽認為的)給我打了通電話。一切都棒極了,現在我還需要做的就隻是把這一切往人力部門已經製訂好的表格裏填。“內爾·克雷辛西女士,您是知曉這兒的規矩的,我會通過電子郵件將表格發給你。我們今天需要盡早得到填好的表格,好通過領導的審批。”當我將郵件的附件打開,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長達十八頁的表格,全是些條條款款與密密麻麻的文字。那好吧,非要如此官僚嗎?正當我和這一頁又一頁的表格做著鬥爭時,一位女性朋友打來了電話:她組織了和閨密閨密們一同參與的單身派對,現在想和我討論一些點子,例如我認為是紅色還是淡紅色的T恤更好呢。我深吸了一口氣,認為紅色更好。“為什麽呢?其實呢,我覺得淡紅色的更好呀。”我的天哪,她真的就沒有其他事可幹了嗎?我嚐試著將對話縮短,結果招來了不滿:“你每次都沒有時間!”我放下了電話,懷著愧疚之情繼續與這個表格酣戰了整個下午。現在可倒好,又遇到了這麽個零錢控站在了我的前麵。

這樣的經曆聽起來熟悉嗎?我們很快就會把這樣的一天歸結為“糟糕的一天”。幸福看起來可不一樣。如果人人都能改變一下,變得更快一點兒,少一點兒官僚主義,少一點兒複雜,我們的生活可以變得簡單很多!但究竟是發生了什麽呢?在超市的收銀台前多等了五分鍾,但這在周五晚上並不是什麽新鮮事。我的這個理念可能會被認可,隻是還有一個很明顯的障礙擺在麵前。三周後會有一個吵吵鬧鬧的派對,對此我本身是十分期待的呀。然而可能我們都知道,當“其他人”不再總是或多或少地給我們“使絆子”,我們的生活興許會更加輕鬆,最終會更加快樂。慢吞吞的顧客或者令人頭皮發麻的表格還算不上很煩人的。想想有多少家長與自己早已成年的孩子們爭吵,例如因為他們的孩子未能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雄心勃勃地成為一名醫生而是當了一名業務經理?有多少已成年的孩子僅僅是出於責任感才去拜訪他們所謂“市儈”的父母,之後又在茶幾邊忍受同樣話題的摧殘與責備?有多少高管抱怨著現如今的學徒工,他們對手機應用和智能手機了如指掌,但是連逗號是什麽都沒聽說過?有多少家庭關係的破裂始於對“成功之夜”這一概念具有不同理解,以及家庭生活到底該多麽細致才行?更不用說如何“正確地”慶祝聖誕節以及如何解決“陪你父母還是我父母?” 這樣的萬古難題。

當其他人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艱難時……

對改變的渴望是相互且普遍的。但是如果我希望你改變你自己,你也希望我改變我自己,那我們又會闖進一個死胡同。然後呢?沉默、無言,最壞的情況是疏遠與分手。讓我始終耿耿於懷的就是那麽一句話,這句話毀掉了我和我漢堡的好友卡佳多年來的友誼。我們相識於十一歲,共同走過了青春年華,一起追過男團、一起跳舞、一起大笑、一起流淚,我們發生過爭吵,再和好,我們有著無數次的結伴旅行,彼此一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白晝、深夜以及每一個小時,我們真的共度了很多歡樂時光。幾年前的一個晚上,前一秒我們還在嬉戲著,我突然對她坦白,我已經決定從漢堡搬到弗萊堡生活。我一生的摯愛生活在那裏,我享受我在那座城市的每一秒。卡佳的反應使我緘默無言:“在弗萊堡你將與快樂絕緣!”

我怔住了,我以為我聽錯了,我強迫自己深呼吸。有沒有搞錯?!沒有“哎呀,我希望你已經發現了那份屬於你的幸福”,沒有“太酷了,我啥時候能去找你玩呀?”,沒有“什麽時候出發?需要我幫你搬家嗎?”。倏忽之間,房間裏的溫度似乎降到了十度,不多時我冷冷地道別。之後,我們之間的友誼也隨著幾通禮貌的電話而黯然逝去。這是痛徹心扉的,但我當時無法與卡佳去談論這件事,或者向她道歉。我自然明了,毀掉我們之間友誼的並不是這句話。這個悄然的隔閡是有伏筆的,毫無疑問,也有我的一部分參與了其中。

直到我開始深入研究性格及其根源,我都並不知道我之前除此之外還能做什麽。時至今日我才清楚,卡佳堅定不移的判斷以及她希望他人願意去改變自己的願景,都可視為同一塊獎牌的背麵,這是一塊鐫刻著我們的性格、我們的價值觀與習慣、我們的經曆還有我們的基因的獎牌。這一切都決定著我們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但棘手的是我們潛意識裏認為其他人也必須以同樣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並且使我們感到意外的是,為什麽她或他的反應和判斷如此奇怪。在卡佳看來,漢堡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她的父親,一位極富有天賦的音樂家,在此出生,在此發跡,在漢堡這座城市經曆了藝術家人生的沉浮。再也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比這座城市更加漂亮了,在卡佳的世界裏這一點是十分清晰的。漢堡是一個安全且鼓舞人心的港灣,使人不能也不願離開。以我如今的知識儲備,我會做出更加明智的反應。卡佳那晚說的話我不認為是冷酷無情的,我反倒還聽出了她對於失去我這個朋友的恐懼。我曾坦言,我是如此渴望我們的友誼能夠戰勝疏遠。或許我為卡佳和自己還節省了不少悲傷。我的生活呈階段性地越發快樂,卡佳時至今日可能也仍是我的朋友。(為什麽對別人改變的期望會將人帶入死胡同……)

同時,我堅信:人若可以發自內心並堅定地擯棄一種觀念便可以擁有更加滿足與快樂的生活,該觀念即其他人必須分享自己的價值觀並且按照人們所設想的那樣去行事。她或他可以獲得更好的人際關係,獲得前所未有的認可與賞識,這也是最重要的快樂源泉之一。這不是漠不關心,而是願意去理解,這種理解同時提供了從彼此存有偏見和苛求的死胡同中找到答案的機會。這本書旨在作為這方麵的指南,它包含了我對性格的思考,帶您走入一段比任何冒險都還要刺激的旅程:一段走進自我與處於我們對立麵世界的旅程。在第二章有一些練習題,能夠在這段旅程中幫到您。這些練習題您可以免費下載,您可以在本書對應的地方發現提示。(……如何更輕鬆地生活)

希望你們會喜歡

內爾·克雷辛西

布賴斯高地區弗萊堡,2019年秋